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13·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问答录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0-11-13 02:04

子适适:前往,到卫,冉有仆仆:此处为动词,驾驭马车。子曰:“庶庶:指人口众多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何加焉:进一步该做什么呢?加,增益,进一步?”曰:“富之富之:使民众生活富足。富,动词。之,指民众。”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前往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这里人口众多啊!”冉有说:“人口已经众多了,进一步该做什么呢?”孔子说:“使民众生活富足。”冉有说:“已经富足了,进一步该做什么呢?”孔子说:“教化他们。”

孔子提出治理好一个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本章记载了孔子前往卫国时,与为他驾车的弟子冉有的一段简明而精彩的对话。在这里,孔子提出了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其中包含有三大要素:第一,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古代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劳动力的多少往往成为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标志性条件,而人口的多少又往往是衡量这个国家政治是否清明的晴雨表。“庶矣哉”,就是孔子看到卫国人口众多而感到的惊喜。第二,要发展经济,惠民富民。凡事都有两面性,人口多了之后,如果他们生活困苦,就会产生“饥寒起盗心”的问题,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富之”,就是要让民众富裕起来。孔子论为政之道,首提“足食”《论语·颜渊》,《管子·治国策》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讲的都是这个道理。第三,要教化百姓。人民生活富足之后,如果不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也会产生“饱暖思淫欲”的问题。因此,当冉有问民众富裕起来以后该怎么办时,孔子回答说“教之”,就是要加强礼乐教化,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涵养,提升他们的生活品位。

孔子认为,教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富而后教”,是他一贯重视并坚持的一个重要思想。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在“富之”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教之”的工作,这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精神支撑和国泰民安的千秋大业。孔子还强调,教化下属和民众,使他们知“仁”守“礼”,是为政者的重要责任。“不教而杀谓之虐”《论语·尧曰》,如果不事先教育就去杀戮犯错误的人,就叫做残忍。孔子更反对那种不去教化民众就让他们上战场的行为,他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用没有经过训练的民众去作战,就等于抛弃他们,践踏生命。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