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问答录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0-11-12 17:13

哀公哀公:鲁国国君。姓姬,名蒋,哀是谥号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对曰:《论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举直错诸枉错诸枉:指提拔正直的人,把他安排在不正派的人之上。错,放置。诸,相当于“之于”。枉,弯曲,引申为不合正道,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鲁哀公问道:“怎样做才能使民众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在不正派的人之上,民众就心服;如果把不正派的人提拔起来,放在正直的人之上,民众就不会心服。”

孔子答鲁哀公问政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理念?

本章通过答鲁哀公问政,阐释儒家贤才治国的政治主张。鲁哀公所问是怎样使民众服从,孔子所答是民众怎样才会心服。举直错诸枉,就是举贤才。为政之要,在于用人。为政者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直接反映他的人品,也是关乎民心向背的重大问题。要求为政者举直错诸枉、举贤才,体现了孔子重视为政者自身道德,正人先正己,“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的思想,是孔子德治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举贤才的思想,比之于当时宗法制度下不问德行和才能、任人唯亲的做法来说,是一个重大进步。尽管孔子所主张的“贤才”的具体标准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但是,他提出的“任人唯贤”的选用人才原则,却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已成为当今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路线的重要原则。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