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楼主: 延章

黄帝内经 [电子书]

[复制链接]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第一章

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黄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问曰:有余者厥耶。答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气上不下,头痛巅疾,求阳不得,求阴不审,五部隔无征,若居旷野,若伏空室,绵绵乎属不满日。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三阳绝,三阴微,是为少气。是以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藉藉,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
此皆五藏气虚,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合之五诊,调之阴阳,以在经脉。

第二章

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藏度,肉度,筋度,俞度。阴阳气尽,人病自具。
脉动无常,散阴颇阳,脉脱不具,诊无常行,诊必上下,度民君卿,受师不卒,使术不明,不察逆从,是为妄行,持雌失雄,弃阴附阳,不知并合,诊故不明,传之后世,反论自章。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阴阳并交,至人之所行。阴阳交并者,阳气先至,阴气后至。是以圣人持诊之道,先后阴阳而持之一奇恒之,乃六十首,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论,取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诊。是以切阴不得阳,诊消亡,得阳不得阴,守学不湛,知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先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后,故治不久。知丑知善,知病知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纪,诊道乃具万世不殆。起所有余,知所不足。度事上下,脉事因格。是以形弱气虚死。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

第三章

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净,上观下观,司八正邪,别五中部,按脉动静,循尺滑涩寒温之意,视其大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不失人情,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言妄期,此谓失道。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第一章

黄帝在明堂雷公请曰:臣授业传之行教,以经论从容,形法阴阳,刺灸汤药,所滋行治,有贤不肖,未必能十全。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湿寒暑,阴阳妇女,请问其所以然者,卑贱富贵,人之形体,所从群下,通使临事以适道术,谨闻命矣。请问有毚愚仆漏之问,不在经者,欲闻其状。
帝曰:大矣。公请问: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帝曰:在经有也。复问:不知水所从生,涕所从出也。帝曰:若问此者,无益于治也,工之所知,道之所生也。

第二章

夫心者,五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其荥也,是以人有德也,则气和于目,有亡忧,知于色。是以悲哀则泣下,泣下水所由生。水宗者,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辅者裹之,故水不行也。夫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故谚言曰:心悲名曰志悲,志与心精共凑于目也。
是以俱悲,则神气传于心,精上不传于志,而志独悲,故泣出也。

第三章

泣涕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脑渗为涕。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从之者,其行类也,夫涕之与泣者,譬如人之兄弟,急则俱死,生则俱生,其志以早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横行也。夫人涕泣俱出而相从者,所属之类也。

第四章

雷公曰:大矣。请问人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从之何也。帝曰:夫泣不出者,哭不悲也。不泣者,神不慈也。神不慈,则志不悲,阴阳相持,泣安能独来。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冲阴则志去目,志去则神不守精,精神去目,涕泣出也。且子独不诵不念夫经言乎,厥则目无所见。
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夫一水不胜五火,故目眦盲。是以气冲风,泣下而不止。
夫风之中目也,阳气内守于精,是火气燔目,故见风则泣下也。有以比之,夫火疾风生,乃能雨,此之类也。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灵枢
--------------------------------------------------------------------------------
九鍼十二原第一

第一章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
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鍼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鍼经,愿闻其情。
第二章

歧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
小鍼之要,易陈而难入,麤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麤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麤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间。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鍼道毕矣。

第三章

凡用鍼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虚实之要,九鍼最妙,补写之时,以鍼为之。写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鍼,邪气得泄。按而引鍼,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持鍼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鍼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
血脉者在俞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第四章

九鍼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鍼,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鍼,长一寸六分。
三曰鍉鍼,长三寸半。四曰锋鍼,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鍼,长四寸,广二分半。
六曰员利鍼,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鍼,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鍼,长七寸。
九曰大鍼,长四寸。镵鍼者,头大末锐,去写阳气。员鍼者,鍼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写分气。鍉鍼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鍼者,刃三隅以发锢疾。铍鍼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
员利鍼者,大如牦,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鍼者,尖如喙,静以徐往,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鍼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
大鍼者,尖如挺,其锋微员,以写机关之水也。九鍼毕矣。

第五章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鍼陷脉则邪气出,鍼中脉则浊气出,鍼大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鍼害毕矣。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鍼。
鍼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第六章

黄帝曰:愿闻五藏六府所出之处。歧伯曰:五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府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
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俞也。第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
凡将用鍼,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鍼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掖与膺。五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鍼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害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

第七章

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藏,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
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大渊,大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大冲,大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谿,太谿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𣍰,脖𣍰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藏六府之有疾者也,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第八章

今夫五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也。刺虽久,犹可拔也。
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鍼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输第二

第一章

黄帝问于歧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府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歧伯曰:请言其次也。

第二章

第一节
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注于大渊,大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俞。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心出于中冲,中冲,手中指之端也,为井木。溜于劳宫,劳宫,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荥。注于大陵,大陵,掌后两骨之间方下者也,为俞。行于间使,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为经。入于曲泽,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手少阴也。

第二节
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溜于行间,行间,足大指间也,为荥。注于大冲,大冲,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俞。
行于中封,中封,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则宛,使和则通,摇足而得之,为经。入于曲泉,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为合。
足厥阴也。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指之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大都,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荥。注于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为俞。
行于商丘,商丘,内踝之下,陷者之中也,为经。入于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为合。足太阴也。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溜于然谷,然谷,然骨之下者也,为荥,注于大谿,大谿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俞。行于复留,复留,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为经。入于阴谷,阴谷,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按之应手,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少阴经也。

第三节
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通谷,通谷,本节之前外侧也,为荥。注于朿骨,朿骨,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俞。
过于京骨,京骨,足外侧大骨之下,为原。行于昆仑,昆仑,在外踝之后。
跟骨之上,为经。入于委中,委中,腘中央,为合,委而取之。足太阳也。
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侠谿,侠谿,足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注于临泣,临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为俞。
过于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为原。行于阳辅,阳辅,外踝之上,辅骨之前,及绝骨之端也,为经。入于阳之陵泉,阳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而得之,足少阳也。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指内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内庭,内庭,次指外间也,为荥。注于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内间,上行二寸陷者中也,为俞。过于冲阳,冲阳,足上五寸陷者中也,为原,摇足而得之。行于解谿,解谿,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也,为经。入于下陵,下陵,膝下三寸,骨外三里也,为合。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也,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

第四节
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关冲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液门,液门,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注于中渚,中渚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俞。过于阳池,阳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为原。行于支沟,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为合,屈肘乃得之。三焦下俞,在于足大指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腘中外廉,名曰委阳,是太阳络也。手少阳经也。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写之。手太阳小肠者,上合手太阳,出于少泽,少泽,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节前陷者中也,为荥。
注于后谿,后谿者,在手外侧本节之后也,为俞。过于腕骨,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为原。行于阳谷,阳谷,在锐骨之下陷者中也,为经。
入于小海,小海,在肘内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为合。手太阳经也。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商阳,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本节之前二间,为荥,注于本节之后三间,为俞。过于合谷,合谷,在大指歧骨之间,为原。行于阳谿,阳谿,在两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为合。手阳明也。

第五节
是谓五藏六府之俞,五五二十五俞,六六三十六俞也。六府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

第三章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
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掖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掖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

第四章

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俞在膺中。手阳明次在其俞外,不至曲颊一寸。
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
足太阳挟项大筋之中发际。阴尺动脉在五里,五俞之禁也。

第五章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府之所与合者。

第六章

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
夏取诸俞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藏之所宜。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鍼解第三

第一章

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著于人也。麤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写也。神客者,正邪其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未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
恶知其原者,先知所经之病,所取之处也。刺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
麤守关者,守四支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鍼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净以微者,鍼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写也。不可挂以发者,言气易失也。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写之意也,血气已尽而气不下也。知其往来者,知气之逆顺盛虚也。要与之期者,知气之可取之时也。麤之暗者,冥冥不知气之微密也。妙哉工独有之者,尽知鍼意也。往者为逆者,言气之虚而小,小者,逆也。来者为顺者,言形气之平,平者,顺也。明知逆顺,正行无间者,言知所取之处也。
迎而夺之者,写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第二章

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写之也。
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邪胜则虚之者,言诸经有盛者,皆写其邪也。
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言实与虚,若有若无者,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察后与先,若亡若存者,言气之虚实,补写之先后也,察其气之已下与常存也。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者,言补者佖然若有得也,写则然若有失也。

第三章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绝,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鍼陷脉则邪气出者,起之上,鍼中脉则邪气出者,取之阳明合也。
鍼大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气不足,但用鍼尽大写其诸阴之脉也。取三阳之脉者唯,言尽写三阳之气,令病人恇然不复也,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
夺阳者狂,正言也。

第四章

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者,言上工知相五色于目,有知调尺寸大小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知其邪正者,知论虚邪与正邪之风也。
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鍼而出入也。气至而去之者,言补写气调而去之也。调气在于始终一者,持心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鍼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输,有留鍼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所以察其目者,五藏使五色循明,循明则声章,声章者,则言声与平生异也。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第一章

第一节
黄帝问于歧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歧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黄帝曰:高下有度乎。歧伯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黄帝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
歧伯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
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黄帝曰:其中于阴,奈何。歧伯答曰:中于阴者,当从臂始,夫臂与,其阴皮薄,其肉淖泽,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黄帝曰:此故伤其藏乎。歧伯答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藏,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府,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
黄帝曰:邪之中人藏,奈何。歧伯曰:忧愁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有所击朴,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
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黄帝曰:五藏之中风,奈何。
歧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黄帝曰:善哉。

第二节

黄帝问于歧伯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歧伯答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
其气之津液,皆上于面,而皮又厚,其肉坚,故天气甚寒,不能胜之也。

第二章

第一节
黄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歧伯曰:虚邪之中身也。洒淅动形。
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黄帝曰:善哉。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之,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
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余愿闻见而知之,按而得之,问而极之,为之奈何。歧伯答曰: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
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

第二节
黄帝曰:愿卒闻之。歧伯答曰: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黄帝问于歧伯曰:五藏之所生变化之病形,何如。歧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脉之应,其病乃可别也。

第三节
黄帝曰:色脉已定,别之奈何。歧伯曰: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
黄帝曰:调之奈何。歧伯答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少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
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变者,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
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十全六。

第四节
黄帝曰:请问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何如。歧伯曰:臣请言五藏之病变也。
心脉急甚者为瘛疭,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喝,微滑为心疝引齐小腹鸣。涩甚为喑,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肺脉急甚为癫疾,微疾为肺寒热怠惰,欬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
大甚为胫肿,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日光。小甚为泄,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息贲上气,微滑为上下出血。涩甚为呕血,微涩为鼠,在颈支掖之间,下不胜其上,其应善酸矣。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
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也。大甚为内痈,善呕,微大为肝痹阴缩,欬引小腹,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疝,微滑为遗溺。涩甚为溢饮,微涩为瘛挛筋痹。脾脉急甚为瘛疭,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
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支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癃,微滑为虫毒蛸蝎腹热。涩甚为肠溃,微涩为内,多下脓血。
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缓甚为折脊,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大甚为阴痿,微大为石水,起齐以下至小腹,腄腄然上至胃腕,死不治。小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癃,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自无所见。涩甚为大痈,微涩为不月沉痔。

第三章

第一节
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歧伯答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
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鍼,以去其热。刺大者,微写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鍼而浅内之以写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鍼,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鍼,而调以甘药也。

第二节
黄帝曰:余闻五藏六府之气,荥输所入为合,令何道从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歧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府者也。黄帝曰:荥输与合,各有名乎。歧伯答曰: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黄帝曰:治内府奈何,歧伯曰:取之于合。黄帝曰:合各有名乎。歧伯答曰:胃合于三里,大肠入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黄帝曰:取之奈何。歧伯答曰:取之三里者,低取之。巨虚者,举足取之。
委阳者,屈伸而索之。委中者,屈而取之。阳陵泉者,正竖膝予之齐下至委阳之阳取之。取诸外经者,俞甲而从之。

第三节
黄帝曰:愿闻六府之病。歧伯答曰:面热者,足阳明病。鱼络血者,手阳明病。
两之上脉竖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之三里也。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
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央。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第四节
黄帝曰:刺之有道乎。歧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鍼染于巷,中肉节即皮肤痛,补写反则病益笃。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著,用鍼不审,以顺为逆也。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结第五

第一章

歧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写。发于秋冬,阳气少。
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移,何写何补。
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藏六府,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九鍼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鍼道咸绝。

第二章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笼。笼者,耳中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开折则内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渎者,皮肉宛膲而弱也。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繇者,摇故也,当穷其本也。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大仓。
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故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视有余不足,故开折者,气不足而生病也,阖折即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视有余不足。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不足。

第三章

第一节
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丰隆也。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少海,入于天支正也。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地,注于支沟,入于大牖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谿,入于扶突偏历也。此所谓十二经者,盛络皆当取之。

第二节
一曰一夜五十荥,以荥五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谓五十荥者,五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气。
四十动一代者,一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藏无气。予之短期,要在终始。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

第四章

第一节
黄帝曰: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小大,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经络之数,余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慓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浅深多少,可得同之乎。歧伯答曰: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鍼小而入浅,气涩则鍼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以此观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慓悍滑利也。

第二节
黄帝曰:形气之逆顺奈何。歧伯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写之。
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急写其邪,调其虚实。故曰:有余者写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故曰:刺不知逆顺,真邪相搏,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郭,肝肺内,阴阳相错。虚而写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肠胃辟,皮肤薄著,毛夭,予之死期。故曰:用鍼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必审五藏变化之病,五脉之应,经络之实虚,皮之柔麤,而后取之也。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寿夭刚柔第六

第一章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少师答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藏六府,外合于筋骨皮肤,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藏为阴,六府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病在阳之阳者。
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故曰: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阴阳俱病,命曰风痹。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

第二章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形气,病之先后外内之应,奈何。伯高答曰: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藏,乃病藏,寒伤形,乃应形。
风伤筋脉筋脉乃应,此形气外内之相应也。黄帝曰:刺之奈何。伯高答曰:病九日者,三刺而已。病一月者,十刺而已。多少远近,以此衰之。
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黄帝曰:外内之病,难易之治,奈何。
伯高答曰:形先病而未入藏者,刺之半其日。藏先病而形乃应者,刺之倍其日。
此外内难易之应也。

第三章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形有缓急,气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坚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寿夭奈何。伯高曰: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皮与肉相果则寿,不相果则夭。血气经络,胜形则寿,不胜形则夭。黄帝曰:何谓形之缓急。
伯高答曰:形充而皮肤缓者则寿,形充而皮肤急者则夭。形充而脉坚大者,顺也。形充而脉小以弱者,气衰,衰则危矣。若形充而颧不起者,骨小,骨小而夭矣。形充而大肉坚而有分者,肉坚,肉坚则寿矣。
形充而大肉无分理不坚者肉脆,肉脆则夭矣。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气而视寿夭者,必明乎此,立形定气,而后以临病人,决死生。
黄帝曰:余闻寿夭,无以度之。伯高答曰:墙基卑,高不及其地者,不满三十而死,其有因加疾者,不及二十而死也。黄帝曰:形气之相胜,以立寿夭奈何。伯高答曰:平人而气胜形者寿,病而形肉脱,气胜形者死,形胜气者危矣。

第四章

黄帝曰:余闻刺有三变,何谓三变。伯高曰:有刺荥者,有刺卫者,有刺寒痹之留经者。黄帝曰:刺三变者奈何。伯高答曰:刺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刺寒痹者内热。黄帝曰:荥卫寒痹之为病奈何。伯高答曰: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卫之生病也,气通时来时去,怫气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
黄帝曰:刺寒痹内热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黄帝曰:药熨奈何。伯高答曰: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咀,渍酒中,用绵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置酒马矢煴中,盖封涂,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绵絮,曝乾之,干复渍,以尽其汁。每渍必晬其日,乃出干。干,并用滓与绵絮,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止。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此所谓内热也。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官鍼第七

第一章

凡刺之要,官鍼最妙,九鍼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浅鍼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鍼浅,病气不写,支为大脓。病小鍼大,气写太甚,疾必为害。病大鍼小,气不写泄,亦复为败。失鍼之宜,大者写,小者不移。已言其过,请言其所施。

第二章

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镵鍼于病所,肤白勿取。病在分肉间,取以员鍼于病所。
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鍼。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鍉鍼于井荥分输。
病为大脓者,取以铍鍼。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员利鍼。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鍼。病在中者,取以长鍼。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鍼。
病在五藏固居者,取以锋鍼,写于井荥分输,取以四时。

第三章

凡刺有九,日应九变,一曰输刺,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藏俞也。
二曰远道刺,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俞也,三曰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四曰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五曰分刺,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六曰大写刺,大写刺者,刺大脓以铍鍼也。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鍼则取痹也。

第四章

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鍼之也。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鍼,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鍼复刺之也。
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四曰齐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五曰扬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六曰直鍼刺,直鍼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
七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鍼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鍼骨所,以上下摩骨也。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十日阴刺,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十一曰傍鍼刺,傍鍼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十二曰赞刺,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鍼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

第五章

脉之所居,深不见者,刺之微内鍼而久留之,以致其空脉气也。脉浅者,勿刺。
按绝其脉,乃刺之,无令精出,独出其邪气耳。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制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
故用鍼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

第六章

凡刺有五,以应五藏。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鍼,无鍼伤肉,如拔毛状,取皮气,此肺之应也。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鍼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三曰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
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鍼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
五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脾,此肾之应也。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1-21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神第八

第一章

第一节
黄帝问于歧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脉荥气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至于淫泆离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第二节
歧伯答曰:天之生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第三节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哀悲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寒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第二章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
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支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肺喜乐无极,则伤魂,伤魄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是故用鍼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鍼不可以治之也。

第三章

肝藏血,血合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荥,荥合意,脾气虚则四支不用,五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藏不安。必审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