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68|回复: 0

[道学研究] 《列子》卷7杨朱诗解1实则无名名则无实名者正伪循名责实

[复制链接]
达性畅情 发表于 2022-3-2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列子》卷7杨朱诗解1无名名无实名者循名责实
题文诗:
杨朱游鲁,舍于孟氏,孟氏问曰:人而已矣,
奚以名为?杨朱对:以名为富.富矣,
奚不已焉?曰为贵也.既贵矣,奚不已焉?
曰为死.既死矣,奚为?曰为子孙.
问曰,益于子孙?曰苦,燋其智,
名乃得之,乘其名者,泽及宗族,利兼乡党,
况子孙乎?问曰,名者必廉,斯贫;
为名必让,斯贱.杨朱对:管仲相齐,
君淫亦淫,君奢亦奢;志合言从,道行国霸,
死之后,管氏而已;田氏相齐,君盈己降,
己施,民皆归之,因有齐国,子孙享之,
至今不绝.孟氏乃曰:若实名贫,伪名.
杨朱对:无名,无实.声也,
伪而已矣;昔尧舜伪,以天下让,许由善卷,
不失天下,享祚百年.伯夷叔齐,以孤竹君,
让而终,亡其国也,而饿死于,首阳之山;
实伪之辩,如此其省.真情所致,非名非利.
循名责实,辨名审实,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原文》

杨朱曰:“百年,寿之大齐①。得百年者千无一焉。设有一者,孩抱以逮昏老,几居其半矣。夜眠之所弭②,昼觉之所遗,又几居其半矣。痛疾哀苦,亡失忧惧,又几居其半矣。量十数年之中,然而自得亡介焉之虑者③,亦亡一时之中尔。则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而美厚复不可常厌足④,声色不可常玩闻。乃复为刑赏之所禁劝,名法之所进退,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誉,规死后之余荣,偊偊尔顺耳目之观听⑤,惜身意之是非,徒失当年之至乐,不能自肆于一时,重囚累梏,何以异哉?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住,故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当身之娱非所去也⑥,故不为名所劝⑦;从性而游,不逆万物所好,死后之名非所取也,故不为刑所及。名誉先后,年命多少,非所量也。”
【注释】
①齐——定限。
②弭——除去。
然——音 yóu(由),舒适自得貌。介——微小。
④厌——通“餍”,吃饱,引申为满足。
偊偊——独行貌。顺——《集释》:“‘顺’,《道藏》白文本、林希逸本、元本、世德堂本并作‘慎’。《意林》引同。”顺通慎。
⑥当身——俞樾:“‘当身’乃‘当生’之误。下云,‘死后之名非所取也’,‘当生’与‘死后’正相对。下文云,‘且趣当生,奚遑死后’,是其证。”
⑦劝——《集释》:“北宋本、汪本、《四解》本‘劝’作‘观’,今依吉府本、《道藏》白文本、世德堂本正。”

【译文】
    杨朱说:“一百岁,是寿命的极限。能活到一百岁的,一千人中难有一人。即使有一人,他在孩童与衰老糊涂的时间,几乎占去了一半时间。再去掉夜间睡眠的时间,去掉白天休息的时间,又几乎占去了一半。加上疾病痛苦、失意优愁,又几乎占去了一半。估计剩下的十多年中,舒适自得,没有丝毫顾虑的时间,也没有其中的一半。那么人生在世又为了什么呢?有什么快乐呢?为了味美丰富的食物吧,为了悦耳的音乐与悦目的女色吧,可是味美丰富的食物并不能经常得到满足,悦耳的音乐与悦目的女色也不能经常听得到与玩得到。再加上要被刑罚所禁止,被赏赐所规劝,被名誉所推进,被法网所阻遏,惶恐不安地去竞争一时的虚伪声誉,以图死后所留下的荣耀,孤独谨慎地去选择耳朵可以听的东西与眼睛可以看的东西,爱惜身体与意念的是与非,白白地丧失了当时最高的快乐,不能自由自在地活一段时间,这与罪恶深重的囚犯所关押的一层又一层的牢笼又有什么区别呢?上古的人懂得出生是暂时的到来,懂得死亡是暂时的离去,因而随心所欲地行动,不违背自然的喜好,不减少今生的娱乐,所以不被名誉所规劝,顺从自然本性去游玩,不违背万物的喜好,不博取死后的名誉,所以不被刑罚所牵连。名誉的先后,寿命的长短,都不是他们所考虑的。”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