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86|回覆: 0

中國養生文化的發展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0-3-23 21: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16日 16:01
  兩宋、金元時期,中醫學出現了流派爭鳴的局面,湧現了金元四大家和陳直、鄒鉉等一大批著名養生家;同時由於宋代帝王對養生學十分關注,組織力量編寫了【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之類的大型官修醫書,從而大大促進了中醫養生學沿着【黃帝內經】開創的思路繼續向前發展,並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色:

  注意從發病學的角度探求養生規律。當時的中醫養生家已經認識到人的形體『因氣而榮,因氣而病』(【聖濟總錄】),於是主張養生應該努力保養氣血,調理氣機。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認為『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論】),從而相應地提出了養生要務在於保養脾胃之氣的理論主張。同為金元四大家的失丹溪則改弦易轍,強調陰精對人體的重要作用,認為人的一生『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格致餘論】),因而在治病和養生方面都以滋陰為主。

  注重聯繫老年生理特徵探求養生長壽之道。,鄒鉉【壽親養老新書】從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出發,認為老人精神真氣及五臟衰弱耗竭,腸胃虛薄,喜怒性情不定,類似兒童,且孤僻易於傷感,故應重視飲食調養、精神調攝,怡情悅志,以及順應四時氣候變化以養生。宋丹溪在【格致餘論·茹淡論】中則結合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提出了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老年養生食譜。

  宋代以後,由於真宗、徽宗等皇帝狂熱崇道,使得道教宗派迅速蕃衍,道教理論有所深化。在眾多道教流派和五花八門的道教學說中,內丹派理論影響最大,並相繼出現了陳摶、丘處機、王珪等著名道教養生家。

  陳摶所著的【指玄篇】、【陰真君還丹歌注】、【二十四氣坐功導引治病圖】均為闡述道教丹丹派養生理論和方法的重要專著,其中又以後者在民間流傳最廣。

  丘處機的養生思想除了強調『全神鍊氣』、養氣內守之外,還著有【攝生消息論】一書。

  王珪在所著的【泰定養生主論】中論述了婚後至孕育和嬰幼、童壯、衰老諸階段的生理調攝,疾病治療等問題,很有特色。尤其是書中關於藥食養生的觀點,更具創見。

  有宋一代,儒家一反漢唐專治經學的傳統,轉而引釋、道入儒,從而形成了獨樹一幟的理學。當時的理學家認定『理』是先天存在的、是永恆而至高無上的。為了窮究此『理』,理學家們提出了『去人慾、存天理』的總原則,而靜坐則被視為實現這種原則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儘管『去人慾、存天理』的理學原則本身是與人們的養生目的相悖的,但靜坐方式卻包含了積極的養生意義。以北宋著名理學家邵雍為例,『靜坐』固然被他視為窮理盡性的主要方法,但在『靜坐』窮理的實踐過程中,邵雍同樣感到了這種方式所具有的養生功效。因此,在他的某些詩作,如【何處是仙鄉】中,就寫出了一種獨特的靜坐感受。

  對靜坐養生感受最深的,大概莫過於南宋理學。由於晚年健康狀況甚差,所以朱熹十分傾心符合其理學大師身份和經歷的靜坐養生法。據【宋元學案】記載,為了提高和加強靜坐的養生效果,朱熹還作有【調息箴】一首。

  繼朱熹之後,南宋著名學者真德秀,世稱西山先生,更為注重養生,認為『運氣之術,甚近養生之道』,於是採集諸家養生之要,編為【衛生歌】一篇。【衛生歌】的出現,一方面表明當時的理學家已經注意對各種養生功法加以兼收並蓄,另一方面也預示着中國養生文化開始向通俗與普及的方向發展,從而使它有可能真正從少數研究者的『象牙塔』中走向廣闊的社會各階層,成為一種名符其實的大眾文化。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大多奉行一種儒、道互補的人生哲學。當他們『通則兼濟天下』之時,也許所想到的只是如何去建功立業;而一旦處在『窮則獨善其身』的境況之際,他們常常對道家的學說表現出一種極大的興趣。這種興趣本身自然就包含了對養生之道的關注。早在唐代著名詩人盧照鄰、王繪、白居易等人的作品中,就有不少內容反映了他們的養生活動。

  由唐入宋,詩人墨客養生的熱情有增無減,當時不少文學家都是鍛煉有素的養生里手,其中又以北宋的蘇軾和南宋的陸游最為突出。

  蘇軾認為『養生之方,以胎息為本』,因此他對唐孫思邈【千金要方·養性】篇中記載的胎息法曾『反覆尋究』,頗有所得。蘇軾還融閉息、存思及保健功於一體,創立了一種簡易有效的養生方法。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也是一位傑出的養生家。他所習的養生功法兼及道、釋,包括導引、行氣、內丹、坐禪諸項內容。

(編輯:吳曉洋 來源:CCTV.com)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