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21|回覆: 3

以老解老讀【老子】第二十二章

[複製鏈接]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1-4-24 00: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文章最後由 儒帥佛道法 於 2011-4-24 00:52 編輯 ) T: ~& o4 X" ?9 N
- t. S1 d4 q5 [0 J2 R

【原文】『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解讀】

22.1『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所謂『曲則全』,一般認為是委曲自身才能得以保全,成語『委曲求全』亦是由此而來。一般認為『曲』同『屈』。另外還一些觀點,從『枉』和『直』的對立關係出發,認為『曲則全』有誤,當作『缺則全』。因為【老子】亦云:大成若缺。但是同樣從簡本【老子】分析,亦有『大成若詘』的說法,且『詘』又可通『屈』。所以儘管『缺則全』亦可成說,但還是需要更多的證據來支撐。

在這裡,本文提出另外一種思路,認為『曲則全』當作『曲則仝』。『仝』即『同』在道書中的寫法。首先,古文『曲』在篆書寫法的主體結構類似於『凹』字,參見下圖:

002.jpg

【說文】云:『曲,象器曲受物之形。』何謂『象器曲受物之形。』實際上曲的寫法在篆書還有多種寫法,如下圖:

003.jpg

從大多數寫法可知『曲』字的本義是指用來容納物體的器皿之形狀。或者說與『凹』同形,泛指四周高,中間低的器物形狀。甚至說,此處可能本來就應作『凹則仝』

那麼『同』也就是道書中的『仝』。『同』是什麼意思?同的本義是聚集。無獨有偶,中國古代把爵一類的酒器稱之同。認為仝在篆書中從人從工,與另外一字的某種寫法極其類似,也就是『全』。『全』在篆書中可以寫成從入從工。從人從工的仝(同)字和從入從工(全)是極其容易混淆的。

故而,所謂『曲則全』實際是當作『曲則同』。那麼用老子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第十一章所云:『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也。』一個人只要做到『虛心』,那麼自然就能開懷悅納,自然而然就能做包容一切。當一個人能包容一切時,也可以說天下的一切匯集到了他的胸懷之中。

所謂『枉則直』,枉的本義是『纏繞彎曲』。其實從現實生活中觀察,古人云:『無規矩不成方圓。』卻似是而非,一根纏成一團的繩一旦繃緊,偏偏成為直線的最終依據,一捧居無常形的水一旦靜止,恰恰成為水平的最終標準。其實這些本來就是生活中的小常識,但是老子從中卻悟出了很深的道理。直尺再直,直得過墨繩嗎?天平再平,平得過止水嗎?故【老子】云:『大直若屈。』

所謂『窪則盈』,『窪』是古文『窪』的簡體字,為『地勢凹陷或低洼』之義。有道是水往低處流,那麼『窪則盈』的道理是再明顯不過了。

所謂『敝則新』,『敝』與『蔽』通,即草木凋敝之意。所謂『新』者,意即草木復甦。道德經第十五章云:『能敝復成』。草木往往在秋天凋敝,敗枝棄葉,經過一冬的蟄伏,憑藉着根莖的頑強,來年卻是更加生機蓬勃,鬱鬱蔥蔥。道德經在第十六章就已經指出:『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所以『敝則新』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歸根復命的過程。

所謂『少則得,多則惑』,老子從大道至簡出發,主張『現素抱朴,少私寡慾,絕學無憂』。一個人往往什麼都想得到,反而會什麼也得不到,因為面對太多的事情,他往往會陷於現實的矛盾而無法正確選擇,甚至無法選擇,最終會陷入迷亂之中。一個人往往捨得放棄,反而能擁有實實在實的收穫。另外『少』在這裡還包括『簡明』之意,『多』在這裡還包括『繁複』之意。老子云:『博者不知(智),知(智)者不博。』實際上『少則得,多則惑』同樣也能解釋這一點。

所以,老子對於物質追求一直主張『棄瓊就礫,返樸歸真。』用現在的話來講,簡單就是快樂。老子對於精神世界一直主張『刪繁就簡,返本歸源』,進而『以簡御繁』。少私寡慾,少思寡慮。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包括老子在內的古人對自然,對社會的體悟。應該說,這些身邊的現象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甚至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孔子云:『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借用到這裡,也不失之為恰當。但是老子則不然,他能從中得出『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的結論。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之所以如此,一言以蔽之,『形勢使然耳。』【道德經】第五一章則云:『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有的版本也作『勢成之』。應該說,『勢成之』的說法更加接近老子想表達的觀點。

所謂『形勢』,用現代語言來解釋,即『在其周圍環境中所處的情形或在一定時間內各種情形的相對的或綜合的境況。』實際上,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向。老子固然尊道而貴德,但是十分注意發揮『物形之』和『勢成之』的思想,主張無為而為,利用一切水到渠成的客觀條件和客觀規律。這一點將在解讀下面的內容時繼續談到。

003.jpg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1-4-24 22:02 | 顯示全部樓層

22.2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對於此句,除了結合上一句的內容來理解,更重要的是分析【道德經】如下章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侯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謂地無以寧,將恐發;謂神無以靈,將恐歇;謂谷無以盈,將恐竭;謂萬物無以生,將恐滅;謂侯王無以正,將恐蹶。故貴必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是其以賤為本也?非歟?故致數輿,無輿。是故不欲琭琭若玉,珞珞若石。【第三十九章】

通過比照的閱讀和理解,所謂『抱一』實際上就是持有對事物的辯證看法,並採取對自身最為合適的立場。用現在的話來說,即主動占據真正的有利形勢。所謂『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所謂『故貴必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所謂『故不欲琭琭若玉,珞珞若石。』無一不是言此。

但是對老子的話,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那就是一味的『樂在低處』,至於『高處』則不聞不問,視若無睹。【道德經】第二十八章亦云:『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恆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恆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恆德乃足,復歸於朴。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在第二十八章里,老子反覆強調要正確把握事物的兩個側面,並主張『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並不是抹殺雄與雌,黑與白,榮與辱的『常有』之區別,而是強調在其對立統一的關係。那麼作為天子諸侯安得不『雄』?安得不『白』?安得不『榮』?所以老子才對他們強調事物的另一側面『雌』、『黑』、『辱』,通過調整自身的心態,時時保持一種最根本的立場。

所以這個『抱一』實際上就是正確認識事物的立對統一關係。那麼具體針對不同的人,那麼這個『抱一』的最終立場可能還是有所區別的。我想老子對於尋常之百姓,則當云:『知其雌,守其雄』、『知其黑,守其白』、『知其辱,守其榮』。

『抱一』這個說法,在【道德經】第十章里也提到過,老子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在前文中已經論及所謂『抱一』,從字面上的解釋就是『懷胎』。在老子看來,天地之始,有無相生,一切的事物的對立兩面都統一和諧的寓含在其中。雖然惟恍惟惚,但是其中有物,其中有象,其中有信。那麼老子也把孔德之容的真知,稱之為『大象』。那麼這個『抱一』在這裡實際上也就是『執大象』。所以【道德經】第三十五章亦云:『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老子在【道德經》裡反覆講述的就是這些道理。

比如:老子一再提醒統治者要辯證地認識『上』與『下』的關係: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後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恆以靜勝牡,以靜為下。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於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過欲兼畜人;小邦者,不過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則大者宜為下。』

又比如說,老子一再指出『強』與『弱』的辯證關係: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堅強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拱。故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由是可知,老子所謂的『抱一』或所謂的『大象』,實質上就是對『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這一規律的深入認識和把握。【道德經】在第一章中就開門見山,開宗明義的指出:『有』和『無』的關係是『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並進而指出『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那幺正是因為有無的統一而相對的辯證關係,從天地萬物之始,這種『玄同』的微妙所在就已經普遍的體現在了萬事萬物的相對關係之中。故【道德經】第三章云:『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老子說:『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去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應該說,這是『反者,道之動』這一規律所必然決定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老子的很多道理是針對聖人、天子、侯王來講的,按照世俗的理解,這些人都是社會的居上位者,相對於平民百姓而言,他們在現實社會中處於尊貴、優越、強勢的地位,在正確把握上與下、強與弱、剛與柔等等的關係時,那麼老子針對他們自然側重於強調他們應該加深對其對立面的認識, 突出『下』、『弱』、『柔』的一面,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用今天來說,就是要擺正自己的位子,端正自己的心態,明確自己立身處事之道。老子接下來說: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1-5-9 04:29 | 顯示全部樓層

22.3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老子說:『聖人不自我表現,所以反而得以突顯;不自以為是,所以反而得以彰顯;不自吹自擂,所以反而成功,不自尊自大,所以反而高大。』

這一點在【道德經】第二十四章里,老子進一步指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一個人如果自見、自是、自伐、自矜,從最後根本的原因來說,就是有『爭強好勝』之心。所以老子接下來談『不爭』。

22.4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說:『唯有與世無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夠和他相爭。』在老子看來聖人之上善若水,處眾人之所惡,善利萬物而不爭。但是卻沒有任何其他事物能與之相爭,正如聖人的地位是沒有其他人能夠撼動的。

這一點,在【道德經】的第六十六章里已經講得十分清楚了。老子云:『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後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天下樂推而弗厭也。非以其無爭與,故天下莫能與爭。』

那麼老子究竟如何定義『不爭』呢?他說:『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老子在這裡明確的指出了『不爭之德』。

對於『不爭』,孔子同樣也指出『君子不爭。』【論語】中孔子談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禮記•坊記】亦曰:『子云:「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正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些觀點追根溯源,都是從老子的思想中引申而來。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孔子為什麼自述:『信而如古,述而不作,竊比於老彭。』否則,按照後世道家和儒家自身的認祖歸宗做法,老子是道家鼻祖,孔子是儒家始祖,就很難理解孔子竊比如老、彭是何意。不細察,就不能明白他們的共同點究竟在哪裡?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1-5-9 04:30 | 顯示全部樓層

22.5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不得不說,華夏民族是一個早熟的民族,自然而然在很早的歷史時期就具備了相對當時而言較為成熟的思想。老子經常說『古之』,如:

『古之善之為士者。』(第十五章)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第六十二章)

『古之善為道者』(第六十五章)  

這充分說明,在老子之前,古人就已經掌握了【道德經】的基本思想。老子在【道德經】也指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應該說,這個現象在老子之前很早就出現了。那麼這也說明,老子的思想也是有現實根源的,並非空穴來風,橫空出世。

老子說:『古人所說的「曲則同」,難道是一句空言嗎?的確做到了『同』的人,天下人都歸附於他。那麼無獨有偶,『同』是中國古代諸侯朝見天子的六禮之一。每隔十二年,諸侯一齊來朝見天子叫『同』。以其無爭,以至天下莫能與爭,豈不正是『成全而歸之』。孔子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但是周朝最終得到了天下,不正是『成同而歸之』。

老子的關於『勢』的思想在後世進一步得到了發揮,如【管子】:『勝一而服百,則天下威之矣;立少而觀多,則天下懷之矣;罰有罪,賞有功,則天下從之矣。』這種『英雄造時勢』的出發點應該說跟老子寫【道德經】的主旨相去甚遠。但是其對於充分認識、把握、利用『形勢』,以『立少觀多』的『無為』思路,從而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

不善謀者謀於一時,謀於一事,謀於一隅,謀於一己。但是老子則不然,他認為作為,天子侯王應該『坦然而善謀。』 且善謀者謀於勢,故而能夠明白『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的道理,是極其重要的。所以他說:『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曲』、『枉』、『窪』、『敝』正所謂『眾人之所惡』也。但是老子通過觀察和體悟,卻恰恰認為天子侯王如果能長久保持這樣的心態,正是其長生久視之道。

同時老子也指出『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所謂『常』無外乎『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這樣的必然規律,所以老子說:『不知常,妄作凶。』一個知常的天子侯王,才能真正做到『曲』、『枉』、『窪』、『敝』,處下不處上,處賤不處貴,處辱不處榮。唯其如此,方能真正實現『同』、『直』、『盈』、『新』,故曰『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那麼最終的結果自然而然,也是『成全而歸之』。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