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74|回復: 3

以老解老读《老子》第二十二章

[複製鏈接]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1-4-24 00: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文章最後由 儒帅佛道法 於 2011-4-24 00:52 編輯
3 M" S/ f  d/ g4 w
$ F. F$ Q8 I" [* M& B8 V" d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解读〗

22.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所谓“曲则全”,一般认为是委曲自身才能得以保全,成语“委曲求全”亦是由此而来。一般认为“曲”同“屈”。另外还一些观点,从“枉”和“直”的对立关系出发,认为“曲则全”有误,当作“缺则全”。因为《老子》亦云:大成若缺。但是同样从简本《老子》分析,亦有“大成若诎”的说法,且“诎”又可通“屈”。所以尽管“缺则全”亦可成说,但还是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撑。

在这里,本文提出另外一种思路,认为“曲则全”当作“曲则仝”。“仝”即“同”在道书中的写法。首先,古文“曲”在篆书写法的主体结构类似于“凹”字,参见下图:

002.jpg

《说文》云:“曲,象器曲受物之形。”何谓“象器曲受物之形。”实际上曲的写法在篆书还有多种写法,如下图:

003.jpg

从大多数写法可知“曲”字的本义是指用来容纳物体的器皿之形状。或者说与“凹”同形,泛指四周高,中间低的器物形状。甚至说,此处可能本来就应作“凹则仝”

那么“同”也就是道书中的“仝”。“同”是什么意思?同的本义是聚集。无独有偶,中国古代把爵一类的酒器称之同。认为仝在篆书中从人从工,与另外一字的某种写法极其类似,也就是“全”。“全”在篆书中可以写成从入从工。从人从工的仝(同)字和从入从工(全)是极其容易混淆的。

故而,所谓“曲则全”实际是当作“曲则同”。那么用老子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第十一章所云:“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一个人只要做到“虚心”,那么自然就能开怀悦纳,自然而然就能做包容一切。当一个人能包容一切时,也可以说天下的一切汇集到了他的胸怀之中。

所谓“枉则直”,枉的本义是“缠绕弯曲”。其实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却似是而非,一根缠成一团的绳一旦绷紧,偏偏成为直线的最终依据,一捧居无常形的水一旦静止,恰恰成为水平的最终标准。其实这些本来就是生活中的小常识,但是老子从中却悟出了很深的道理。直尺再直,直得过墨绳吗?天平再平,平得过止水吗?故《老子》云:“大直若屈。”

所谓“洼则盈”,“洼”是古文“窪”的简体字,为“地势凹陷或低洼”之义。有道是水往低处流,那么“窪则盈”的道理是再明显不过了。

所谓“敝则新”,“敝”与“蔽”通,即草木凋敝之意。所谓“新”者,意即草木复苏。道德经第十五章云:“能敝复成”。草木往往在秋天凋敝,败枝弃叶,经过一冬的蛰伏,凭借着根茎的顽强,来年却是更加生机蓬勃,郁郁葱葱。道德经在第十六章就已经指出:“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所以“敝则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归根复命的过程。

所谓“少则得,多则惑”,老子从大道至简出发,主张“现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一个人往往什么都想得到,反而会什么也得不到,因为面对太多的事情,他往往会陷于现实的矛盾而无法正确选择,甚至无法选择,最终会陷入迷乱之中。一个人往往舍得放弃,反而能拥有实实在实的收获。另外“少”在这里还包括“简明”之意,“多”在这里还包括“繁复”之意。老子云:“博者不知(智),知(智)者不博。”实际上“少则得,多则惑”同样也能解释这一点。

所以,老子对于物质追求一直主张“弃琼就砾,返朴归真。”用现在的话来讲,简单就是快乐。老子对于精神世界一直主张“删繁就简,返本归源”,进而“以简御繁”。少私寡欲,少思寡虑。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包括老子在内的古人对自然,对社会的体悟。应该说,这些身边的现象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甚至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孔子云:“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借用到这里,也不失之为恰当。但是老子则不然,他能从中得出“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的结论。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之所以如此,一言以蔽之,“形势使然耳。”《道德经》第五一章则云:“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有的版本也作“势成之”。应该说,“势成之”的说法更加接近老子想表达的观点。

所谓“形势”,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即“在其周围环境中所处的情形或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形的相对的或综合的境况。”实际上,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向。老子固然尊道而贵德,但是十分注意发挥“物形之”和“势成之”的思想,主张无为而为,利用一切水到渠成的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这一点将在解读下面的内容时继续谈到。

003.jpg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1-4-24 22:02 | 顯示全部樓層

22.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对于此句,除了结合上一句的内容来理解,更重要的是分析《道德经》如下章节: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谓地无以宁,将恐发;谓神无以灵,将恐歇;谓谷无以盈,将恐竭;谓万物无以生,将恐灭;谓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必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是其以贱为本也?非欤?故致数舆,无舆。是故不欲琭琭若玉,珞珞若石。《第三十九章》

通过比照的阅读和理解,所谓“抱一”实际上就是持有对事物的辩证看法,并采取对自身最为合适的立场。用现在的话来说,即主动占据真正的有利形势。所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所谓“故贵必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谓“故不欲琭琭若玉,珞珞若石。”无一不是言此。

但是对老子的话,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那就是一味的“乐在低处”,至于“高处”则不闻不问,视若无睹。《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亦云:“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在第二十八章里,老子反复强调要正确把握事物的两个侧面,并主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并不是抹杀雄与雌,黑与白,荣与辱的“常有”之区别,而是强调在其对立统一的关系。那么作为天子诸侯安得不“雄”?安得不“白”?安得不“荣”?所以老子才对他们强调事物的另一侧面“雌”、“黑”、“辱”,通过调整自身的心态,时时保持一种最根本的立场。

所以这个“抱一”实际上就是正确认识事物的立对统一关系。那么具体针对不同的人,那么这个“抱一”的最终立场可能还是有所区别的。我想老子对于寻常之百姓,则当云:“知其雌,守其雄”、“知其黑,守其白”、“知其辱,守其荣”。

“抱一”这个说法,在《道德经》第十章里也提到过,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在前文中已经论及所谓“抱一”,从字面上的解释就是“怀胎”。在老子看来,天地之始,有无相生,一切的事物的对立两面都统一和谐的寓含在其中。虽然惟恍惟惚,但是其中有物,其中有象,其中有信。那么老子也把孔德之容的真知,称之为“大象”。那么这个“抱一”在这里实际上也就是“执大象”。所以《道德经》第三十五章亦云:“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老子在《道德经》里反复讲述的就是这些道理。

比如:老子一再提醒统治者要辩证地认识“上”与“下”的关系: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又比如说,老子一再指出“强”与“弱”的辩证关系: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由是可知,老子所谓的“抱一”或所谓的“大象”,实质上就是对“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一规律的深入认识和把握。《道德经》在第一章中就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的指出:“有”和“无”的关系是“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并进而指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那么正是因为有无的统一而相对的辩证关系,从天地万物之始,这种“玄同”的微妙所在就已经普遍的体现在了万事万物的相对关系之中。故《道德经》第三章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应该说,这是“反者,道之动”这一规律所必然决定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老子的很多道理是针对圣人、天子、侯王来讲的,按照世俗的理解,这些人都是社会的居上位者,相对于平民百姓而言,他们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尊贵、优越、强势的地位,在正确把握上与下、强与弱、刚与柔等等的关系时,那么老子针对他们自然侧重于强调他们应该加深对其对立面的认识, 突出“下”、“弱”、“柔”的一面,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用今天来说,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子,端正自己的心态,明确自己立身处事之道。老子接下来说: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1-5-9 04:29 | 顯示全部樓層

22.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说:“圣人不自我表现,所以反而得以突显;不自以为是,所以反而得以彰显;不自吹自擂,所以反而成功,不自尊自大,所以反而高大。”

这一点在《道德经》第二十四章里,老子进一步指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一个人如果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从最后根本的原因来说,就是有“争强好胜”之心。所以老子接下来谈“不争”。

22.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说:“唯有与世无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和他相争。”在老子看来圣人之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善利万物而不争。但是却没有任何其他事物能与之相争,正如圣人的地位是没有其他人能够撼动的。

这一点,在《道德经》的第六十六章里已经讲得十分清楚了。老子云:“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

那么老子究竟如何定义“不争”呢?他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在这里明确的指出了“不争之德”。

对于“不争”,孔子同样也指出“君子不争。”《论语》中孔子谈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礼记•坊记》亦曰:“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正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观点追根溯源,都是从老子的思想中引申而来。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孔子为什么自述:“信而如古,述而不作,窃比于老彭。”否则,按照后世道家和儒家自身的认祖归宗做法,老子是道家鼻祖,孔子是儒家始祖,就很难理解孔子窃比如老、彭是何意。不细察,就不能明白他们的共同点究竟在哪里?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1-5-9 04:30 | 顯示全部樓層

22.5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不得不说,华夏民族是一个早熟的民族,自然而然在很早的历史时期就具备了相对当时而言较为成熟的思想。老子经常说“古之”,如:

“古之善之为士者。”(第十五章)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第六十二章)

“古之善为道者”(第六十五章)  

这充分说明,在老子之前,古人就已经掌握了《道德经》的基本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也指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应该说,这个现象在老子之前很早就出现了。那么这也说明,老子的思想也是有现实根源的,并非空穴来风,横空出世。

老子说:“古人所说的‘曲则同’,难道是一句空言吗?的确做到了“同”的人,天下人都归附于他。那么无独有偶,“同”是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以其无争,以至天下莫能与争,岂不正是“成全而归之”。孔子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但是周朝最终得到了天下,不正是“成同而归之”。

老子的关于“势”的思想在后世进一步得到了发挥,如《管子》:“胜一而服百,则天下威之矣;立少而观多,则天下怀之矣;罚有罪,赏有功,则天下从之矣。”这种“英雄造时势”的出发点应该说跟老子写《道德经》的主旨相去甚远。但是其对于充分认识、把握、利用“形势”,以“立少观多”的“无为”思路,从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不善谋者谋于一时,谋于一事,谋于一隅,谋于一己。但是老子则不然,他认为作为,天子侯王应该“坦然而善谋。” 且善谋者谋于势,故而能够明白“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的道理,是极其重要的。所以他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曲”、“枉”、“洼”、“敝”正所谓“众人之所恶”也。但是老子通过观察和体悟,却恰恰认为天子侯王如果能长久保持这样的心态,正是其长生久视之道。

同时老子也指出“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所谓“常”无外乎“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样的必然规律,所以老子说:“不知常,妄作凶。”一个知常的天子侯王,才能真正做到“曲”、“枉”、“洼”、“敝”,处下不处上,处贱不处贵,处辱不处荣。唯其如此,方能真正实现“同”、“直”、“盈”、“新”,故曰“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那么最终的结果自然而然,也是“成全而归之”。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