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975|回覆: 4

以老解老讀【老子】第十五章

[複製鏈接]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1-3-3 23: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5.第十五章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其若冬涉川;猶兮其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蔽復成。

【譯文】

【解讀】

15.1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古之善為道者』,『為道』實際上包括了求道和用道。兩者結合,謂之為修道。也就是說古代擅長修道之人。所謂『微妙玄通』,微的本義是潛行,這裡作『隱秘』解。妙的本義是美好,這裡作『精明』解。微妙,直譯就是『隱秘精明』。『玄』的本義是『繁衍』,這裡作『推理』,通就是『通曉』。『玄通』直譯就是『推理通曉』。『微妙玄通』其實就是形容古代得道之人,能夠靜觀默察,心領神會,聞一推百,見微知著。所以老子認為他們深可不測。

正是因為對他們不可能有徹底地見識,所以老子說只好勉強為他們作一番形容。這個『容』實際上就是『比喻』的意思。老子沒辦法直接描述他們,只好通過比方來使我們有所感受。

15.2豫兮其若冬涉川;猶兮其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

15.2.1豫兮其若冬涉川: 謹慎啊,好像經過冬天的冰河。

15.2.2猶兮其若畏四鄰: 反覆啊,好像害怕四周的鄰居。

15.2.3儼兮其若客:     穩厚啊,好像客人。

15.2.4渙兮其若凌釋:   散釋啊,好像解凍的冰凌。

15.2.5敦兮其若朴:     敦厚啊,好像木材。

15.2.6曠兮其若谷:     寬廣啊,好像山谷。

15.2.7混兮其若濁:     混沌啊,好像濁水。

如果按照字面來理解,這個『得道者』的形象那麼也不是什麼『深不可識。』還有點畏首畏尾,誠惶誠恐的樣子,有一些甚至令人不知所云。總的來說,就如同『畫虎不成反類犬。』雖然老子有言在先,是『強為容』,但是給人的心理落差太大了。首先要強調一下的是,老子在這裡的七個『若』的念義是不一樣。有一些是還包括『似是而非』,『其實不然』的意思。那麼,如何才能真正的理解它呢?【老子】想表達不過是:

一步接一步謹慎地試探,如同在冬天的冰面上行走;反反覆覆小心地謀劃,看上去還跟害怕四周的鄰居一樣;從不輕舉而妄動,就好像反而是在別人家裡做客一樣。到了可以施展的時候,就好像大河裡的冰雪消融一樣,開始是貌似沒有任何動靜,卻一發而不可收拾。

到這裡,老子所形容的是其處事的風格,正所謂『圖於始而終必成,始若怯而終必勇。』接下來,則是形容其為人的風骨。『性情敦厚就好像沒有修飾過的木材一樣質樸,胸懷寬廣就好像幽遠深邃的山谷,混俗和光看上去還似乎像一汪濁水。』簡而言之,古之道者,敦厚純樸,虛懷若谷,和光同塵。

結合這個七個方面,『古之善為道者』往往是大智惹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成若缺。那麼老子在這裡並沒有揭示他們是如何能夠做到靜觀默察,心領神會,見微知著,聞一知百。因為其『深不可識』,『不可致詰』。春秋時期,人們的智力已經是高度成熟。但是高度成熟的智力,卻任憑着空前滋長的欲望而驅使,自然會造成嚴重的社會災難,後來的事實也不用多言,一本【戰國策】就足以說明這一點。人們智力的運用比須受到信仰、道德、理性的內在束縛和禮法刑罰的外在約束,然而當時社會制度開始土崩瓦解,上天的威嚴已經開始蕩然無存,道德的意識開始淪落不堪,使得人們智商運用和發展走上歧路,已經失去了控制。

老子此時突出道,突出德,實質上也是對『智』的反思。老子所試圖揭示的,也包括對於『智』之運用的看法。老子說『雖智大迷』,這種『用智之智』,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慧。所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成若缺』,我們均可以把這種否定之否定,也就是老子的復返之智,稱之為『慧』。而這個『慧』正是老子道德學說精華所在之一。

如果說孔子試圖用道德來約束智,那麼老子則試圖用理性來約束智。所以,孔曰克己復禮為仁,老曰無為無不為。理性和道德本身之間也有着千絲萬縷的關聯。所以老子和孔子的觀點在很多地方並不矛盾。應該說,兩者互為調和,互為支撐。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1-3-5 14:43 | 顯示全部樓層

15.3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對於事物,誰能夠做到混濁時停止,讓它自己靜止下來慢慢的澄清?誰能做到安定時保持,讓它自己變動慢慢得到恢復。保有這個道的人不打算做到充盈。老子認為當時的天下已經開始動盪不安,就如同一汪濁水。那麼統治者如果仍然以強力而為的方式來謀求治理,攪動天下,反而只會使之變得更加污濁,正所謂適得其反。只有順其自然,讓它靜止,反而它自己會慢慢澄清,最終會塵埃落定。同時他認為當時的社會已經開始元氣不足,就如同人到中年。那麼統治者如果以繼續勉力而行來謀求恢復,卒勞百姓,反而只會使之變得更加衰老。正所謂事與願違。只有順其自然,讓它久養,反而它自己會慢慢恢復。

對於『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需要理解的是,正所謂『物壯則老,是謂不道。』老子繼而指出『不道則早已。』那麼對於天下也是一樣,版圖到了一定的規模,人口到了一定的數目,財富到了一定的積蓄,就應該長期保持這樣的安定的局面,而不是繼續擴張和強求。就如果一個人到了壯年,力量是達到了頂峰,但是身體也開始轉向衰老,元氣開始出現不足。如果還一味的逞強使能,則只會加速自身的衰老。這個時期就應該特別注意加強身體保養,特別是長期持續的保養,正所謂『安以久。』但是這種保養絕對不是天天臥床,也包括必要的運動和鍛煉。所以老子說『動之徐生』而不說『靜之徐生』。所以,從這裡,我們也能明白【老子】所說的動和靜均是相對而言,而不是絕對的。『無為』並不『無所作為』,『無事』並不是『無所事事』。

同時老子說『靜之徐清』和『動之徐生』,說明老子具有辨證地動靜觀,能認識到社會的維持和發展,『動』之道和『靜』之道均能發揮積極的作用。同時他也認識到社會自身存在根本的調節規律,甚至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但是為什麼老子又強調『靜』呢?因為在老子是從天子和天下的關係而言的,而且側重點在天子。因為天下是主『動』的,所以天子就必然主『靜』。正如老子所言『牝恆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所以『清靜可以為天下正。』那麼,老子的靜只是強調天子自靜。所以云:『濁以止』、『安以久』,使天下『靜之徐清,動之徐生。』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華夏文明很早就是民本思想的基礎,所以如同老子、孔子等等這樣的『悲天憫人』之士比比旨是。但是對於如何才能真正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社會理想得到實現,他們的觀點是存在很大的區別的。他的動機都是一樣,但是解決之道卻極其不同。也正是這種分歧,使得最終儒、道、法分流,繼而百家爭鳴。老子認為治理天下的道理在根本上就是無為。正如同一汪水只會越攪拌越混濁,一個人只會越勞累越傷身。那麼對於當時的天下形勢,統治者只有輕徭薄賦,偃旗息鼓,才能安定人心,休養生息,才能使社會風氣真正得到澄清,社會元氣真正得到恢復。

此一句在【老子】各個版本上,均不一樣,如『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等等。但是個人認為這個版本的觀點表達的比較完整。『樹欲靜而風不止』,風若止,則樹自靜,不需藉助任何外力,樹自靜,則枝自正。政若息,則人自安,不需要太多的干預,人自安則心則寧。所以,老子強調統治者有為而為所帶來的社會負面效應,當天下出現動盪之勢和隱藏之疾時,就應該調整政策,適可而止。在調整政策的過程中,也要順道而為,要相信社會有自身的恢復機制和能力。正如老子借聖人之口所言『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但是如果一個社會把【老子】的思想對於『靜』的強調做出教條化,庸俗化的理解,那麼其後果就是其當嚴重的。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認為『無事取天下』和『無為而治』,就是讓老百姓都變得安靜本分,老老實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就是主『靜』。但是實質上這種『靜』的背後,正是統治者強力作為的結果,而不是真正的『無為而治。』特別是宋朝的理學家把道家主靜的思想吸納到儒家思想體系當中,形成了道學。我們知道儒家的教條思想那更是首屈一指。當道學成為封建社會正統思想時,這種強烈的主靜觀就會體現在政治和教化上。元明清三朝把『靜止』當作『穩定』,把『死寂』當作『安寧』,把『枯竭』當作『虛無』的極端教條思想,從而上上下下死氣沉沉,如同行屍走肉。整個社會元氣是『為道日損』,整個國家是『絕學無憂』。直到近代,西方強國破門而入,瀕臨亡國的邊緣,依然是死水微瀾,而無力自新。所以,不出於公心,而出於私慾,不基於前提,而出於教條,不基於規律,而出於主觀,錯誤的理解或者故意的歪曲老子的思想,其後果是極其嚴重的。應該說,在南宋就有人回到過老子正確的『動靜觀』。如二程之大程(程顥)在【答橫渠書】中即云:『動亦定,靜亦定,無將迎,無內外。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很明顯,程顥在理學思想的基本概念上,就指出把『動』混同為『不定』,把『靜』混同為『定』是極其不妥當的。應該說,歷史並不是沒有給我們真正接近老子思想的機會。但是其兄弟二人雖然並稱二程,卻性情志趣迥異,各自的理學觀點存在極大的區別。但是程顥死得早,所以其思想也沒有及時的開枝散葉,得到應該有重視。理學後來的發展基本都是按照程頤這一脈展開的。

   

    進入現代社會以來,包括老子在內的古代『天下觀』已經不再適用。在全球化的時代裡自然要放眼全球。但是老子的『動靜觀』仍然能對我們有所啟迪。如果仍然在任何情況下,把『動』簡單的理解為『變』或『運轉』,把『靜』理解為『不變』和『靜止』等等,則往往說明其自身仍然沒有從對老子思想的教條和片面地理解中解放出來。

夏知 發表於 2011-3-10 19:06 | 顯示全部樓層
承教了,樓主可以加你好友嗎

點評

已確認,謝謝關注~~~  發表於 2011-3-11 05:53
延章 發表於 2011-3-1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拜讀了,真水兄,久違啊~

點評

哈哈 還能說什麼 又是見或不見  發表於 2011-3-11 05:55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1-3-11 05:50 | 顯示全部樓層

15.4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蔽復成。

深懷此道的人不求足。正是唯不求足,所以能反舊復新。『盈』即『足』,『不欲盈』即『不求足』。在任何方面,或者做任何事情,都能杜絕『無所不用其極』的觀念。所謂的『不欲盈』也就是捨得之道,有所舍,方能所得。但是一個人取捨是否得當,往往還取決於他如何理解得失,諸如捨本逐末,捨近求遠這類的說法,也就是由此而來。而老子對『根本』是極其重視的,他說:『深其根固其柢,長生久視之道也。』

所謂『能蔽復成』,蔽者,本義是是草敗或者葉落,但是因為植物的根系仍然保留着生命力,故而能夠再次生長。但是因為根系是隱藏在地下的,後來又引申出『隱匿』之意。而這裡實際上就是『凋敝』之意。所以老子認為得道之人都能夠主動放棄,而保留根本,所以反而就如同一些植物一樣,來年照常抽枝長葉,而且甚至更加枝粗葉茂,鬱鬱蔥蔥。那麼,在下一章,【老子】所重點闡明就是這個道理。『能蔽復成』正所謂『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