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955|回復: 4

以老解老读《老子》第十五章

[複製鏈接]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1-3-3 23: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5.第十五章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蔽复成。

〖译文〗

〖解读〗

15.1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古之善为道者”,“为道”实际上包括了求道和用道。两者结合,谓之为修道。也就是说古代擅长修道之人。所谓“微妙玄通”,微的本义是潜行,这里作“隐秘”解。妙的本义是美好,这里作“精明”解。微妙,直译就是“隐秘精明”。“玄”的本义是“繁衍”,这里作“推理”,通就是“通晓”。“玄通”直译就是“推理通晓”。“微妙玄通”其实就是形容古代得道之人,能够静观默察,心领神会,闻一推百,见微知著。所以老子认为他们深可不测。

正是因为对他们不可能有彻底地见识,所以老子说只好勉强为他们作一番形容。这个“容”实际上就是“比喻”的意思。老子没办法直接描述他们,只好通过比方来使我们有所感受。

15.2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15.2.1豫兮其若冬涉川: 谨慎啊,好像经过冬天的冰河。

15.2.2犹兮其若畏四邻: 反复啊,好像害怕四周的邻居。

15.2.3俨兮其若客:     稳厚啊,好像客人。

15.2.4涣兮其若凌释:   散释啊,好像解冻的冰凌。

15.2.5敦兮其若朴:     敦厚啊,好像木材。

15.2.6旷兮其若谷:     宽广啊,好像山谷。

15.2.7混兮其若浊:     混沌啊,好像浊水。

如果按照字面来理解,这个“得道者”的形象那么也不是什么“深不可识。”还有点畏首畏尾,诚惶诚恐的样子,有一些甚至令人不知所云。总的来说,就如同“画虎不成反类犬。”虽然老子有言在先,是“强为容”,但是给人的心理落差太大了。首先要强调一下的是,老子在这里的七个“若”的念义是不一样。有一些是还包括“似是而非”,“其实不然”的意思。那么,如何才能真正的理解它呢?《老子》想表达不过是:

一步接一步谨慎地试探,如同在冬天的冰面上行走;反反复复小心地谋划,看上去还跟害怕四周的邻居一样;从不轻举而妄动,就好像反而是在别人家里做客一样。到了可以施展的时候,就好像大河里的冰雪消融一样,开始是貌似没有任何动静,却一发而不可收拾。

到这里,老子所形容的是其处事的风格,正所谓“图于始而终必成,始若怯而终必勇。”接下来,则是形容其为人的风骨。“性情敦厚就好像没有修饰过的木材一样质朴,胸怀宽广就好像幽远深邃的山谷,混俗和光看上去还似乎像一汪浊水。”简而言之,古之道者,敦厚纯朴,虚怀若谷,和光同尘。

结合这个七个方面,“古之善为道者”往往是大智惹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成若缺。那么老子在这里并没有揭示他们是如何能够做到静观默察,心领神会,见微知著,闻一知百。因为其“深不可识”,“不可致诘”。春秋时期,人们的智力已经是高度成熟。但是高度成熟的智力,却任凭着空前滋长的欲望而驱使,自然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灾难,后来的事实也不用多言,一本《战国策》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人们智力的运用比须受到信仰、道德、理性的内在束缚和礼法刑罚的外在约束,然而当时社会制度开始土崩瓦解,上天的威严已经开始荡然无存,道德的意识开始沦落不堪,使得人们智商运用和发展走上歧路,已经失去了控制。

老子此时突出道,突出德,实质上也是对“智”的反思。老子所试图揭示的,也包括对于“智”之运用的看法。老子说“虽智大迷”,这种“用智之智”,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慧。所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成若缺”,我们均可以把这种否定之否定,也就是老子的复返之智,称之为“慧”。而这个“慧”正是老子道德学说精华所在之一。

如果说孔子试图用道德来约束智,那么老子则试图用理性来约束智。所以,孔曰克己复礼为仁,老曰无为无不为。理性和道德本身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所以老子和孔子的观点在很多地方并不矛盾。应该说,两者互为调和,互为支撑。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1-3-5 14:43 | 顯示全部樓層

15.3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对于事物,谁能够做到混浊时停止,让它自己静止下来慢慢的澄清?谁能做到安定时保持,让它自己变动慢慢得到恢复。保有这个道的人不打算做到充盈。老子认为当时的天下已经开始动荡不安,就如同一汪浊水。那么统治者如果仍然以强力而为的方式来谋求治理,搅动天下,反而只会使之变得更加污浊,正所谓适得其反。只有顺其自然,让它静止,反而它自己会慢慢澄清,最终会尘埃落定。同时他认为当时的社会已经开始元气不足,就如同人到中年。那么统治者如果以继续勉力而行来谋求恢复,卒劳百姓,反而只会使之变得更加衰老。正所谓事与愿违。只有顺其自然,让它久养,反而它自己会慢慢恢复。

对于“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需要理解的是,正所谓“物壮则老,是谓不道。”老子继而指出“不道则早已。”那么对于天下也是一样,版图到了一定的规模,人口到了一定的数目,财富到了一定的积蓄,就应该长期保持这样的安定的局面,而不是继续扩张和强求。就如果一个人到了壮年,力量是达到了顶峰,但是身体也开始转向衰老,元气开始出现不足。如果还一味的逞强使能,则只会加速自身的衰老。这个时期就应该特别注意加强身体保养,特别是长期持续的保养,正所谓“安以久。”但是这种保养绝对不是天天卧床,也包括必要的运动和锻炼。所以老子说“动之徐生”而不说“静之徐生”。所以,从这里,我们也能明白《老子》所说的动和静均是相对而言,而不是绝对的。“无为”并不“无所作为”,“无事”并不是“无所事事”。

同时老子说“静之徐清”和“动之徐生”,说明老子具有辨证地动静观,能认识到社会的维持和发展,“动”之道和“静”之道均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他也认识到社会自身存在根本的调节规律,甚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是为什么老子又强调“静”呢?因为在老子是从天子和天下的关系而言的,而且侧重点在天子。因为天下是主“动”的,所以天子就必然主“静”。正如老子所言“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所以“清静可以为天下正。”那么,老子的静只是强调天子自静。所以云:“浊以止”、“安以久”,使天下“静之徐清,动之徐生。”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华夏文明很早就是民本思想的基础,所以如同老子、孔子等等这样的“悲天悯人”之士比比旨是。但是对于如何才能真正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社会理想得到实现,他们的观点是存在很大的区别的。他的动机都是一样,但是解决之道却极其不同。也正是这种分歧,使得最终儒、道、法分流,继而百家争鸣。老子认为治理天下的道理在根本上就是无为。正如同一汪水只会越搅拌越混浊,一个人只会越劳累越伤身。那么对于当时的天下形势,统治者只有轻徭薄赋,偃旗息鼓,才能安定人心,休养生息,才能使社会风气真正得到澄清,社会元气真正得到恢复。

此一句在《老子》各个版本上,均不一样,如“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等等。但是个人认为这个版本的观点表达的比较完整。“树欲静而风不止”,风若止,则树自静,不需借助任何外力,树自静,则枝自正。政若息,则人自安,不需要太多的干预,人自安则心则宁。所以,老子强调统治者有为而为所带来的社会负面效应,当天下出现动荡之势和隐藏之疾时,就应该调整政策,适可而止。在调整政策的过程中,也要顺道而为,要相信社会有自身的恢复机制和能力。正如老子借圣人之口所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但是如果一个社会把《老子》的思想对于“静”的强调做出教条化,庸俗化的理解,那么其后果就是其当严重的。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认为“无事取天下”和“无为而治”,就是让老百姓都变得安静本份,老老实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就是主“静”。但是实质上这种“静”的背后,正是统治者强力作为的结果,而不是真正的“无为而治。”特别是宋朝的理学家把道家主静的思想吸纳到儒家思想体系当中,形成了道学。我们知道儒家的教条思想那更是首屈一指。当道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时,这种强烈的主静观就会体现在政治和教化上。元明清三朝把“静止”当作“稳定”,把“死寂”当作“安宁”,把“枯竭”当作“虚无”的极端教条思想,从而上上下下死气沉沉,如同行尸走肉。整个社会元气是“为道日损”,整个国家是“绝学无忧”。直到近代,西方强国破门而入,濒临亡国的边缘,依然是死水微澜,而无力自新。所以,不出于公心,而出于私欲,不基于前提,而出于教条,不基于规律,而出于主观,错误的理解或者故意的歪曲老子的思想,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应该说,在南宋就有人回到过老子正确的“动静观”。如二程之大程(程颢)在《答横渠书》中即云:“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很明显,程颢在理学思想的基本概念上,就指出把“动”混同为“不定”,把“静”混同为“定”是极其不妥当的。应该说,历史并不是没有给我们真正接近老子思想的机会。但是其兄弟二人虽然并称二程,却性情志趣迥异,各自的理学观点存在极大的区别。但是程颢死得早,所以其思想也没有及时的开枝散叶,得到应该有重视。理学后来的发展基本都是按照程颐这一脉展开的。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包括老子在内的古代“天下观”已经不再适用。在全球化的时代里自然要放眼全球。但是老子的“动静观”仍然能对我们有所启迪。如果仍然在任何情况下,把“动”简单的理解为“变”或“运转”,把“静”理解为“不变”和“静止”等等,则往往说明其自身仍然没有从对老子思想的教条和片面地理解中解放出来。

夏知 發表於 2011-3-10 19:06 | 顯示全部樓層
承教了,楼主可以加你好友吗

點評

已确认,谢谢关注~~~  發表於 2011-3-11 05:53
延章 發表於 2011-3-1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拜读了,真水兄,久违啊~

點評

哈哈 还能说什么 又是见或不见  發表於 2011-3-11 05:55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1-3-11 05:50 | 顯示全部樓層

15.4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蔽复成。

深怀此道的人不求足。正是唯不求足,所以能反旧复新。“盈”即“足”,“不欲盈”即“不求足”。在任何方面,或者做任何事情,都能杜绝“无所不用其极”的观念。所谓的“不欲盈”也就是舍得之道,有所舍,方能所得。但是一个人取舍是否得当,往往还取决于他如何理解得失,诸如舍本逐末,舍近求远这类的说法,也就是由此而来。而老子对“根本”是极其重视的,他说:“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所谓“能蔽复成”,蔽者,本义是是草败或者叶落,但是因为植物的根系仍然保留着生命力,故而能够再次生长。但是因为根系是隐藏在地下的,后来又引申出“隐匿”之意。而这里实际上就是“凋敝”之意。所以老子认为得道之人都能够主动放弃,而保留根本,所以反而就如同一些植物一样,来年照常抽枝长叶,而且甚至更加枝粗叶茂,郁郁葱葱。那么,在下一章,《老子》所重点阐明就是这个道理。“能蔽复成”正所谓“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