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69|回覆: 2

以老解老讀【老子】第五章

[複製連結]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1-1-16 00: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文章最後由 儒帥佛道法 於 2011-1-16 06:45 編輯 0 W9 m, B  [0 F! p0 z

# `+ N0 w1 e6 q2 d
5.第五章
6 _/ ?7 U9 \* m! o3 W/ d

【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與?虛而不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 P8 f" O# ~4 b/ E, X

【解讀】


+ x3 d. Y. m2 ]$ F! g$ i% D- V2 a
5.1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 @5 w/ M! R$ Z; j& _
   

所謂『芻狗』即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莊子·天運】云: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所以,後世有一些觀點,由此認爲天地對萬物,聖人對百姓是冷酷無情的,用之則仁,不用之則棄。當然,有一些觀點則認爲所謂『不仁』是指天地和聖人對萬物和百姓一視同仁,在態度上不偏不倚,從不厚此薄彼。


$ B8 b" ]; {$ X! e3 D( d$ L
, g- [0 [2 m- v  s% c+ c6 C1 T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自身具體想表達什麼觀點呢?其實從【老子】自身的言論中,也可加以分析:

0 M  e: ]1 e% H9 L" ]. w5 N/ w6 \

6 p" G$ x) B! }

   

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爲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矣。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矣。聖人之在天下歙歙焉,爲天下渾渾焉。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

$ h( p+ P  ?' I6 ]- |

% U9 ~: x0 G& U* w/ Y7 x! B( Y

   

和大怨,必有餘怨,焉可以爲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以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夫天道無親,恆與善人。【第七十九章】


8 t0 [) p% d2 s$ g# H* F/ z' O; D4 v- L

   

在所引兩章里,分別指出『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爲心』、『天道無親,恆與善人』。首先我們要了解在當時百姓並不是指平民,而是指諸侯貴族。『平民百姓』的說法是戰國之後的才出現的,原因是一些諸侯國不得不實行編戶齊民的改革,平民才獲得了取用姓名的權利。在【論語】中孔子亦云:『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這個百姓,實際上也是指的諸侯貴族。

+ H9 n1 D4 Q5 A4 }2 i3 f

+ r0 @4 E* ]+ d7 B/ ^

   

接下來的重點就是解讀老子所說的『仁』。我們知道儒家思想里『仁』正如【中庸】所云:『仁者,親親相殺。』其實這是有很深的歷史淵源的,從社會基礎而言,農耕文明所形成的固有宗法思想。從政治角度而言,則是三代之後,天子之位開始世襲,傳而不禪,到了周朝更是大肆『封建親戚』,使得這種宗法觀念空前的強化,血緣政治成爲周朝立國立政的原則和基石。周朝的分封制度之所以被稱爲『封建親戚』,事實上是姬姓獨大,再加上姬姓以外異姓王族親戚。所以【左傳】亦云:『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皆舉親也。』【荀子】則云:『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說明周朝『非我族內,其心必異』的觀念是比較強烈的。所以老子正是針對這一點,他認爲聖人恆無心,則不應該有這樣『其心必異』的想法。老子主張不分遠近親疏,不論內外,真正做平章百姓,一視同仁,而不是王姓獨大,任人唯親。

5 l( ]9 h4 y9 J( T$ l+ Y
  ?$ M0 Y8 l  s! \

   

從楚國自身的歷史而言,當時楚人的首領『熊繹當周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琇氏,居丹陽。楚子熊繹與魯公伯禽、衛康叔子牟、晉侯燮、齊太公子呂伋俱事成王。』雖然受封,但如【史記·孔子世家】所說『楚之祖封於周,號爲子男五十里』。熊繹只被封了子爵,在公、侯、伯、子、男爵位等級里,是很低的爵位,封地也不過五十里。周成王封熊繹,更像後世皇帝安撫邊疆小部落的舉動。可見在周成王時期的分封,楚國被視爲蠻夷。而且楚國也往往以『蠻夷』自稱。所以楚國對周王朝也保持著一種若即若離,有時甚至是對抗的態度。周朝對於楚國也多次加以征伐。也正爲如此,楚國從五十里,到發展爲一個大方國,實際上是楚國自身對於其它蠻荒之地的征服,而不是來自周朝的分封。


5 C* i3 j4 e/ e! {" x7 _3 p
4 F, @# A) v  `! M4 l

   

在文化教治上,南方的楚國當時並未完全融入華夏文明之中,所以保持了相對濃郁的特色,甚至迥異於周朝的禮樂文明。同時楚國春秋興起之時,周王朝開始解體,楚國對周朝的禮法制度則更加不會苟同,所以楚國在興起過程不存在傳統觀念的束縛和羈絆。楚國在內部並不對土地和人民進行二次分封。楚國的政治制度,則除了王室之外,少有累世專政的世家。楚國兼併漢上諸侯,卻不再封建親戚,傳世不替。相反的,楚國派遣管理新獲領土的縣公,雖有在轄地的治權,卻是由楚君任免,相當於後世所謂的『流官』。這一最早的『改土歸流』,實爲郡縣制度的濫觴。楚國制度已稍近於君主政體,而不是封建領主。這樣,作爲楚人,不論貴賤,一律『編戶齊民』以納稅繳賦爲前提,可以直接分得耕作的土地。正是因爲這種不同於周朝固有之制度的政治措施,使楚國在春秋之初由五十里的小國開始迅速地壯大,並擠身於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行列。而北方其它國家的變法相對來說要晚得多。

5 t6 x* M; i3 `, B2 E9 y1 [& V

0 S1 B. S7 Q6 ]/ v4 |4 j9 ?% d

   

所以,楚文化中包括宗法在內的禮法觀念相對比較淡薄。老子作爲楚國人,自然而然不可避免地受到這種本土文化的影響。【老子】一書的風格就是典型的楚言楚韻。同時對老子思想影響更深的,則是三代時期的聖君之道,也就是『天下大同、禪而不傳』的遠古之風。在這一點上,老子和孔子均是對其推崇備至。所以,老子本身所關心的並不是分封制,還是郡縣制,更加根本治國用人之道。故而【老子】強調『不仁』實質上就是反對以血緣爲紐帶宗法思想,特別是宗法政治,針對『仁者,親親爲大』的觀念,並非是針對孔子所言的『仁者,愛人』的觀點。老子固然主張不尚賢,但是同樣主張不尚親,反對『親親爲大』的血統觀念。所以,『芻狗』一詞,即是指聖人對待百姓,應該和天地公平地對待萬物一樣,視之爲跟自身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正所謂『天道無親』,所以『不仁』。【老子】反對世代承襲和任人唯親。同時,老子一再強調『功成身退』,實際也是對『終身制』的否定。


" G' g4 U; b. ]/ C* D& @8 p( p# p0 @  A6 b

   

通過上面的分析,『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應該理解爲:一則是主張打破血緣觀念,故而認爲聖人無親,恆與善人。二則是主張打破終身觀念,故而主張『功成不居,事遂身退』。當然值得強調的是,華夏歷史在經歷春秋戰國的長期動盪之後,從分封制走向郡縣制,並不是老子的思想直接推動的結果。而是按照『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所確立的,華夏民族在這個過程中曾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所以,只能說殘酷的歷史部分地印證了老子提出的『治國之道』。當然老子和孔子所主張的天下『禪而不傳』、天子『功成身退』,在其後二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點評

若天地不仁,則萬物將成爲芻狗,如果聖人不仁,那百姓就會被當成芻狗  發表於 2011-1-28 17:42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1-1-17 23:4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儒帥佛道法 於 2011-1-17 23:49 編輯
5 d2 d0 ^" j9 o5 h; _+ T- q* F2 \* R- \' h* G

5.2天地之間,其猶橐龠與?虛而不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 p0 R0 c: i. `% e" ^

老子認爲天地之間就如同一個大風箱一樣,當它靜止不動地時候,裡面的空氣並不會枯竭,但是如果推動它,空氣最終就會排盡。而所謂的天地之間,也就是我們的存在之所,萬物都置身於這個大風箱之中。自然而然,老子認爲『不若守於中』。所謂『中』即『盅』。老子說『道沖(盅),而用之或不盈也』,天地之道也是如此。


3 p2 k* m- a$ V& t- ?5 ^) v

『盅』只是老子對於『虛靜無爲』的一個比喻說法。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不折騰』。儘管儒家同樣也吸收了老子的思想,但是【老子】在治國理念上跟儒家還是存在比較大的分歧。跟【老子】思想中道法自然,清靜無爲的基本立場不同,儒家思想往往有一種強烈地內在衝動,希望把一切都納入秩序和等級之中。特別是先秦之後的儒家往往不管是隆禮,還是重法,無一不是在上下之間極力強化尊卑有別,而在同一層次務求整齊劃一。如【禮記.王制】云:

% c+ w# A! J8 U6 @' U7 z" K; W

『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視公侯,天子之卿視伯,

天子之大夫視子男,天子之元士視附庸。』

# v, i1 o. M" l+ L7 a

『凡四海之內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國三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國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國,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以爲附庸間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國。天子之縣內,方百里之國九,七十里之國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國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國。名山大澤不以分,其餘以祿士,以爲間田。凡九州,千

七百七十三國,天子之元士,諸侯之附庸不與。』

6 Z& n! h, U+ u3 v- q; `

上引兩節文字所表現的正是儒家思想的這一特徵。【王制】中的這種主張,並沒有多大的現實依據和可能性呢。比方說『凡四海之內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國三十。』,四海之內爲何是就是九州,而不是八州或十州呢?州爲何就是方千里呢?州爲何不多不少必須是百里之國三十呢?這種人爲分割實際上嚴重地違背了『道法自然』的思想。自然而然,老子反對這種近乎『天方夜譚』式的『有爲之治』。老子云:

1 C) T) K+ D4 Z! O9 Y

朴散則爲器;聖人用之,則爲官長,故大制不割。【第二十八章】

* v7 K, u3 z. Y! n

結合治國而言,也是如此。所謂『聖人』在【老子》裡實際上均是指聖明的天子。『朴散,則爲器』,對於分封而言,就尊重歷史形成的格局。所以,老子說『散』不說『割』,而【王制】的做法,則是典型的人爲分割。所謂『聖人用之,則爲官長』實際上也就是任用當地的民族、宗族、地方的首領,而不是封建親戚,並且人爲的搞出『公、侯、伯、子、男』之類的森嚴等級。老子最後強調『大制不割』。所謂『大制不割』亦是『治大國,若烹小鮮』應有之意,對於燴一鍋小魚,難道還用得著切割嗎?

* O8 n, i- |( J! b8 K1 h& ?

對於『多聞數窮』應該如何解讀呢?【王制】中這一部分思想就是典型的『多聞數窮』。

中庸云:『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征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動而世爲天下道,行而世爲天下法,言而世爲天下則。』

一些所謂的儒家學者自許爲『知人、知天』,但是其結果往往是搞出的是烏托邦式的『數位化管理』,無異於閉門造車,痴人說夢。『多聞數窮』地做學問,做到這種地步,倒還真不如『不學無術』。【王制】是當時一些所謂的儒家主流學者提出的『施政大綱』,既然『君子動而世爲天下道,行而世爲天下法,言而世爲天下則。』儒家學者提出主張就必須要做到嚴謹慎重而切實可行。但是類似於如『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治國主張實在令人難以信服。一通所謂的『引經據典』,居然能把一個天下搞出了1773個諸侯國,事實上甚至可能連一個諸侯國的地圖都沒見過。


; Q  W+ {8 Q' {+ [+ D

所以【老子】講『道』是強調尊重和服從事物本身內在規律,而一些儒家末流講『道』,落到實處往往就出現一種以人爲的規矩和教條代替『規律』的傾向。當然,規矩固然要講,等級固然要明,但是如果到了上文所引【王制】部分所反映出的程度,是不足爲取的。用儒家自身的話來說就是『道不遠人,人之爲道而遠之,不可以爲道。』所以,【王制】中的許多主張從來就沒有實現過,也不可能實現。但是儒學發展史上中這種不務實而尚空談的流弊,這樣不明理而重規矩的惡習,這樣無所不用其極的偏執,同樣也表現在其它許多方面,每每深重禁錮著黎民百姓的身心自由,屢屢給華夏文明的進步和發展造成深重的災亂。


) X1 w  t8 u0 h2 n: A- Z' i4 C( D) c

與此同時,作爲儒學經典的【王制】也吸收了老子的思想,正如第三章里所分析過的內容。問題是其所吸收的往往又是【老子】的思想中本身就存在偏頗的部分,如具有『反智』、『禁慾』、『愚民』傾向的觀點,再加上『儒家』自身『無所不用其極』的一貫傳統,就必然更加極端和教條,甚至走向反動。


. k& f$ O+ H* M) b) n7 I. A# h- G# N/ A6 g# Q2 K! J! u
真衣 發表於 2011-1-28 17:5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儒帥佛道法 的文章
3 M( g% e; W& X( o- A
& i0 `0 A6 k* t3 X, t7 j背景分析很深入,很受啟發不過背景這個前因導致的老子之言這個結果,說得有點牽強

點評

孟子曰:『以友天下之善士爲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發表於 2011-1-29 00:15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