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018|回復: 4

【夜莺讲对联知识】对联起源与发展

  [複製鏈接]
对酒当歌 發表於 2010-6-23 22: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大家好,我是夜莺,欢迎大家与我一起探讨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作为一种文体,对联在中国几千年文化演变的长河中,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对联的起源,自古来就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较为人接受的观点是:先秦时期出现最早的桃符,而后桃符演变成春联,并与同步发展的文体合二而一,形成了最初的对联形式。对联与其它文体相比,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对偶句形式,又称骈句式。而对偶句式是中国文学史中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比如《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受益”,《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易经》中的“乾以易知,坤以简能”,《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等,都是工整的对偶句。秦汉瓦当中有“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的对句,对工极巧。刘麟先生在其《中国骈文史》中说道,《道德经》中裁对之法意境变化多端:“有连联作对者,有参差作对者,有分字作对者,有复其字作对者”,又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必具。”赋的出现,使对句艺术从不自觉走向自觉,沈约的“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和声律,为对联走向成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关于对联的起源,楹界有多种说法,我们分析其中两种,辨析根底。
1.五代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
2.对联的形成远在五代之前。

来看第一种说法,五代后蜀主孟昶(音场)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算是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人们为什么会认为这是对联的起源呢?个人以为有两种解释,其一:诸多辞书上解释楹联条目时都认定是孟昶的桃符题联。其二孟昶是首个以桃符题联的人,这和现在贴春联的形式基本相袭。但是,这一论断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怀疑,因为楹联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确定哪是首联缺少必要的依据,另外翻翻我国丰富的典籍,联语随处可见,而且这些联语都比孟昶的题桃符要早得多。

举个例子:
《新唐书·李泌传》载李泌答对宰相张说的联语是:
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张说[667-730]出句)
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聘材,静若得意。(李泌[722-789]对句)

《黄鹤楼楹联》中吕洞宾的题联是:

  入是门由是路,翠柏苍松,莫问蓬莱在何处?
  登斯楼览斯景,青山绿水,别有天地非人间。
杜甫题写的诸葛亮故居联:

  三顾频繁天下事;
  两朝开济老臣心。
骆宾王题杭州观联: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如此看来不必论述,大家也能看出孟昶之联是不是首联。
既然孟孟昶的桃符题联不是对联的鼻祖,那么那个才是真正的起源呢?这个就是第二种说法了。

讨论这个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对偶句是楹联的祖先,楹联是由对偶句发展来的。那么知道了对偶句的起源及演变就基本可以掌握对联起源了。

对偶句的形成有三个先天条件,
一,汉字的独特性
中国的汉字,与世界各国的文字大不相同:它不是拼音文字,不是用字母连缀而成,而是用笔划构筑而成;它是独具特色和情趣的方块字,这种字体,方正大方,整齐美观;它不论笔划多少,均能容纳到一个方格之中,不会失去端庄稳重的平衡感;它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字而不是词,即使是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词,也必须每个音节写成一个方块字,将汉字书写成文,便往往能够造成字形、字音、字义两两相对的,整齐优美的对称句子。这样特殊的文字,当赋予其一定的创作意图,组成对偶句子,书于楹柱、门旁……即成楹联。中国的楹联,仅从字形上来说,就使世界各国其它形式的文字难以与之同列。汉字的独特性,为对联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我国人民有贴桃符的民俗习惯
据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的《东京孟华录注》载:“古书《山海经》曰:东海度溯山有大桃树,蟠屈三千里,其卑枝东北曰鬼门,万鬼出入也。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众鬼之害人者。于是黄帝法而象之,殴除毕,因立桃版于门户上,画遇垒以御凶鬼。此则桃版之制也,盖其起自黄帝。故今世画神像于版上,犹于其下书右郁垒,左神荼,元日以置户间也。”其书又云:“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明陶宗仪纂《说郛》卷十写道:“马鉴《续事始》载云:《玉烛宝典》曰:‘元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术,以郁林山桃,百鬼畏之,即今谓之桃符也,其上或书神荼、郁垒之字。’”上述若干记载,谈到了桃版、桃符的大小,实际上也就是告诉了人们当时写作楹联的用具和材料,同时也说明了人们题写桃符的目的是用以驱邪镇鬼,或者用作祈祷吉祥,这尽管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符合当时人们的心理,当时的桃版、桃符样式及其上的题词,就是楹联的滥觞,故崔俊夫纂编的《大中华楹联菁华·序言》说:“楹联始自桃符。”如此看来,对偶句之所以发展成为楹联,是与我国人民爱贴桃符的民俗习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的。
三,漫长的演变过程
楹联,就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骈文和诗词歌赋中的一大流派,如果有人从骈文和诗词歌赋中摘取自然成对的对偶佳句,题于壁、楹柱、桃符等物之上,那么这就就成了楹联;人们以口头语句相对,也是对联,只是没有题写于寝门、楹柱之上罢了。而过去人们在论述楹联之起源时,往往只注重由贴桃符到贴楹联于寝门、楹柱等现象,而把对联的出现定在后蜀孟昶之时,是失之偏颇的。由贴桃符避邪祈福到贴楹联于寝门、楹柱……由题咏诗词佳句到题写楹联,其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过程。

个人赞同第二种说法,不知道大家以为如何?

【待續】
 樓主| 对酒当歌 發表於 2010-6-23 22:55 | 顯示全部樓層
【續上】
呵呵,接下来我们以大二种说法为基础,说说对联的发展。

不少学者认为,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隋唐。梁朝初年,永明体产生以后,只是为对联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而做为一种文学品类,并未形成体系。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他的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虽对“声律”、“丽辞”做过精辟的见解,对诗、赋、骚、乐府、颂赞、祝盟、铭、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诸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数十种文体作了详尽的阐述,却未提到对联,这说明对联早于刘孝绰者,但当时并未形成文体,或者并未引起文学家们的关注。(但是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对联产生于律诗(五代、唐代)以后,而反对者认为,关于对句之间的平仄问题,在唐朝以前已经解决,律诗中的句数,用韵相粘的问题和对联并不相干。即是说,对联的规则早于律诗形成以前形成。这种说法同于以上观点,不再追叙。)
而到了到了隋唐时代,永明体日渐兴盛。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白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诗人们的参与下,对联艺术得到了弘扬。除白居易外,唐代诗人大都有名联传世。
如李白的题湖南岳阳楼联:
天水一色;
风月无边。

  杜甫题写的诸葛亮故居联:

  三顾频繁天下事;
  两朝开济老臣心。

  骆宾王题杭州观联: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山西太原晋祠贞观宝翰藏有李世民的对联墨迹,为唐太宗御笔亲题: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宋时,在门上粘贴对联已经是一种普遍的风俗。王安石在他的《元日》一诗中这样写道:“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赵庚夫在他的《除夕即事》诗中这样写道:“桃符诗句好,恐动往来人。”这说明,在当时联语作者已不在少数了。题联的范围也有所扩展,对联已普遍成为名胜古迹、寺庙廊院等处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像寺僧契盈陪吴越忠懿王钱倜游黄浦江时,为碧波亭题联: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著名文学家苏轼也为广州真武庙题联: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
  有降龙仗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宋以后,元明清时期对联经历的极大地起伏。
元代流传下来的对联极少,现在能见到的只有杨瑞、赵孟頫等人的少数作品。
如杨瑞的自题寓所联: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赵孟頫题西湖灵隐寺联: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不过,元代的对联形式,却在元杂剧中得以微妙的运用。如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在结尾处写道:
安秀才花柳成花烛;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明清时期,对联一扫元代的颓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明清统治阶级对骈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因此得中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由于皇帝垂青,身边大臣无不精研对工,以赢得主子的赏识。因一副对联而改变一个人命运者有之。为此楹风日盛,文人墨客以题联巧对为幸事,访胜寻古之际,不免撰联题字,以壮雅兴。

  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年除夕之前,传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除夕夜,并亲自微服出巡,以体实情。一次他发现一家未贴春联,问后方知是一阉猪者,不知该怎么将自己的经营内容写进联句。朱元璋听后,寻思片刻,为阉猪者题联曰: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楹联大家,如解缙、唐寅、徐渭、杨慎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解缙。
康乾盛世,楹联艺术日臻完美。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康熙也是撰联的高手,他题的镇江金山七峰阁联,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联: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乾隆皇帝是一个喜欢卖弄风雅的风流天子。他每逢出游总是到处题诗撰联,只是被称道的作品不多,只有题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西暖阁的联写得还算不错,联曰:

  燕贺莺迁,乐意相关禽对语;
  兰草桂蕊,生香不断树交花。

对联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相信对联这一古老的长青之树,必将在新世纪展示诱人的姿容。

今天的内容至此结束了,大家有什么观点意见,尽可提出。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0-6-25 14:45 | 顯示全部樓層
想不到对联发源还引出桃符这样的文化概念
夜莺 發表於 2010-6-26 10:19 | 顯示全部樓層
措措不息 發表於 2010-8-31 15:21 | 顯示全部樓層
这个早就知道的。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