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285|回覆: 13

孔子不是標題黨--【論語.里仁第四】串讀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5-12 17: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論語☆里仁第四
 
在上一篇【論語.八佾》裡,孔子通過對當時各種樂崩禮壞的社會現象進行剖析,一語道破當時社會問題的本質即『居上不寬,爲禮不敬,臨喪不哀』,並指出『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通過儀封人之口說出『天下無道久矣,天下將以夫子爲木鐸』,那麼,孔子這位前識者,必將是『天下無道久矣,夫子將以里仁爲木鐸』。在【里仁》裡,【論語】的編者並沒有將仁的核心內涵作爲重點表述出來,不是通過孔子之口去講具體的道德規範,而將重點放在一個人要不要講道德,至於『仁』這一道德的具體含義及其時代特徵,我們要結合論語全篇及當時的時代背景才能真正有所把握。
 
孔子作爲偉大的思想家,他思考的問題有兩層,第一層,一個社會要不要把道德放在第一位,第二層,結合一個具體的社會時期,應該講什麼樣的道德。【里仁】就是從第一個層次出發,將禮樂的實質精神抽象出來,反映出以孔子爲代表的思想家道德意識的警醒,是對當時社會問題開出的藥方中一味最核心的藥劑。
 
4.1【子曰:『里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孔子說:『達到仁的境界才是最完美的,如果我們不把仁作爲自己的最終歸宿,那是不會明白的』【論語.里仁】開門見山的指出『里仁爲美』,並且指出一個人如果沒有品嘗過『仁』,那裡能明白『仁』的美好味道呢。
 
當然這有一說是『知』作『智』解,倒也和下一句『知者利仁』是爲呼應。也就是說『擇不處仁』,那就會利令智昏,失去方向,不是可能得到真正的智慧的。爲什麼呢?所以,下一句就講: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長期處於困窘的境地,也不可能長期處於安樂的環境。』爲什麼呢,論語說過『貧而無諂』、也說過『貧而樂』、說『富而無驕』,也說過『富而好禮』,雖然有層次上的高低,但均爲孔子所肯定。
 
孟子說過『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中庸】上也云『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都是說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中,無論好壞、順逆,都要能『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不會泯滅自身的操守和原則。
 
仁者里仁爲美智者擇能處仁,所以才能做到『長處約』和『長處樂』。所謂『仁者安仁』和『智者利仁』是兩個不同的層次,正如同『貧而樂富而好禮』和『貧而無諂而富而無驕』的區別一樣。『仁者安仁』所以繪事後素而行禮樂,而『知者利仁』是說智者還沒有達到通過禮樂的薰陶,從而達到仁者的層次。仁者安仁是一個種最完美的境界,『知者利仁』則是一個達到這種境界的修煉的過程。『利』作『求』解。實質上這一句話再繼續引申,就是『誠』和『明』的關係,所謂『自誠而明』正是『仁者安仁』的表現,所謂『自明而誠』則是『智者利仁』的追求。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孔子說:『只有仁德的人能夠明辨是非,能表揚甚至推崇人做得好的地方,也就是優點、長處、功勞,能批評甚至抨擊人做得不好的地方,也就是缺點、短處、過失』。
 
在這裡,我們要理解,孔子所說的『君子』和『小人』只是爲了方便教學的兩個抽象模型,在現實生活中,真正十全十美或十惡不赦的人往往是少數,大多數人是有長有短有善有惡有功有過 有得有失。那麼,我們對同一個人也要學人之所長,去人之所短,當然對於自己優點和缺點更不用說了。不能觀其一點,不及其餘,不管推崇和否定某人都只是針對其具體的行爲,既不能有光環效應,也不能以偏全。其實『惡人』要比『好人』更難,好人是一團和氣,惡人那往往是要得罪人的,以直報怨,是有時很需要勇氣的。對於一個真正的仁者來說,他往往應該既是密友,也是諍友。我們對待孔子的評價上,也要持同樣的態度。
 
孔子在這裡解釋了仁者如何對待是非對錯善惡,也就是仁者的首要特徵,就是講道德,有強烈的道德觀念,以符不符合道德和事實作爲自己言行的依據。所以,仁者不是一味寬容,而是以直報怨,仁者不是好好先生,而是懲惡揚善,仁者不會隨波逐流,而是中流砥柱。特別是如果把對自己好不好,合不合自己的意,作爲仁者的標準,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5-13 17:15 | 顯示全部樓層
4.4【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對於此句,不同的解釋彼多,主要是針對『無惡』也,一說是如果立志追求於仁德,那麼他不會做壞事,雖然也會犯錯誤,有過失。但是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爲他的動機是追求『真善美』。對於孔子也是一樣,我們可以批評孔子的不足,但是要理解他的初衷並繼續發揚他這種『志於仁』的精神,從而時代的局限性和人無完人出發,承認孔子偉大的思想貢獻和應有的歷史地位。
 
但是結合下一句而言,恐怕這裡『無惡也』,應該解釋爲『沒有任何報怨』,進一步說是『隨遇而安』,在任何情況下對於自己的遭遇,既不會聽天由命,更不會怨天由人。
 
有時,我們也要認識到有一些人出身於富貴之家,從小條件優越,甚至驕生慣養,遇到挫折之後,也會埋怨自己缺少吃苦的經歷,竟而把責任推給父母,環境的使然,也是『有惡』的表現。所以無惡也,要從多個方面理解。但是在這裡【論語】編者引用這一句語,多強調『逆境』,是因爲孔子曾經說過:『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4.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孔子並沒有把富貴和貧窮本身作爲道德的標準,進而也不會因爲一個人富或貧,那就是有道德或沒有道德,這種思想應該來說,還是極其深刻的。他把得到富貴的原因,甚至在富貴條件下表現,把造成貧窮的原因,特別在貧窮條件下的表現,作爲道德的標準。他的原則是『以道得之』。他說:『擁有財富和擁有地位,是每個人都希望的,但不是通過符合道德的方式而獲得的,那麼就應該放棄;家境貧窮和地位低下,是每個人都想避免的,但是不是通過符合道德的方式而改善的,那麼就應該堅守。』
 
爲什麼呢?他說:『君子如果要放棄自己的操守和原則,那還能叫什麼君子呢?』『惡』在這裡是表示疑問的語氣詞。他繼續強調說:『君子哪怕吃一頓飯的這麼短的時間裡也不會離開仁,那怕是遇到的事情再倉促急迫,也必然是這樣,遇到的遭遇再顛沛流離也是必然是這樣』 所謂『造次』,是指人有時會遇到一些突發的事件,當然有好的,也有壞的,如遇到災難、如天上掉餡餅等,這正是對人的一種考驗,比方說生死之間,你如何決擇;比方說,義利之間,你如何取捨。所謂『顛沛』,也就是『長處於約』,也是時間的考驗,是指一個歷盡波折,甚至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和艱辛,仍然沒有得到自己的回報或改觀,他能不能心如磐石,甚至安之若素,不改其樂。
 
4.6【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爲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 『仁』對於孔子本身來說,那個境界是相當高的,他說:『我沒有見過真正愛好仁德的人,輕視和討厭過仁德不完美的人。』爲什麼呢?『沒有達到仁這個境界,而又能夠追求完美的,那是好得不能再好了的事情了。』
 
值得注意的是下一句話,『惡不仁者,其爲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他說:『那麼反感和討厭「不仁者」的人,他們所謂的提倡仁的原因,不過是不希望跟「不仁者」在一起,擔心自身的名譽受到影響,擔心自己的定力不夠受到引誘,擔心自己被「不仁者」傷害而已。
 
這很值得那些自命清高,孤芳自常,沽名釣譽的所謂君子深深思考,加以反省。孔子繼續說:『這樣的人能夠有一天把他們的心力真正的放在追求和倡行仁德上嗎?我沒有見到能力不足的人。大概還是有的,但是我是沒有見到過。
 
那麼這一段,個人的理解跟絕大多數人是不同的,所以斷句不一樣。首先我認爲,一個真正的仁者,不在於標榜自身的德行,把自己置於他人之上作爲目標,而是擔心道德的淪落。其次,真正的君子往往是少數,而大多數都是不完美的,如何能讓他們變得更加完美,應該是君子的真正追求,而不是疏遠和拋棄他們;第三,只要一個人,他都應該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和關懷,那怕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也有其權利,即使是不得不剝奪他的生命,也不能虐待他,何況不過有一些缺點的普通人呢。當然,這裡說得比較遠了。
 
如果能理解這一點,我們也能更好的理解【道德經】中說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也能發現其相通之處。一個仁者,如果沒有對人類的整體關懷,沒有歸宿感,充滿了厭世情緒,只知道一味的憤世嫉俗,心裡沒有光明,也看不到希望,那絕對不是一個真正的仁者。
 
所以,我們要看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的對事不對人的嚴正態度,更要看到『吾未見好仁者惡』所表達出的更基本立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的最終目標是什麼?難道是就是爲了成爲聖人而成爲聖人嗎?這也是失去了『教化』的本來意義。
 
到這裡爲止,應該說【論語】的編者通過孔子的話語,對『仁者』從各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地刻劃,給我們樹立一個理想的仁者的榜樣,揭示了仁者的真實境界。正所謂『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如果不能理解孔子的真正思想,那自然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智者之心度仁者之懷。
南丘 發表於 2010-5-14 15:53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1樓儒帥佛道法於2010-05-13 17:15發表的:
……但是結合下一句而言,恐怕這裡『無惡也』,應該解釋爲『沒有任何報怨』,進一步說是『隨遇而安』,在任何情況下對於自己的遭遇,既不會聽天由命,更不會怨天由人。.......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
如果這句的『惡』與前句的『無惡也』是相通的,那麼無惡應該是說人苟仁於志了,就不會在乎貧賤了
南丘 發表於 2010-5-14 15:57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1樓儒帥佛道法於2010-05-13 17:15發表的:
……那麼這一段,個人的理解跟絕大多數人是不同的,所以斷句不一樣。首先我認爲,一個真正的仁者,不在於標榜自身的德行,把自己置於他人之上將目標,而是擔心道德的淪落。其次,真正的君子往往是少數,而大多數都是不完美的,如何能讓他們變得更加完美,應該是君子的真正追求,而不是疏遠和拋棄他們;第三,只要一個人,他都應該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和關懷,那怕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也有其權利,即使是不得不剝奪他的生命,也不能虐待他,何況不過有一些缺點的普通人呢。當然,這裡說得比較遠了。
.......
認同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5-14 17:29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2樓南丘於2010-05-14 15:53發表的: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
如果這句的『惡』與前句的『無惡也』是相通的,那麼無惡應該是說人苟仁於志了,就不會在乎貧賤了
------------------------------------------------------------------------------------
\"苟志於仁,無惡也\"與\"不仁者不可久處約,不可長處樂.\"是呼應的.反之而言,即仁者可久處約,亦可長處樂.正所謂貧賤不移,富貴不淫.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5-14 17:38 | 顯示全部樓層
4.7【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雖然孔子說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即使孔子說『吾從周』但是時代不同了,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有的傳統風氣需要重新以恢復,有的道德規範需要重新立標準。這個時候孔子要如何辦?同樣,孔子要把『仁』從歷史傳統、社會實踐、禮樂文化中抽象出來,從而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當時實際情況又面向未來的道德體系,他應該如何辦?
於是,他說:『人的過錯,是可以歸類的,同類型的人,往往會出現同樣的錯誤。通過全面的觀察和認識,並加以總結,這樣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仁了』在這裡,孔子並沒有認爲『仁』一定就先驗的,天生的,而是從社會實踐中觀察,總結出來的。沒有一個思想家能夠空想出一張道德體系的藍圖。對於這一點要有深刻的認識,否則離開孔子的本意也就太遠了。
 
4.8【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一句話,表明了孔子對生死超脫,他從不思考一個人爲什麼會出生,人爲什麼會死亡,他活在當下,把對真理的終極追求作爲生命的意義,所謂聞道,也就『明白』的意思,不管你是自己悟還是別人教的,總之,就是明白了仁德的真正意義。那麼,生不悔死時有憾事,不用擔心自己離去的時候必然會有所遺憾,死不憾生時有悔,不用擔心自己活著的時候必然有過悔恨。
 
4.9【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這一句話想表達的意思跟『苟志於仁,無惡也』是一致的,但是結合當實的社會現實,孔子更加強調逆境,即『惡衣惡食』.對於這樣人的,孔子沒法跟他談論『道』,當然並不代表孔子就會放棄對他的教化,孔子實際是通過批評的方式在跟他談論『道』,使其警醒。當然孔子更不會對學生進行『道德利誘』,如『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孔子來說,是對道德教育的莫大損害,甚至是對道德體系的顛覆。
 
4.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孔子說:『君子處於天下,遇到各種情況,既不逢迎以討好,也不迴避以躲災,因爲道義跟他相隨。在這裡我們要理解,義者就是適宜的意思,泛指採取恰如其分的態度去面對,恰到好處的方法去處理。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君子是道義的化身,但是面對不同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會靈活的處理,所不同是他處理標準是道,也就是仁,而他處理的方式是義。這就是儒家所說的中庸。
 
當然,許多人都能面對不同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會靈活的處理,但是他們的處理原則,則是自身的利益,取決於自己能有多大的好處,會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儘管他們也談道德,但是道德不過是他們維護自身利益的工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冰刀 發表於 2010-5-14 19:24 | 顯示全部樓層
義與利的取向,是人思考與行動發生分歧與分野的起點,以至於最後可以由分野發生對立,『道不同,不相爲謀』。

『人之過也,各有其黨』,與『過』的功利相對應的,是『仁』愛的動向與行爲,過錯與仁愛相互比照,就是義與利的取向的權量,也是對人思想與行爲的預判。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0-5-15 00:22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6樓冰刀於2010-05-14 19:24發表的:
義與利的取向,是人思考與行動發生分歧與分野的起點……
這個怎麼說呢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5-15 08:19 | 顯示全部樓層
4.11【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我們看,在這裡【論語】的編者通過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對比,進一步強調遇到不同情況,那怕是做出的同樣的行爲,君子和小人的區別何在,那是動機和出發點不一樣。所謂『懷』是指什麼呢?就是一個人內心深處的真正想法。當然一個人做事情,往往多個動機造成的,關鍵是哪一個是第一因。這樣在二者衝突之時,他才能做出正確的取捨。所以,孔子說『君子做事情都是從道德出發,小人做事情都是從安樂出發,爲了享受安樂,小人甚至可以做出違背道德的事情;君子做事情首先想到是合不合禮法,小人做事情首先想到是有沒有好處,爲了得到好處,小人甚至會做出違反禮法的事情』。『德』與『法』區別主要在於一個是內在的追求,一個是外在的約束。
 
4.12【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在這裡,孔子進一步說明小人懷土懷惠的後果,一個人時時以自身利益的爲標準,而不考慮道德對於維護和尊重他人和公共利益的要求,是會招來許多埋怨,結下許多仇怨,甚至引起眾怒的。『放』是『依靠』的意思。
 
當然,『多怨』也可以解釋成,因爲欲望過於強烈,不得滿足,對別人,對社會反而充了埋怨,仇視。時時與別人發生爭奪,處處跟別人發生衝突,不管如何解釋,其結果也是一樣,最終也是會招來怨恨。
 
4.13【子曰:『能以禮讓爲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爲國,如禮何?』 】孔子說:『能夠用禮讓來治理國家嗎?如果能,那還能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呢?』正所謂:『禮之本和爲貴,上至天子,下至庶民,上下之間,人人之間都能有謙讓之心,還會產生什麼矛盾呢?『如果,你不能用禮讓來治理國家,既講禮,又有什麼意義呢?』
 
那麼在這裡,孔子認爲對各種利益而言,禮的本質是『謙讓』。禮讓禮讓,離開讓,禮就會異化,成了空洞的儀式,虛偽的做派。所謂『讓』那是一種發自人內的『無爭』、『謙遜』,離開『讓』,禮就完全流於『法』,成爲不得不搞的規矩,甚至成爲獲取利益和地位的手段和目的。
 
4.14【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 】我們知道,在那個時代地位的不同,不光表現在具體物質利益的分配上,也表現在其所能享受的禮樂待遇。在上面,【論語】通過對仁與義,義與利,禮與讓的關係的分析,從現實的利益的角度出發,對『仁』進一步加以闡明。按下來,孔子繼續說:『一個人不用擔心沒有地位,真正要擔心的是沒有名副其實的本領,一個不用擔心沒有聲望,真正要擔心的是沒有實至名歸的作爲。
 
實質在這裡,孔子是在揭示地位和名聲的基礎和實質是什麼。這樣,當一個人做事情,得不到應有的賞識,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得不到應有的響應,有時也會背上一時的惡名,甚至無可挽回的失去性命,他都能無怨無悔,不改其樂,矢志不移,至死不渝。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君子之於天下,無適也,無莫也,義與之比』,『苟志於仁,無惡也』。
 
4.1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已矣。』 】孔子說:『曾參啊!我的一生所力行的道義都是用一個原則來貫穿他。』曾子回答:『是啊!』然後,孔子就離開了,這時門人就問曾子,這是什麼意思呢?曾子答道:『夫子所身踐力行的道,就是忠恕而已』。我們看,雖是『一以貫之』,但是這個『一』卻包括『忠恕』兩個方面。『忠』是什麼?就是真心實意、誠心誠意、盡心盡力的對待人和事,不管他是誰,地位有多高。所以,左傳上說『上思利民,忠也』,即使天子也是如此。這是指一個人對自身應有的要求,『恕』是什麼?是將心比心,推已及人,互諒互讓。這是指一個人對別人應持的態度。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一些人對自己的要求很苛刻,自然對別人的要求也很嚴格,雖然要求有所降低,但是對方還是接受不了。這種情況,雙方都要『恕』,作爲提要求的人呢,要考慮對方的承受能力,並付之努力;作爲被要求的人呢,要考慮對方的對自身要求而言,也有所讓步。
 
至於,如果以爲忠爲名,對別人無理要求,以恕爲名,對自己百般維護,那讀聖人書也就毫無意義了。這不過是『小人之儒』,所以『寧爲君子儒,不爲小人儒』。
 
4.16【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 『喻』就是通曉,明白。孔子說:『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利益。』正所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那麼『小人之道』,當是『唯利是從』。跟上面提到的一樣,小人往往也是飽讀經典,動不動還能引經據典,揮動道德大棒,對別人口誅筆伐,對自己文過飾非,在孔子看來這都是『巧言令色,鮮仁矣』。
冰刀 發表於 2010-5-15 08:5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 7樓(順天道化) 的帖子

義與利,互訓、互行、互動。

義,從已與人的關係看,有四種關係:
一、利人又利己,
二、利人不利己,
三、利己不利人,
四、不利己又不利人。

義,有公私小大之別,行義表現爲恕、忠、與仁。
做利己不利人的事,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表現爲恕;反之爲假仁。
做利人不利己的事,是爲人謀而不忠乎,爲人交而不信乎,表現爲忠;反之爲假義。
做利人又利已的事,是因勢而利導之,教育之,整齊之,表現爲行仁,爲守仁;反之爲違仁。
做不利己又不利人的事,是真愚不可及也,朽木不可雕也,巧言令色,懲口舌之利也,暴虎馮河也,助紂爲虐也。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