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53|回復: 0

[儒家学说] 论语翻译·卫灵公篇颜渊问为邦整句拼音,放郑声,远佞人

[複製鏈接]
贾陆英书屋 發表於 2018-7-13 10: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论语翻译·卫灵公篇颜渊问为邦整句拼音,放郑声,远佞人

孔子论语〖论语·卫灵公篇第10章〗孔子答『颜渊问为邦』提出了怎样的治国纲要?

15·10孔子论语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輅(音lù),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夏之』,就是夏代的历法。『时』,指历法。『殷之』,就是殷代天子所乘的车。『輅』,指天子的乘车。殷代的輅比较质朴,〖左传〗桓公二年说:『大輅,越席,昭其俭也。』『周之冕』,就是周代的礼帽。『冕』,指,礼帽。周代的礼帽比较华美。『韶舞』,就是舜时的乐曲。孔子说,〖韶〗,尽美尽善(〖论语·八佾〗)。『放郑声』,就是禁绝郑国的乐曲。『』,指流放,禁绝。『郑声』,指郑国的乐曲。孔子认为郑国乐曲是声,淫,过度,淫声,即靡靡之音。佞人殆,殆,危也。郑声是纵声欲过度的乐曲,侫人是危险的人。

颜渊问为邦...放郑声,远佞人,这段话的意思是,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坐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音乐就用韶舞。禁绝郑国的乐曲,斥退能言善辨诌媚的佞人。郑国的乐曲靡曼淫秽之气,佞人太危险。』

怎样理解孔子对孔子论语『颜渊问为邦』的回答呢?颜渊所问,是治国的策略。孔子所答,涉及一历、一车、一冕、一乐,看似零敲碎打,实则关乎礼乐,正是治国之纲要。而对于历、车、冕、乐四项,孔子分别取自夏、商、周和舜四个时代,反映了他认为礼乐要随时代变迁而有所损益的思想(参见为政篇第23章)。

孔子虽然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但是,他对『周礼』也是有所损益、有『因』有『革』的。本章所说『行夏之时』就是一例。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历法涉及民生之大事,夏代的历法是以立春之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周代的历法是以冬至之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很显然,夏历便于农业生产,孔子据此主张『行夏之时』。夏历又称夏曆,是中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一直延续至今,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孔子主张『乘殷之輅』,是因为殷代天子的乘车比较质朴,体现了他关于治国要节俭的思想。

孔子极为重视礼乐在治理国家,引导社会,教化人心方面的作用。『服周之冕,乐则韶舞』,都是关乎礼乐教化的大事。主张在祭祀的庄严场合戴华美的周冕,彰显了尚文之意。而选择什么样的乐曲教育人,他的标准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因而主张用『尽善尽美』的韶舞。他严厉批评『郑声淫』,郑国的乐曲弥漫着淫秽之气,使人丧志,主张禁绝郑国的乐曲。

孔子论语中举贤才,远佞人,也是孔子反复强调的为政之要,值得高度重视。

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也应对古今中外的文化成果有损有益,有『因』有『革』,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

附:

15·10孔子论语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①,乘殷之輅②,服周之冕③,乐则韶舞④。放郑声⑤,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颜渊问为邦整句拼音 放郑声,远佞人 注释

夏之时:夏代的历法。时,历法。②殷之輅(音lù路):殷代天子所乘的车。輅,天子的乘车。殷代的輅比较质朴,〖左传〗桓公二年说:『大輅,越席,昭其俭也。』③周之冕:周代的礼帽。冕,礼帽。周代的礼帽比较华美。④韶舞:舜时的乐曲。孔子说,〖韶〗,尽美尽善(〖论语·八佾〗)。⑤放郑声:禁绝郑国的乐曲。放,禁绝。郑声,郑国的乐曲。孔子认为郑国乐曲是淫声,靡靡之音。

颜渊问为邦整句拼音 放郑声,远佞人 译文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坐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音乐就用韶舞。禁绝郑国的乐曲,斥退能言善辨诌媚的佞人。郑国的乐曲靡曼淫秽之气,佞人太危险。』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