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77|回復: 0

[儒学动态] 散讲论语之为政2.9:回也不愚

[複製鏈接]
极致深渊 發表於 2022-12-13 22: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经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释读】本章借孔子论颜回之语,强调识人之法及其重要性,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一)

孔子高足颜回第一次间接出场,以不在场的方式出场。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字子渊,鲁国人,尊称“复圣颜子”,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为人谦逊好学,“敏于事而慎于言”,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先孔子而去世,孔子为此哀叹;“噫!天丧予!天丧予!”

理解本章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其要在于颜回“敏于事而慎于言”的这个特点。

(二)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此处“不违”作何解?历代注疏具有代表性的有:何晏《论语集解》曰:“不违者,无所怪问。于孔子之言,默而识之,如愚。”皇侃疏:“颜子闻而即解,无所咨问,故不起发我道,故言终日不违。”朱熹《论语集注》曰:“不违者,意不相背,有听受而无问难也”,“其闻夫子之言,默识心融,触处洞然,自有条理。故终日言,但见其不违如愚人而已”。

上述三者对“不违”的理解略有不同,何晏注为“无所怪问”,皇侃疏为“无所咨问”,朱熹注为“无所问难”。近代也有注释解为“沉默不语”或“没有反应”。孔子与颜回谈论一整天,如果颜回始终一言不发、沉默不语,或是无所咨问、无所问难,那么孔子怎么说得下去?两个人是怎么聊下去的呢?这不把天聊死,才怪!

我们认为,此处的“不违”,应对照下句“亦足以发”来理解,意指“未能有所发明”,即皇侃疏中的“不起发我道”,不能如子贡一样“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篇)。至于颜回为何“未能有所发明”,后世的注疏家多言其“闻而即解、默而识之”,其实就是因为颜回“敏于事而慎于言”,理解速度慢一拍,反应比较迟纯,脑子转得慢而已。而孔子与颜回能“言终日”,可能也是因为颜回理解得慢,孔子只能讲得很详细,才会感叹其“若愚”。

这句的意思是:我与颜回讲学论道一整天,颜回都未能有所发明,就像没听懂一样。

(三)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私,何晏注曰:“与二三子说释道义”;皇侃疏曰:“谓颜私与诸朋友谈论也”;朱熹注曰:“谓燕居独处,非进见请问之时”;钱穆释曰:“谓颜子离师后之言行”。我们认为钱穆所释为是,指颜回离师后的言和行,不仅是“知”之发,更是“行”之发,因知而行。

发,发明,启发,指能发明义理之大体,发明夫子所言之理,或如钱穆所言“于师说能有所发明,于所与语者能有以启发之”。如孔子称道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知来者,即是发;又如下下章孔子所言“温故而知新”,知新,即是发。

这句的理解有两说:一说,“颜回退而自省其私”,颜回回去后,能体察发明孔子所言之理、所传之道,贯彻落实到一言一行之中,看来颜回是真正理解了;一说,“颜回退而孔子省其私”,颜回回去后,孔子省察颜回的一言一行,发现能体察贯彻师说且有所发明,看来颜回是真正理解了。两说皆通,意思也差不多,“后说”能涵盖“前说”,因为前说也在孔子观察视野之中。

(四)

本章孔子评论颜回之语,究竟是出于感叹颜回“若愚”,或是称赞颜回“不愚”,甚至实则强调识人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因无具体的话语情境,我们无从得知,也无法分析。

但《论语》编纂者把这条语录列于此,肯定是为了揭示识人之法及其重要性,这个是可以分析出来的,因为紧跟于后的一章就是谈识人之法。从行文角度,本章相当于列举具体事例、引用权威论点,来论证后章关于识人之法的观点。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