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37|回覆: 0

[吟誦有道] 清儒名字訓詁擷談

[複製連結]
無端 發表於 2016-8-30 20: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清人的訓詁考據之學講究無徵不信、實證不誣,力求在充分占有可靠材料的基礎上作判斷、下結論,顯現出了敦樸嚴謹的學風。爲獲得大量可用的訓詁材料,清儒廣開路徑,旁求博討,甚至連古文獻中的人名資料亦勤加搜采。由此,依據名字之義考求古訓、裁正疑誤也成爲清儒常用的一種訓詁考據方法。

在清儒看來,古人的名與字在意義上往往有一定的聯繫,或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或相因相關。惠棟【九經古義】卷一六說:『【仲尼弟子列傳】云:「巫馬施字子旗。」……案【說文】云:「施,旗貌。齊欒施字子旗,知施者旗也。」古人名字相配,故【白虎通】云:「聞名即知其字,聞字即知其名。」』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卷七云:『古人名字必相應。……【春秋傳】如歸生、歸父之字子家……(仲)由之字子路,(樊)須之字子遲……皆義相協。……若(公孫)黑之字子皙,則又以相反爲義也。』基於此,清儒普遍認爲古代人名資料具有訓詁研究價值。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詁】云:『名字相應,故訓所存』;『名字者,自昔相承之詁言也。……蓋名之與字,義相比附,故叔重【說文】屢引古人名字發明古訓』。這說明,利用古代人名資料,依名字相應之理推考,可以發明古訓,窺見語言文字的古初之義。俞樾【春秋名字解詁補義】在考論冉雍的名字時說:『冉雍字仲弓,蓋取辟雍春射之義。【文選·東京賦】「徐至於射宮」薛綜注曰:「射宮謂辟雍也。」此可以證仲弓名字,而「辟雍」古義亦即見於此矣。』可見,考究冉雍名字之間的語義關聯及其蘊涵的文化信息,即知古人用以指稱天子所設大學的『辟雍』一詞,古義與射事相關。因此,章太炎在【正名雜義】中說:『若能搜集故言,如昔儒之爲【春秋名字解詁】者,其於古訓當愈明也。』

清儒利用古代人名資料,依循名字相應之理,求證古義,考辨古籍,解決了不少文獻語言文字解讀上的疑難問題。茲撮要略述三點:

其一,糾正了前人在古書字詞訓釋上的一些錯誤。例如,【國語】中有『布憲施捨於百姓』『施捨分寡』『明施捨以導之忠』等句,三國韋昭分別注曰:『施,施惠。舍,舍罪也』;『施,施德。舍,舍禁』;『施己所欲,原心舍過』。對此,王引之不以爲然:『同一「施捨」而前後屢易其說』,均非;他認爲『施捨之言賜予』,此據【孟子·公孫丑】中『孟施捨』名字之義的對應關係可以推知:『施,其字也。先言施後言舍者,襄十年【左傳】正義曰:「古人名字並言者,皆先字而後名。」……舍之爲言予也(舍古音暑,與予聲相近),施之爲言賜也,賜亦予也,故名舍字施。』(【經義述聞】卷一八、卷二二)可見,『施』與『舍』能構成同義關係,上引【國語】中『施捨』即爲同義連文,謂給予德惠;『舍』實爲『予』之借字,其義並非赦免、解除之類。清人孫詒讓對王氏之解甚爲認同,其【古籀拾遺】云:『王說辨別「施捨」之義甚析,實則凡「施捨」之訓賜予者,舍即予之借字。【隸續】載魏三體石經【大誥】「予惟小子」,予字古文作舍。』

其二,考釋了一些在後世湮晦不彰的古詞古義,使之得到確切的訓解。如【詩經·羔羊】:『素絲五紽。』毛傳:『紽,數也。』可見『紽』是計算絲縷數的單位詞。然則,一紽有多少絲呢?王引之作了這樣的考證:『紽之數今失其傳。案【釋文】曰:「紽,本又作佗。」春秋時陳公子佗字五父,則知五絲爲紽,即【西京雜記】之矣。』(【經義述聞】卷五)此就古人名字鉤考『紽』之義,謂一紽五絲,令久已散佚的古義復明於世。又如【尚書·盤庚】:『先王有服。』俞樾【群經平議】卷四解云:『【說文·又部】:「,治也。從又從卪。卪,事之制也。」然則服事之「服」字本作「」。……卪爲事之制,故服亦爲制。鄭石制字子服,是也。』此據春秋時鄭石制的名字,考釋【盤庚】之『服』,推其義爲制度,使這一鮮見的古義得以昭顯。

其三,辨訂了古書在流傳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文字訛誤。如【史記】所載孔子弟子伯虔,字子析,王引之謂『虔、析,皆敬也』,『析』與『惁』通,並進而認定後世【說文】傳本中『悊,敬也』之『悊』是『惁』字之誤:『二徐本惁誤作悊,音陟列切。案悊乃哲之重文,已見【口部】而訓爲知,不得又見【心部】而訓爲敬。』(【經義述聞】卷二二)又如【說文】:『耴,耳垂也。……【春秋傳】曰秦公子耴者,其耳垂也,故以爲名。』段玉裁註:『今按【左氏傳】秦無公子耴,惟鄭七穆子良之子公孫輒字子耳。以許訂之,古本【左傳】當作公孫耴。……【左傳】云:「以類命爲象。」生而耳垂,因名之耴。』這說明,【左傳】傳本中『公孫輒』之『輒』應校訂爲『耴』,否則與『子耳』之義不相應。又如,洪頤煊【讀書叢錄】卷六:『【(襄公)十九年】「鄭殺其大夫公子喜」,【釋文】:「喜,二【傳】作嘉。」……古人名字相配,嘉字子孔,宋有孔父嘉,則作嘉字爲是。』是謂【公羊傳】傳本此處作『喜』者爲誤,當如【左傳】【穀梁傳】作『嘉』,若此,便與『子孔』之字義相協,俱有美好之意。

(作者單位: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