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00|回復: 0

[汉语言文学] 简议汉语交际中有意变换词义的现象(2)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2-12-5 19: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国汉学网
甲:什么小毛病儿?
  乙:袖子一长一短。
  甲:还小毛病哪?
  乙:大惊小怪,要看它的优点。
  甲:什么优点?
  乙:将来可以取长补短嘛。
  “取长补短”这一词语原指吸收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而衬衫衣袖一长一短,是属于次品,固然可以截长补短,但其结果已不是一件完好的衬衫了,这同原来词语的含义并不相同。但由于从现象上看,却也可以取长补短,同原词语的含义似是而非,褒词贬用,名褒实贬,听起来感到幽默风趣。
  再如,下面的谈话:
  甲:我能跟杜大爷比吗?
  乙:你怎么不能跟他比呢?
  甲:我能像他那样不务正业吗?
  乙:不务正业?
  甲:啊,你看他一个仓库保管员,有的也问,没的也管,整天到处乱窜。
  乙:这正说明人家杜大爷在工作上有高度负责精神。
  甲:可他连我们家也负责,没事老往我们家跑,那片儿的家属宿舍,他天天去,宣传废品回收的意义……这不是没事干嘛!
  “不务正业”,原是指不从事正当的职业,或指不干本职工作,而去做无关的事。此处却故意用在一个对仓库保管工作兢兢业业而且还到处从“废料”中拣拾有用材料为国家节约资财的老工人身上,用贬义的词语来反映他的高尚行为,造成明显的矛盾,起到了名贬实褒的作用。
  4 利用语言谐音混淆不同的词语
  
  如有一则校园幽默――
  英语课上,同学们正在进行单词测验。一边来回踱着方步,一边念着单词的老师突然停下,提高嗓门喊了一个同学的名字一声,然后就是一连串的“合上”。顿时,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坐在后排的一位女生。原来她桌上的单词笔记本是翻开着的。教室里静静的,一向调皮的A君突然开口说:“老师,她是女的,不是和尚,应该是尼姑吧?”顷刻,同学们笑作一团。[6]
  这里A君就是有意利用语言谐音混淆不同的词语,因而产生了幽默风趣的喜剧效果。
  再如,周立波得《湘江一夜》中有下面一段对话――
  …………
  “这屋子好。对不住,咱们要借用一下。”张参谋把宽敞得堂屋扫了一眼,说。
  “寒舍太小。”屋主忙说。
  “不小不小。”小张也连忙说。
  “太不雅致了。”主人用谦卑来推脱。
  “管你什么鸭子鸡婆的,”没有听惯南方口音,又不懂得文雅字眼的赵参谋插嘴说道,“咱们借用一下子,行还是不行?”……
  周立波在作品中就利用了“鸭子”跟“雅致”的发音相近,故意混淆,幽默诙谐,令人发笑。
  又如《红楼梦》47回的一段对话――
  贾母道:“……什么好下流种子!你媳妇和我顽牌呢,还有半日的空儿,你家去再和那赵二家的商量治你媳妇去罢。”说着,众人都笑了。鸳鸯笑道:“鲍二家的!老祖宗又拉上赵二家的。”贾母也笑道:“可是,我那里记得什么抱着背着的,提起这些事来,不由我不生气!……
  这里鸳鸯用的是鲍二家的“鲍”,贾母明知如此,却故意用了它的谐音“抱”。令人发笑!
  
  5 古今夹杂,似是而非
  
  古语词与今语词一般是泾渭分明的,在表达时要求古语是古语,今语是今语,今语的一些特定的词语一般不适合用在叙述古代的人物和作品上。但是语言的应用、话语的产生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词语的错位常常显得妙趣横生。例如,一位中学教师在介绍韩愈及其《师说》时,讲道:
  七品官为芝麻官,九品呢?只能是菜籽官,四品官呢?大概是蚕豆官了(笑声),从菜籽的渺小而至蚕豆的伟大,韩愈的提干道路是艰难的、曲折的(笑声),但他却是一位屡遭贬斥而不迷“官位”的硬汉,他曾于灾年为民请命而被贬,还曾因反对皇帝迎佛骨入宫而几被处死。当时已经盛行“血统论”(笑声),出身高贵的无须求师便可以做大官,出身低贱的学习再努力也受到抑制而很难出头。这样,社会上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读书无用论”了(笑声),而韩愈的《师说》就是奋起讨伐这股害国、害民逆流的战斗檄文。
  芝麻官原是指官位微小,随着《七品芝麻官》的流传,七品官和“芝麻官”似乎划上了等号,人们也渐渐习惯了这种说法。教师在这里又以“菜籽官”、“蚕豆官”相仿,使原本平常的言语徒生意趣,形象感增强。“提干”、“血统论”、“读书无用论”本是现代词语或是多用于现代的词语,却被教师信手拈来用在对唐代文学家韩愈及其名著《师说》的介绍上,词语故意错位便带来惊奇,很自然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再如,“工资”和“俸银”是两个不同的词语,古代的官吏领取的薪金叫俸银,今天的干部领取的薪金叫工资。但如果说让包公领“工资”或给今天的干部发“俸银”这就完全混淆了两者的区别。
  综上所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出现有意变换词义的现象,它们往往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或准确地表达思想,但是却由于产生的种种误会与巧合而使人们感到错位生趣,其乐无穷。(作者:黎党新)
  
  参考文献
  [1] 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 黄伯荣.现代汉语(增订二版.上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 陈宗明.现代汉语逻辑初探[M].三联书店,1979.
  [4] 校园幽默.中学生文摘[J].广西南宁教育杂志社,1995,(12):29.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