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98|回復: 0

[中国方言] 试析“港澳词语”以及“澳门特有词语”(1)

[複製鏈接]
济世 發表於 2012-11-27 19: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国语文网
[论文摘 要]香港与澳门两地的华语有着高度的共通性,它们的共同的词语被称之为“港澳词语”,其构成主要包括:港澳共同区域词语、港澳共同外语借词和港澳共同粤语词语。但是香港与澳门之间却有着各自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源流,这就使得港澳之间存在着词语差异,这种差异可分为“香港分区特有词语”与“澳门分区特有词语”,其类别包括:两区不同的外语借词、两区不同的粤语词语。“港澳词语”是全球华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普通话曾经吸取了不少“港台词语”,其中大部分是“港澳词语”。  

    
  一、导言  


  (一)世界各地华语的“特有词语”都是全球华语词汇的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繁衍不绝,中华文化声名远播。几百年来,随着华人、华侨的持续迁徙与开拓,随着华文、华语的不断流行与传播,目前世界各大洲各处都能看到、听到、感觉到中国人、中国语与中华文化的存在与影响。尤其是这二三十年来,华文、华语的日益传播造成了中文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流行与兴盛。华文、华语逐渐成为世界语言大家族中十分重要而显赫的一员。  
  然而应该看到,华文、华语现在主要的通行区域还是在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新加坡的所谓“中华文化圈”区域内。在这块可以简单区分为“陆、台、港、新”4大块的地域内,所有华人所使用的华语无论在书面上还是在口头上基本没有很大的沟通障碍。  
  我们还应该看到,各区域在基本统一的华语、华文下,都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即各地都有着自己特有的“区域词语”。这些“特有词语”既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沟通困难,也反映出各地都存在着特有的社会形态与生活,其中包括各自独特的地理、历史,独特的习俗、文化,独特的心理与表达方式等等。  
  我们更应该看到,世界各地华语的“特有词语”都是全球华语词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指称并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细致的社会生活,它们叙述并评说了所在地区的各类独特的现实与现象。世界各地华语的“特有词语”既充实了华语的语汇库,又丰富了华语的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把观察华文、华语应有的目光从中国大陆的中心区域投向更远、更广大的全球各地,我们应该把研究华文、华语词语的范围从“中华文化圈”扩展到所有使用它的全球各地。  
  (二) “港澳词语”以及“香港特有词语”与“澳门特有词语”  
  香港与澳门,地理上同处在珠江三角洲,两地的人民主要来自岭南地区,语言上通行相同的粤语,因此,一般认为,香港与澳门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都应该是相同的或者相近的。  
  但是香港与澳门却有着各自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源流。香港有过157年(1840年―1997年)英国殖民地的历史,那时推行英式政治、经济与教育制度,受的是英式文化的熏陶。而澳门有过377年(1622年―1999年)葡萄牙殖民地的历史,那么长的历史时期中推行的是葡式政治、经济与教育制度,接受的是葡式文化的熏陶。这就使得香港与澳门之间必然存有差异。它们之间不会是简单的相同或者相近,而是必然有细致的相差或者相异。因此我们必须观察并了解香港与澳门之间的“同”与“异”,尤其是语言的“同”与“异”,词语的“同”与“异”。  
  在词语的层面,香港与澳门之间从“同”的方面看,由于两地可以说是“同语(粤语)、同文(中文)、同种(华人)”。而长期以来在人员、经济以及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以及广泛的相互交流,因此香港与澳门地区有着一大批两地通用的所谓“港澳词语”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然而就“异”的方面看,香港与澳门两地也有“异语(英语与葡语)、异文(英文同葡文)、异史(不同的历史)”之处。因而香港有着澳门不太使用的所谓“香港词语”,而澳门也有着只在当时使用的“澳门词语”。这些“相异”的词语前者可以叫做“香港特有词语”,后者也就是“澳门特有词语”。  
  (三)深入探求“港澳词语”以及“澳门特有词语”  
  “港澳词语”中这种既“同”又“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现象,很值得我们去细细分辨与玩味。对这个课题,一直以来不少学者都做过一定程度的研究,也发表了相应的研究报告。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我认为是《澳门・语言博物馆》[1]一书,因为它是迄今为止澳门本地学者对澳门词语所进行的最为细致观察与分析的成果。其研究是有深度的,其成绩是明显的。  
  为继续推动对华语各个区域的特有词语的深入研究,本文将继续探讨香港与澳门之间相同的“港澳词语”,又特别考察具有本地特色的“澳门特有词语”。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