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楼主: 雪思凝

[诗集诗话] 唐诗三百首

[复制链接]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解】:
1、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2、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3、却话:重头谈起。

《韵译》: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评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
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
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有人考证,以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
中郢梓州幕府时作。其时义山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以为
此诗是寄给长安友人。但义山入梓幕,与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
氏仙逝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
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看,便嫌细腻恬
淡,未免纤弱。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寄令狐郎中》

作者: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注解】:
1、嵩:中岳嵩山,在今河南。
2、双鲤:指书信。
3、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北,以汉武帝陵墓而得名。

《韵译》:
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树,长久离居;
千里迢迢,你寄来一封慰问的鲤书。
请别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生活的甘苦;
我就象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马相如。

《评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武宗会昌五年(845)闲居洛阳,寄给长安故友令狐?的。令
狐?这时正任右司郎中。首句写嵩山与秦川远隔,各在一方。以各自所见的“云”和
“树”,寄寓思念;二句写收到书信后心中的快感;三、四句写自己的境况。以因病
免职闲居茂陵的司马相如自比,倾诉潦倒多病,寂寞无聊的心情。
??今人刘学锴评此诗:“有感念旧恩故交之意,却无卑屈趋奉之态;有感慨身世落
寞之辞,却无乞援望荐之意;情意虽谈不上深厚浓至,却比较直率诚恳。”这个论断
颇为中肯。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有》

作者: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注解】:
1、云屏:以云母饰制的屏风。
2、凤城:京城。
3、衾:被子。

《韵译》:
云母屏风后,锁著无限娇媚的人儿;
京城寒冬已尽,我还害怕春宵难捱。
呵,为什么我嫁个佩戴金龟的夫婿?
辜负了锦衾香帐,为早朝将侬撇开。

《评析》:
??这首诗是描写宦家少妇闺怨的。首句点明官宦人家,云母屏风,人儿娇媚;二句
写寒冬去尽,春风送暖,气候宜人,然而不得贪眠晏起;第三、四句,写因为丈夫在
朝内为官,每日必须早起上朝,自己仍是孤零寂寥。“无端嫁得金龟婿”,语浅意
深,春情春怨,和盘托出。这首诗与王昌龄的“悔教夫婿觅封侯”,李益的“早知潮
有信,嫁与弄潮儿”都是异曲同工,八度和弦。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隋宫》

作者: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注解】:
1、九重:指皇帝所居。
2、障泥:马鞯。

《韵译》: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
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
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评析》:
??这首七绝讽刺了隋炀帝的奢侈昏淫。诗选取典型题材,揭露炀帝纵欲拒谏,不顾
国家安危和人民死活的丑恶本质,暗示隋朝灭亡的难免。开头两句点出南游的一意孤
行,绘出独夫民贼的嘴脸。三、四句借制锦帆点化耗尽民力之罪。语简意赅,贬刺颇
深。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瑶池》

作者: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注解】:
1、八骏:据说穆王有赤骥、华骝、绿耳等八匹骏马。
2、穆王:西周人,姓姬名满,传说他曾周游天下。

《韵译》:
西王母在瑶池上把绮窗打开;
只听得黄竹歌声音动地悲哀。
八骏神马的车子日行三万里;
周穆王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

《评析》:
??晚唐迷信神仙之风极盛,最高统治者尤最,好几个皇帝因服丹药妄求长生而丧
命。这首诗是借周穆王西游遇仙人西王母的神话,加以生发,讥刺皇帝求仙的虚妄。
全诗虚构了西王母盼不到周穆王重来,暗示穆王已故的故事情节,显示了求仙妄想与
死亡不可避免的对立。诗人不作正面议论,而却以西王母心中的疑问作诘。构思巧
妙,用心良苦,讽刺辛竦,韵味无穷。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解】:
1、深:暗。
2、长河:银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评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
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
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
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贾生》

作者: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解】:
1、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
2、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3、才调:才气。

《韵译》: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
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
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

《评析》: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
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
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
讽,讽刺效果颇好。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瑶瑟怨》

作者: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注解】:
1、冰簟:喻竹席之凉。
2、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内。

《韵译》:
银床竹席多凉爽,我却偏偏不能入梦;
长空澄碧如水,夜里云絮轻轻地飘荡。
远处传来几声雁叫,雁群飞过潇湘去;
十二楼中夜已深,唯有明月洒著寒光。

《评析》:
??诗是写女子别离的悲怨,蘅塘退士批注:“通首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
诗所写的是梦不成之后之所感、所见、所闻的情景。全诗象是几种衔接紧密的写景镜
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
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组离人幽怨的秋夜图,渲染了一种和
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诗中虽无“怨”字,然而怨意自生。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嵬坡》

作者: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注解】:
1、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
2、云雨:意谓玄宗、贵妃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
3、景阳句:陈后主叔宝,闻隋兵至,刀偕其宠妃张丽华,孔贵嫔出景阳殿,自投井
??中,至夜仍为隋兵所俘。

《韵译》:
杨妃死后玄宗銮驾又回帝京,
夫妻难忘思念之情与日俱增。
马嵬赐死虽非情愿终属圣明,
景阳宫井陈后主又是什么人?

《评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乱军攻陷潼关,长安危及,
玄宗仓皇逃蜀,道经马嵬坡,六军驻马哗变。杀奸相杨国忠,逼玄宗赐死贵妃。即为
马嵬事变。诗的首两句写玄宗“回马长安”时,杨妃死已多时,意谓“重返”长安是
以杨妃的死换来的。尽管山河依旧,然而却难忘怀“云雨”之情。“云雨难忘”与
“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欣喜与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南朝陈后主偕宠妃
张丽华、孔贵嫔躲在景阳宫的井中,终为隋兵所虏的事,对比唐玄宗马嵬坡赐杨贵妃
自缢的举动,抑扬分明。诗对玄宗有体谅,也有婉讽。玄宗的举动虽胜陈后主,但所
胜实在无几。
 楼主| 雪思凝 发表于 2009-12-2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凉》

作者:韩偓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注解】:
1、龙须:属灯心草科,茎可织席。

《韵译》:
门外是碧绿的阑干,门上绣帘低垂;
狸红色的屏风,描画着曲折的花枝。
大床铺著八尺龙须草席,锦被缎褥;
天色正当转凉,却还未到寒冷之时!

《评析》:
??这是写景寓情诗,诗人通过对一间华丽精致的金闺绣户和一年中最舒适的“已凉
未寒之时”的描绘,点染了在深闺绣阁中的主人公,渴望爱情生活的情怀。布景种
种,不仅写出了卧室的华贵气派,还增添了绮靡的氛围,并点明这是在一年中“已凉
未寒之时”,便把主人公一种闺情绮思推到极点。故蘅塘退士批曰:“此亦通首布
景,并不露情思,而情愈深远。”此论确有见地。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