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83|回覆: 0

[儒家文化] 舉善而教

[複製連結]
劉余莉 發表於 2023-7-11 13: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推舉善人,使大家見賢思齊,是孔子所稱道的

推舉善人,使大家見賢思齊,是孔子所稱道的

顯賢表德,聖王所重;舉善而教,仲尼所美。

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十六【魏志下】。

表彰賢德的人,是聖明的帝王所重視的;推舉善人,使大家見賢思齊,是孔子所稱道的。古代的聖王、開明的君主治理天下特別重視表彰賢德的人,推舉善人,從而使大家都願意爲善。

舉善而教』,舉用善者,將品德好的人舉用出來,讓百姓看到能夠效法。『舉善而教』,教哪些人?【論語】中說,『舉善而教不能』,教的是不善者,對於不善的人,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教導他,人們也會相觀而善。一方面舉用善人,一方面教導不善之人,人們也會勸勉爲善。

所以對於不善之人,不能拋棄他。很多大學,學生出現問題,就將他開除。【禮記·學記】中說:『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學校教育要起到長善救失的作用,學生有過失就將其開除,當他走上社會,誰會來教導他呢?所以教,是教不夠好的人,不能嫌棄他們、放棄他們,要耐心教導。

舉善而教』,舉用善人是教育成功的先決條件。『舉善』,首先要知道善的標準是什麼。很多人認爲自己是好人,這是以自己的標準來評定的。善的標準是【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和【十善業道經】,如果打開經典對照自己,就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滿足善人的標準。這些經典就像一面鏡子,能夠把自己的善惡照得清清楚楚。

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如果把正直的人舉薦出來,放置在邪曲不正的人之上,就能夠使邪曲不正的人也變得正直。在舜擁有天下之時,從眾人之中選取了皋陶爲士,掌管司法,因爲皋陶公正無私,所以不仁之人都遠離了惡行。在湯擁有天下之時,從眾人之中選拔伊尹爲相,他做宰相後,不仁之人也遠離了惡行。這說明,舉善人爲官有很好的教育效果,能夠起到教不能的作用。

第二就是舉善人爲師,把有德有能的、能夠言傳身教的人舉薦出來作爲國師。因爲他們能夠教導百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的道理,能夠起到長善救失的作用。

【尸子】中做了一個比喻,道出舉善人爲師的重要性:假設一戶人家著火了,有人過來把房屋的火撲滅,他一定會對救火的人感恩戴德。但是上了年紀的人、有經驗的人很早就提醒他,要把牆的縫隙塗好,把煙囪做好,這樣終身沒有失火之患,但是他卻把這些提醒當做耳旁風,覺得對方很嘮叨,很煩,沒有把它們放在心上,不知道感恩戴德。

同樣的道理,假設有人被關進監獄,他的親戚走後門、托關係,想方設法地將他救出來,使他免於牢獄之災,他們全家人會對於這個使他免於牢獄之災的人感恩戴德,因爲他出來可以孝敬父母、教育兒女、照顧妻子。然而對於教導人們仁義慈悌的道理,使人們終身都不會被關進監獄的那個人,人們卻不懂得感恩戴德。

這個故事說明,現在人倫關係紊亂、社會風氣敗壞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對那些能夠言傳身教、教導人仁義慈悌道理的人予以尊重。

還有舉善人爲范,即舉善人作爲模範、榜樣,把普通百姓中做得好的人舉薦出來作爲道德模範,給以特別地尊重和獎勵。使人們看到,有道德的人會受到鼓勵,而不是有錢人會受到尊重,就能夠起到教化的作用。

古時候都有『命民』、『命婦』,一個人在家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尊重長輩,而且謙恭有禮、好讓,有德行,皇帝就下詔書將這個人封爲『命民』。當他得到『命民』的稱號,可以坐著兩匹馬並排拉著,並且裝飾得很好的車子出行,人們看到這個場景,就知道他是受皇帝詔封的『命民』,就知道他有德行,會對他表示尊敬。其他的人即使再富有,如果沒有『命民』的封號,也不可以乘坐這樣的車子出行。

如此就會使人們尊重德行,而非尊重金錢,使有德的人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而不是使有錢的人受到尊敬。

舉善而教』,是教誰呢?孔子說『教不能』,對不能之人要教導、要有耐心,而不是捨棄。【格言聯璧】中說:『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天下沒有不可教化的人,只是擔心自己的誠心沒有達到,如果自己的心達到至誠,就會感通。

舜王的後母、弟弟三番五次要置舜於死地,他都沒有懷恨在心,沒有想要打擊報復,仍是一心反省自己的孝道沒有做好,最後感化了他的後母,感化了他的兄弟,也感化了天下的百姓。

這個故事,讓人們深刻反省,自己的身邊沒有像大舜的後母那樣三番五次地置自己於死地的人,但是自己對他們仍然不能感化,原因很簡單,就是『德未修,感未至』,自己的德行修養不夠,所以沒有能夠至誠感通。

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一定要相信聖賢教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既然在人之初,都有本性本善的明德,通過教育也能夠恢復明德,關鍵是要有足夠的智慧和耐心。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