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07|回覆: 0

[儒家學說] [論語心得] 1.6 由家庭孝悌延伸出來的以孝治天下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22-11-3 11: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論語·學而篇】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閱讀電子書

現代漢語
本章用現代漢語怎麼說呢?
孔子說,為人弟子,在家要對父母孝順,在外要對師長和上司像兄長一樣敬悌。要謹慎地行事,以免說了做不到,要廣泛地愛惜眾人,以免背離仁德。實踐之餘,就多學經典,這樣就可以用實踐辨證經典,用經典指導實踐。
論語新解·學而篇】先生說:『弟子在家則講孝道,出門則盡弟職,言行當謹慎信實,對人當泛愛,而親其有仁德者。如此修行有餘力,再向書本文字上用心。』
論語譯註·學而篇】孔子說:『後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離匝自己房子,便敬愛兄長;寡言少語,說則誠實可信,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力量,就再去學習文獻。』

本章宗旨
這一章的宗旨是什麼呢
孔子認為,孝悌是相對的,共存的,可以延伸的古代所謂的以孝治天下就是孝悌延伸出來的,儒家的五常也是以孝悌為基礎,衍生出來的。隨着『義』的範圍擴大或縮小,孝悌的具體涵義會有所變化。就義的某個範圍而言,孝順是對最德高望重的人的態度,敬悌是對和自己同層的人的態度。比如,當『義』的範圍限定在家庭,孝順就是對父母的態度,敬悌是對兄弟的態度;又比如,當『義』的範圍限定在公司,孝順就是對上司的態度,敬悌是對和自己同層的同事的態度。為什麼呢?因為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有厚德和能力去主持這個範圍內的『大義』。

思維啟發
那麼這一章能給我們什麼啟發呢?
首先,義是有範圍效應的,比如家庭、公司、國家。不同範圍的義不能混為一談,比如家庭之義不能與國家之義混淆,不能有『盡忠盡孝不能兩全』之說;而且更親的範圍的義,要比更疏的範圍的義,更重要,就是說,盡孝先於盡忠。正是如此,有時盡忠而不能盡孝,才顯得可貴,但不能因此認為先盡忠後盡孝。
其次,為人處事不能越逾德高望重的人,去主持該範圍內的義,否則就叫叛逆。比如在公司範圍內,我們不能公然地指點上司或公司工作的問題,只能通過書信與上司反映,只有上司才有足夠的德望和能力去處理這些問題。
最後,行踐和理論,要相結合,不能死讀書,不能蠻幹事。其中,又以行踐為重,其次才是學文。

詞語注釋
弟子,一般有兩種意義:甲、年紀幼小的人;乙、學生。這裏用的是第一種意義。
入、出,【禮記·內則】:『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則知這裏的『弟子』是指『命士』以上的人物而言.『入』是『入父宮』.『出』是『出己宮』.
謹,寡言叫做謹.詳見楊遇夫先生的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卷一.
仁,『仁』即『仁人』.和【雍也篇】第六的『井有仁焉』的『仁』一樣.古代的詞彙經常運用這樣一種規律:用某一具體人和事物的性質.特徵甚至原料來代表那一具體的人和事物。
文,春秋以前的文,一指文字,二指文獻經典,即理論知識。所謂的『知行合一』,就是孔子的『行』『文』相輔發展而來,『行文相輔』更周全。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