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69|回覆: 0

[中醫理論] 黃開泰:人性·人文·文明之文明與尊重人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6-29 07:55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進化精神是文明的必由之路。人性是善的理性,不同於惡的獸性;仁義是愛的情感,雖源於父母子女血親之愛,但超越了父母子女血親之愛,是從孝起源,廣被所有人的、發自內心的愛。仁有本能之善的根底,是人性的生命流露。沒有人性,不講孝道,沒有仁愛的文化,是野性文化,由野性文化主導的生存,就是原始生存。

人類文明,先要有人性之善,有孝道,有仁愛。孝,是聯結善之欲與仁愛的文化橋樑。血親之愛,烏鴉反哺本能之善,經過文化升華,形成孝道,由孝而求仁,人就不會有作亂之心,不會有野性之狠。孝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人文之本,本立則文化生存有道,有文明,本不立則文化生存失道、無文明。

文化生存時代的野性表現,多種多樣,並不局限於軍事戰爭和市場競爭,科技知識,學習名次,財富排行,乃至於競爭力排行等等都充滿了野性,爭是常態。在國家層面上,還有霸權主義,意識形態等看不見、摸不着的野性之爭。

有了文化,物質利益十分豐富,為什麼還會爭?因為文化沒有以人為本,不尊重生命,唯物唯利、為我唯爭,所以物質越豐富,爭的花樣越多。西方文化主導的文化生存時代,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人是野性的,生存關係是野性的,社會環境是野性的。

由於西方文化,勝王敗寇、弱肉強食早就披上了文明的外衣,文化智人早就形成了唯物唯利的價值觀、是非觀,具備了為我唯爭的人生觀、世界觀。

文明不是自然本能,不是物質利益,而是有了生命覺悟之後的理性修為,是精神進化的結果,反映了文化方向,以不爭不搶為基本條件。只要有爭,就不文明。

文化生存時代,爭的目的不是生存,而是貪婪,是更多、更好、更新;爭的力量不是尖牙利齒,而是文化力量。文化力量不斷進步,貪婪之心不斷發展,爭,越來越激烈、越來越多樣化。

生命以物質為載體,但不等於冷冰冰的物質,自然是生命存在的自然不是物質存在的自然。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把人當人,當成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文精神的出發點,是文明的保證。為什麼要說活生生的人,是因為西方文化數千年來,沒有死人與活人的區別,甚至沒有人與小白鼠的區別,用建立在死人、小白鼠基礎上的文化來為活人服務。

活着的生物,通過生命之應實現生命的多維聯繫,有內外的區別。外與生存環境息息相關,克分為自然生存關係和社會生存關係;內有由因應協調之氣化,各個組織相生相剋、所有形態內外一體。生命聯繫是生存關係的根本,沒有生命聯繫,生存關係就無從談起,文化的認識就不是生命的認識。

中國文化中的人,是天人合一的人,是天人相應的人,是生命客觀的人,因此,中國文化對人的理性作為的要求,是要和於社會,要和於自然,不可肆意妄為。

以人為本,人是主體、是根本。這個人是活人,是有自身生命客觀的人,不是實驗條件下、課題統一要求、顯微鏡邏輯原則確定的人。人文與文明,活生生的人是立足點,是根本...

把人當人,尊重自然完整性的生命客觀,順應多維時空動態關聯性的生命規律,因勢利導,和而有度的文化,才能稱之為人文,才能幫助智人文明。

文化是為人服務的,不是淘汰人的,不是製造生存困境的。無人化的文化發展,到頭來,這個世界也許就沒有人了。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