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72|回復: 1

[国学教育研究] 为何义务教育教科书多选论语孟子,而少取道德经庄子之文?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20-6-18 13: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知乎上受邀回答一个问题:

为什么教科书里不教《道德经》,社会也不提倡老庄思想?

为什么教科书里不教《道德经》,而是教《论语》《孟子》一类的儒家书籍,社会也不提倡老庒思想?我觉得世间万物顺其自然、清心寡欲、淡泊名利都挺好的啊。

笔者以为,这是一个学生的提问,而且应当是就义务教育里的教科书而言,毕竟在高中是有道德经、庄子之节选的,因此回答如下:

这是一个观察细微的问题。题主问的教科书应当是指义务教育吧?高中以上基本属于高级教育了,应当是不限制学习及阅读范围的。题主能提这个问题,说明题主对道家是有一定的涉猎的,也说明题主学习认真,这个学习态度值得肯定。

回归正题。

我们首先要了解,义务教育,是出于什么宗旨的,然后再回顾道家、儒家的学说,各是什么宗旨,那样才好思辨清楚。

义务教育,是公民应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为何是基本权利呢?因为接受这个教育,才能适应这个社会并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义务教育有几部分:科学数学技能;英语技能,语文素养及技能;政治、思想素养。这几部分,都是人们在中国社会上生存的必须素质。所以,义务教育的宗旨其实就是塑造人的基本生存技能,及社会素养,用官方的解释是“(1)发展基础教育;(2)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3)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点,有两点直接点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基本权利与其本义务是对等的,也就是说,国家义务教育你,你接受教育之后,就要为国家做回报,什么回报?“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通俗些就是缴税。也就是说,义务教育,只是培养你的基本社会生存技能和素养,保障你将来为社会做建设的基本能力。

明白这一点,回到儒家、道家。

儒家学说,总统概括,是人文伦理学说,是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合作性的集体关系学说。而道家呢?道家的学说,更注重于术,而且是个人的术,对于集体伦理关系并无太多涉及——道家本身是一门出世的学派。

社会的发展,毕竟是需要每个人积极去相互合作的,和谐共处的,并不需要相互之间“你逍遥你的,我逍遥我的”,相互之间“天地...以万物为刍狗”——不管道家在这些理论上,与社会是否契合,也不管它的内涵多高深,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来看,这些立论,都是消极的,对社会的和谐共处并无多大的帮助。

中国从西周开始,就进入了人文伦理社会,脱离了神鬼宗教社会,儒家虽然是孔子发展光大,但儒家学说,是继承西周开始的人文伦理、王道学说的,迄今三千余年了。当然道家也是继承于《易》的,但在《诗》《书》《礼》方面并无多大的继承。为什么呢,因为道家讲的是“天道”,而人文、王道是人道,道家认为人在天道面前是脆弱的。

通俗表述就是现代的“存在就是合理的”,这句话是“天道”的写实。然而,这句话也会令绝大多数的人迷茫,为什么?因为虽然存在是合理的,天地也确实不以善恶而有所偏好,但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释语)也是天道之一,只是大家的适用范围都 有一定的限制,不是普天之下都适用的。

所以,思辨一下,你会发现,虽然存在是合理的,天地不以善恶偏好,但是在人类社会上呢?人道应该是怎样的?人类的存在,当然是因为人道的合理而存在嘛。再者,拿人体而言,病症也是一种合理的存在呢,为何你病了不任其自然,要去医治?这就是医道、人道吖。

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公义才是常道,而儒家的人文伦理,要倡导的就是人类社会的公义,王道本身就是“天下为公”的政治应用。

扯远了。

由此可见,儒家学说才是人们必须的基本社会素养,而道家学说,可以放在高中以上研修,那时候,受教之人都 有一定的社会历验了,不至于因为接受道家学说的熏陶而背弃社会。

题外话:《道德经》自王弼注以後,对社会人文风气影响极坏,其后五胡乱华、元蒙乱华、满清乱华,与中国社会人文风气堕落紧密相关,自两晋以后,政权合法化的理论依据由“王道”演变到“大一统”,并为今天所鼓吹,也与之有严密关系。

今摘其他回答之善者如下:

@灵椿八千 :

先问有没有,再说为什么,我国教材是有选《老子》和《庄子》的,甚至高考中有出现。即使抛开已经有朋友列出的选修不说,高中语文必修篇目里有庄子的《逍遥游》吧?大学语文的十二五规划教材里,也有《道德经》选篇吧?题主并没有问义务教育教材里为什么没有老庄吧?

我国教材中的【老子】和【庄子】

我国教材中的【老子】和【庄子】

我国教材中的《老子》和《庄子》

而且义务教育里学的《塞翁失马》就是从《道德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中衍生出来的寓言作品吧。可见不是没教,再来说说社会是否提倡老庄思想。首先在古代,自汉朝开始,围绕儒家五经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就成型了。经,史,子,集中,《老子》也即《道德经》是子部经典,《庄子》同样是子部经典。

所以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不是,为什么教科书不教《墨子》,为什么教科书不教《韩非子》为什么教科书不教《荀子》?

自民国时期到八十年代以前,因为反封建反传统,所以儒家孔孟思想成为首当其冲被反的对象,这也造成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儒家思想,孔孟诸经变成了封建腐朽的代名词。但是,作为中国人,人们又需要找寻自己文化的根,这是国人的文化自豪感,也是民族文化传续很重要的一部分,可是印象中儒家、孔孟都是腐朽封建的,是礼教,是应该被丢弃的,那自然是不能作为我国文化的代表。

于是,开始有人追捧法家,误以为法家和现代法学是相似的,是先进的,代表公平的,但却不愿意去看看《韩非子》。也有人追捧墨家,认为墨家是科学的先驱,如果当年我国没有选择儒家而是墨家,那我国可能早就开启工业革命了。追捧最多的,自然就是道家思想,因为道家思想本身在古代百家中,就是仅次于儒家对中国人影响最深刻的,从今天办公室最喜欢悬挂的“无为而治”“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等字就可以看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也不能说社会完全不提倡老庄思想吧?但是现代社会始终是现代社会,你要说非常普及的去提倡传统思想,而且还只是传统百家中的一家思想,这怎么可能?而且追捧道家而贬低儒家的人里,有多少人去完整的阅读过儒家五经和其衍生的五经正义?又或者去了解过儒家十三经乃至十三经注疏?

同样,道家的《老子》《庄子》《列子》《文史》《黄帝四经》《淮南子》等早期经典,看过的又有多少?如果都看过,做出选择认为道家确实比儒家在哪些地方高明,为何高明等,那我是佩服的,可如果没有,就难免人云亦云了。

我不是说儒家比道家好,又或者道家比儒家强,这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由。而是诸子百家甚至加上外来但中国化的释,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评述谁更强的时候,往往带有个人的喜好和一定主观性。而我国语文教育侧重的已经不是百家思想,更多的是文言文的文体阅读方法等,所以选择篇目上会侧重可读性强,又有特点,同时利于学生学习思考,而且要有从小学到大学逐渐增加难度的这么一个过程。

兼顾多个原因后才选择的篇目,你如果觉得喜欢老庄,完全可以给自己孩子教育和学习,但不要去强迫教育部以你的喜好来选择教材。而且,语文课教学的时候,主要侧重是文言文的阅读,如何翻译,字词等。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几乎不会仔细去讲大多也就是宽泛的提一下孔子推崇“仁、义”,要以礼治国。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道家推崇“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等思想。

但什么是仁?什么是义?孟子的君,民关系如何论述的?为什么道家讲无为?等等细节性的东西都是不会细讲的,而且考试也几乎不考,我国语文古文的部分,主要涉及的是翻译理解,并不会深入要求你去接受某种思想。另外,说实话,就我个人接触来说,虽然社会上对儒家的观感好像不如道家,但是主导我国教材编纂,语文教育的那些教授专家里,其实偏好儒家的人应该是比喜欢老庄的更多的。(个人观感,一家之言,仅作参考。)

@长风 :

编写教材,最根本的宗旨是要“有益于学生”。编者只会选择自己确认能够有益于学生成长的著述和理论体系。如果编者自己无法真实确定那理论体系是必然有益的,那么他就不敢编到教材里。

其实,两千多年以来,《道德经》的读者,从其中读出的,大多是恐惧,并没有真正转化为自己的心得,他们自以为的心得,其实是以恐惧为内核,因此总是亲近其中的片言只语,却自觉不自觉的整体上排斥《道德经》,并不敢将这部理论体系真正的、完整的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包括道家、道教在内。

至于庄子,其实并没有真正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庄子的心态,其实是“西方”所追求的“自由”的终极形态,但是自由,本身就趋向于消亡。趋向消亡,不需要理论体系,也必然没有理论体系。他写段子蹦金句是好手,从寓言以小见大也颇有心得,但是,那不成理论体系。

老庄并列,其实挺无厘头的。《道德经》极为严谨,将所有存在全部纳入意识的条理脉络,老子眼中,没有任何一个存在不在某个确定的体系当中。而庄子眼中,不存在任何一个体系,所有的存在都是孤立的。他们两人,其实是两个极致的互斥和对立,楞能被归为一家,也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吧。

真正与老子思想体系相通的,是法家。老子将宇宙纳入自己意识中的条理,法家想要在具体现实世界中将所有社会要素纳入条理,法家才是《道德经》的直接现实映像。但是,法家不纳人的天然性情,因为法为外在权威,是唯一、确定的,但人心不一,法能归纳所有非主观因素,但是无法归纳纯粹的自主意识。儒家想要以人天然心性为起点,导引其它社会要素,但是既以无数独立心性为唯一的绝对源头,那么其本身必然不会趋向一个唯一明确的“公”的意旨,因此无法独立完成收纳社会要素的使命。

但是,相对儒家理论的光明人心的温暖,《道德经》和法家理论,是利刃。不曾熟习,就会恐惧,恐惧,就不敢轻易授与后辈后代。一个不习刀术的人,会递给自己儿子一把刀么?而对于思想本身来说,《道德经》、法家理论,其实比兵法更锋利。

所以,对普遍的“通识”教育来说,儒家理论更适合编入教材。类似的还有墨家理论。而法家与兵家、纵横家一样,是专业教材的内容。至于《道德经》,得是在有了坚实的人心性情根基之后,在专业领域进入炉火纯青、随心所欲的层次,以坦荡平常之心再来精研,才能到第二次的“看山还是山”的境界。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20-6-18 16:27 手机频道 | 顯示全部樓層
义务教育改革,结合国学复兴,可以这样划分:
数学科学技能,医学技能,国学素养(取消语文,历史,政治思想,统合为一)。
国学素养在前三年级以语文、论语为主,三年级到六年级以四书五经、语文、政治思想并重,七年级到九年级以四书以四书五经、历史并重。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