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97|回覆: 0

[史學] 明清時期手工業技術的進步和產量的增長(2)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10-11-19 09: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歷史千年
絲織業以外,其它紡織品的織造技術也有進步。廣東的『女兒葛』就是其中之一。『女兒葛』是廣東增城的少女用一種葛藤的絲織成的。據【廣東新語】記載:『采葛藤必以女,一女之力,日采只得數兩,絲縷以針不以手,細如毫芒,視若無有,卷其一端,可以出入筆管。以銀條紗襯之,霏微蕩漾,有如蜩蟬之翼。』除此以外,還能把苧麻、芭蕉絲、竹絲、木芙蓉皮等紡織成布。棉紡織業技術的發展,尤其表明了這一時期手工業技術的提高。據元人記載,棉紡織業在江浙一帶的興起,是元初的事情。到了明代以後,江浙等地的棉紡織技術有了很大提高。紡織技術好的,能夠一手握三管,紡於錠上。這時的棉紡織業也進一步普及,並且在普及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地區之間的專業性分工。從全國範圍來看,當時的棉織業以松江最為發達,技術最好,而染色、踹布業則以蕪湖、蘇州為最進步。
  

    冶鐵技術也有了明顯的提高。明代以前,我國的冶鐵技術已經相當先進。明代以後又有進步。第一、煉製熟鐵時,把煉鐵爐裏流出的鐵水直接流進炒鐵爐炒成熟鐵;節省了鐵水凝成生鐵、再把生鐵熔化成熟鐵的過程。在歐洲,這種冶煉熟鐵的方法,直到十七世紀才開始使用。第二、煉鐵爐連續冶煉,辦法是在鐵水流出後,用泥土堵塞出鐵口,鼓風繼續冶鐵。這就使煉鐵的時間大為縮短。第三、由灌鋼冶煉法發展到蘇鋼冶煉法。後者即古代灌鋼法的繼續和發展,因創始於蘇州而得名。蘇鋼法曾流傳到許多地區,是一種效率較高的煉鋼方法。


    與生產技術進步的同時,手工業產品的數量也有所增長。例如,江西景德鎮瓷窯所燒造供皇宮使用的御瓷產量在清代雍正六年 (公元一七二八年)時,一年之中生產了十數萬件御器。而從雍正八年到雍正十二年這段時期裏,平均每年燒造的御瓷達八萬件左右。這時的產量比明代高得多。據【明史・食貨志六】記載:『隆慶時,詔江西燒造瓷器十餘萬。萬曆十九年命造十五萬九千,既而復增八萬,至三十八年未畢工。』從萬曆十九年(公元一五九一年)至三十八年,歷時二十年未能燒造出二十四萬件御瓷。也就是說,當時景德鎮燒造的御瓷產量,每年平均僅一萬餘件。清初,從明後期的年燒造一萬餘件上升至平均年產八萬餘件,產量提高了數倍。乾隆以後,景德鎮燒造的御瓷產量比雍正時期又有提高。據乾隆五年唐英為【浮梁縣誌】所寫的序中說:『雖歲糜帑項幾及萬金,而所得之大小瓷器,則歲亦不下數十萬件。間有巨作,亦從未掠擾民間,而器卒以成。』這個記載可能有些誇大,但乾隆時的年產量比雍正時又有增長,當是事實。  


    當時鋼鐵的年產量也有較大的增長。據計算:唐元和(公元八○六――八二○年)初年時,全國的鐵產量為二、○七○、○○○斤;宋治平年間(公元一○六四――一○六七年)為八、二四一、○○○斤;南宋初年為二、一六二、一四四斤;元中統四年(公元一二六三年)為五、八四四、○○○斤;明永樂(公元一四○三――一四二四年)初年為一九、五七五、○二六斤(包括民營鐵產量一、一○○、○○○多斤),明中葉以後,全國無鐵課數可查考,難以統計全國鐵產量。但就嘉靖元年至十三年(公元一五二二――一五三四年)廣東一布政司的鐵課推算,年產鐵量達六、一二七、五○○斤,已相當於永樂初年全國鐵產量的三分之一,如果把其他十二個布政司及南北直隸的鐵產量統計在內,則全國鐵產量是相當大的了 。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