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17|回覆: 0

[史學] 通鑑】札記(45)簡述【資治通鑑】的續作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0-1-21 1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鳳凰網歷史專稿
司馬光在編【通鑑】的時候,劉恕就有一個遺憾,三家分晉之前的歷史沒得有一個通史,於是作【通鑑外紀】,上起伏羲,下接【通鑑】。本想再作【後紀】,寫北宋建國以來的事,不幸早死。司馬光自己也動手作【通鑑】的續作,從伏羲到北宋,總名【稽覽圖】,大約可看作是【通鑑】的簡明本。



    南宋以後,【通鑑】的續作多了起來,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980卷,專門記載北宋的歷史。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二百卷,記南宋初年史事,『建炎』是南宋高宗的年號。劉時舉【續宋中興編年資治通鑑】十五卷,也是記載南渡以後的事。金履祥【通鑑前編】十八卷,則是對劉恕【通鑑外紀】的改寫。明清續作主要有,明人薛應旗的【宋元資治通鑑】一百五十七卷、王宗沐的【宋元資治通鑑】六十四卷,兩書皆不足繼司馬光。薛應旗甚至誤將胡瑗看作是朱子門人,錯得離譜。簡單的說,胡瑗是北宋初的學者,因世居陝西路安定堡,世稱安定先生,與孫復、石介並稱宋初三先生。他的學術主張『明體達用之學』,也就是經世致用,【宋儒學案】稱『宋世學術之盛,安定、泰山為之先河。』泰山即是孫復,四舉進士不第,退居泰山講學。當年小程子程頤入太學,安定方居師席,一見異之,由此定師生之交。而朱熹是南宋理學的集大成者。



    清人徐幹學,與萬期同、閻若琚、胡渭等人一起編撰了【資治通鑑後編】,雖然存在筆削未當的毛病,但用力頗深,有些考證補遺,能發前人所未發。徐幹學(1631--1694)高中康熙九年(1670)探花,官做得很大,學問也好,推崇程、朱理學,訓詁推崇古注而不廢宋、元經說。這和清初的『復古』思想是合拍的。而萬期同、閻若琚、胡渭三人也都是大人物。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說:『清代思潮果何物耶?簡單言之,則對於宋明理學之一大反動,而以「復古」為其職志者也。……其啟蒙期運動之代表人物,則顧炎武、胡渭、閻若璩也。』閻若琚著【尚書古文疏證】,漸開學者疑經之風;胡渭著【易圖明辨】,認為河洛之學與易理沒有關係,『此實思想界之一大革命』。而黃宗羲與萬期同自成派別,以史學為根據,推之於當世之務。閻若琚諸人又精地理,故是書記載輿地尤為精當。續作中最出名的當屬官至湖廣總督的畢沅編的【續資治通鑑】,這部書是在徐幹學舊稿的基礎上擴充而成的,經三十年始成,亦是精勤之作。當時史學名流如王鳴盛、錢大昕、邵晉涵等都參加了編撰工作。王鳴盛、錢大昕精於考據,王鳴盛有【十七史商榷】百卷、錢大昕有【二十二史考異】百卷,皆是史學名著,邵晉涵精於宋史。即使有名家壓陣,還是難免譏議。清人莫友芝說:『畢沅寫四百年歷史,其編幅竟達到溫公千數百年歷史的三分之二,續溫公書實不是易事。』曾國藩更看不上眼,所編【經史百家雜鈔】不選是書片言隻語。



    因為司馬光用筆經濟,【通鑑】一書問世後,給初學者造成很大的閱讀困難,比如制度沿革等等,於是就有注釋之書。司馬光的門人劉安世就作有【音義】十卷,可惜失傳了。司馬康作【通鑑釋文】六卷,南宋史縈昧κ年,作【釋義】三十卷,但都未能盡如人意。王鳴盛說,史蕁妒鴕濉販侶降旅韉摹毒典釋文】,摘取一句半句來解釋,不大好讀。胡三省的父親胡鑰,曾對胡三省說:『【釋文】本出於蜀史藎馮時行為之序,今海陵板本又有溫公之子康【釋文】,與荼敬笸而小異。公休於書局為檢閱官,是真得溫公辟之教詔,劉、范諸公群居之講明,不應乖剌乃爾,意海陵【釋文】非公休為之。』對司馬康作【通鑑釋文】提出質疑。(明)王圻【續文獻通考】卷161也說:『史荼荊馮時行為之序。公休本,刻於海陵郡齋,前無序,後無跋。又有成都曹氏版,號「龍爪通鑑」,要之,海陵釋文,龍爪注,大同小異,皆蹈襲史藎而偽謬相傳。海陵本,乃托之公休以欺世,適所以誣衊公休,此不容不辨也。』真正的上乘之作是元人胡三省所作的【音義】二百九十四卷,【通鑑】一書300多萬字,胡三省的注也300多萬字,歷三十年而成,將音義、制度沿革、地理會於一爐,倍受學者推重。



    胡三省,字身之。台州寧海(今浙江寧海)人。父胡鑰篤愛史學,人稱『山澤遺才』。幼好學,受父親影響,喜讀【通鑑】。胡鑰有感於諸家注【通鑑】音義、釋文多有乖謬,又見胡三省天資聰慧,遂有『若能刊正乎』的寄望。胡三省一句『願學焉』,一生就釘在此事上了。胡三省音注【通鑑】並不輕鬆,時逢亂世,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寶v四年(1256),胡三省與文天祥、陸秀夫等人同登進士第,並於是年開始著述【資治通鑑音注】。此前胡三省在積極準備應科舉考試時,亦不曾忘史學。中進士後,更有心思與餘力來做這項工作,不管在外地為官,還是異地遊歷,胡三省均隨身攜帶着資料,訪求異書,以校核史實;遍訪異人,以求教知識。【資治通鑑音注】初始名【資治通鑑廣注】,至宋度宗咸淳庚午(咸淳六年,1270)之前,依陸德明【經典釋文】,已完成九十七卷,另著論十篇,略述自周至五代,興亡大要。此時胡三省遊宦在外地。咸淳六年,胡三省來到臨安(杭州),有個叫廖瑩中的人久聞其名,出重金禮聘胡三省校勘【通鑑】,以教授弟子,胡三省因撰寫【讎校通鑑凡例】一文。不久,廖瑩中又將胡三省推薦給賈似道。公元1275年,隨賈似道來到前線,然而賈似道對胡三省不大重視,言不聽畫不用。是年,賈似道督師蕪湖,二月大敗於呂港。胡三省返回寧海,自此長期匿於鄉里,隱居著書。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