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17|回覆: 1

[文學研究] 霸業鼎圖人去盡,獨來惆悵水雲中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2-5-8 10: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張潤靜

  許多著名的歷史故都,如洛陽、長安、汴梁、金陵等,都是詩人喜歡吟詠的對象,從而成為詠史懷古詩中的熱點題材。而這其中,尤以金陵為最。就唐代而言,【全唐詩】中有關金陵的懷古詩共有90餘首,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高,確宜引起關注。
  金陵作為歷史故都,不但具有典型性,而且具有獨特性。曲折的歷史、風流的人物、秀麗的山川、傳奇的色彩,無不惹人矚目,無不令人感慨。於是文學上的金陵,便也有了特殊的地位,有關金陵的文學作品,往往格外耐人尋味。歷代詩人對金陵都懷有一種複雜的感情,正如韓【吳郡懷古】所說的,面對金陵,『萬古壯夫猶抱恨,至今詞客盡傷情』,即使再灑脫的詩人也無法釋懷。『金陵懷古』已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悼古傷今、借古諷今或偶然而發的懷古之興,而是在無數次類似經驗的刺激下積澱在詩人心理結構中的深層記憶,因而我們稱之為金陵情結。把握了這一點,我們才能更好地解讀唐人的金陵懷古詩,同時這也可以幫助我們更順利地解讀後世的詠懷金陵之作。
  
  一歷史積澱――金陵情結的形成原因
  
  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在吳時稱建鄴(也作建業),又有石頭城、台城、上元、秣陵、建康等諸名稱。探討金陵對詩人情感的觸動,就要考察金陵獨特歷史所積澱成的獨特的文化內涵。從詩人的吟詠中我們不難發現,這種文化內涵的形成源於以下幾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
  首先,是金陵悠久的名都地位。都城是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象徵,往往也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萬眾仰止的地方。一向關注政治的中國文人對於都城的近乎虔誠的感情,在中國古代詩文中隨處可見。金陵在唐前就先後為三國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六朝故都,經歷了『四十餘帝三百秋』,它上空長期籠罩的沉沉王氣給它增添了無窮的文化內蘊。在金陵懷古詩中,詩人往往要觸及金陵的王者之都的內涵,並流露出一種既嘆惋又尊重的複雜情感:『蕭條金陵郭,舊是帝王州』(劉長卿【金陵西泊舟臨江樓】)、『地即帝王宅,山為龍虎盤』(李白【金陵三首】之一)、『蒼蒼金陵月,空懸帝王州』(李白【月夜金陵懷古】)、『六代江山在,繁華古帝都』(王貞白【金陵】)……越是業已風流遠逝,越是讓人不禁去緬懷昔日的王者之風。
  我們注意到金陵懷古詩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一個詞,就是『王氣』。如『金陵王氣黯然收』(劉禹錫【西塞山懷古】)、『東南王氣秣陵多』(殷堯藩【金陵懷古】)、『玉樹歌殘王氣終』(許渾【金陵懷古】)、『金陵王氣應瑤光』(李商隱【南朝】)、『地銷王氣波聲急』(羅隱【金陵夜泊】),等等。這是金陵懷古詩中比較獨特的現象。關於那帶有神秘和宿命色彩的『王者都邑之氣』,歷來有諸多傳說,如【太平寰宇記】引【金陵圖】說:『昔楚威王見此有王氣,因埋金以鎮之,故曰金陵。秦並天下,望氣者言江東有天子氣,鑿地斷連崗,因改金陵為秣陵。』這種傳奇色彩,使得金陵不僅自古便為英雄豪傑或亂臣賊子所矚目,也引來才子詞人為之感慨唏噓,成為詩人心中一個揮之不去的結。
  其次,是優越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積澱。自古『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謝I【入朝曲】),金陵不僅擁有長江浩渺、龍盤虎踞的險隘壯闊之美,更有迷濛窈窕、如詩如畫的明秀之美。而且,自永嘉南渡以來,文化重心南遷,諸如王、謝之類的名門勢族都聚集在這裏,圍繞他們形成了文人文化集團。青山秀水為東晉、南朝文人提供了審美的饕餮盛宴,這一方面涵養了他們細膩、善感、清脫的氣質,『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杜牧【潤州二首】之一);一方面吸引他們不惜筆墨對以金陵為中心的江南錦繡河山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描繪。其時的詩、文、書、畫,無不透露出六朝文人對美的崇尚,而他們詩酒風流的生活方式也一直為後世文人所稱道。其時的金陵還是『現在時』的繁華帝都,描寫金陵的作品,也多側重於現實層面,較少悲情的流露。然而六朝人對金陵的雅愛,卻恰恰成為後代金陵懷古詩悲感的來源,因為他們為後人留下了金陵昔日繁華的明證。就連那昔日的詠唱者,也已經與那段歷史融為一體,成為今日詠唱者歌詠的對象:『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戊辰年向金陵過,惆悵閒吟憶庾公』(杜牧【江南懷古】)。
  正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積澱的相得益彰,霸業鼎圖與詩酒風流的相輔相承,使得金陵在文人眼裏具有一種無可替代的魅力。面對滿目滄桑、百物蕭條的金陵,唐人不免要感嘆:昔日繁華,煙消雲散!舊時風流,而今安在?
  再者,是金陵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繁華消逝總會給人的心靈帶來震動,而金陵更是在繁榮與衰敗的反覆更替中積下了厚厚的一疊傷心史,中間多少可歌可泣、可悲可嘆的故事,濃得無法化成一道歷史的輕煙隨風而逝。重重疊疊的歷史印記擠滿整個空間,將詩人無可迴避地引向一個充滿魅惑的過往世界。詩人總是被那紛紜的六朝遺事所吸引,因而對這個親歷六朝風雲、到處都烙下六朝遺蹟的地方情有獨鍾,這也是金陵令詩人詠嘆不盡的緣由。像李白、劉禹錫、杜牧、羅隱等詩人,都具有鮮明的金陵情結。
  六朝遺事對詩人心理的刺激,不只是由於政權更迭的頻繁,更在於這種頻繁興替呈現給人的、在時光的流程中形成的歷史的困境。劉禹錫所謂的『人世幾回傷往事』(【西塞山懷古】),強調的重點恰恰落在『幾回』上。透過一頁頁豪門興衰的歷史和一樁樁荒嬉亡國的故事,人們似乎看到了一種歷史的宿命。在這種歷史的宿命面前,詩人感到一種無法抗拒而又無所適從的焦灼與悲哀。因此,唐代金陵懷古詩的主旨,往往不是為一家一姓的興亡致慨,而是透過朝代更替、盛衰無常這種歷史現象本身,感悟生命有限與時間無窮這對永恆的矛盾。這正是由『無限前朝事』累積起來的普遍化了的感傷。
  總之,金陵因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而獲得了多重道德意義和價值指向,提供給人多方位的思考。同時,不絕如縷的題詠唱嘆又反過來加深加厚了金陵的歷史文化積澱。金陵已超越了自身的歷史,由一個單純的地理名稱變成了具有象徵意味的大意象。一方面由於作者的價值觀念、歷史識見、審美趣味及當下的具體情境不同,作者在這一『象』中加進的『意』也會有所不同,致使其常詠常新;另一方面,金陵懷古又在詩人的反覆詠嘆中獲得了相對穩定的情理內涵和價值取向,作為一種意義紐帶將眾多的吟詠聯繫起來。這種開放性與向心性的交互作用,正是金陵情結的『結』之所在。
  
  二傷悼之情――金陵情結的核心及其深化過程
  
  金陵是一個極富於傳奇性與悲劇性的城市。先後六個朝代在這裏建都,使其幾度成為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然而在這裏建都的朝廷卻又無一例外地短命。尤其是南朝的幾個小朝廷,簡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如同是做了一場過眼雲煙的富貴繁華夢。歷史長河在六朝的曲折頓挫,給唐人的思考提供了豐富的話題。
  隋滅陳時,金陵遭受了重創,『城邑宮闕,平盪耕墾』。唐代金陵的地位進一步下降為普通的縣城,金陵昔日的繁華也逐漸被揚州所取代。唐代的金陵懷古詩就是在這種今非昔比的背景下創作的。
  唐人觀察六朝處於一個不遠不近的最佳距離,既經過了時間的沉澱,又沒有被歲月的風塵遮蔽了史事所有的光華。現實與歷史的強烈反差,又給詩人提供了足夠的情感刺激與巨大的藝術表現空間。因而唐代的金陵懷古詩才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詩人們對這個悲劇性的城市傾注了濃烈的傷悼之情,正是金陵情結的核心所系。這種傷悼之情是隨着時代發展和唐代社會狀況的變化而逐漸加深的。
  金陵題材的懷古詩的發韌是在盛唐,但這個時期創作還不太普遍,總共20首,其中李白就佔了13首,儲光羲5首,祖詠、吳筠各1首。因此能夠體現金陵情結的代表人物就只有李白和儲光羲。儲光羲的【臨江亭五詠】主要表達對金陵之古今變遷的感慨,已現悲情。詩中所描寫的景物蕭疏淒涼,其中有四首寫到夕陽落照。詩人觸景傷情,油然而生莫名的幽愁暗恨。如第一首『落日空亭上,愁看龍尾灣』,第四首『平生何以恨,天地本無心』,第五首『京山千裏過,孤憤望中來』,就直接傳達了內心的感傷之情。
  
 樓主|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2-5-8 10:53 | 顯示全部樓層
  李白是唐代金陵情結最濃重的詩人之一。雖然他詩中常表達對金陵昔日風流人物的歌詠和緬懷,但還是更多地流露了對繁華不再的傷悼之情。如【金陵歌送別范宣】一詩,在讚嘆『金陵昔時何壯哉,席捲英豪天下來』之後,便緊接着傷感『冠蓋散為煙霧盡,金輿玉座成寒灰』,這鮮明的古今對比,使詩人受到了強烈的心靈震撼,繼而發出『此地傷心不能道,目下離離長春草』的感嘆。可以說這種傷悼之情是其金陵懷古詩中的一個基調,這一點以下各詩皆可以印證:
  地擁金陵勢,城回江水流。當時百萬戶,夾道起朱樓。亡國生春草,離宮沒古丘。空餘後湖月,波上對江州。(【金陵三首】之二)六代興亡國,三杯為爾歌。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陽多。古殿吳花草,深宮晉綺羅。並隨人事滅,東逝與滄波。(同上之三)白楊十字巷,北夾湖溝道。不見吳時人,空生唐年草。天地有反覆,宮城盡傾倒。六帝余古丘,樵蘇泣遺老。(【金陵白楊十字巷】)這些詩中無不是將遠逝的繁華與今日的蕭條進行對比,並於對比中揭示物是人非的無奈與傷感。
  中唐的金陵懷古詩在數量上並不比盛唐多,但由於金陵自身的悲情內涵與中唐的時代氛圍更為契合,詩人內心的黍離之嘆在金陵題材中找到了合適的投射對象,因而其傷悼之情遠比盛唐更為深刻、更為典型。至此金陵懷古詩的基本形態與審美風格已經形成,初步奠定了金陵懷古的母題地位。
  在中唐最早集中觸及金陵悲情、最早最深地發掘金陵母題的審美內蘊的詩人,是劉禹錫。劉禹錫有關金陵的懷古詩有8首,皆是金陵懷古詩中的經典之作。劉禹錫對金陵的情有獨鍾,在他還沒到過金陵時就已經難以自禁:『余少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嘗有遺恨。後為歷陽守,而望之。適有客以【金陵五題】相示,爾生思,H然有得。』(【金陵五題】詩引)詩人雖沒有親臨其境,但他對金陵的歷史及風物掌故是瞭然於中的,且對它懷着真誠的嚮往。因此全憑想像創作的【金陵五題】及【西塞山懷古】,卻成為金陵懷古詩中的絕唱。這些詩準確地捕捉了金陵題材中的悲情意蘊,托興玄遠,感慨無窮,寫出了金陵懷古詩的神髓。尤其是廣為流傳的【金陵五題】的前三首: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石頭城】)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
  台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台城】)
  這些詩中流露着意味深長的『黍離』、『麥秀』之悲,詩人用筆婉曲、意在言外。前人評【石頭城】說『山在,潮在,月在,唯六國不在,而空城耳。是亦傷古興懷之作雲耳。』(【唐音癸簽】卷七)【烏衣巷】更是家喻戶曉,好評不絕,施補華【峴蛩凳】云:『蓋燕子仍入此堂,王謝零落,已化作尋常百姓矣。如此則感慨無窮,用筆極曲。』且不說為詩之妙,單是那濃重的悲涼之感,已足以讓人幽然以思,悚然而驚。這種悲情與思索在他後來實際遊覽金陵之後所寫的【金陵懷古】詩中表現得更鮮明:
  潮滿冶城渚,日斜往虜亭。蔡洲新草綠,幕府舊煙青。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後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
  詩人的傷悼之情,一方面是金陵特有的審美指向所引發,另一方面,也正是安史之亂所造成的社會災難給士人留下的心理烙印在不經意之中的流露。歷史事實與時代氛圍的契合、主體情懷與客體內蘊的融洽,使劉禹錫的金陵懷古詩具有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他的金陵懷古詩影響力甚至超越了詩歌的領域,而延伸到詞、曲甚至戲曲、小說中。這一點我們在此無暇贅述。
  晚唐社會自身的危機,給金陵懷古詩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意識形態的土壤,因而金陵懷古詩在這一時期也出現了創作的高峯,總數有50首之多,占唐代全部金陵懷古詩的半數以上。而且,金陵的悲情內蘊明顯刺激了晚唐詩人家國盪析、身世飄零的現實感受,因此他們在金陵懷古詩中所表現出來的哀思、傷懷、困頓、無奈及幻滅的悲情,沒有絲毫的穿鑿附會,幽愁暗恨皆為心中所流出。我們來看一組詩:
  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石燕拂雲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英雄一去豪華盡,唯有青山似洛中。(許渾【金陵懷古】)野花黃葉舊吳官,六代豪華燭散風。龍虎勢衰佳氣歇,鳳凰名在故台空。市朝遷變秋蕪綠,墳冢高低落照紅。霸業鼎圖人去盡,獨來惆悵水雲中。(李群玉【秣陵懷古】)六代興衰曾此地,西風露泣白艹[]頻花。煙波浩渺空亡國,楊柳蕭條有幾家。楚塞秋光晴入樹,浙江殘雨晚生霞。淒涼處處漁樵路,鳥去人歸山影斜。(劉滄【經過建業】)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高蟾【金陵晚眺】)這樣的詩在晚唐俯拾即是。金陵在晚唐人的眼裏,只是一片傷心地。詩人撫今追昔,面對無情的歷史嬗變不由得悲從中來。他們已經沒有了李白那種緬懷風流人物的興致,甚至沒有了劉禹錫那種寄興玄遠的含蓄,只有在金粉飄零的廢墟中體味那繁華不再的淒涼與傷感。這最終成為了金陵懷古詩的基本格調。
  金陵滄海桑田的歷史,帶給人的傷感太多,思索也太多。它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創傷性記憶。詩人們一吟再吟,說不完的『六朝無限悲愁事』(羅鄴【春望梁石頭城】),嘆不盡的『家國共成千載悲』(李山甫【上元懷古二首】其二)。金陵懷古詩的重要美感特徵,就是這種低回哀婉、深曲朦朧的悲情美。
  總之,在唐代金陵就已經成為詩人歷史感的策源地和詩興的集散地,以其歷史積澱之厚成為士人心中難解的情結,它一經產生便牢不可破。在後世的詩、詞、曲、戲劇以及小說中,都可以看到士人金陵情結的進一步發展。如宋代的王安石、周邦彥、辛棄疾、文天祥,元代的白樸、盧摯、薩都剌,明代的高啟及明清之際的黃周星、屈大鈞、錢謙益,清代的朱彝尊、黃景仁、納蘭性德等等,都有著名的金陵懷古之作。對金陵的衰草寒煙,謾嗟六朝榮辱,感受錐心泣血的興亡之痛,已成為歷代詩人心照不宣的默契。特別是金陵又曾在南唐、南明等幾個短暫時期再度成為都城,因此士人心中的金陵情結也不斷鞏固並加深其內涵。孔尚任的【桃花扇】便將遺民心曲與金陵悲情打並在一起,將悼古傷今之情表現得無以復加。曹雪芹的【紅樓夢】也是將四大家族的興衰、眾多兒女的命運,放在金陵的背景下展開,將個人命運與人類歷史的悲劇揭示得淋漓盡致。可以說,對於金陵的創傷性記憶,已成為唐以後中國文人的集體無意識。歷代詩人來到、提到或想到金陵,都往往會產生一種類似的悲情體驗,金陵懷古詩只是這種金陵情結的一個最鮮明的表徵。
  (作者單位:上海大學國際交流學院)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裏夕陽垂地大江流。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朱敦儒【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