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93|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訓詁學性質研究述評(5)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11-6-9 14: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方教育
我們認爲訓詁學是漢文古籍釋讀術,它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型學科,舉凡漢文古籍釋讀中遇到的問題都是訓詁學無法迴避的。清代著名訓詁大師戴震在【與是仲明論學書】中曰:『經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詞也;可以成詞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詞,由詞以通其道。』這是說釋讀漢文古籍當從詞句入手,然後才能了解聖賢的思想。雖然戴氏所言僅提及解經,但這正是訓詁之事。我們何嘗不推衍開去:釋讀漢文古籍均由詞句入手,最終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意旨。【尚書】艱澀難懂是因爲語言古奧,而【易經】玄幽難明卻恐怕主要在於易理包羅萬象。因而【易經】訓詁就不能只是釋詞解句,注【山海經】必得古代地理知識撐持,釋【黃帝內經】須有醫學知識佐助。否則有注幾於無注。事實上中國古代訓詁大家極少純漢語研究者,許慎『五經無雙』,鄭雲是遍注群經的經學大師,揚雄是文學家又是哲學家。這說明沒有鴻富的知識,只研究漢語是不能成爲訓詁大師的。一個訓詁大師同時必定是一個漢語學家,而一個漢語學家則未必就是訓詁大師。 (作者:張月明)


    注釋:


    ①見毛茂臣【語義學:跨學科的學問】,學林出版社,1988年版,【前言】第1頁。
    ②參見R.R.K.哈特曼,F.C.斯托克【語言與語言學詞典】中譯本,1981年版,200―201頁、256頁。
    ③見何自然【語用學概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頁。
    ④見張汝倫【意義的探究―一當代西方釋義學】,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引言】第1頁。
    ⑤同④第3頁。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王加容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