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65|回覆: 0

[文學研究] 辛苦中的人生憂患

[複製連結]
偷月 發表於 2012-5-7 2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葛金根

  辛苦錢塘江上水,日日西流,日日東趨海。終古越山洞裡,可能消得英雄氣?
  說與江潮應不至,潮落潮生,幾換人間世。千載荒台糜鹿死,靈胥抱憤終何是!
  錢塘江涌潮,即浙江省杭州灣錢塘江口的涌潮。它以濤高、洶湧、驚險、多變以及撼人心魄的磅礴氣勢,自古蔚爲天下奇觀,故觀者如堵,地無寸隙,『萬千人盡回頭望,一片銀山駕海來』(清•劉廷璣【錢塘觀濤】)。人們驚嘆於此瑰麗景象,神往情馳,留下了大量的詩詞歌賦,諸如『怒聲洶湧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唐•羅隱【錢塘江觀潮】)、『萬馬突圍天鼓碎,六鰲翻背雪山傾』(元•仇遠【觀浙江潮】)、『聲驅千騎疾,氣卷萬山來』(清•施閏章【錢塘江潮】)等等,文採風流,多不勝舉。這些詩詞或稱頌這一宏偉的天下奇觀,或描繪觀潮盛況,或抒發對潮神的追憶。
  但【蝶戀花】(辛苦錢塘)與上不同,這裡不寫涌潮壯美,也不寫大江東去。生於錢塘江畔一個鹽官小鎮上的王國維(1877―1927),是位被這錢江潮的奇麗景色薰染陶冶出來的江南才子。作爲海之子,他應深有契於大海之美,並歌於斯。但也許是伴著錢江潮長大的緣故,可能從孩提起就見慣、聽慣了錢江潮,他只是淺淺哼唱錢江潮,更多的是低吟自身的情感,重在內心的感發,表現的是一種與其生命相結合的性情本體,爲我們帶來了一種新奇的感受和意蘊。
  起句『辛苦錢塘江上水』,點明題旨,奠定了全詞的一個意象基礎。它寫『錢塘江上水』,而重在『辛苦』之味。下句,從字面來看,不過是描述錢江潮的漲潮與落潮及其規律。這種規律,早在唐代白居易的詩中已有直接反映:『早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觀浙江潮】)然而,在這背後又隱寓著弦外之音,實是緊承意脈,隨之深入,化隱爲顯,直接點出『辛苦』之意。江闊浩瀚,雲水蒼茫,錢江潮日日溯江上漲向西奔騰而去,又日日慢慢退落向東歸入大海,如此不知疲倦、不間斷地循環往復著,委實太辛苦了!可這辛苦的錢江潮依舊生落不息,怒而拍岸,日復一日;然越山綿延,日日承受著衝擊,巍然而不動。潮水歷盡磨難,無功而返,身心疲憊,多少英雄的豪氣能不爲之消磨殆盡呢!『洞』,是瀰漫無際的形狀。這起筆三句渲染了一個『辛苦』的藝術氛圍,而『一切景語皆情語』(王國維【人間詞話】),在詞人看來,辛苦的又豈止是錢塘江上水?人生之途又何嘗不是呢?『可能消得英雄氣』呼應過片,以疑問提起,轉向隱微婉曲,申發推想。
  上片蓄勢已足,下片一開始便由江潮聯想下去,詞人的筆觸轉入直抒胸臆的長吁短嘆之中。『潮落潮生,幾換人間世』,獨到精湛,正是詞人的特殊情感所在。面對世變,面對人生,難以捉摸,難以抗拒。多少感慨與憂愁在詞人心中升起,詞人無奈著,徘徊著,傷懷著,艾怨著。在詞人愁苦之中,全詞以伍子胥之典事作結。【史記•伍子胥列傳】記載:
  (吳王)乃使使賜伍子胥屬鏤之劍,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仰天嘆曰:「嗟夫!讒臣何亂矣,王乃反誅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時,諸公子爭立,我以死爭之於王,幾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吳國予我,我顧不敢望也。然今若聽諛臣言以殺長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樹吾墓上以梓,令可以爲器;而抉吾眼懸於吳東門上,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乃自剄死。吳王聞之大怒,乃取子胥屍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
  伍子胥因冤屈而死,怨魄未消,一股冤氣發怒錢塘江中,便驅水爲濤。葉J有詩曰:『人言子胥怒未消,怒氣突兀干青霄。呼煙吐霜如山高,咆哮呼叱聲愈囂。』短短四句,道出了這一故事。這裡詞人面對人生之無奈、感時傷懷之情感化爲一聲深重的嘆息:這種辛苦與內心的苦痛,有誰能體會得到?物易時移,江潮依然生落不息,然那些嬉戲於姑蘇荒台的糜鹿早已死去,可伍子胥之『靈』依然發泄著千載難平的冤憤,又有誰知究竟爲的是什麼呢?感傷之心志,盡顯於這深深的嘆息之中。
  『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王國維【人間詞話】)『喜怒哀樂』終必借某種景與物而附麗之,否則無以自現。無景無物,則情無所依傍。反過來,無情則無以爲詞。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莫不在作者的內心激發出哀愁思緒。這種哀愁,是在被外界事物壓抑又不能抗拒時所表現出來的愁苦感情。聯繫王國維這首詞,作於1904―1905年(佛雛【王國維詩學研究】、陳鴻祥【王國維年譜】),其時王國維任教蘇州,正醉心於西方康德特別是叔本華悲觀主義哲學。『體素羸弱,性復憂鬱,人生問題日往復於吾前,自是始決從事於哲學。』(【靜安文集續編•自序】)他憂鬱悲觀之天性與叔本華悲觀主義思想契合,藉此以消解自己的人生之惑,也便自然熔鑄出對人生苦痛的深憂。然『哲學之說,大都可愛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愛。……知其可信而不能愛,覺其可愛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煩悶……』(【靜安文集續編•自序二】這種煩悶豈不是一種活生生的痛苦?於是乎,可愛與可信的錯綜,感情與理智的衝突,又加深了他潛伏於內心的矛盾困惑與抑鬱,使他內心掙扎著人生的憂患與苦痛。而這種困惑,這種憂患,實來自人的現實生活。觀照王氏,他爲家庭生計而奔忙,爲謀生而仰人鼻息,爲病痛折磨而憂鬱,爲民族危境而憂患……這些構成著王國維人生憂患的多個因素。故葉嘉瑩說:『靜安先生一生的爲學與爲人,可以說就是徘徊於「求其可愛」與「求其可信」及人生之途的感情與理智的矛盾的追尋與抉擇之中。』(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愁、惑而不得其解、不得掙脫時,憂必時時憑附,既憂生,也憂世。這也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憂患』意識常出現的兩個傾向。爲人生問題苦憂是憂生,爲國家和社會苦憂是憂世。【蝶戀花】(辛苦錢塘)就是王國維爲人生之苦痛而發出的慨嘆。錢塘江上水的『辛苦』,正是他感情與理智所作掙扎、內心矛盾痛苦的極好寫照。詞人心潮的起伏,與江潮的漲落相應;自身的憂鬱,與靈胥的抱憤相對。誠所謂『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可以想見他內心的困惑與悲哀。表面上的象徵衝突之苦,提示的卻是內在的感物之心與外在的感心之物,自然形成出詞中感發之生命,也是其所感發的一種力量所在。
          (作者單位:浙江省嘉興博物館)
                          </p>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