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學而思: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是根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漢語高校 ...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4-10-22 21:35|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3841| 評論: 4|原作者: 學而思|來自: 觀察者網

摘要: 中國大學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應該是通過學術研究和教學來繼承、傳播、守護和創新中華文明傳統。守護中國文明歷史傳統的『世界一流大學』只能是中國的大學,而不是依照歐美標準產生的在中國的西方大學。 ...

如果說,中國崛起的目標包含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中國大學的歷史使命首先應該是通過學術研究和教學來繼承、傳播、守護和創新中華文明傳統。創建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應以守護中國文明傳統、立德樹人爲己任,不盲目跟隨西方的『中國學』,同時糾正片面市場化取向的功利主義教育思想。

如何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

如果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構涉及如何在中體西用的基礎上重新建構古典文明傳統、社會主義傳統與自由主義傳統的內在關係,如果說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應有之意,那麼中國大學在文明復興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學而思:中華文明復興與中國大學的使命

如果說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應有之意,那麼中國大學在文明復興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當前,中國的高等學府的文科領域有一個強烈的傾向,就是強調國際化的英文教學,強調高端精英化的世界領袖培養,強調能向西方解釋中國、又能掌握中國問題話語權的『中國學』,強調爲大學改革要承擔來自各方的批評和質疑,強調既能實現『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又能實現 『中國夢』等等。特別是一些以改革名義提出的院系建設項目,實際上涉及中國大學的根本辦學方針。這些操作舉措是否意味著在國際化背景下準備接續舊時代的教會大學傳統?這無疑涉及中國文明的主體性。有人進一步質疑,中國大學的國際化究竟是應該以英文爲平台,還是以中文爲平台?中國學生在中國課堂上聽中國老師用英文講授中國歷史和中國哲學,這與其說是荒謬,不如說是香港大學等殖民地大學的普遍特徵。這種殖民地大學的一個佐證就是作爲西方中心主義產物的所謂『中國學』。西方在將西方中心主義建構爲普遍知識的過程中,將中國學術思想以及關於中國的研究納入其普遍關照下的區域研究。當中國的大學在所謂『中國學』的範疇下研究和講述中國哲學、歷史、經濟和法律,無疑是在自我強化中國作爲西方普遍主義關照下的特殊性。

所有這些質疑都在追問:什麼是世界一流大學?中國創辦的世界一流大學標準究竟是什麼?中國大學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中,應當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習近平在『五四講話』中明確要求,高等教育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加快建構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學校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

這意味著,哈佛大學雖然是世界一流大學,但中國的大學不可能、也不應該完全照抄哈佛大學。習近平指出,『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劍橋,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浙大、復旦、南大等中國著名學府』。北京大學要成爲世界一流大學,固然『要認真吸收世界上先進的辦學治學經驗』,但這絕不意味著複製外國大學的羅德斯項目,而『更要尊重教育規律,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

『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對長期以來關於如何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兩條路線之爭給出了明確答案。強調『中國的世界一流』,就是要確立中國大學的主體地位。然而,這需要艱苦的努力和漫長的時間。

圍繞『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兩條路線分歧

從1998年教育部啟動 『985工程』起,『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成爲中國大學的最高理想。當時,經濟已有長足發展,而高校依然在計劃體制下,教育經費不足,教師收入偏低。『985工程』對高校建設最大的貢獻就是蓋了一批樓,增設了一些實驗室,以及爲教師分等級增加崗位津貼。

隨著市場經濟滲透到教育領域,教育產業化的理念開始興起,高校紛紛通過創辦公司、社會募捐、科研項目、擴招生源,辦各種商業培訓項目增加收入。在教育經費和教師收入的構成中,國家財政投入的比例大幅度下降。這一系列改變也自發地推動了學校管理方式的改變,大學越來越像公司,高校領導的重要任務是籌款搞項目,科研項目與發表論文成爲與教師職稱和收入掛鉤的『計件活』,也成爲高校業績的重要指標。換句話說,市場經濟的邏輯自發地推動大學功能的轉型。而『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也就自覺不自覺地轉向了能否有效地服務於市場經濟。

對大學服務於市場經濟的定位無疑與當時中國所處的特定歷史環境有關。『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口號,實際上是對鄧小平『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思想在高等教育領域的進一步闡釋。但在中國語境中,現代化包含了一定程度的西方化,儘管在現代化道路上,中國一直面臨著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條不同的道路分歧。

123下一頁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