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楼主: 延章

本草纲目 [电子书]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30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菊花

《类别》 花类
《英文名》 Chrysanthemum Flower
《释名》 滁菊、毫菊、杭菊、杯菊、贡菊、节华、女节、女华、女茎、日精、更生、傅延年、金蕊、阴成、周盈
《来源》 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头状花序。
《采制》 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焙干、或熏、蒸后晒干。
《性味》 花序扁球形、不规则球形或稍压扁,直径多1.5~4cm。总苞由3~4层苞片组成,周边为数层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中央为管状花。气清香,味甘、微苦。性微寒,味甘、苦。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茎直立,多分枝,具细毛或绒毛。叶互生,卵形至披针形,长约5cm,宽3~4cm,略作羽状分裂,边缘有粗锯齿,下面具白色绒毛;有叶柄。头状花序单生枝端、叶腋,直径2.5~5cm;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4层,外 层绿色,线形,有白色绒毛,边缘膜质;舌状花白色、黄色、淡红色或微带紫色,雌性;管状花黄色,两性。花期9~11月。
《生长环境》 我国中部、东部、西南广泛栽培。
《主要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菊酮(chrysanthenone)、龙脑、龙脑乙酸酯;并含腺嘌呤、胆碱、水苏堿、刺瑰甙(acaciin)、木犀草甙、大波斯菊式(cosmosiin)、香叶木素-7-葡萄糖甙、菊甙(chrysanthemin)、菊花萜二醇(chrysandiol)。
《功能主治》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
《附方》菊花的功用清热解毒,平肝明目。
1、风热头痛。用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半,茶调下。
  2、膝风痛。用菊花、陈艾叶作护膝。
  3、病后生翳。用白菊花、蝉蜕,等分为末,每用二、三钱,加蜜少许,水煎服。
  4、妇女阴肿。用甘菊苗捣烂煎汤,先熏后洗。
  5、眼目昏花。用甘菊花一斤、红椒(去目)六两,共研为末。加淅地黄汁和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临睡时茶送下。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30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野菊花

《释名》苦薏
《气味》(根、叶、茎、花)苦、辛、温、有小毒。
《主治》1、无名肿毒。用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乘热服,让汗发出;另以药渣敷患处。又方:野菊花茎叶、苍耳草各一把,共捣烂,加入酒一碗,绞取汁取;仍以药渣敷患处。要出汗才好。又方:夏日采苍耳叶,秋日采野菊花,共研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2、天泡湿疮。用野菊花根、枣木,共煎汤洗患处。
  3、瘰鬁末破。用野菊花根捣烂,煎酒内服;以药渣敷患处。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30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淹闾

《释名》覆闾。
《气味》(子)苦、微寒、无毒。
《主治》1、瘀血不散。变成痈肿。用生淹闾捣汁一升内服。
  2、月经不通。用淹闾子一升、桃仁二升(酒浸,去皮尖),研匀,放入酒二斗中浸封。五日后,每饮三合。一天服三次。
  3、产后血痛。和淹闾子一两,水一升,童便二杯,同煎服。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30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艾叶

《类别》 叶类
《英文名》 Argy Wormwood Leaf
《释名》 大艾叶、杜艾叶、萎蒿。 冰台、医草、黄草艾蒿
《来源》 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叶。
《采制》 夏季花未开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 性温,味苦、辛;有小毒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5~1.2m。茎直立,被白色细软毛,上部分枝。叶互生,中下部叶片广阔,3~5深裂或羽状深裂,裂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上面散生白色腺点,疏生毡毛,下面密生白色毡毛。头状花序钟形,长3~4mm,直径2~2.5mm,几无柄;总苞片4~5层,密被白色绵毛,边缘膜质,外层披针形;雌花长约1mm;两性花结实,长约2mm,紫褐色。瘦果椭圆形,无毛。花期7~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荒地、林缘,有栽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各省区。
《主要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Ⅰ,8-桉叶精、α-侧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莰烯、樟脑、藏茴香酮、反式苇醇(transcarveol)、Ⅰ-α-松油醇(Ⅰ-α-terpineol)。
《功能主治》 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小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血肤瘙痒。
《附注》 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附方》艾的功用是温气血、逐寒湿、调经安胎。
1、流行伤寒(头痛。大烧,脉盛等)。用干艾叶三程式,加水一斗,煮成一程式,一次服完。出汗为好。
  2、妊中作寒(大烧,发斑一由红变黑溺血)。用艾叶一团,如鸡蛋大,加酒三升,煮成二升半,分两次服。
  3、中风口歪。用五寸左右的小竹筒一根,一头插入耳内。
  4、中风口噤。用熟艾灸承浆穴与颊车穴,各五壮。
  5、咽喉肿痛。用嫩艾捣汁,细细咽下。又方:用艾叶一把,同醋捣烂,敷喉部。
  6、癫痫诸风。用熟艾灸前后阴之间。灸数随年岁增减。
  7、小儿撮口脐风。用艾叶烧灰。满填脐中,外用布缚定。或用蒜盖脐部,隔蒜用艾绒灸之。
  8、肛烂(病人齿失色,舌变白,喜睡如痴,或下痢。肛被虫蚀,烂见肠了,便难救。此病古称狐惑)。用艾在管中烧着,熏下部令烟直达患处。艾中加少放雄黄一财烟熏,效果更好。
  9、头风面疮,痒出黄水。用艾二两,加醋一升,煎成浓汁,摊纸上贴疮,一天换二、三次。
  10、蛔虫病(心痛如刺,口吐清水)。用白熟艾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程式内服,能把虫吐出。又方:取生艾捣汁,天明时,先吃一点香甜食品,随好服艾汁一程式,可把虫打下。
  11、白痢。用陈艾四两、干姜(炮)三两,共研为末,加醋煮陈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12、久痢。用艾叶、陈皮等分,煎服。也可用这两味药共研为末,加酒煮烂饭成丸子。每服二、三十丸,盐汤送下。
  13、痔疮。先用槐柳汤洗过,再以艾灸七壮。血秽泻后即愈。
  14、妊娠下血。用艾叶三两,芎穷、甘草各二两,当归、地黄各三两,芍药四两,放入水五升、清酒五升中煮成三升,再加阿胶二两令化尽。每服一升。日服三次,此方中“胶艾汤”。
  15、胎动(或腰痛,或抢心,或下血,或倒产,子列腹中)。用艾叶一团,如鸡蛋大,加酒四升煮成二升,分二次服。
  16、妇女崩中,血出不止。用熟艾一团,如鸡蛋大,阿胶(炒为末)半两,干姜一钱,水五碗,同煎服(先煮艾、姜至二碗半,倒出药汁,加阿胶化开,分三次服,一天服尽)。
  17、产后下血。用干艾叶、老生姜各半两,煎浓汤服。
  18、忽然吐血。用熟艾三团,加水五程式煮成二程式,服。又方:熟艾烧灰。取二钱,水送服。
  19、盗汗不止。用熟艾二钱、白茯神三钱、乌梅三个,加水一杯煎至作诚,临时温服。
  20、水眼肿痛。用艾烧烟,将碗盖住,过会,刮取碗内烟煤,以温水调匀洗眼,水中加一点黄连汁更好。
  21、脸上黑痣。用艾灰、桑灰各三程式,淋水循环几次取汁,浓煎成膏。常取少许敷痣上,能便痣烂脱。
  22、鹅掌风。用艾四至五两,加水四至五碗,煮五、六滚,倒入大口瓶内,将手心放在瓶口上,让热气熏。水冷,热后再熏。极为有效。
  23、小儿烂疮。用艾叶烧灰敷搽。
  24、疔疮肿毒。用艾蒿一担营业税灰。淋水取汁,以一、二合调和石灰成糊,先用针刺疮至痛,再点药,三遍后见效。
  25、背疮初发。在患处先贴上湿纸,先变干的地方是疮头,用艾烘灸,不计壮数。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毒即消散。如不散,也不能内攻了。此方被赞为神方。
  26、虫蛇咬伤。用艾灸几壮,有效。
  27、风虫牙痛。化蜡少许,摊在纸上,铺,艾一层,卷纸成筒,烧烟熏鼻。又用口呵吸烟气,即可止疼消肿。
《备注》艾性至热,不可久服。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可用熟艾装布袋中,兜著脐腹,便觉温适。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1-30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茵陈

《集解》菊科(Compositae)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mb.或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的干燥幼苗。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习称“绵茵陈”。也有在秋季花蕾长成时采收,习称“茵陈蒿”。
《产地》茵陈蒿主产陕西、山西、安徽等省。滨蒿主产东北地区及河北、山东等省。
《植物形态》绵茵陈 多卷曲成团状,灰白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圆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锐尖。气清香,味微苦。
《主要成分》茵陈蒿含具利胆作用的成分6,7—二甲氧基香豆精(开花期含量最高,达1.98%)及绿原酸、咖啡酸。还含有利胆作用的茵陈色酮(Capillarisin)、4′—甲基茵陈色酮、7—甲基茵陈色酮、6—去甲氧基—4′—甲基茵陈色酮和6—去甲氧基茵陈色酮。并含黄酮类成分蓟黄素(Cirsimaritin)、芫花黄素(Genkwanin)。全草含挥发油约0.27%,果穗较多,达1%,油中主要成分为茵陈二炔酮(Capillin)、茵陈二炔(Capillene)、茵陈炔酮(Capillone)、茵陈素(Capillarin)、β-蒎烯等。
  滨蒿含绿原酸、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侧柏醇、正丁醛、a-蒎烯、糠醛、甲庚烯酮、藏茴香酮等。全草还含对肝炎有退黄作用的对羟基乙酮及少量水杨酸、壬二酸等。
《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6~15g 。
《气味》(茎、叶)苦、平、微寒、无毒。
《附方》1、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
  2、遍身风痒。用茵陈煮浓汤洗浴即愈。
  3、鬁疡风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用茵陈蒿两把,加水一斗五程式,煮成七升,先以皂荚汤洗,再以茵陈汤洗。隔一天洗一次。
  4、风疾挛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缩)。用茵陈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匀照常法酿酒,每日饮服。
  5、遍身典疸,用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6、眼热红肿。用茵陈蒿、车前子等分,煎汤,以细茶调服数次。
《发明》茵陈蒿为治黄的要药。加大黄,治阳黄;加附子,治阴黄,其所以能胎黄,由于它能散肝脏的湿热。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4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蒿

《类别》 全草类
《英文名》 Sweet Wormwood Herb
《别名》 香蒿、苦蒿、黄蒿、草高、方溃、狈蒿
《来源》 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地上部分。
《采制》 秋季花盛开进割取地上部分,除去老茎,阴干。
《性味》 (吐、茎、根、子)性寒,味苦、辛。无毒。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达1.5m;全株黄绿色,有臭气。茎直立,具纵条纹,上部分枝。基部及下部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卵形,长4.5~7cm,2~3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线形,宽约0.3mm,先端尖锐,表面深绿色,背面色较浅,无毛或略具细微软毛,有柄;上部叶渐小,无柄。头状花序多数,球形,直径约2mm,具细软短梗,排成圆锥状;总苞片2~3层;花管状,雌花长约0.5mm,两性花长约1mm,黄色;花药先端尖尾状,基部圆钝;柱头2裂,裂片先端呈画笔状。瘦果椭圆形,长约0.6mm。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林缘、荒地。产于全国各地。
《主要成分》 含青蒿素(arteannuin),青蒿甲、乙、丙、丁、戊素,青蒿酸、蒿酸甲酯、青蒿醇,并含挥发油,油中主为蒿酮(artemisia ketone)、异青蒿酮、枯敬醛(cuminal)、1,8-桉油精、丁香烯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附方》1、痨病。用青蒿锉细,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汁再煎成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时及临星时各用温酒送下。
2、虚劳盗汗,烦热口干。用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加人参末麦站冬末各一两,熬至能捏丸时,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后服,米汤送下。此方名“青蒿丸”。
3、疟疾寒热。用青蒿一把,加水二升,捣汁服。
4、温疟(只热不冷,痰多)。用青蒿二两,在童便不浸过,焙干,加铅丹半两,工人研为末,每服二钱,白开水调下。
5、赤白痢。用青蒿、艾叶等分,同豆豉捣用饼,晒干。每用一饼,以水一碗半煎服。此方名“蒿豉丹”。
6、酒痔便血。用青蒿叶或青蒿茎,研为末。便前用冷水,便后用水酒调服。
7、刀伤。用青蒿捣封伤口,血止即愈。又方:用青蒿、麻叶、石灰等分,一起捣烂晒干,临用时研成末搽伤处。
8、牙齿肿痛。用青蒿一把,煎水嗽口。
9、耳出脓汁,用青蒿末棉裹塞耳中。
10、鼻中息肉。用青蒿灰、石砂等分,淋汁熬膏点息肉上。
《备注》青蒿子:气味、甘、冷,无毒,功用和青蒿叶机同。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4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蒿

《释名》由胡、蒌蒿、蘩
《气味》(苗、根)甘、平、无毒。
《主治》风寒湿痹、恶疮癞疾、夏月暴痢等。能杀河豚鱼毒。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4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益母草

《释名》茺蔚、益母、益明、贞蔚、推、野天麻猪麻、郁臭草、苦低草、夏枯草、土质汗
《集解》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
《植物形态》本品茎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纵沟,长30—60cm,直径约0.5cm;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体轻,质韧,断面中部有髓。叶交互对生,有柄;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易脱落;完整者下部叶掌状3裂,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3片,裂片全缘或具少数锯齿。轮伞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状,花冠二唇形。切段者长约2cm。气微,味微苦。
《主要成分》含益母草堿(Leonurine)、水苏堿(Stachydrine)、芸香甙及延胡素酸。
《气味》(子)辛、甘、微温、无毒。(茎、叶)辛、微温、无毒。(花)微苦、甘、无毒。(根)甘、无毒。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
《附方》1、妇女胎前产后各种疾病。用连根收采的正在开花的益母草,阴乾後,取叶及花、子,碾为细末,加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不限丸,数,以病愈为度。如做成梧子大的丸子,则每服为五十至七十丸。服药时,随不同的病症,用不同的汤汁送下:(1)胎前脐腹前或作响,用米汤;(2)腹痛胎动,下血不止,用当归汤;(3)胎衣不下,死胎不下,横生倒产,用炒盐汤;(4)产后晕眼黑。发狂或不省人事,用童便和酒;(5)产后腹痛,时发寒热,出冷汗用童便和酒或薄荷自然汁;(6)产后痢疾,用米汤;(7)产后月经不调,用温酒;(8)产后中风,半身不遂,用童便和酒;(9)产后气喘咳嗽,面目浮肿,用温酒;(10)产后流鼻血,舌黑口干,用童便和酒;(11)产后大小便不通,烦躁口苦,用薄荷汤;(12)妇女久无了息,用温酒。此方名“济阴近魂丹”。
2、产妇诸疾及内脏受伤瘀血等下。用益母草全草洗净,竹刀(忌铁刀)切为小段,不中煮烂,去草取汁,约得五、六斗。澄清半日后,滤去浊渣,以清汁在慢火上煎成一斗状如糖稀。收存瓶中。每取一杯,和酒内服。一天两次,此方名“益母膏”。
3、尿血。用益母草捣汁服一升。
4、赤白痢。用益母草(晒干)、陈盐梅(烧存性),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白痢以干姜汤、赤痢以甘草汤关定。此方名“二灵散”。
5、小儿疳痢。用益母草嫩叶同米煮粥吃。到病愈为止。常服嫩叶汁亦可。
6、痔疮下因。用益母草叶捣汁服。
7、各种痈疮(妇女乳痈、小儿头疮,黄烂熟疮、疥疽阴蚀等)。用益母草切五升,加水一斗半,煮成一头号,分几次洗名贵怍。
8、各种疔疮。用益母草捣烂封疮,另取益母草绞汁内服。又方:益母草,烧存性。先用刀划破疔根,挤出血,然后挑药入疔内,疔深者,用撚子把药送入底部。过一会,有污血流出,拭净,再次上药,直到看见红血乃止。一、二日后,根烂出,以针挑去,再敷上药,不久,合口自愈。
9、喉闭肿痛。用益母草捣烂,加新汲水一碗,绞出浓汁一次饮下。冬月用益母草根。
10、耳。用益母茎叶榨汁滴耳内。
11、作洗婴汤。儿将生,先取益母草五两煎汤,儿生下后,即用此汤洗浴,可预防生疮生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4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枯草

《释名》夕句、乃东、燕面、铁色草
《集解》《气味》(茎、叶)苦、辛、寒、无毒。
《主治》夏枯草的功用是清肝明目,用瘀消瘤,还有利尿降压的作用。
1、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汤调下。
2、赤白带下。夏枯草开花时,采来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3、血崩。用夏枯草研为末,每服一小匙,米汤调下。
4、产后血晕,心气欲绝,用夏枯草捣烂,绞汁服一碗,极效。
5、打伤、刀伤。把夏枯草在口中嚼碎后敷在伤处。
6、汗斑白点。用夏枯草煎成浓汁,每天洗患处。
7、瘰鬁(不论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用夏枯草六两,加水两杯,煎至七成,吃完饭过一段时间以后温服。体虚者,可用夏枯草煎汁熬膏服,并以膏涂患处。兼服十全大补汤加香附、贝母、远志更好。
《发明》民间又用它来泡茶,作清凉被动暑剂。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09-12-4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寄奴

《释名》金寄奴、乌藤菜
《集解》《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1、大小便血。用刘寄奴研末,茶调匀,空心服二钱即止。
2、打伤瘀血,伤及腹内,用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加水二升,煎至七合,又倒入酒和童便各一合,一次温服。
3、霍乱转痢用刘寄奴草煎汁内服。
4、汤火伤。用刘寄奴捣末。先以鸡毛沾糯米资浆扫伤口,然后把药末敷上。
5、赤白痢。用刘寄奴、乌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多、加乌梅;白多,加姜。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