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延章

本草綱目 [電子書]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30 23:52 | 顯示全部樓層
菊花

【類別】 花類
【英文名】 Chrysanthemum Flower
【釋名】 滁菊、毫菊、杭菊、杯菊、貢菊、節華、女節、女華、女莖、日精、更生、傅延年、金蕊、陰成、周盈
【來源】 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頭狀花序。
【採制】 9~11月花盛開時分批採收,陰乾、焙乾、或熏、蒸後曬乾。
【性味】 花序扁球形、不規則球形或稍壓扁,直徑多1.5~4cm。總苞由3~4層苞片組成,週邊為數層舌狀花,類白色或黃色,中央為管狀花。氣清香,味甘、微苦。性微寒,味甘、苦。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莖直立,多分枝,具細毛或絨毛。葉互生,卵形至披針形,長約5cm,寬3~4cm,略作羽狀分裂,邊緣有粗鋸齒,下面具白色絨毛;有葉柄。頭狀花序單生枝端、葉腋,直徑2.5~5cm;總苞半球形,總苞片3~4層,外 層綠色,線形,有白色絨毛,邊緣膜質;舌狀花白色、黃色、淡紅色或微帶紫色,雌性;管狀花黃色,兩性。花期9~11月。
【生長環境】 我國中部、東部、西南廣泛栽培。
【主要成分】 含揮發油,油中主要為菊酮(chrysanthenone)、龍腦、龍腦乙酸酯;並含腺嘌呤、膽鹼、水蘇堿、刺瑰甙(acaciin)、木犀草甙、大波斯菊式(cosmosiin)、香葉木素-7-葡萄糖甙、菊甙(chrysanthemin)、菊花萜二醇(chrysandiol)。
【功能主治】 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
【附方】菊花的功用清熱解毒,平肝明目。
1、風熱頭痛。用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錢,共研為末。每服一錢半,茶調下。
  2、膝風痛。用菊花、陳艾葉作護膝。
  3、病後生翳。用白菊花、蟬蛻,等分為末,每用二、三錢,加蜜少許,水煎服。
  4、婦女陰腫。用甘菊苗搗爛煎湯,先熏後洗。
  5、眼目昏花。用甘菊花一斤、紅椒(去目)六兩,共研為末。加淅地黃汁和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臨睡時茶送下。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30 23:52 | 顯示全部樓層
野菊花

【釋名】苦薏
【氣味】(根、葉、莖、花)苦、辛、溫、有小毒。
【主治】1、無名腫毒。用野菊花連莖搗爛,酒煎,乘熱服,讓汗發出;另以藥渣敷患處。又方:野菊花莖葉、蒼耳草各一把,共搗爛,加入酒一碗,絞取汁取;仍以藥渣敷患處。要出汗才好。又方:夏日采蒼耳葉,秋日采野菊花,共研為末。每服三錢,酒送下。
  2、天泡濕瘡。用野菊花根、棗木,共煎湯洗患處。
  3、瘰鬁末破。用野菊花根搗爛,煎酒內服;以藥渣敷患處。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30 23:53 | 顯示全部樓層
淹閭

【釋名】覆閭。
【氣味】(子)苦、微寒、無毒。
【主治】1、瘀血不散。變成癰腫。用生淹閭搗汁一升內服。
  2、月經不通。用淹閭子一升、桃仁二升(酒浸,去皮尖),研勻,放入酒二鬥中浸封。五日後,每飲三合。一天服三次。
  3、產後血痛。和淹閭子一兩,水一升,童便二杯,同煎服。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30 23:53 | 顯示全部樓層
艾葉

【類別】 葉類
【英文名】 Argy Wormwood Leaf
【釋名】 大艾葉、杜艾葉、萎蒿。 冰台、醫草、黃草艾蒿
【來源】 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葉。
【採制】 夏季花未開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
【性味】 性溫,味苦、辛;有小毒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0.5~1.2m。莖直立,被白色細軟毛,上部分枝。葉互生,中下部葉片廣闊,3~5深裂或羽狀深裂,裂片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上面散生白色腺點,疏生氈毛,下麵密生白色氈毛。頭狀花序鐘形,長3~4mm,直徑2~2.5mm,幾無柄;總苞片4~5層,密被白色綿毛,邊緣膜質,外層披針形;雌花長約1mm;兩性花結實,長約2mm,紫褐色。瘦果橢圓形,無毛。花期7~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荒地、林緣,有栽培。分佈于東北、華北、華東、西南各省區。
【主要成分】 含揮發油,油中主要為Ⅰ,8-桉葉精、α-側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莰烯、樟腦、藏茴香酮、反式葦醇(transcarveol)、Ⅰ-α-松油醇(Ⅰ-α-terpineol)。
【功能主治】 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用於小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血膚瘙癢。
【附注】 多皺縮,破碎,有短柄。完整葉片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上表面灰綠色或深黃綠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點,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質柔軟。氣清香,味苦。
【附方】艾的功用是溫氣血、逐寒濕、調經安胎。
1、流行傷寒(頭痛。大燒,脈盛等)。用幹艾葉三程式,加水一鬥,煮成一程式,一次服完。出汗為好。
  2、妊中作寒(大燒,發斑一由紅變黑溺血)。用艾葉一團,如雞蛋大,加酒三升,煮成二升半,分兩次服。
  3、中風口歪。用五寸左右的小竹筒一根,一頭插入耳內。
  4、中風口噤。用熟艾灸承漿穴與頰車穴,各五壯。
  5、咽喉腫痛。用嫩艾搗汁,細細咽下。又方:用艾葉一把,同醋搗爛,敷喉部。
  6、癲癇諸風。用熟艾灸前後陰之間。灸數隨年歲增減。
  7、小兒撮口臍風。用艾葉燒灰。滿填臍中,外用布縛定。或用蒜蓋臍部,隔蒜用艾絨灸之。
  8、肛爛(病人齒失色,舌變白,喜睡如癡,或下痢。肛被蟲蝕,爛見腸了,便難救。此病古稱狐惑)。用艾在管中燒著,熏下部令煙直達患處。艾中加少放雄黃一財煙熏,效果更好。
  9、頭風面瘡,癢出黃水。用艾二兩,加醋一升,煎成濃汁,攤紙上貼瘡,一天換二、三次。
  10、蛔蟲病(心痛如刺,口吐清水)。用白熟艾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程式內服,能把蟲吐出。又方:取生艾搗汁,天明時,先吃一點香甜食品,隨好服艾汁一程式,可把蟲打下。
  11、白痢。用陳艾四兩、幹薑(炮)三兩,共研為末,加醋煮陳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
  12、久痢。用艾葉、陳皮等分,煎服。也可用這兩味藥共研為末,加酒煮爛飯成丸子。每服二、三十丸,鹽湯送下。
  13、痔瘡。先用槐柳湯洗過,再以艾灸七壯。血穢瀉後即愈。
  14、妊娠下血。用艾葉三兩,芎窮、甘草各二兩,當歸、地黃各三兩,芍藥四兩,放入水五升、清酒五升中煮成三升,再加阿膠二兩令化盡。每服一升。日服三次,此方中“膠艾湯”。
  15、胎動(或腰痛,或搶心,或下血,或倒產,子列腹中)。用艾葉一團,如雞蛋大,加酒四升煮成二升,分二次服。
  16、婦女崩中,血出不止。用熟艾一團,如雞蛋大,阿膠(炒為末)半兩,幹姜一錢,水五碗,同煎服(先煮艾、薑至二碗半,倒出藥汁,加阿膠化開,分三次服,一天服盡)。
  17、產後下血。用幹艾葉、老生薑各半兩,煎濃湯服。
  18、忽然吐血。用熟艾三團,加水五程式煮成二程式,服。又方:熟艾燒灰。取二錢,水送服。
  19、盜汗不止。用熟艾二錢、白茯神三錢、烏梅三個,加水一杯煎至作誠,臨時溫服。
  20、水眼腫痛。用艾燒煙,將碗蓋住,過會,刮取碗內煙煤,以溫水調勻洗眼,水中加一點黃連汁更好。
  21、臉上黑痣。用艾灰、桑灰各三程式,淋水迴圈幾次取汁,濃煎成膏。常取少許敷痣上,能便痣爛脫。
  22、鵝掌風。用艾四至五兩,加水四至五碗,煮五、六滾,倒入大口瓶內,將手心放在瓶口上,讓熱氣熏。水冷,熱後再熏。極為有效。
  23、小兒爛瘡。用艾葉燒灰敷搽。
  24、疔瘡腫毒。用艾蒿一擔營業稅灰。淋水取汁,以一、二合調和石灰成糊,先用針刺瘡至痛,再點藥,三遍後見效。
  25、背瘡初發。在患處先貼上濕紙,先變幹的地方是瘡頭,用艾烘灸,不計壯數。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毒即消散。如不散,也不能內攻了。此方被贊為神方。
  26、蟲蛇咬傷。用艾灸幾壯,有效。
  27、風蟲牙痛。化蠟少許,攤在紙上,鋪,艾一層,卷紙成筒,燒煙熏鼻。又用口呵吸煙氣,即可止疼消腫。
【備註】艾性至熱,不可久服。老人丹田氣弱,臍腹畏冷,可用熟艾裝布袋中,兜著臍腹,便覺溫適。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30 23:55 | 顯示全部樓層
茵陳

【集解】菊科(Compositae)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mb.或濱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的乾燥幼苗。春季幼苗高6~10cm時採收,除去雜質及老莖,曬乾,習稱“綿茵陳”。也有在秋季花蕾長成時採收,習稱“茵陳蒿”。
【產地】茵陳蒿主產陝西、山西、安徽等省。濱蒿主產東北地區及河北、山東等省。
【植物形態】綿茵陳 多捲曲成團狀,灰白或灰綠色,全體密被白色茸毛,綿軟如絨。莖細小,長1.5~2.5cm,直徑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後可見明顯縱紋;質脆,易折斷。葉具柄,展平後葉片呈一至三回羽狀分裂,葉片長1~3cm,寬約1cm;小裂片卵圓形或稍呈倒披針形、條形、先端銳尖。氣清香,味微苦。
【主要成分】茵陳蒿含具利膽作用的成分6,7—二甲氧基香豆精(開花期含量最高,達1.98%)及綠原酸、咖啡酸。還含有利膽作用的茵陳色酮(Capillarisin)、4′—甲基茵陳色酮、7—甲基茵陳色酮、6—去甲氧基—4′—甲基茵陳色酮和6—去甲氧基茵陳色酮。並含黃酮類成分薊黃素(Cirsimaritin)、芫花黃素(Genkwanin)。全草含揮發油約0.27%,果穗較多,達1%,油中主要成分為茵陳二炔酮(Capillin)、茵陳二炔(Capillene)、茵陳炔酮(Capillone)、茵陳素(Capillarin)、β-蒎烯等。
  濱蒿含綠原酸、黃酮類化合物和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側柏醇、正丁醛、a-蒎烯、糠醛、甲庚烯酮、藏茴香酮等。全草還含對肝炎有退黃作用的對羥基乙酮及少量水楊酸、壬二酸等。
【功能主治】清濕熱,退黃疸。用於黃疸尿少,濕瘡瘙癢。6~15g 。
【氣味】(莖、葉)苦、平、微寒、無毒。
【附方】1、大熱黃疸。用茵陳切細煮湯服。生食亦可,亦治傷寒頭痛、風熱癢瘧,利小便。此方名“茵陳羹”。
  2、遍身風癢。用茵陳煮濃湯洗浴即愈。
  3、鬁瘍風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現斑塊,白色成片)。用茵陳蒿兩把,加水一鬥五程式,煮成七升,先以皂莢湯洗,再以茵陳湯洗。隔一天洗一次。
  4、風疾攣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縮)。用茵陳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勻照常法釀酒,每日飲服。
  5、遍身典疸,用茵陳蒿一把,同生薑一塊搗爛,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6、眼熱紅腫。用茵陳蒿、車前子等分,煎湯,以細茶調服數次。
【發明】茵陳蒿為治黃的要藥。加大黃,治陽黃;加附子,治陰黃,其所以能胎黃,由於它能散肝臟的濕熱。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4 21:33 | 顯示全部樓層
青蒿

【類別】 全草類
【英文名】 Sweet Wormwood Herb
【別名】 香蒿、苦蒿、黃蒿、草高、方潰、狽蒿
【來源】 為菊科植物黃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地上部分。
【採制】 秋季花盛開進割取地上部分,除去老莖,陰乾。
【性味】 (吐、莖、根、子)性寒,味苦、辛。無毒。
【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達1.5m;全株黃綠色,有臭氣。莖直立,具縱條紋,上部分枝。基部及下部葉在花期枯萎,中部葉卵形,長4.5~7cm,2~3回羽狀深裂,小裂片線形,寬約0.3mm,先端尖銳,表面深綠色,背面色較淺,無毛或略具細微軟毛,有柄;上部葉漸小,無柄。頭狀花序多數,球形,直徑約2mm,具細軟短梗,排成圓錐狀;總苞片2~3層;花管狀,雌花長約0.5mm,兩性花長約1mm,黃色;花藥先端尖尾狀,基部圓鈍;柱頭2裂,裂片先端呈畫筆狀。瘦果橢圓形,長約0.6mm。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林緣、荒地。產於全國各地。
【主要成分】 含青蒿素(arteannuin),青蒿甲、乙、丙、丁、戊素,青蒿酸、蒿酸甲酯、青蒿醇,並含揮發油,油中主為蒿酮(artemisia ketone)、異青蒿酮、枯敬醛(cuminal)、1,8-桉油精、丁香烯等。
【功能主治】 清熱解暑,除蒸,截瘧。用於暑邪發熱、陰虛發熱、夜熱早涼、骨蒸勞熱、瘧疾寒熱、濕熱黃疸。
【附方】1、癆病。用青蒿銼細,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汁再煎成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時及臨星時各用溫酒送下。
2、虛勞盜汗,煩熱口幹。用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加人參末麥站冬末各一兩,熬至能捏丸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飯後服,米湯送下。此方名“青蒿丸”。
3、瘧疾寒熱。用青蒿一把,加水二升,搗汁服。
4、溫瘧(只熱不冷,痰多)。用青蒿二兩,在童便不浸過,焙乾,加鉛丹半兩,工人研為末,每服二錢,白開水調下。
5、赤白痢。用青蒿、艾葉等分,同豆豉搗用餅,曬乾。每用一餅,以水一碗半煎服。此方名“蒿豉丹”。
6、酒痔便血。用青蒿葉或青蒿莖,研為末。便前用冷水,便後用水酒調服。
7、刀傷。用青蒿搗封傷口,血止即愈。又方:用青蒿、麻葉、石灰等分,一起搗爛曬乾,臨用時研成末搽傷處。
8、牙齒腫痛。用青蒿一把,煎水嗽口。
9、耳出膿汁,用青蒿末棉裹塞耳中。
10、鼻中息肉。用青蒿灰、石砂等分,淋汁熬膏點息肉上。
【備註】青蒿子:氣味、甘、冷,無毒,功用和青蒿葉機同。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4 21:33 | 顯示全部樓層
白蒿

【釋名】由胡、蔞蒿、蘩
【氣味】(苗、根)甘、平、無毒。
【主治】風寒濕痹、惡瘡癩疾、夏月暴痢等。能殺河豚魚毒。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4 21:34 | 顯示全部樓層
益母草

【釋名】茺蔚、益母、益明、貞蔚、推、野天麻豬麻、鬱臭草、苦低草、夏枯草、土質汗
【集解】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的乾燥地上部分。夏季莖葉茂盛、花未開或初開時採割,曬乾,或切段曬乾。
【產地】全國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
【植物形態】本品莖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縱溝,長30—60cm,直徑約0.5cm;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體輕,質韌,斷面中部有髓。葉交互對生,有柄;葉片灰綠色,多皺縮、破碎,易脫落;完整者下部葉掌狀3裂,上部葉羽狀深裂或淺裂成3片,裂片全緣或具少數鋸齒。輪傘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狀,花冠二唇形。切段者長約2cm。氣微,味微苦。
【主要成分】含益母草堿(Leonurine)、水蘇堿(Stachydrine)、芸香甙及延胡素酸。
【氣味】(子)辛、甘、微溫、無毒。(莖、葉)辛、微溫、無毒。(花)微苦、甘、無毒。(根)甘、無毒。
【功能主治】活血調經,利尿消腫。用於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急性腎炎水腫。
【附方】1、婦女胎前產後各種疾病。用連根收采的正在開花的益母草,陰乾後,取葉及花、子,碾為細末,加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不限丸,數,以病癒為度。如做成梧子大的丸子,則每服為五十至七十丸。服藥時,隨不同的病症,用不同的湯汁送下:(1)胎前臍腹前或作響,用米湯;(2)腹痛胎動,下血不止,用當歸湯;(3)胎衣不下,死胎不下,橫生倒產,用炒鹽湯;(4)產後暈眼黑。發狂或不省人事,用童便和酒;(5)產後腹痛,時發寒熱,出冷汗用童便和酒或薄荷自然汁;(6)產後痢疾,用米湯;(7)產後月經不調,用溫酒;(8)產後中風,半身不遂,用童便和酒;(9)產後氣喘咳嗽,面目浮腫,用溫酒;(10)產後流鼻血,舌黑口幹,用童便和酒;(11)產後大小便不通,煩躁口苦,用薄荷湯;(12)婦女久無了息,用溫酒。此方名“濟陰近魂丹”。
2、產婦諸疾及內臟受傷瘀血等下。用益母草全草洗淨,竹刀(忌鐵刀)切為小段,不中煮爛,去草取汁,約得五、六鬥。澄清半日後,濾去濁渣,以清汁在慢火上煎成一鬥狀如糖稀。收存瓶中。每取一杯,和酒內服。一天兩次,此方名“益母膏”。
3、尿血。用益母草搗汁服一升。
4、赤白痢。用益母草(曬乾)、陳鹽梅(燒存性),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白痢以幹姜湯、赤痢以甘草湯關定。此方名“二靈散”。
5、小兒疳痢。用益母草嫩葉同米煮粥吃。到病癒為止。常服嫩葉汁亦可。
6、痔瘡下因。用益母草葉搗汁服。
7、各種癰瘡(婦女乳癰、小兒頭瘡,黃爛熟瘡、疥疽陰蝕等)。用益母草切五升,加水一鬥半,煮成一頭號,分幾次洗名貴怍。
8、各種疔瘡。用益母草搗爛封瘡,另取益母草絞汁內服。又方:益母草,燒存性。先用刀劃破疔根,擠出血,然後挑藥入疔內,疔深者,用撚子把藥送入底部。過一會,有汙血流出,拭淨,再次上藥,直到看見紅血乃止。一、二日後,根爛出,以針挑去,再敷上藥,不久,合口自愈。
9、喉閉腫痛。用益母草搗爛,加新汲水一碗,絞出濃汁一次飲下。冬月用益母草根。
10、耳。用益母莖葉榨汁滴耳內。
11、作洗嬰湯。兒將生,先取益母草五兩煎湯,兒生下後,即用此湯洗浴,可預防生瘡生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4 21:34 | 顯示全部樓層
夏枯草

【釋名】夕句、乃東、燕面、鐵色草
【集解】【氣味】(莖、葉)苦、辛、寒、無毒。
【主治】夏枯草的功用是清肝明目,用瘀消瘤,還有利尿降壓的作用。
1、肝虛目痛(冷淚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兩、香附子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一錢,茶湯調下。
2、赤白帶下。夏枯草開花時,采來陰乾,研為末。每服二錢,飯前服,米湯送下。
3、血崩。用夏枯草研為末,每服一小匙,米湯調下。
4、產後血暈,心氣欲絕,用夏枯草搗爛,絞汁服一碗,極效。
5、打傷、刀傷。把夏枯草在口中嚼碎後敷在傷處。
6、汗斑白點。用夏枯草煎成濃汁,每天洗患處。
7、瘰鬁(不論已潰未潰,或日久成漏)。用夏枯草六兩,加水兩杯,煎至七成,吃完飯過一段時間以後溫服。體虛者,可用夏枯草煎汁熬膏服,並以膏塗患處。兼服十全大補湯加香附、貝母、遠志更好。
【發明】民間又用它來泡茶,作清涼被動暑劑。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4 21:35 | 顯示全部樓層
劉寄奴

【釋名】金寄奴、烏藤菜
【集解】【氣味】苦、溫、無毒。
【主治】1、大小便血。用劉寄奴研末,茶調勻,空心服二錢即止。
2、打傷瘀血,傷及腹內,用劉寄奴、骨碎補、延胡索各一兩,加水二升,煎至七合,又倒入酒和童便各一合,一次溫服。
3、霍亂轉痢用劉寄奴草煎汁內服。
4、湯火傷。用劉寄奴搗末。先以雞毛沾糯米資漿掃傷口,然後把藥末敷上。
5、赤白痢。用劉寄奴、烏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多、加烏梅;白多,加薑。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