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儒帥佛道法

孔子不是標題黨--【論語☆述而第七】串讀

[複製鏈接]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7-9 20:1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儒帥佛道法 於 2010-7-9 20:34 編輯
8 k/ D6 k+ w  l" t  \" X' ?2 w9 }! t7 t2 \' s# k

7.36【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說:『君子總是坦坦蕩蕩,小人總是多憂多懼。』這裡孔子說到了君子和小人的心態上的區別。這個話看上去平實無華,不顯山,不露水,但是卻很有分量。如果追問一句『君子為何能做到坦坦蕩蕩,而小人卻總是多憂多懼?』要問答這個問題,恐怕得要將【論語】中君子與小人的對比全部羅列出來的,還不見到能完整的回答。在這裡試着羅列一下: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其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之;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至於其中道理,大家可以自己細細體會,對於孔子的話,我們要辯證的看。一個人如果不能名、權、利中超脫出來,是很難徹底做到坦坦蕩蕩。既使能做到如此,如果沒有對生與死、苦與樂、親與仇的超脫體驗,那君子長戚戚,也是很可能的。

同樣,一個小人如果對生與死、苦與樂、親與仇的界限泯滅,甚至顛倒,以為這就超脫,恐怕這小人玩弄起名、權、利來,那也是相當的『坦坦蕩蕩』,自然是肆無忌憚,那裡還會多憂多懼。

所以,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還是那一句話『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孔子經常拿君子與小人來說事,應該說他對人性的普遍認識,並不認為太壞,至少還是拿兩類人在作為對比。但是後來到了孟子那裡,直接就講人和禽獸的區別,恐怕當時的社會風氣下滑是更加嚴重,道德意識早已淪落不堪了。再接下來,及至荀子之世,從欲望的角度來說,他進而認為人對禽獸而言,並沒有本質的區別,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7.37【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性情溫和而又嚴肅,身形威武而不兇猛,儀容莊重而又安詳。所謂成於內,而形於外,孔子在中庸之道的涵養下,也自然而然的通過他的氣質、性格、儀容表現出來。

在【述而】一篇里,我們的孔子的形象應該說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雖然難免掛一漏萬,但跟其它章節相比,這一篇里的孔子形象更加立體生動、更加富有層次感。對於我們穿越時空,重溫夫子,特別是他當時的心路歷程,有着相當重要的意義。在我們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立場之後,在接下來的章節里,我們將繼續通過春秋時事評論家孔子的視角去清晰觀察那個紛紜變亂的時代,以及他和弟子們對此深層思考。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