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33|回覆: 0

[訓詁學] 永·永遠有多遠 · 說文解字

[複製連結]


中國人練習毛筆字往往從永字開始

中國人練習毛筆字往往從永字開始

據說這個傳統與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有關

據說這個傳統與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有關

  中國人練習毛筆字往往從永字開始,據說這個傳統與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有關。相傳,王羲之曾用幾年的時間,專門寫永字。他認爲,這個字具備點、橫、豎、鉤、提、撇、捺、折八種基本筆畫,寫好了這個字,就爲寫好其他漢字打好了基礎。

永的甲骨文字形像一條由主流和由其分離出來的一條向右或向左不停地流淌的支流組成的河流 ...

永的甲骨文字形像一條由主流和由其分離出來的一條向右或向左不停地流淌的支流組成的河流 ...

  永的甲骨文字形像一條由主流和由其分離出來的一條向右或向左不停地流淌的支流組成的河流。【說文解字】中說:『永,長也。象水理之長也。』意思是說,永的本義是水流長,像水的直流和波紋漫長的樣子。在【詩經·周南·漢廣】中說:『江水永矣,不可方思。』 意思是長江這麼長,是無法繞過去的。看著永的字形,我們不妨閉上眼睛,想像一下一直向前延伸的蜿蜒曲折的河流,若河流兩邊還有碧綠的莊稼、若隱若現的村落以及不是引吭高歌的農人,或者,想像一下『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的情景,我們一定會感慨,古人用永字描繪了一幅多麼美好的畫面。

【說文解字】中說:『永,長也。象水理之長也。』

【說文解字】中說:『永,長也。象水理之長也。』

  水的流動不息,常常引發人們對時間、生命和宇宙的思索。流年似水,孔子站在河岸上,面對河水的奔流不息、不可追復,發出一聲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李白在感慨人生易老、光陰易逝時,吟出『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杜甫也曾用『不廢江河萬古流』,來比喻正義事業必將像長江大河萬古流長一樣,流傳久遠。

永的本義是水流長

永的本義是水流長

  由本義的水流漫長,進而延伸指代時間和空間上的長久,這是永字最主要的義項。【詩經·衛風】中寫道:『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爲好也。』意思是說,他送我木瓜,我拿美玉回報他。不是爲了回報,是求永久相好呀!漢字中,用以表示時間長的有不少,如長、久、遠、悠、漫等,但永似乎是『最高級』,它不僅涵蓋了其他所有表時間的字,而且由它作語素構成的諸如永恆、永世等詞語中的永字,都是其他字所不可替代的。由水流之長看到時間之長,再由時間之長看到一切事物之長,永字就被人們賦予了非常深廣的意義,我們仿佛還能感受到創造這些詞語時,人們對時間的茫然與執著。

在【詩經·周南·漢廣】中說:『江水永矣,不可方思。』

在【詩經·周南·漢廣】中說:『江水永矣,不可方思。』

  『永遠有多遠?』這是對美好事物是否能夠留存長久的發問,是我們的寄託與期盼:比如,相愛的人,常常會立下動人的誓言,如『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山無陵,江水爲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許下能三生三世甚至永生永世的願望。然而,並非所有的願望都能成真。所有相愛的人,現在這一刻,可能就是永世,若此時此刻不能把握住緣分,或許來生便遠隔萬水千山、三生寥落。所有相逢的人,眼前這一別,可能就是永別,當下漫不經心的輕易告別,就是永恆的生生相錯、世世不見。所以,永這個字,與其說是教會我們期盼永遠,不如說是教會我們珍惜眼前。

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走過歲月長河,歷經滄海桑田,在光陰的滴漏里,我們更明白『永遠』的意義。正如【滿江紅】詞中所說:『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我們追求永遠,但更珍惜當下、只爭朝夕。翻閱中國文化思想,這樣的意識隨處可見:比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抓住光陰的財富,遠遠貴重於抓住黃金的財富;比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紅顏彈指過,剎那芳華,人生不拼搏,流水年華;比如,『人生苦短』、『時不我待』,前進的路上分秒必爭,錯過的機遇從不再來。因此,『聞雞起舞』、『懸梁刺股』這種爭分奪秒的故事,以及『早起三朝當一日』這種勤奮在每一個時光刻度里的行爲,才沒有成爲天方夜譚般的傳說,而成爲一種民族精神的寫照。

古人用永字描繪了一幅多麼美好的畫面。

古人用永字描繪了一幅多麼美好的畫面。

  永遠有多遠?或許科學家、哲學家都難以給出準確的答案。既然如此,以堅持與恆心期待永遠,以行動與勤奮把握當下,只爭朝夕,朝乾夕惕,便自有民族行健,自強不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