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20|回復: 0

[训诂学] 永·永远有多远 · 说文解字

[複製鏈接]


中国人练习毛笔字往往从永字开始

中国人练习毛笔字往往从永字开始

据说这个传统与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有关

据说这个传统与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有关

  中国人练习毛笔字往往从永字开始,据说这个传统与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有关。相传,王羲之曾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点、横、竖、钩、提、撇、捺、折八种基本笔画,写好了这个字,就为写好其他汉字打好了基础。

永的甲骨文字形像一条由主流和由其分离出来的一条向右或向左不停地流淌的支流组成的河流 ...

永的甲骨文字形像一条由主流和由其分离出来的一条向右或向左不停地流淌的支流组成的河流 ...

  永的甲骨文字形像一条由主流和由其分离出来的一条向右或向左不停地流淌的支流组成的河流。〖说文解字〗中说:『永,长也。象水理之长也。』意思是说,永的本义是水流长,像水的直流和波纹漫长的样子。在〖诗经·周南·汉广〗中说:『江水永矣,不可方思。』 意思是长江这么长,是无法绕过去的。看着永的字形,我们不妨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一直向前延伸的蜿蜒曲折的河流,若河流两边还有碧绿的庄稼、若隐若现的村落以及不是引吭高歌的农人,或者,想象一下『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情景,我们一定会感慨,古人用永字描绘了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

〖说文解字〗中说:『永,长也。象水理之长也。』

〖说文解字〗中说:『永,长也。象水理之长也。』

  水的流动不息,常常引发人们对时间、生命和宇宙的思索。流年似水,孔子站在河岸上,面对河水的奔流不息、不可追复,发出一声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李白在感慨人生易老、光阴易逝时,吟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也曾用『不废江河万古流』,来比喻正义事业必将像长江大河万古流长一样,流传久远。

永的本义是水流长

永的本义是水流长

  由本义的水流漫长,进而延伸指代时间和空间上的长久,这是永字最主要的义项。〖诗经·卫风〗中写道:『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意思是说,他送我木瓜,我拿美玉回报他。不是为了回报,是求永久相好呀!汉字中,用以表示时间长的有不少,如长、久、远、悠、漫等,但永似乎是『最高级』,它不仅涵盖了其他所有表时间的字,而且由它作语素构成的诸如永恒、永世等词语中的永字,都是其他字所不可替代的。由水流之长看到时间之长,再由时间之长看到一切事物之长,永字就被人们赋予了非常深广的意义,我们仿佛还能感受到创造这些词语时,人们对时间的茫然与执着。

在〖诗经·周南·汉广〗中说:『江水永矣,不可方思。』

在〖诗经·周南·汉广〗中说:『江水永矣,不可方思。』

  『永远有多远?』这是对美好事物是否能够留存长久的发问,是我们的寄托与期盼:比如,相爱的人,常常会立下动人的誓言,如『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许下能三生三世甚至永生永世的愿望。然而,并非所有的愿望都能成真。所有相爱的人,现在这一刻,可能就是永世,若此时此刻不能把握住缘分,或许来生便远隔万水千山、三生寥落。所有相逢的人,眼前这一别,可能就是永别,当下漫不经心的轻易告别,就是永恒的生生相错、世世不见。所以,永这个字,与其说是教会我们期盼永远,不如说是教会我们珍惜眼前。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走过岁月长河,历经沧海桑田,在光阴的滴漏里,我们更明白『永远』的意义。正如〖满江红〗词中所说:『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追求永远,但更珍惜当下、只争朝夕。翻阅中国文化思想,这样的意识随处可见: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抓住光阴的财富,远远贵重于抓住黄金的财富;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红颜弹指过,刹那芳华,人生不拼搏,流水年华;比如,『人生苦短』、『时不我待』,前进的路上分秒必争,错过的机遇从不再来。因此,『闻鸡起舞』、『悬梁刺股』这种争分夺秒的故事,以及『早起三朝当一日』这种勤奋在每一个时光刻度里的行为,才没有成为天方夜谭般的传说,而成为一种民族精神的写照。

古人用永字描绘了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

古人用永字描绘了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

  永远有多远?或许科学家、哲学家都难以给出准确的答案。既然如此,以坚持与恒心期待永远,以行动与勤奋把握当下,只争朝夕,朝乾夕惕,便自有民族行健,自强不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