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17|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行書臨摹要點

[複製鏈接]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5-27 15: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行書學習之路行書的學習理念和方法多種多樣,筆者從多年的習書經驗中總結出了一條行書學習的路徑和方法,在此與廣大讀者分享,期冀對初學者有一定的裨益。

首先,學行書宜自晉人入手。為什麼呢?因為行書在東晉時期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最高峰,而且至今未能被超越。古人有句話叫做『取法乎上,僅得其中』。也就是說,入手學習最上乘的範本,學習者也只能學到中等的水平。所以要學最上乘的,就必須從晉人入手。如果『取法乎中』,就『僅得其下』了,學晉人自王羲之入手。王羲之被歷代奉為書聖,奉為學習的典範和楷模,歷代行草大家皆出自王羲之,學王羲之自【聖教序】入手。

【蘭亭序】乃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序】乃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序】乃天下第一行書,為何不從【蘭亭序】入手?【蘭亭序】不適合初學。公元353年王羲之等人在山陰蘭亭雅集。一是飲酒;二是感嘆相聚,感嘆生命。在酒與情感陶醉狀態下,心不在字而成文,書寫了行書【蘭亭序】。他本人從陶醉狀態中醒來後,再書而不得。一個最偉大的書法天才,離開當時的情景狀態,自己都寫不出來,而讓初學者、後學者一上來自其入手,完全不符合循序漸進的認識論原則和規律,是學不好的。再者,現存【蘭亭序】是唐代臨摹的作品,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的臨本是對臨,不準確。

最著名的馮承素摹本也是先雙鈎後填墨,完全沒有自由書寫的筆觸和筆墨速度,因而最沒有神采,故談不上『取法乎上』。歷代寫【蘭亭序】的不少,但出成績者甚少。自【聖教序】入手有很多優勢:【聖教序】全稱為【大唐三藏聖教序】,太宗文皇帝制,弘福寺沙門懷仁集晉右將軍王羲之書。即懷仁選王羲之行書而集成,故字字優秀規範,是經典中的經典;因是集字排列而成,各個獨立,便於初學;因刻石,線條速度變慢,書寫比較從容,易於初學;因刻石而增加了蒼茫感、力量感和趣味;因刻石而泯滅微觀映帶及雜毫,筆法更宏觀,便於把字寫大,便於進入創作。

【聖教序】

【聖教序】

【聖教序】全篇近2000字,吃透【聖教序】,則王羲之的行書筆法、部首、結構等各要素盡矣;【聖教序】是長篇美文,讀懂了,可提高文學水平,亦可領會哲理、佛意,對提高自身國學素養有益。之後,由【聖教序】轉入王羲之墨跡手札,由墨跡手札轉入小草【十七帖】,在此基礎上拓展學習範圍,從臨摹走向創作。這其中,讀書是貫穿全過程的。

概括而言,行書學習之路的路線圖是:學行書自晉人入手→學晉人自王羲之入手→學王羲之自【聖教序】入手→轉學王羲之墨跡手札→【十七帖】→拓展內容→創作。

王羲之墨跡手札

王羲之墨跡手札

二、行書的臨摹臨摹的意思是臨帖和摹帖兩種行為。

臨的本義是指俯視物品,即自上往下看。臨帖即對照法帖原樣書寫;摹的本義是指合規範、有法度,書法上特指用薄而透明的紙蒙在法帖上或在已經雙鈎的字上描寫,也叫描紅。在這裡臨摹二字泛指臨帖。

1.臨摹的價值歷史和實踐證明學習書法這門中國獨有的傳統藝術,有一個特殊的規律就是先臨摹後創作。歷代書法大家都是如此成長起來的,所謂『池水盡墨』即是寫照。到目前還沒有發現哪位大家不是先通過臨摹古人而創作有成的。所以說,臨摹是學習書法,下筆有由,成為書家的不可替代的特殊規律。

臨摹才能掌握古法。歷代書法大家創造了不同風格的典範,只有臨摹才能理解掌握其筆法、結構及風格奧秘。

臨摹才能承傳經典。一件書法作品的內涵有兩點,內涵之一是承傳了多少經典,沒有經典的表達就沒有古風,沒有品位。因為古代文人崇德尚靜的人文理想就寓於其中;內涵之二才是個人性情的表達,個性面貌的追求。但它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之上的。

臨摹就是補充能量。書法之臨摹相當於繪畫之寫生,乃獲取創作資源、能量、動力的主要途徑。因為日月對記憶和技術的磨損,臨摹將伴隨書家一生。當今書壇創作之淺薄、雷同,主要緣於臨摹繼承不夠。

臨摹能獲得樂趣和享受。臨摹古帖開始可能有一定難度,一旦入了門,就會產生樂趣。古人的體會是臨帖具有『自娛功能』,能除卻煩惱,淨化心靈,精神充實,走向高雅,享受其中,樂在其中。臨摹的價值非常之多,限於篇幅,恕不多陳。

2.臨摹的標準與目的臨摹的標準只有一個字:像。要達到『像』的標準,首先要克服自我表現欲。人的自我表現欲是天生的,無時無刻不表現出來。同時人們還有一個美好的理想,不願做書奴,總想十天八天就能集百家之長而獨樹一幟。實際上這是個誤區,這個理想只有在學習若干年以後才是合適的。所以從臨摹開始,我們就要破除誤區,即使很像古人,很『像』王羲之也是需要才情的,也是不低的一個榮譽。第二是講究方法。第三是多臨,多下功夫。唯此才能達到『像』的標準,而且是越像越好。

.臨摹的標準與目的臨摹的標準只有一個字:像

.臨摹的標準與目的臨摹的標準只有一個字:像

臨摹的目的:改變書寫習慣。臨摹的根本目的是改變書寫習慣。要把自己的書寫習慣改為王羲之的書寫習慣。習慣是人生中最平常也最頑固的自然表現,要改變它並不容易,必然有一個從不自然到新的自然的過程,必須經過大量的臨摹訓練,練成肌肉記憶,一出手即是王羲之,那就達到臨摹的目的了!同時要特別注意日常生活、公文、會議的寫字機會,雖然是硬筆,也要在書寫中帶上字帖里的感覺。

3.臨摹的方法(1)對臨對臨是對照字帖,按照原樣來寫,寫得越像得分越高。對臨分兩個階段:一是通臨。通臨即從頭到尾臨寫。一般要求通臨兩三遍,對所臨的帖有總體印象即可;二是精臨。精臨就是對照字帖反覆臨,最有效的辦法其實是最笨的辦法,即一個字一個字反覆 臨寫。

臨摹的方法

臨摹的方法

方法一:分析比較法分析:先分析清楚再下筆,做到心中有數,下筆有由。第一,分析用筆。所有字帖中的字,如前所述,只有兩種筆法,方筆、圓筆。記住方圓二字就簡單了。其中起筆是方、是圓最重要。如『大、唐、三、藏』等字。(見圖一)『大』字第一筆橫畫起筆為圓筆,第二筆撇畫起筆為方筆。分析清楚了即可下筆書寫。如果不分析,第一筆下筆容易方筆,那就錯了;『唐』字第一筆點畫是圓筆,第二筆橫畫是方筆,其下面口部第一豎是圓筆,第二橫折是方筆;『三』字前兩筆是圓筆,第三筆是方筆。因為它是主筆,所以一定是方筆起筆;『藏』字第一筆短豎是方筆,第二筆短橫還是方筆,第三筆短橫是圓筆,第四筆為圓筆,第五筆撇是圓筆,第六、第七筆是圓筆……最後的撇是方筆,點是圓筆。

我們所臨寫的每一個字都要做以上分析,這就稱得上下筆有由了,也就自信了。

第二,分析結構。如前所述,行書的結構變化很多,要分析清楚。結構也是兩個字,一是形,即造型;二是勢,即姿勢。這兩點分析透了,同樣更加心中有數而自信了。如『將、福、蓋、儀』等字。『將』字上合下開,『福』字左開右合,『蓋』字上合下開,『儀』字左高右低而錯落。(見圖二、圖三)比較:臨寫以後對照原字進行比較。以原字為標準,看自己何處不像,包括筆法、形態、姿勢幾個方面,凡不像之處再寫,寫的過程中改過來,反覆比較,反覆改正,以至無窮。何時像了,何時再鞏固幾遍,使之成為自己的東西。

分析結構

分析結構

方法二:趣味臨摹法如前所述,臨摹具有自娛功能,從中可以享受快樂。怎樣才能有趣味、有快樂呢?按照心理學理論,第一,學得有點像就會有成就感,就會有快樂。常言道『像不像三分樣』,此乃自我感覺良好的表達,也即快樂的表達;第二,發現了不尋常的東西就有新奇感,就會有快樂;第三,對特殊的鮮活生命有刺激感,就會有快樂。

所以,我們盡最大努力臨得像,努力尋找獨特之處,最終賦予每個字一種充滿生機的狀態。如『是』(見圖四)『故』(見圖五)『無』(見圖六)『而(見圖七)』『楊』及『陽』(見圖八)等字的多種形態;再如『真』字的創造性、『遠』字的變形、『力』字的收斂、 『妙』字的灑脫等。(見圖九、圖十)每個字都與眾不同,與我們原來建立的漢字形象相距甚遠,從中可以意會出一種莫名的、奇妙的感受,欲罷不能,欲馭不及,為其着迷,愈追愈有味道,愈寫愈有魅力,此非享受快樂而何哉!

趣味臨摹法

趣味臨摹法

方法三:有空就臨此法非法也。臨帖方法很多,筆者體會以上二法最實用、最有效。需要強調的是要養成臨帖的習慣,不要一提筆就隨心所欲,龍飛鳳舞。因為一切不按古法的龍飛鳳舞其價值均為零,一切不按古法的龍飛鳳舞都是膚淺的自由和快樂。只有真正下了功夫,臨摹得法,養成古人的書寫習慣,才能進入高層次的自由和快樂。在此送讀者五字真言:有空就臨帖。一個有空就臨帖的人,自然會形成文雅的個人氣質與風采。

(2)背臨背臨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手段,只有能背臨才算真正掌握了古法,真正有了新的、高級的書寫習慣和能力,也就具備了創作的基礎。

背臨的方法。背臨不要貪多,要逐字、逐句、逐段、逐頁進行,方法比較靈活。可以從任何一頁開始,選擇你最喜歡的一頁最好;可以先寫心經,心經266字,內容也好背誦;也可以選美麗的詞語,或遴選好背的句子來背臨。選好詞語、好句子來喚醒對書法形象的記憶;抄寫或打印出原帖內容。這樣只背字形,不背內容更簡單一些;將背臨的結果對照原帖校對,並及時糾正不足。

好詞語如:佛道崇虛,乘幽控寂;弘濟萬品,典御十方;(見圖十一)在智猶迷,窺天鑒地;明陰洞陽;四時無形等,比比皆是。

背臨背臨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手段

背臨背臨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手段

好句子如:舉威靈而無上,抑神力而無下;騰漢庭而皎夢,照東域而流慈;大之則彌於宇宙,細之則攝於豪(毫)厘;金容掩色不鏡三千之光,麗象開圖空端四八之相,無滅無生歷千劫而不古,若隱若顯運百福而長今等等,比比皆是。

有一個字能背臨了,這一個字就屬於你了,有一百個、一千個、三千個都能背臨了,這幾千個字都是你的了,豈不一出手就成了王羲之了嗎?

(3)意臨意臨是在背臨基礎上的更高層次的臨習,是對原帖更加深入理解後的表現,這是一個比較有難度的階段。

特別是在『用什麼意』上要求高。如果意臨的結果遠不如精臨,證明還沒有意臨的能力。意臨說到底是一種創作,是出帖的重要過程。古人講『入帖容易出帖難』,其主旨即在此。

| 你的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推薦關注 | 書法自學

有什麼想說的,留言告訴自學君吧!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