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46|回覆: 0

[儒學動態] 弘揚儒學,慎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複製連結]
安魯東 發表於 2018-4-2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f2337e8715827686846c3b663fabee75.jpg

春節前,參加一個與儒學有關的研討會。會議間歇,與幾個朋友閒聊,恰有著古服的同仁從眼前晃過,朋友感慨說:『弘揚儒學,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應僵化泥古,把古人的東西不加區別接收。』

我說:『您的話只講對了一半,另一半是不對的。您說不能僵化泥古,這是對的,朱子也講:「禮,時爲大。使聖賢有作,必不一切從古之禮」。但您要取儒學的精華,去儒學糟粕,卻不對。』

他問爲什麼?

我反問了他三個問題:

第一,何爲精華,何爲糟粕?判斷它們的標準是什麼?

第二,由誰來區別儒學中的精華與糟粕?誰有能力充當審判儒學的法官?誰有資格對孔夫子、孟夫子指指點點?是你,是我,還是哪位牛人?

第三,如果一些庸人,無知無畏,依仗手中掌握的話語資源,冒充聖賢,胡亂評判,把精華當糟粕,給丟掉了,把糟粕當精華,給供奉起來了,豈不是厚誣古人,惑誤來者?

我反問的這個三個問題,其實可以歸結爲一:對儒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其實等於變相判儒學死刑,或把儒學變爲其他學術的奴僕。

這樣講,似乎有點聳人聽聞,卻是事實。

因爲要對儒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必須先要有一個高於儒學的評判標準;只有確定了這樣一個高高在上的價值尺度,才可以用來評判傳統儒學,哪一部分是精華,哪一部分是糟粕?

而這個高於儒學的價值標準是什麼呢?從當今的現實而論,無非下列幾類:一是西方自由主義的標準,二是西方馬列主義的標準,三是西方基督教的標準,四是中東伊斯蘭教的標準,五是傳統意義上的道家、佛家、墨家、法家等標準。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一口號,後面隱藏著這樣一個前提,即:傳統儒學已經過時,它註定了要倒塌。而它那龐大的廢墟中,或許還能找到一些有益於自由主義、馬列主義等等的東西。

也就是說,現代的自由主義者、馬列主義者、基督徒等,都能以自己的信仰爲尺度,到儒學的廢墟中挑挑揀揀,各取所需。他們感覺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就貼上『精華』的標籤;他們感覺對自己沒用,或有害的東西,就貼上『糟粕』的標籤。

有人或說,我沒有任何信仰,只是一個理性的現實主義者,什麼對我有用,我就視之爲精華,拿來;什麼對我沒用,我就稱之爲糟粕,棄之如敝履。

可是,什麼算有用呢?有用或無用,對於不同的人,判定的標準有很大差異。有人最想發財,難道能助他發財的儒學,就是精華?有人最想升官,難道不能助他官運亨通的儒學,就統統是糟粕?

如果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需求,對儒學隨意分割取捨,那麼儒學豈不成了小人自利的工具?豈不成了庸俗之徒的奴僕?

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一口號,最早大約由毛澤東提出。在當時的歷史情勢下,作爲一個馬列主義者,毛澤東提這樣的口號可以理解。畢竟,在當時西方決定一切的大背景下,中國的精英們在懵頭轉向中達成了一個近乎普遍的共識:那就是中國必須走西化的道路,徹底脫胎換骨,才能免於亡國滅種。

馬澤東與他的同志們認爲,西方的馬列主義,要強過西方的自由主義,它代表著世間最高的真理。因此,他可以用馬列主義爲尺度,來評判一切,當然也包括用來評判傳統儒學——凡與馬列主義相契合的,便稱之爲精華;凡與馬列主義相違悖的,便判之爲糟粕。

可是,經過了一個歷史階段的檢驗之後,現在我們發現,馬克思主義雖可稱爲真理,卻有所偏頗,最起碼不是完全的真理,它還需要中國化,需要與中國傳統的儒學相結合才可以。

在這樣的情況下,馬列主義不再高居於儒學之上,把儒學視爲奴僕;而是要把儒學看做合作夥伴,與之相互補益。

這就需要,我們現今應站在儒學的本位上看待儒學;唯有如此,儒學才能真正復興,才能真正與馬列主義相結合。

3beb6bae35fcad07c58518d2a98d5e13.jpg

而假如我們站在儒家的本位上看待儒學,便無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因爲以儒學的標準審視儒學,不存在取捨,只有損益。

傳統儒學是一個生命體,它像一株根深葉茂的大樹,在東亞這片土地上生長了數千年,它不可能從古到今完全一模一樣;如果它從古到今一模一樣,那它就成了死的標本,而不再是活生生的儒學。

儒學隨著時代的變遷,經常不間斷地損益自新,就像大樹不斷落掉枯枝舊葉,不斷生發出新枝新葉。【大學】引殷人盤銘上的話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儒學損益自新,是它內在生長機發揮作用;而非由傲慢的外力,強行胡亂裁剪。

退一步講,即便一定要對儒學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造,一定要有所取捨,那也不是隨隨便便誰都可以去取、去舍。因爲要改造一種事物,一定先要最大限度地了解它;同理,要改造儒學,就必須要先把儒學研究明白,先要繼承它。

知之,才能權變;繼承,才能創新。

一個對儒學一知半解的門外漢,有什麼資格判斷哪一句孔子的話是精華,哪一部分儒學是糟粕?

在當今這個全球化時代,儒學需要自新是毫無疑問的;但其前提是:先把經書讀懂,能『照著講』;然後在此基礎上,才可損益創新,而『接著講』。要繼往聖之絕學,必須有個謙虛的態度才能做到。

因此,在我們當今這個時代,要復興傳統文化,要堅持文化自信,便應當慎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