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五节 礼之用

华夏礼义(中国礼仪)作者:徐俊生发布:懋基

2017-12-21 19:23

禮的意義如此深重,那麼,禮可以用在哪些範圍?禮應當用到什麼程度合適?本篇即討論這些問題。

無物不在禮

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

〖禮記·曲禮上〗

三皇五帝時期,人們淳樸而崇尚德,有德之人主動的去承擔事務,不講究回報。後來,人們開始講究施惠他人之後,思求回報。所以,禮講究有往有來:往而不來,不合乎禮,來而不往,也不符合禮。人有禮就安心,無禮就不安心,所以說禮是不可不學的。

當大道行於天下時,天下為公,人與人之間多是相互的幫助,愛護。這時的人都崇尚有德之人。後來大道不再通行於天下,財貨和能力的付出是為己,這時,人們講究的是私利,於是要用禮制管理天下,以此來規範人們言行。

在謀求私利的心態下,個人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回報,所以講究禮尚往來。試想,若勞動後沒有報酬,或報酬過低,勞動者能心安嗎?若自己對某人謙讓有禮,甚至多次去拜訪,但對方態度懈怠,甚至傲慢無禮,這樣自己會不會於心不安?同時,內心的不安再反過來影響言行處事,以致以後不敢主動以禮待人。這種情況若擴展到整個社會,那麼人與人之間將會越來越冷漠、無禮。

所以,每個人都有必要學習禮,其實生活中,許多人不自覺的在學習禮。比如怎樣獲得別人的欣賞?怎樣給客戶一個好印象,以便談下生意,這些皆是禮的範疇。

若無禮,則手足無所措,耳目無所加,進退揖讓無所制。

〖禮記·仲尼燕居〗

若不懂禮,就會手腳不知該往哪兒放,耳朵不知該聽什麼,眼睛不知該看什麼,在社交場合是該進或退,怎樣揖讓,就全無標準。

在一個比較嚴肅、緊張的場合,比如我們面對電視臺的攝像鏡頭,或者大型典禮。若不懂禮儀,緊張之餘,會感覺不管手足怎麼放,都不完美,於是多次調整。也不知道耳朵應該聽哪裡,眼睛應該看哪裡,於是眼球總是轉來轉去。到自己表現時間,也不知道應該前進還是後退,完全不知所措。若學習過相關禮儀,自然就不會出現這類窘況。所以,禮儀必須要學習。

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

〖禮記·曲禮上〗

所謂禮,要自我謙卑,尊重他人。即使是負重販賣貨物者也有尊嚴,何況富貴之人呢?富貴者愛好、懂得禮,就不會驕奢淫逸;貧賤者愛好、懂得禮,則內心就不會膽怯畏人。

在古代,若有貴客到家裡拜訪,主人通常會說:『您的大駕光臨,使寒舍蓬壁生輝。』之類的話。這些皆為主人謙卑之辭。現在,也許有人無法理解古人為何如此謙卑。為何在別人面前如此『低調』呢?這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嗎?其實,謙卑是表達對客人的尊重,而且謙卑並不是單向的,雙方皆要『自卑而尊人』,如此,彼此相互尊重,則相處融洽。倘若彼此皆趾高氣揚,則易形生攀比、浮夸之情,由此,容易發生口舌之爭,進而使人際關係惡化。

富貴子弟衣食無憂,並且能享有一些奢侈品。若沒有禮的教化,不懂得節制,不懂得尊重他人。就易養成驕奢淫逸之風。若受過禮的教育,謹慎為人處事,自然能去驕奢淫逸之風。

貧民百姓,由於生活拮据,位卑言輕,容易低聲下氣。但是若懂得禮,知曉個人基本尊嚴,則不會過於低聲下氣而受凌辱。

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孝經·廣要道章〗

使在上者指當政者感到安心,並治理百姓安居樂業,沒有比用禮更好了。

前文講過,『王』本謂參通天、地、人三才之道者。如此之『王『,必然懂得道、德、仁、義、禮,一言一行皆符合禮,則百姓就會跟著他學習。上下皆好禮,則天下安定、和睦。那麼『王』自我亦會安心,百姓也能安居樂業,並擁護這樣的當政者。

所以,通過為政者的力行、教化,禮可以擴展到天下各個層面。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

〖禮記·曲禮上〗

道、德、仁、義,沒有禮就落不到實處;教育訓導,端正民俗,沒有禮就會顧此失彼;區別爭訟的是非曲直,沒有禮就無法判斷;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的关系,沒有禮就無法確定。求學問道,事奉師長,沒有禮,師生之情就不會親密。朝廷百官的大小次序,將帥治理軍队,地方官員的職務履行,沒有禮就無法體現威嚴;求福之禱,謝神之祠,以及種種祭祀,供給鬼神的祭品,不按照禮數來做,就顯得內心不誠,外貌不莊。

凡用血氣、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僈;食飲、衣服、居處、動靜,由禮則和節,不由禮則觸陷生疾;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詩〗曰:『禮儀卒度,笑語卒獲。』此之謂也。

〖荀子·脩身〗

但凡處事用到血氣、志意、智慮,順應禮就會辦事通達,不順應禮別人就會違背、擾亂、怠慢、輕視。飲食、衣服著裝、日常起居、動靜習慣,順應禮就會和節、適當,不順應禮就會觸犯禁忌,生出疾病。容貌、態度、進退、步趨行走,順應禮就雅觀,不順應禮就顯的怪癖、鄙陋,粗俗野蠻。所以人沒有禮就無法生存,辦事不循禮就不成,國家無禮則不會安寧、太平。〖詩經〗曰:『遵守禮節不喧鬧,合乎規矩輕談笑。』就是如此。

禮可謂無處不在,正是『君子無物不在禮也。』正因知曉禮的重要,所以古代的聖王將禮用於國家的治理中。

中正致敬

即然禮要『自卑而尊人』,即然禮無處不在,那麼是不是越謙卑越好?禮越多越好?有人說講禮就要『和和氣氣』,『禮多人不怪』。但是,這些符合傳統禮義內涵嗎?

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論語·學而第一〗

禮的應用,以和諧、和氣為貴。先前聖王的治國之道,以此為美。但若小事大事無不由此,有時候會行不通。只知因為和諧而去和諧,而不用禮義來節制言行,也是不可行的。

為什麼會『有所不行』呢?若只知和諧、和氣,而不以禮義為準則,難免有時會失去原則,且有違道理,這就失去禮的本義了。試想,面對一個得寸進尺之人,一味的講和氣,恐怕就會失去原則和尊嚴,甚至受辱。禮是道、德、仁、義的外在體現。過分妥協喪失道理、正義,便是『非禮』。『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面對有人以強凌弱,若上前勸說逞強者要『講文明,講禮貌』,恐怕會行不通,惟有出手相救,才能解決問題。只要出手是符合道義,符合公德,就是禮。

禮主敬,內敬外恭,是謂禮。『在貌為「恭」,在心為「敬」』。敬是內心對他人品德、涵養、功績等產生的仰慕之情;恭是在行動上謙讓,以示尊重。這一切都是相互的,嚴而泰,和而節,凡事皆有度,有『理』者必如此,此即『禮』之大體也。毫釐有差,則失其中正,而各倚於一偏,其不可行均矣。

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

〖禮記·祭義〗

祭祀的次數不能太頻繁,太頻繁就會使人感到厭煩,有厭煩之心就是對祖先不敬。祭祀的次數也不能太稀少,太稀少就會使人怠惰,有怠惰之心就會導致忘記恭敬之心。

這裡說的是祭祀之禮。生活之禮亦是如此,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我見過一位朋友,剛接受完某種培訓,見人就九十度鞠躬,不論一天見多少人、多少次,皆如此。這樣,使周圍人皆有受寵若驚的感覺,以至漸漸敬而遠之,人們從他頻繁的鞠躬中,也感受不到多少敬意。幾個月後,再見到他,卻一個鞠躬也沒有了,想必是勞煩而棄。這便是『數則煩,煩則不敬』。但如果行禮太少,就顯示不出敬意,行動上的缺少,久而久之內心也就怠慢,進而遺忘。是謂『疏則怠,怠則忘。』

那麼,禮要做到什麼程度才合適呢?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

喜、怒、哀、樂這些情緒還沒有表達出來時,叫做中,發出來都能『中節』,叫做和。中是天下的大的根本,和是符合天下的道。達到了中和,則天地各得其位,從而孕育、滋生萬物。

何謂『中和』?中為大本者,以其含喜怒哀樂,禮之所由生,政教自此出也。〖禮記·樂記〗云:『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而動,性之欲也。』人的天性是靜,當沒有被外界所擾時,澹然虛靜,心無所慮,這時就叫做中。喜怒哀樂等情緒,皆因外物緣起而生。這些情緒發出來,能『中節』,也就是發的合適,就叫做和。中和是天下之本,合於道。所以,禮當以中和為本,這包括禮的輕重、多少、緩急等等。至於怎樣達到中和,就要多讀經典,多學習,再通過生活實踐來總結,也就是古之所謂『脩身』。

一些朋友認為,人做到質樸,不欺騙別人,不弄做假,不阿諛奉承,以誠心待人,即可。不需要太多的繁文縟節。這個問題,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人提問。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

〖論語·顏淵第十二〗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

〖論語·雍也第六〗

衛國大夫棘子成說:『君子淳厚、質樸就可以了,何必用那麼多表面文章禮儀呢?』子貢說:『可惜呀,夫子指棘子成談論君子,一言即出,駟馬難追。文章與質樸,質樸與文章同等重要。去掉毛的虎、豹之皮,與去掉毛的犬、羊之皮是一樣的。』

孔子說:『質樸多於文采,會像野人一樣,流於粗俗;文采多於質樸,就像史官一樣言詞華麗喻指虛偽、浮誇。只有質樸和文采恰當配合,才是君子。』

淳厚、質樸、誠實,不弄虛作假,不浮誇,是美德。但若只有質樸,不懂禮儀,在與人交往中,就難以把握進退的分寸,或因剛直而傷人,或因過度恭遜而令人詬病。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論語·泰伯第八〗

孔子說:『只是恭敬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徒勞無功;只是謹慎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畏縮拘謹;只是勇猛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說話尖刻。』

而只懂以文來修飾自己,卻無質樸、誠敬之質者,必然言辭華麗、浮夸,則是『口惠而實不至』的偽君子。

止邪於未形

〖黃帝內經〗講,聖人要『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因為生病再去拿藥,亂了再去治理,已經造成損失,為時已晚。禮,對人,對國家的作用,正是『不治已亂治未亂』。

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

〖禮記·經解〗

禮對人的教化達到極細微之處,它可以在『邪事』未出現前制止,使人在不知不覺,日积月累中接近善良,遠離罪惡。

禮對人的教化,小至細微之處,大至與天地相合。禮之教育,通於情理,合於道德。故能防止『邪事』發生,所謂『邪』,並非今之所謂『邪惡、違法』,是指一切不正當言行,甚至思想,可以說違背道、德、仁、義之事,皆為『邪事』。天下人人都懂禮,則不論身份、年齡、性別等差別,每個人都會尊重別人,每個人皆能得到尊重,都懂得禮讓在先。這樣的社會,自然和諧、安康。

禮,是道德規範。雖然最初產生於飲食,但後來發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一言一行中,皆有禮。禮的產生,使人們的行為有了一定的約束。而這種約束,又不同與法律的約束。

凡人之知,能見已然,不能見未然。禮者禁於將然之前,而法者禁於未然之後,是故法之用易見,而禮之所為生難知也。

〖大戴禮記·禮察〗

但凡人們的所知所見,皆是能見到已經發生的事,而不能預見未發生之事,禮將行為約束在前,而法是禁止於事情發生之後,所以,法的作用很容易看到,而禮使人得以生的作用,卻難為人知曉。

禮的約束是發自內心的自我約束,使人從道德、價值觀上,便不願做損害他人的事情。故『禮者禁於將然之前』;而法律是從外部對人加以約束,所以是『法者禁於未然之後』。

那麼,對不懂得,甚至故意違反禮的人,怎麼辦呢?若其人不僅違禮,還違法,自然法律會制裁他。但有些人會故意『為惡無近刑』,鑽法律漏洞,在講究禮的社會,輿論的 『制裁』足以讓這種人抬不起頭來。

〖詩經·鄘風·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請看老鼠還有皮,卻見有人沒威儀。既然為人沒威儀,為何還活不倒斃!

請看老鼠還有齒,卻見有人無節止。既然為人無節止,活著還有什麼事!

請看老鼠還有體,卻見有人不守禮。既然為人不守禮,何不趕快就去死

春秋時期的衛國,發生了許多荒淫無道的事,州吁弒兄、父子反目、兄弟爭位……諸多無禮而又讓百姓無何耐何之事。所以百姓作此詩來諷刺那些不知禮的當政者。後世文人多引用此詩,以正禮儀。子建〖上責躬應詔詩表〗:『竊感〖相鼠〗之篇,無禮遄死之義。』蘇東坡〖補龍州文〗之一:『請歌〖相鼠〗,以侑此爵。』這首詩以批判主義精神,千古鞭策著後學子弟。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