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六节 婚礼

华夏礼义(中国礼仪)作者:徐俊生发布:懋基

2017-12-24 22:15

禮介紹

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

敬慎重正而後親之,禮之大體,而所以成男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

夫禮,始於冠,本於昏,重於喪祭,尊於朝聘,和於射鄉。此禮之大體也。

〖禮記·昏義〗

昏禮,是將要使兩個姓結合相好,對上敬事祭祀宗廟,對下延續子孫後世,所以君子非常重視。

通過敬慎鄭重的婚禮,而後夫婦相親,是婚禮的基本原則,從而確定男女之別,確立夫婦之間的『義』。為男女有別,所以夫婦間有『義』;夫婦間有『義』,所以才能父子相親;有父子相親,所以君臣才能各正其位。所以說,婚禮是各種禮的根本。

在眾禮當中,冠禮是禮的開始,婚禮是禮的根本,喪禮、祭禮最為隆重,朝禮、聘禮最能體現尊敬,射禮、鄉飲酒禮最能體現和睦,這是禮的大概情況。

古人很早就知道近親結婚的害處,所以〖禮記·曲禮上〗云:『取妻不取同姓』〖春秋左傳〗云:『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國語·晉語〗曰:『同姓不昏,懼不殖也。』所以婚禮是『合二姓之好』。新娘娶進門後,不僅是相夫教子這麼簡單,對上要和夫婿共同事奉家族宗廟,繼承家族文化;對下要生養、教育子女,傳承家族血脈、文化。所以君子非常重視昏禮。對昏禮重視,夫婦之相才能和睦、相親。昏禮中又體現出夫婦之間的區別,有區別,則相互的位置有不會混亂,這樣才能『夫婦有義』。義,指的是『是非之心』,『夫婦之義』其實就是男主外,女主內,夫唱婦隨的道義。『夫婦之義』確立不亂,這樣教育出來的子女才能恭敬、孝順父母,倘若夫婦不和,子女必受影響,不能恭敬、孝順。恭敬、孝順的子女,事奉主必然忠義,經常對父母不敬之人,大多對交友無信用,為領導工作不忠誠。這樣的人,必然違背禮義。所以婚禮是禮儀的根本。

婚禮,典籍中多寫作昏禮,古之『昏』禮,設於黃昏之時舉行,取陰陽結合之意。婚禮,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合,還是兩個家族的結合,其下達於人,上達於國。兩千五百年前,孔子與魯哀公有一段對話,講明婚禮與治國的關係。

公曰:『敢問為政如之何?』

孔子對曰:『夫婦別,男女親,君臣信。三者正,則庶物從之。』

公曰:『寡人雖無能也,願知所以行三者之道,可得聞乎?』

孔子對曰:『古之政,愛人為大;所以治愛人,禮為大;所以治禮,敬為大;敬之至矣,大婚為大;大婚至矣,冕而親迎。親迎者,敬之也。是故君子興敬為親,舍敬則是遺親也。弗親弗敬,弗尊也。愛與敬,其政之本與?』

公曰:『寡人願有言也。然冕而親迎,不已重乎?』

孔子愀然作色而對曰:『合二姓之好,以繼先聖之後,以為天下宗廟社稷之主,君何謂已重焉?』

公曰:『寡人實固,不固安得聞此言乎!寡人欲問,不能為辭,請少進。』

孔子曰:『天地不合,萬物不生。大婚,萬世之嗣也,君何謂已重焉?』孔子遂言曰:『內以治宗廟之禮,足以配天地之神;出以治直言之禮,足以立上下之敬。物恥則足以振之,國恥則足以興之。故為政先乎禮,禮其政之本與!』孔子遂言曰:『昔三代明王,必敬妻、子也,蓋有道焉。妻也者,親之主也。子也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是故,君子無不敬。敬也者,敬身為大。身也者,親之支也,敢不敬與?不敬其身,是傷其親;傷其親,是傷其本也;傷其本,則支從之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以修此三者,則大化愾乎天下矣,昔太王之道也。如此,國家順矣。』

〖禮記·哀公問〗

鴻蒙未開時,人類亦曾經有雜交亂婚,『知母而不知父』的時期,異性結合無約束,甚至不需區別輩份、血緣。隨著民智開化,人們發現,亂婚不僅使族群中的弱智或病態兒童大為增多,還造成了倫常混亂。〖禮記·曲禮上〗曰:『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為了杜絕『父子聚麀』父子同一個性配偶之類落後現象,聖人制禮以節之,使人遠離於禽獸。所以〖禮記·經解〗曰:『昏姻之禮,所以明男女之別也。故昏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

古代特別看重婚姻之禮,並多有論述。首先是倫理哲學方面。人法天,世間萬物,皆是天陽、地陰所化生。男女是社會的陰陽兩極,衍生之淵源。〖周易·序卦傳〗:『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一切人倫關係,皆由夫婦結合而派生。這與天地陰陽二氣相和合,化生四時及萬物,本質上相同。所以,夫婦是人倫之基,『萬世之始』〖禮記·郊特牲〗,婚禮是『禮之本』〖禮記·昏義〗

其次是治國方面。〖史記·外戚世家〗說,自古帝王為政得失,多與配偶的賢否相關,如『夏之興也以塗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興也以有娀,紂之殺也嬖妲己。周之興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於褒姒』,聖人的經典,皆以夫婦之道為首,『〖易〗基乾坤,〖詩〗始〖關睢〗,〖書〗美釐降,〖春秋〗譏不親迎。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因此,天子與后的婚姻具有垂范天下的意義。〖昏義〗曰:『天子之與后,猶日之與月,陰之與陽,相須而後成者也。』治理天下,即治理男女民眾,故〖昏義〗曰:『天子理陽道,后治陰德;天子聽外治,后聽內職;教順成俗,外內和順,國家理治,此之謂盛德。』由男女而起的陽道與陰德、外治與內職的和順,是盛德至治的標志之一。明朝皇宮今故宮以皇帝所居處為乾清宮,以后之所居為坤寧宮,顯然是以天子與后為人間陰陽的象徵。既然天子與后都重視夫婦之道,那麼天下從上至下,就沒有不重視夫婦之道的人了。

婚禮儀程

議婚

男女到適合結婚年齡,即可談婚論嫁。在當事人及主婚者等相關者沒有為親人服喪情況下,才可成婚。

古代,必須有媒人從中溝通、撮合,才能談婚論嫁。當今許多青年男女自由戀愛,也就省去媒人撮合之禮,當然現今亦有許多相親男女,亦可謂由『媒人』撮合。兩人確定好關係後,經雙方父母皆認可,乃可行納采之禮。

司馬公曰:凡議昏姻,當先查其婿與婦之性行,及家法何如,勿苟慕其富貴。婿苟賢矣,今雖貧賤,安知異時不富貴乎?苟為不肖,今雖富盛,安知其異時不貧賤乎?婦者,家之所由盛衰也,苟慕其一時之富貴而娶之,彼挾其富貴,鮮有不輕其夫而傲其舅姑,養成驕妬之性,異日為患,庸有極乎?借使因婦財以致富,依婦勢以取貴,苟有丈夫之志氣者,能無愧乎?又世俗好於繈褓童幼之時輕許為昏,亦有指腹為昏者,及其既長,或不肖無賴,或身有惡疾,或家貧凍餒,或喪服相仍,或從宦遠方,遂至棄信負約,速獄至訟者多多是以。先祖太尉嘗曰:吾家男女必俟既長然後議昏,既通書,數月必成昏,故終身無此悔乃子孫所當法也。

早在一千年前,司馬溫公已指出婚姻過於計較錢財的弊端。現代經濟社會,這種情況卻愈演愈烈,若真為婚姻美滿考慮,應以德行為參考之本,智者當以溫公之言為鑒。

一、納采

即納其采擇之禮。男方家庭主人先寫好給對方的書信。然後至祠堂告拜祖先。

夙興,奉以告於祠堂。

議昏後的次日清晨,家主早起到祠堂告拜。與冠禮前的告拜儀式相同,祝辭前面相同,後面改為:『某之子某,年已長成,未有伉儷,已議娶某地名地某姓名之女,今日納采,不勝感愴,謹以子孝孫某告拜者的名,敢昭告於曾祖考某,曾祖妣某,奉承先訓,獲沾祿位,餘慶所及,不勝感慕,謹以酒果,用伸虔告。某的兒子某,年紀已成人,尚未成婚,已商議娶某地某人的女兒,今天納采,不勝感激。謹以孝順的子孫某,向曾祖考某、曾祖妣某昭告,奉承先輩的訓導,接受您賜的福祿。不勝感激您遺留的福祿,謹以酒果向您供奉,虔誠的向您稟告。

乃使子弟為使者如女氏,女氏主人出見使者。

然後,托人到女方家送書信商談納采之事。當今通訊發達,大概有人會認為,托人送書信較繁瑣,打個電話,發個電子郵件即可。但如此則失敬重之意,所以,若非路途遙遠不同省份,務必托人攜帶書信前往。

使者著禮服至女方家,女方家主亦著禮服相迎。稍微飲茶寒暄之後。使者致辭曰:『吾子有惠,貺室某新郎也,有先人之禮,使某請納采。您施惠賜妻予某,尊從先人的禮儀,派某前來納采。然後將書信交予主人。主人對答曰:『某之子蠢愚,又弗能教。吾子命之,某不敢辭。某的女兒很愚笨,某又未能很好教導她。現在您下達了命令,某不敢推辭。然後向使者揖拜,使者推辭,避開。然後使者至客廳稍待。

若待嫁之女是家主的姐姐或妹妹,則家主就不用說愚笨又沒有很好教導之類話語。

遂奉書以告於祠堂

然後,女方家主亦至祠堂告拜祖先。與男方家告拜禮同。祝詞改成:『某之第幾女,年漸長成,許嫁某地名地某男方父親之子某夫婿姓名,今日納采,不勝感愴,謹以……後同。某的第幾女兒,年紀已成人,許嫁給某地某的兒子某,今天納采,不勝感激。謹以……後面相同

出,以覆書授使者,遂禮之。

主人由祠堂回至客廳,回復書信一封,使者接過信,然後請辭。主人請使者留下用餐,之後使者與主人相互揖拜,如同日常接待賓客之禮。可適當給予紅包。

使者覆命壻氏,主人複告於祠堂。

使者回男方家復命,然後家主至祠堂告拜,儀式與納采前相同。

二、納幣

〖儀禮〗中,有『問名』、『納吉』兩項,此等,朱子〖家禮〗中,便已『不能盡用』。今從〖家禮〗,以納幣蓋言之。即是俗語所云『下聘禮』。

男主家寫書好書信,派使者到女方家傳達,其禮儀如同納采之禮。但不用到祠堂告拜。使者將書信交給女方家主後,使者說:『吾子有嘉命,貺室某夫婿名也。某有先人之禮,儷皮束帛今可隨俗而改,使某使者名也,請納征。您有美命,賜妻予某,某順從先人的禮儀,送來 某某礼品 禮品名稱,派某前來贈送給您,請您接受聘禮。。將聘禮交給主人時說:『某使者名敢納征。某冒昧的向您贈送聘禮。家主回答說:『吾子順先典,貺賜也,即贈予、給予某重禮,某不敢辭,敢不承命?您遵循先人的制度,賜某重禮,某不敢推辭,不敢不奉命。其餘與納采禮相同。

聘禮多少,各地風俗不同。民間有俗語云:『十里不同俗。』足見差異之大。〖家禮〗中描述『幣用色繪,貧富隨宜,少不過兩,多不逾十。今人更用釵釧、羊酒、果實之屬亦可。』即古代是隨貧富而定,用二到十匹布,或釵釧等首飾,加上酒、肉、果類等。其它可隨地區風俗而定。近年由於傳統文化的缺失及經濟主義的盛行,許多地區的婚聘禮品,盲目攀比,以財物的多少來恆量彼此是否『重視』。這種熱情之心是值得肯定的,但形式極不可取。

司馬公曰:文中子曰,昏娶而論財,夷虜之道也。夫昏姻者,所以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也。今世俗之貪鄙者,將娶婦,先問資裝之厚薄,將嫁女,先問聘財之多少。至於立契約云『某物若干,某物若干。』以求售其女者。亦有既嫁而複欺紿欺騙負約者,是乃狙儈賣婢鬻奴之法,豈得謂之士大夫昏姻哉?其舅姑既被欺紿,則殘虐其婦,以攄張也,即擴大其忿。由是愛其女者務厚其資裝以悅其舅姑者,殊不知彼貪鄙之人不可盈厭,資裝既竭,則安用汝女哉?於是質其女以責貨於女氏,貨有盡而責無窮,故昏姻之家往往終為仇讎矣。是以世俗生男則喜,生女則戚,至有不舉其女者,用此故也。然則,議昏姻有及於財者,皆勿與為昏姻可也。

一千年前,司馬溫公已批判婚娶論財之鄙,當今之世,更需借鑒。婚禮財物多寡,盡心即可,擇偶在德不在財。

三、親迎

古之婚禮皆在男方家中舉行,當今大多數城市居民選擇在酒店中婚禮,亦可。

前期一日,女氏使人張陳其壻之室。

在婚禮前一天或幾天,女方置辦嫁妝,古謂之『鋪房』,主要是準備『氊褥帳幔帷幙』等用品。此據各地風俗而異。

厥明,壻家設位於室中。

婚禮當天黎明,男方家設置好婚禮的廳堂,一張倚桌比較矮的桌子,東西相對兩個座位蒲團或席、坐墊,酒壺,酒杯,蔬果、以及一套合巹用一個小葫蘆左右分成兩半。在廳堂的東隅設好盥洗的盆、巾。

若於酒店中舉行婚禮,則佈置於酒店中。若是家中舉行婚禮,則佈置於家中。

主人告於祠堂。

主人至祠堂告拜,禮儀和納采時的告拜相同。祝詞說:『某之子某,將以今日親迎某地某氏,不勝感愴。某的兒子某,將在今天親迎某地某氏,不勝感激。

此禮可在家中先進行,待後續程序妥當後,再出發去酒店。

遂醮其子而命之迎。

於祠堂設桌,桌上放酒壺,酒杯。主人著禮服,坐於堂東側,面向西。於主人位西北方設新郎席位,新郎從門西側進,站在席位西側,面向南。贊者取杯,倒滿酒。拿到新郎席位前面。新郎向贊者施禮,然後面向南跪坐於席上,接過贊者手中酒杯,將酒倒在地上祭酒與冠禮中的醮相同,直起上身,將杯所餘酒喝掉。平身,離席。將杯還予贊者,再次向贊者施禮,然後到父親面前。面向東跪下,父親告誡兒子說:『往迎爾相,承我宗事,勉率以敬,若則有常。前往迎接你媳婦,來繼承我家的事。你要以恭敬之德努力率導媳婦,使她繼承你母親的德行。你對媳婦的率導要堅持有常。新郎說:『諾,唯恐不堪,不敢忘命。是,唯恐自己不能勝任己責,不敢忘記父親之命。然後新郎稽首,平身。出廳堂。

若父親已故,則不用此禮。參見圖2-22醮壻圖。

此禮可在家中先進行,待後續程序妥當後,家人出發去酒店,新郎出發去迎親。

醮壻圖
圖2-22醮壻圖

壻出,乘馬。

新郎出發迎親。古代新郎要騎馬,並且迎親隊伍前要有兩個燈籠做前導。今用汽車,可準備兩個用桿挑的燈籠,待至距女方家較近時,下車,由兩位著禮服的執事者在前挑燈籠,步行至女方家迎親。

至女家,俟於次。

到了女方家門口,在大門外等候。待家主出來迎接。

女家主人告於祠堂。

女方家主人至祠堂告拜,與納采時的告拜同,告拜辭後面改為:『某之第幾女某,將以今日歸於某官某郡姓名,不勝感愴。某的第幾女兒某,將在今天嫁給某地某人,不勝感激。』

遂醮其女而命之。

新娘穿好婚服,立於廳堂外,面向南。父親坐於廳堂東側,面向西。母親坐於廳堂西側,面向東。母親座位東北設新娘席位,席面向南。贊者醮酒,與新郎醮禮儀式相同。然後,新娘進至母親左側。父親告誡說:『敬之戒之,夙夜無違爾舅姑之命。要謹慎、恭敬,早晚不要違舅公公婆婆的教導』母親將女兒送至廳堂門口西側,為新娘整理一下婚服。說:『勉之敬之,夙夜無違爾閨門之禮。要勤勉、恭敬,早晚不要違背家中禮儀諸位伯母、叔母、嫂、姐妹送至庭院城市內,可送至小區門口門口,為新娘整理一下衣衫,由一位女性尊長說:『謹聽爾父母之言,夙夜無愆。謹記你父母的教導,早晚注意不要有過失。參見圖2-23醮女圖。

以上女方家告拜禮及醮禮,可在新郎迎親隊伍到來之前,在女方家中舉行。與男方約定好迎親時間,以免耽擱。

醮女圖
圖2-23醮女圖

主人出迎,壻入奠雁。

新郎到後,女方主人至大門口迎接夫婿,相互揖讓後,婿拿著雁可用木雁跟在主人後面進門,到達廳堂。婿從西側進入廳堂,面向北跪下,將雁放在地上,贊者將雁收起。婿稽首,起身,再拜。主人不用回拜。新郎說:『某受命于父,以茲嘉禮,躬聽成命。某受父親的教導,來完成這個美好的婚禮,躬聽您的命令主人說:『某固願從命。某當然願意完成這個婚禮然後新郎即接新娘出門。參見圖2-24親迎圖。

雁,取其順陰陽往來之義。〖禮記·士昏禮〗中,納采、納吉皆用雁,雁為侯鳥,冬去春來,順和陰陽,對婚禮有美好的喻意。無雁,可用木刻的雁古已有之程子曰:『取其不再偶也。』

親迎圖
圖2-24親迎圖

姆奉女出,登車。

由伯母或叔母送新娘出大門,婿向她揖拜,從西側出門,主人不出門。婿出大門,新娘跟在後面。婿打開車門,等待新娘上車。伯母說:『未教,不足與為禮也。沒受過什麼教育,不必和她禮讓。』然後新娘上車。

傳統婚禮中,新娘父母是不到場的,現今在許多鄉村,依然保持這樣的風俗。在城市婚慶中,新娘父母大多到場。這裡建議,若是在酒店中舉行婚禮,則新娘父母到場,若是在新郎家中舉行,則不建議新娘父母到場。

壻乘馬先婦車。

若新郎會開車,依古禮,親自為新娘駕車行駛一段距離,然後交給司機。新郎的車在前,新娘的車在後,新娘的車亦開車燈做前導。

至其家,導婦以入。

至家或酒店,新郎先下車,等新娘下車後,向新娘行揖禮,引導新娘入廳堂。之後,每經過門口,新郎與新娘都相互行禮,新郎揖禮,新娘肅禮。

肅禮:參考卷三〖尊卑揖讓·周禮九拜〗

壻婦交拜。

伴娘在東側佈置新郎坐席,伴郎在西側佈置新娘坐席。新郎盥洗,伴娘為新郎澆水,遞巾。新娘盥洗,伴郎為新娘澆水,遞巾。新郎揖請新娘就席,新娘回拜,新郎再回拜。然後一起就席。

注:伴娘,〖家禮〗書為『婦從者』,伴郎,〖家禮〗書為『壻從者』。未提及性別。予建議皆用女姓為善。

就坐飲食畢,壻出。

席位,新郎在東,新娘在西。

祭:贊者上前斟酒設饌,新郎新娘一起祭酒各取一杯酒,緩緩倒入同一盞盤中,又共同切一塊肉,放入另一盤中或各用筷子夾兩三下菜,放入同一盤中,祭畢,贊者將所祭酒菜的盞盤徹走供奉祖先神位

餕:新郎與新娘同食一塊肉豬肉、魚、兔皆可,可用米飯、醬、肉汁佐餐。像征性的吃三次即可。

酳:贊者分別給新郎新娘斟酒,請他們用酒清口安食,新人要先拜而後接受,贊者答拜。

合巹:贊者進授以紅絲線牽連的巹用一個葫蘆,從上至下劈為兩半,分別將兩半葫蘆斟上酒。新人先拜而後接受,贊者答拜。新人執巹各自飲半杯後交換,飲完。

新人起身,相互揖拜,轉入新房。贊者徹饌。參見圖2-25庶人婚禮圖、2-25品官婚禮圖。

 庶人婚禮圖
圖2-25庶人婚禮圖

品官婚禮圖
圖2-26品官婚禮圖

復入,脫服,燭出。

此時,由新人父母或其他執禮者招待賓客。新人到房內換下婚服。

司馬公曰:古詩云,結髮為夫婦,言自少年束髮即為夫婦。猶李廣言結髮與匈奴戰也。今世俗昏姻乃有結法之禮,謬誤可笑,勿用可也。

又曰:結髮,猶束髮,成年之謂也。

主人禮賓。

由新郎父親禮以『一獻之禮』禮眾賓客。一獻之禮又稱三爵之禮。是燕饗之禮的禮節,源於周禮。大致步驟為三步:先由主人取酒爵致客,稱為『獻』;次由客還敬,稱為『酢』;再由主人把酒注入爵後,先自飲而後勸賓客隨著飲,稱『酬』,合起來稱為『一獻之禮』。當然,今不用爵,用普通酒杯即可。一獻之禮後,賓客開宴,隨地方風俗而行,稍後新郎新娘敬酒禮賓。

四、婦見舅姑

明日夙興,婦見於舅姑。

次日早晨,新娘著禮服非婚服見舅公公婆婆。舅姑坐於正堂上,東西相向,身旁或前面各放一小桌。新娘用籃子提著棗與栗,由門西側進廳堂,進至舅前行拜禮,然後將籃放於小桌上,舅用手撫摸一下籃中棗、栗,起身,向新娘回禮,新娘轉過身體避讓舅之拜禮,並再次向舅行拜禮。新娘後退,從隨從者手中接過腶脩古為搗碎並加有姜桂的肉,今任選一份肉食即可,再進到姑席前,向姑行拜禮,把籃放在姑的小桌上,姑站起,向新娘回拜禮。參見圖2-27見舅姑圖。

 見舅姑圖
圖2-27見舅姑圖

舅姑禮之。

禮儀與父母醮女之儀相同,辭令酌情而改。

婦見於諸尊長。

新娘受禮之後,若同居有尊長,則舅姑引新娘至尊長室中拜見,和見舅姑之禮同。比舅姑輩份高的親族,由舅姑引導,一起拜見。與新娘見舅姑之禮同。之後,新郎新娘一起拜見諸長輩,其儀與冠禮後冠者見諸尊長的禮儀相同。

五、廟見

三日,主人以婦見於祠堂。

婚後第三日,主人帶全家至祠堂拜祖,與冠禮後拜祖之儀同。告辭改成:『子某之婦某敢見』其它相同。參見圖2-28見祖禰圖。

見祖禰圖
圖2-28見祖禰圖

六、壻見婦之父母

明日,壻往見婦之父母。

新娘的父親迎送揖讓與接待賓客之儀同。新娘母親在家中接待新人。

次見婦党諸親。

然後去拜見新娘同族尊長。

婦家禮壻如常儀。

古禮中強調務必要先拜見新郎家父母及親族,再拜見新娘家父母及親族。以為『男先於女』之意也。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