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20|回覆: 1

[國學教育研究] 【〖論語〗教育思想今繹】·中國教育精神探源的嘗試之作

  [複製連結]
李如密 發表於 2017-11-6 10: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論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其思想內蘊非常豐富,可以對之進行多方面的解讀。但它首先是一部教育著作,是教育儒學的代表之作,對後世教育影響深遠。甚至可以說,中國教育精神的源頭就在於此。【〖論語〗教育思想尋繹】的作者陳軍是一名特級教師和資深校長,他對【論語】的解讀與諸多專家學者的【論語】研究成果不盡相同,具有相當鮮明的個性特點。我非常認真地通讀了這本有思想、有趣味的著作,感受頗多,收穫很大。

據了解,作者七八歲即開始接觸【論語】,練就了一身『童子功』。後在研究語文教學時,注重從【論語】中尋找思想支點,自覺地將讀與用結合在一起。他說:『我研讀【論語】最得意的地方,就是把每一章每一節都看作教育對話的情境。【論語】中的章節,有的有問有答,交流形態很完整。在我的眼前,【論語】靜穆的文字章節都是活生生的具體教育情境。我看到了活生生的孔子,活生生的學生,活生生的思想,我也跟他們活生生地在一起。』他常常把歷代大家的註疏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在比較中,所得到的是教育的義理。他揣摩得最多的是朱熹、劉寶楠、錢穆、楊伯峻等學者的文字。爲了更加深刻、精準地把握【論語】中的教育思想,他還利用各種機會,向著名語文教育家於漪老師、【孔子百科辭典】主編夏乃儒先生和上海師範大學燕國材教授虛心請益。這一切的努力,均在該書中充分體現出來,那就是對【論語】章句及意涵的解讀非常精準紮實。

對於【論語】及其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可謂汗牛充棟,但是也存在陳陳相因、人云亦云的現象。本書作者顯然不滿於這種狀況,獨立研讀愈深,愈易產生新的想法。當然,這些新鮮的觀點決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是刻意標新立異的,而是源於前人的啟示和自己的融會貫通。如關於『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前人已有較爲成熟穩定的解釋,但是陳軍老師還是作出了自己的『新解』。他將二者視爲孔子的『八字憲法』,認爲『聞一知十』是學習終身的發展過程;『舉一反三』是促進『聞一知十』的最近發展區學習的聯想與遷移。『發散』是『舉一反三』的特點,『集中』是『聞一知十』的品質。『三』是『一』的同類型,『十』則是『一』的推進甚至是質變。這種詮釋,就既言之有據,又令人耳目一新。再如關於『教學相長』,學界也是有著通常的解釋,但陳軍老師更進一步,認爲『相長』之『相』,表達的是一種互助關係。教學相長涉及四邊關係:一是『我我』關係,即我既是師又是生,常常進行『我』對『我』的啟發;二是『我他』關係,即我爲師,他爲生,我他之間相互啟發;三是『他他』關係,即『我』啟發的『他』,去啟發另外的『他』,從而實現『我』引導下的『他他』共進;四是『合眾』關係,即『我』與若干『他』聚集一起討論,實現立體交叉啟發。不論是哪一邊的關係,相長的『長』,主要體現在思維活力的增長,思想內涵的提升與人格境界的拓展。這種在平易處挖深、定論處出新的見解表達,是需要足夠的學術素養和創新勇氣才能做到的。

作者本人曾說,他研讀【論語】,有一個『繹』的意識,就是在廣闊的思想世界中抽取、歸納教育思想線索的意思。這樣就一步步把【論語】中本來就有的可能有些斷斷續續、被掩藏的東西整理成成系統的東西。他先是通過閱讀札記,從字裡行間抽死剝繭般地提取一些教育的思想顆粒與信息,整理出這樣的綱目:一、人生;二、詩性;三、思考;四、問答;五、時習;六、知識;七、弟子;八、學友;九、群己;十、批判;十一、言教;十二、師境。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作了立意上的統整,概括出中國教育精神六義:一曰『成己』,中國教育注重以自強不息的『學』爲主線,實現『人』的自身完善與進步;二曰『善思』,中國教育注重培養『人』的獨立人格與思考品質;三曰『踐行』,中國教育注重踐行,始終強調學思結合,知行一體;四曰『薰陶』,中國教育注重文化薰陶,見賢思齊;五曰『憂患』,中國教育注重培養對社會的憂患意識和對自我的不斷反省;六曰『師道』,中國教育非常注重爲師之道。對於這一研究心得,作者認爲『中國教育精神六義』雖只是一個基本的勾勒,但這是中國教育永葆活力的必然原因,而且對當今中國的教育改革具有指導作用。

儒學的品格是講經世致用的,是強調理論與實踐的貫通的。什麼叫『傳統』?按作者的解釋就是要『傳於心』和『統於行』。傳於心,就是心裡真正信服、理解,以之爲美;統於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真的這樣去做。他指出當前的傳統文化教育恰恰是在『行』上出現了明顯的短板,所以他要做踐行傳統、並且勇於創新的人。我非常贊同夏乃儒先生的意見,認爲該書【學友】一章寫得很有創意。在這一章中,作者強調學友思想爲中國教育倫理學的精髓,和而不同是學友關係的本質特質,人生三友是學友思想的立論基點。作者既然對於孔子的學友文化情有獨鍾,那就一定不再停留於認知這一優良傳統,而是努力在自己的辦學和教學中去踐行,從而將之『傳』下去。據了解,最近五年來,作者立足自己的教育實踐,明確提出自己做校長的市北中學的學校文化特點就是『學友文化』。師師爲友,師生爲友,既是學習關係,也是人格關係。就每一個個體而言,不論校長、教師、學生,也有一個『三友』,即『與自我爲友』(自己反省自己),『與自然爲友』(向天地學習,向自然學習),『與社會爲友』(做社會進步的建設者,爲社會服務)。學友文化所講的『學』,是師生的生活方式,所講的『友』,是人際關係特徵和師生生活境界。友,是孔子提出的也是中國教育有關師生關係觀、群己社會觀以及人生哲學觀的基本理念,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態度。他倡導學友文化,就是活化傳統思想,使學校走向未來,走向現代化,這是最重要的『統於行』,是從師生精神境界上來『統於行』。這種即知即傳、即行即果的精神與做法,也是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人認真學習、作爲榜樣的。

【論語】對於作者當教師、當校長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是影響到骨子裡了』。他說:如果說我腦子裡有一點教育哲學的話,那就是【論語】哺育我的。只要我們讀到【論語】的核心,就一定感到【論語】是一部活書,【論語】的教育哲學就是活的哲學。正是這樣的一種教育情懷,使得作者『俯而讀、仰而思』,不是一頭鑽進故紙堆出不來,反倒有力地觸發其對教育現實的批判和思考。如在研究了孔子『言教』的育人之道後,作者深有感觸地發出這樣的感慨:當今所謂『師言』,從照顧面子出發,從課堂一團和氣出發,不敢重言(生怕戴上變相體罰帽子),此師之惰乎?課堂上的教師之『言』,理失而情偽,此教育乎?抑或是戕害乎?當今教育系統尚『巧言』也久矣!此教育之失乎,抑或治國之失而使教育之先失之深失之者乎?悲夫!教育要求其真,必先求其『言實』;求其『言實』,必先求其『言』『嚴』。唯虛妄之務去,唯巧言之務去。言者,國之大命也;言者,教之示範也。這段話是多麼的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說出了多少教育人的心痛,怎不令人讀來爲之動容呢?!

這本書的文字非常精煉、睿智,很好地反映了作者的文字素養和思想深度。使得整本書形成一種精緻和典雅的風格特點。且不說他給每一章均起了兩個字的標題,簡潔精準,每一章又分三節,節的題目富有詩意和哲理;也不說書的許多段落和段落的文字之間,總有一種情趣和理趣令人反覆咀嚼,思之再三;特別是有那麼多精彩的框圖示意,讓人過目難忘。西人有諺:『一圖勝千言。』陳軍老師就非常擅長將自己的思維成果進行可視化表達,使得圖文並茂、妙趣橫生。

綜上所述,我認爲這是一本中國教育精神探源的嘗試之作,作者寫得非常用心,值得一讀,特予推薦。

勤懇 發表於 2020-8-7 02:28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它首先是一部教育著作,是教育儒學的代表之作,對後世教育影響深遠。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