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73|回覆: 0

[考古發現] 鴻溝·汴水·運河

[複製連結]
張強 發表於 2017-9-14 09: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70914_001

20170914_001

清代摹本【清明上河圖】(局部) 資料圖片

鴻溝是古代典籍中經常出現的古運河名,今人以【竹書紀年】為依據,認為鴻溝開挖於魏惠王十年(前361年)。其實,這一觀點是錯誤的。

【史記·河渠書】云:『九川既疏,九澤既灑,諸夏艾安,功施於三代。自是之後,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以通宋、鄭、陳、蔡、曹、衛,與濟、汝、淮、泗會。』『九川既疏』以下四句,是說大禹疏浚九河,澤及夏商周三代。『自是之後』以下四句,是說自滎陽(今河南滎陽)開渠引河,與濟、淮等相通,形成連接宋、鄭、陳等地的運道。然而,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黃河南徙截斷濟水,經此,濟水河道或消失或成為黃河水道,乃至於今天只有濟源、濟陽、濟寧、濟南等地名保留了濟水的痕跡,故鴻溝通濟水的運道可以忽略不計,同時亦可知鴻溝在黃河南徙截斷濟水以前已經開渠。如清人胡渭【禹貢錐指】說:『至定王五年,河遂南徙,無他,河水之入鴻溝者多,則經流遲貯,不能沖刷泥沙故也。宿胥之塞,實鴻溝致之。』黃河宿胥口(今河南滑縣西南)淤塞,發生在周定王五年。從『宿胥之塞,實鴻溝致之』等語中當知,周定王五年以前,鴻溝已建成並投入使用。

汝水和泗水均是淮河的支流,汝水流量小,自汝水行運入淮受到限制,泗水是淮河第一大支流,水資源充沛,自鴻溝入淮一般走泗水。如宋代鄭樵【通志·地理略·四瀆】說:『鴻溝一名官度水,一名蒗盪渠,今謂之汴河,大禹塞滎澤,開之以引河水,東南通淮泗。』這一說法準確地揭示了濟水消失後,鴻溝由泗通淮的情況。

古人是怎樣利用濟水興修鴻溝的,司馬遷沒有交代,後人根據史料進行梳理,還原了歷史面貌。如清人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說:『禹功施乎三代,自是之後,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以通宋、鄭、陳、蔡、曹、衛,與濟、汝、淮、泗會。此禹以後代人於滎澤之北,下引河東南流,故【水經】謂「河水東過滎陽縣,浪蕩渠出焉」者是。亦引濟水分流,故【漢志】謂「滎陽縣有狼湯渠,首受泲,東南流」者是。又自是之後,代有疏浚,枝津別瀆,不可勝數。』這一論述有兩個要點:一是鴻溝引河入運時,有引濟入運之舉。『狼盪渠』是鴻溝的別稱,『引濟水分流』表明,開鴻溝時有引濟工程。【漢書·地理志上】在敘述滎陽與鴻溝的關係時記載道:『有狼湯渠,首受泲,東南至陳入潁,過郡四,行七百八十裏。』泲水即濟水,『首受泲』,是指鴻溝引濟入運,形成了至陳(今河南淮陽)入淮河支流潁水的運道。二是因『代有疏浚』,黃河截斷濟水後,鴻溝有以滎澤為運道的航段。【尚書·禹貢】云:『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孔穎達疏:『濟水入河,並流十數裏,而南截河。又並流數裏,溢為滎澤,在敖倉東南。』滎澤在敖倉(在今河南滎陽敖山)的東南,酈道元【水經注·濟水一】敘述濟水時有『源出河北,濟河而南也。【晉地道志】曰:濟自大伾入河,與河水斗,南泆為滎澤……濟水分河,東南流』之說,結合『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語看,黃河截斷濟水後,濟水『東南流』下泄不暢成為滎澤。滎澤是在濟水故道的基礎上形成的湖泊,『東至河陰縣四十一裏,又東至滎澤縣西北之敖倉十餘裏,通計得五十餘裏』(胡渭【禹貢錐指】),因此,滎澤是鴻溝通淮泗的重要水道。

鴻溝引河開運道時主要利用了黃河別流灉水,因為這層關係,鴻溝又稱『汴河』。【爾雅·釋水】云:『灉,反入……水自河出為灉。』郭璞註:『即河水決出,復還入者。』邢昺疏:『反,復也。謂河水決出,而復入河者名灉。』灉水自黃河析出後又返回黃河,故稱『反』。宋程大昌【禹貢後論·汴】道:『許叔重、桑、酈書「汴」皆為「汳」,其易「汳」為「汴」,則張汜所謂後世惡其字從反,而易以為「卞」者,古語也。』『反入』的本義是返回,因水成『汳』。又因厭『汳』從反,改為『卞』。此後,因『卞』加水寫作『汴』。此外,灉水即汳水,又稱『邲水』。【水經注·濟水一】記載邲與濟水、邲水之間的關係時敘述道:『濟水於此,又兼邲目。【春秋】宣公十二年,晉、楚之戰,楚軍於邲,即是水也,音卞。』【宋史·河渠志三】引宋代參知政事張洎語云:『渠外東合濟水,濟與河、渠渾濤東注,至敖山北,渠水至此又兼邲之水,即【春秋】晉、楚戰於邲。邲又音汳,即「汴」字,古人避「反」字,改從「汴」字。』這裏所說的『渠水』指鴻溝。將兩則論述結合起來看,汴河作為鴻溝的別稱源於灉水。

汴水是鴻溝自滎陽開渠後的基本航道。根據前人的考證,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河南一】總結說:『汴水即【禹貢】之灉水,所謂河出為灉也。春秋時謂之邲水(邲音汳,即汴字。後避「反」字改為「卞」)。宣十二年晉楚之戰,楚軍於邲,即是水也(【水經注】:「濟水東合滎瀆。濟水於此亦兼邲之稱,其地蓋即滎口受河之處。」今在河陰縣西)。秦、漢間曰鴻溝。【史記】:「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以通宋、鄭、陳、蔡、曹、衛,與濟、汝、淮、泗會於楚。」孔氏曰:「即汳水也。」汳水首受濟,東南與淮通。【漢志】謂之狼盪渠。前漢平帝時汴河決壞,至明帝永平中浸淫益甚,遣王景、王吳修築,絕水立門,河、汴分流,復其舊跡,亦曰滎陽漕渠。【說文】:「汴水受陳留浚儀陰溝(狼盪渠亦曰陰溝),至蒙(今南直蒙城縣)為雝水,東入於泗。」【元和志】:「禹塞滎澤,開渠以通淮、泗,漢永平中命王景修渠(景所修築謂之渠堤),歲久湮廢。晉末劉裕滅秦,髮長安,自洛入河,開汴渠而歸。其後復塞,隋大業初更開導,名通濟渠,西通河、濟,南達江、淮。」』綜合以上諸說,一是汴水就是灉水,邲音汳,邲水就是汳水。二是『汳』的本義是『反入』,系加『氵』所致。後世避『汳』從反之諱,改為『卞』。三是『卞水』是汴水的初寫,是汳水及邲水的別寫,初指黃河別流灉水(雝水)。四是因『首受濟』,故灉水既是黃河的別流,同時又是濟水的支流。五是汴河是黃河聯繫江淮的交通要道,為了恢復其運力,東漢王景、王吳重修,晉末劉裕北征時在疏浚的基礎上重開汴河,隋煬帝在前人的基礎上興修通濟渠。

在歷史變遷中,鴻溝分別與黃河、濟水、淮河等水系發生關係,形成不同航段。前人敘述鴻溝時,或因地名命名,或因水名命名,同一條運河有了不同的名稱及異寫。如除了前面提到的稱謂外,漢魏時期,有『蒗宕渠』『汴渠』『浚儀渠』『官渡水』等稱;隋煬帝重修運道,有『通濟渠』『御河』等新稱;入唐以後,又有『廣濟渠』等稱。如【元和郡縣圖志·河南道四】云:『汴渠,一名蒗宕渠,今名通濟渠,西南自滎澤、管城二縣界流入。』【宋史·河渠志三】云:『汴河,自隋大業初,疏通濟渠,引黃河通淮,至唐,改名廣濟。』鴻溝在不同時期及不同航段雖有不同的名稱,但鴻溝和汴河始終是最重要的名稱。

不同的時期鴻溝(即汴河)有不同的起點和終點。先秦時期,因『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故滎陽是鴻溝的起點;又因『與濟、汝、淮、泗會』,分別有入濟水、淮河的終點。濟水消失後,鴻溝(即汴河)的終點在泗水入淮口。永平十二年(69年),漢平帝『遣將作謁者王吳修汴渠,自滎陽至於千乘海口』(范曄【後漢書·明帝紀】),此時汴渠的起點是滎陽,終點是千乘(治所在今山東高青高城)。隋煬帝開通濟渠以後,將其航線向西延伸,增加了以洛陽西苑為起點的航段;與此同時,航線跨過淮河向東南延伸,並將吳王夫差開鑿的邗溝囊括在內,如【隋書·食貨志】有通濟渠『引谷、洛水,自苑西入,而東注於洛。又自板渚引河,達於淮海』之說。【元和郡縣圖志·河南道一】載:『隋煬帝大業元年更令開導,名通濟渠,自洛陽西苑引谷、洛水達於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從大梁之東引汴水入於泗,達於淮,自江都宮入於海。亦謂之御河,河畔築御道,樹之以柳,煬帝巡幸,乘龍舟而往江都。』江都(今江蘇揚州)是通濟渠的終點。

唐代繼承隋代開渠的成果,除了以『廣濟渠』稱謂通濟渠外,主要以『汴河』相稱。如宋之問【初宿淮口】云:『汴河東瀉路窮茲,洛陽西顧日增悲。夜聞楚歌思欲斷,況值淮南木落時。』又如白居易【長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據統計,唐詩與汴河相關的詩篇不少於二百首。這一時期,汴河以洛陽皇家園林西苑為起點,以邗溝揚子渡口為終點,與長江及江南河相接,經此,形成了『西通河洛,南達江淮……其交、廣、荊、益、揚、越等州,運漕商旅,往來不絕』(杜佑【通典·州郡七·河南府】)的快捷通道,進而成為維護唐王朝政治統治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動脈。

宋代建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因政治中心東移,汴河的起點再度回覆到滎陽。宋室南渡及元入主中原後,因政治中心南遷或北上,伴隨着運河及漕運的整體東移,汴河徐州以西航段遂失去往日的輝煌。

(作者:張強,系淮陰師範學院文學院教授)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