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046|回覆: 0

[醫藥臨床] 柴胡桂枝湯加減療發熱

[複製鏈接]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6-11-4 09: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湖北中醫藥大學成肇仁教授從事中醫教學、科研、臨床近50年,臨證善用經方。筆者有幸隨其侍診3年,獲益良多,現整理其治療發熱驗案兩則與同道分享交流。

【案 一】

筆者朋友鄧某之母,女,50歲,於 2016年2月3日初診。

主訴:午後低熱1周。現病史:半月前因受涼後出現鼻塞、流清涕,數天後出現頭痛伴咽喉不適,未予處理,後咽喉不適消失,余症未減,遂於當地診所靜脈輸液3天,效果不顯,自行要求停針劑。刻下症見:午後低熱,體溫波動在37℃~38℃之間,伴鼻塞,有稠涕,咳嗽,咳吐少量白色稠痰,咳甚則覺胸悶,微惡寒,頭痛,晨起出汗,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而細。

處方:桂枝10克,炒白芍15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柴胡15克,黃芩10克,紫菀10克,前胡15克,枳殼15克,桔梗6克,生薑5小片、大棗3個自備,予中藥4劑,日1劑,水煎分3次溫服。囑其服藥後可進食熱稀粥,以增強藥效。

2016年2月5日晚,鄧某來電告知其母現已服藥2劑,其母盼病癒心切又嫌煮粥之煩,中藥每日1劑,每天喝4次,未進食熱稀粥,現頭痛、胸悶消失,從今日起晨起出汗、午後低熱未見,偶有咳嗽伴咽喉嘶啞,精神狀態較前好轉。囑其剩餘2劑繼服,去其生薑,可予冰糖、雪梨與中藥同煎,清淡飲食。1周後鄧某告知其母已愈,諸症消失。

按:【傷寒論】第1條言:『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第2條言:『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第18條言:『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此案患者因受涼外感而見發熱、汗出、頭痛、微惡風寒、鼻塞流涕、咳嗽胸悶、舌淡脈浮,脈證相參,予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但其發熱、汗出二症稍異,汗出只在晨起,發熱僅於午後。其於外感之際而見晨起定時汗出者,可知既非陰虛盜汗,又非氣虛自汗,當首慮表虛營衛不和;其發熱有定時,熱勢不高,移時又熱可自退,慮其病程已有半月之久,加之微惡風寒,前人有雲少陽證之往來寒熱,大可不必拘泥文字,或先惡寒而後發熱,或先發熱而後惡寒,或定時或不定時發熱均可從少陽論治,故方用柴胡、黃芩和解少陽以退熱。紫菀、前胡、枳殼、桔梗乃為經驗藥組,功能宣肺降氣,調理氣機之升降,又能止咳化痰。生薑、大棗辛甘相配,和營調中,助藥力以達邪。後諸症漸減,新增咽喉嘶啞,蓋其病邪有化熱傷陰之勢,囑其同服冰糖、雪梨,數劑而獲全功。

【案 二】

汪某,女,20歲,學生,於2014年12月19日初診。

主訴:間斷髮熱4月余。現病史:從2014年9月起,每過二三十天左右便發熱2~3天,與經期無明顯關係,有時可自行熱退,有時需服藥輸液後其熱方退。每次開始發熱時,先渾身肌肉酸痛,惡寒,繼而發熱,體溫波動在38℃~40℃之間,汗出而熱退。刻下症見:全身酸痛有發熱之兆伴胃脘不適,舌質暗紅苔薄白,脈弦細。既往有膽囊切除、左側乳腺增生病史。

處方:柴胡3袋(18克),黃芩1袋(10克),法半夏1袋(10克),桂枝1袋(10克),白芍1袋(10克),仙鶴草2袋(30克),生薑1袋(5克),大棗1袋(10克),炙甘草2袋(6克),免煎顆粒3劑,日1劑,開水沖化,早晚分服。

2014年12月21日二診,未見發熱,乳房觸診發現左乳外下象限可觸及一蠶豆大小腫塊,表面光滑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左腋下未觸及腫大淋巴結,舌脈同上。

處方:柴胡2袋(12克),黃芩1袋(10克),當歸1袋(10克),赤白芍各1袋(10克),瓜蔞皮1袋(15克),浙貝1袋(10克),土貝母1袋(10克),夏枯草1袋(15克),牡蠣1袋(30克),玄參1袋(10克),山慈菇1袋(10克),海藻1袋(10克),莪朮1袋(10克),天花粉1袋(15克),香附1袋(10克),蒲公英1袋(15克),免煎顆粒14劑,日1劑,開水沖化,早晚分服。

2014年12月26日三診,仍未見發熱,訴月經延期未至,余症同上,守上方去土貝母、莪朮、天花粉、蒲公英,加元胡1袋(10克),枳殼1袋(10克),懷牛膝1袋(15克),益母草2袋(30克),炒白朮1袋(10克),茯苓1袋(10克),炙甘草2袋(6克),免煎顆粒7劑,日1劑,開水沖化,早晚分服。並囑其經後繼服二診方。

患者三診後服藥期間月經即來,其後堅持於成肇仁教授門診調治月經及乳腺增生達半年余,期間多次詢問均未見發熱。

按:此案患者如期發熱,每次發熱時先惡寒而後發熱,當屬少陽證之往來寒熱無疑。其發熱前症見全身肌肉酸痛,從傷寒六經辨證當屬病在太陽之表,營衛不和,氣血不暢所致,綜其脈證,辨為太陽少陽合病。一診恰逢其預作發熱之兆,故方予柴胡桂枝湯化裁,服藥3劑後二診未訴發熱,可知服方有效。後應患者要求轉方調治乳腺增生及月經不調,囑患者每月本當發熱之期重點觀察,自從一診之後每來複診均未訴發熱不適。一診抓其往來寒熱、身痛主症,辨其太陽少陽合病,方用柴胡桂枝湯和解少陽,解肌退熱,方中用仙鶴草易參,一者取其補虛扶正達邪之效,二者取其性澀斂汗之功。辨證準確,方證對應,寥寥數劑,竟建奇功。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