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98|回覆: 0

[儒家學說] 談【論語】精要及文化內涵

[複製鏈接]
張啟功 發表於 2016-9-17 21: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談【論語】精要及文化內涵

談【論語】精要及文化內涵

錢遜近影

談【論語】精要及文化內涵

談【論語】精要及文化內涵

孔子塑像 吳為山作

論語】是一本語錄體的書,記錄了孔子與弟子之間的對話及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西漢時候有幾個本子,都早已佚失了。東漢的鄭玄根據他還能看到的【魯論】、【齊論】等本子,給【論語】做了一個注,這個注本成為後來【論語】流傳本的基礎。

論語】是儒學和中華文化最重要的一部經典。漢後2000多年,儒學是中華文化的主幹,而孔子是儒學的創始人,儒學的基本思想都在【論語】中,所以【論語】也被稱為『中國人的聖經』。

論語】的治國思想

春秋末期,作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力量衰落,各諸侯紛紛攻城略地,大小戰爭不斷。諸侯國內,父子兄弟之間篡位奪權的事層出不窮,禮崩樂壞。各家各派都提出了恢復秩序的辦法,孔子的全部思想和活動也都是為了恢復社會秩序的穩定,變天下無道為有道。

治國為政方面,孔子的核心思想是『政者正也』。這個『正』有兩方面的含義:正人和正名。正人,是要使人走上正道,包括正人和正己。不只是對百姓進行道德教育,當權者自身要正。

『正』的另外一個含義是『正名』。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人人都安於其位,按他的身份做該做的事,享受該享受的權利,恢復原來的禮制秩序。過去人們批判說,這是為了維護等級制度。但我們要看到,任何一個社會要發展,都要求各階層、各部分人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各守其道,各取其酬。沒有這一點,就會陷入混亂。現在許多亂象,都來自這裡。

怎樣做到『正』呢?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法制刑政依靠的是強制,它的作用是懲罰犯罪,使人不敢做壞事;道德禮教依靠的是教育和自覺,它的作用是使人知恥,不願做壞事。孔子主張『為政以德』,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基礎。

孔子把政權鞏固的基礎放在百姓的富足和信任上。正常情況下,先要使百姓富足,然後進行教化。即使經濟有困難,也一定要取信於民。失去百姓的信任,儘管還有經濟基礎,政權也會垮台。

這是一種以人為主體的治國思想。全部儒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在於提高每一個人的素質。

當時中國的教育都是官辦的,只有貴族子弟才能夠受教育。孔子開辦了中國第一所民間學校,對於學生的身份沒有任何限制,這就是所謂『有教無類』。

在孔子思想里,為政和教育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教育不單純傳授知識,還是培養人、培養治國賢才的手段,是關係到社會安定、國家治亂的根本大事,教育本身就是國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職能。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