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36|回覆: 0

[思維啟發] 學科走向處理好環境維度與歷史維度的關係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5-21 22: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學科走向:處理好環境維度與歷史維度的關係

從現實出發 又回歸歷史

雖然人類從來都生活在各種各樣具體的自然環境中,但似乎直到上個世紀,當人類感覺到自身生活的世界已經或即將出現嚴重的環境問題時,才開始對自然環境給予特別的關注。上個世紀後半葉,隨着環境破壞問題日漸嚴重和環保運動不斷興起,環境史開始在西方特別是美國應運而生。德國環境史研究者拉德卡在【自然與權力:世界環境史】中開宗明義:『環境史研究是環境運動的後裔。』這就非常直觀地向我們展示了環境史興起的現實基礎和學術動力。我國的環境史研究雖然是到上個世紀末才逐步興起,但其興起的現實基礎和學術動力並無不同,其廣受重視和蓬勃發展無疑跟當今中國日漸嚴重的環境問題密不可分。實際上,當前的環境史研究者也往往會以此來彰顯環境史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並認為這一研究可以為認識和解決現實環境問題作出特有貢獻。這些都表明,雖然當下的環境史研究者也會從歷史維度出發來闡釋環境史的理論與實踐,但環境史研究中的環境維度無疑是首當其衝的,而這恰恰是當下環境史研究需要給予注意的問題。

歷史研究不能自外於現實,因感受環境問題而展開環境史研究,不僅正當,而且必要。不過,作為一項漸成體系的史學研究,若僅一味以此相標榜,過於凸顯環境維度而相對忽視對這一研究來說更為根本的歷史維度,或許並非環境史研究未來發展之福。從西方特別是美國的環境史發展歷程來看,環境史研究回歸學術、回歸歷史乃是其明顯趨向。特別是近20年來,美國的環境史研究還出現了十分顯著的『文化轉向』,社會文化分析逐漸取代生態分析而成為主流範式。很長一段時間裡環境史研究者所認同的自身與現實環保運動的一致性已經明顯減弱,環境史研究者開始更多地從歷史維度、以更加多元和開放的心態來看待當今的環保主義乃至環境主義。這一轉向出現的動因、意義無疑是複雜而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那樣,『文化轉向』有利於環境史研究擺脫環保主義的消極影響,有利於增強史學界對環境史的認同。也就是說,環境史的『文化轉向』實為作為史學的環境史自然而現實的選擇。

從學理上說,環境史研究固然是因為環境問題和環保運動而興起,理應引入生態意識,關注人與自然的關係。但既然是環境史,就要歸屬於史學。當然,當今環境史研究者大概不會有人會否認自己從事的是歷史研究,而且其探究的確實都是歷史時期與環境相關的議題。但實際上,當下我國的環境史研究因為其直接而強烈的現實關懷,許多研究成果相對缺乏歷史感。比如,一些研究者往往會拿着放大鏡,細緻地搜集不同歷史時期各種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帶來的損害,將以往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開發史簡單地翻轉為環境破壞史;一些研究者脫離歷史語境,集萃歷史上各種對自然環境抱有溫情的思想和行為,來建構所謂有利於解決現實環境問題的歷史智慧或東方智慧。這樣的研究當然有其可取之處,但歷史維度的缺失使相關研究缺乏說服力,變得不像歷史研究,甚至完全有可能從根本上消解環境史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歷史研究的價值主要不在於簡單地為現實問題提供註腳,而在於通過賦予現實問題歷史性、通過對現實問題歷史過程的梳理,讓人們可以更全面地觀察和反思它們何以出現、何以如此。如果環境史研究者任由自己的現實關懷發酵,以強烈的環保主義乃至環境至上理念來指引自己的環境史研究,就會使研究難以在具體的歷史情境中對以往的人類觀念和行為給予『同情之理解』,從而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甚或荒謬的認識。比如,忽視歷史上人們有限的應對自然能力和獲得必要生活資料的權利,奢談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無視歷史上鄉村的物質文化匱乏、不衛生而將其田園牧歌化;等等。

由此可見,對於當下我國的環境史研究來說,如何處理好環境維度和歷史維度的關係,顯然是一個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從現實出發,關注環境問題;帶着生態意識回歸歷史,在研究中始終牢記應有的歷史維度和歷史感。這或許不失為可行的路徑。

(作者為南開大學教授)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