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370|回覆: 3

[大成拳(意拳)] 闌珊集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5-12-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樁法概要

在相對靜止狀態中求得拳勁的訓練,稱為『站樁』。這個名字從哪個時代提出的,已經不好考查了。據專業家們所談,『樁』的意義是指兩腿自膝以下,猶如埋在土中的木樁,這種感覺上的比喻,倒是頗值得耐人尋味的。

『站樁』作為一種拳術訓練方法而出現,是我國拳術水平從低級階段過渡到高級階段的重要標誌之一。在以前,拳術訓練總是離不開『招法』,直到現在也還有人誤解拳術僅僅是招法和套路。實際上,在出現了樁法訓練以後,練拳者求得拳勁的途徑是更為直接了,拳術界對於拳術追求的目標和訓練方法,也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因而使練拳者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其他訓練方法所不能代替的力量效果訓練與之配合,組成一個綜合訓練體系。

所謂『相對靜止』,乃是指在站樁過程中身體各部沒有大幅度運動,與之相對的就是『試力』。試力時身體各部以及步位均在不斷地變換位置,由此可見,『站樁』主要是求得在一定姿態下力量的諧調,而『試力』則要求得力量諧調與運動諧調的統一,因而可以說,如果把站樁看作基礎,則試力為其發展,二者在本質上有一定的區別。

下面就站樁時的幾個問題作一簡要說明。

(一)站樁的根本意義,在於建立神經系統對於全身肌肉的指揮(由於沒有專門研究生理方面的材料,可能用辭不當),因而它既是神經方面的訓練,又是肌肉方面的訓練。所以它不僅能為拳術技擊服務,而且具有明顯的強壯身體、治療疾病的作用,在這方面有不少的例證可供詢查。但由於目前尚無大規模的醫療方面的配合研究,使我們只能是看到其效果,缺乏對其機理的深入研究,現在對站樁的健身效果的解釋,基本上是根據實踐結果進行種種推測的假說。

作為技擊的基本訓練,站樁最容易求得拳勁,拳勁的含義已有專文論及,此處不再 敷述。

(二)我國前代拳術家經過長期實踐,認識到為了達到神經指揮肌肉的目的,以期求得拳術領域內的特殊力量 —– 拳勁,必須藉助意念活動,意念活動的提出使我國拳術在訓練方法上產生了大幅度的飛躍,在拳術與體操之間形成了清晰的分水嶺。

在不同的訓練階段,為了取得不同的訓練效果,意念活動也隨之不同。

一般說來,作為拳術訓練的開始階段以求得身體各部的舒展為主。因而意念活動總是圍繞這一目的而設立的。

( 1 )在這一階段中,模似身體在水中的漂浮,可以認為是『第一意念活動』。通過這一模擬達到骨胳的伸張而肌肉不縮緊。另外還有種種說法,例如假想淋浴時舒適狀態等等,都不外是達到舒展之目的,通常在這一範圍內,就可以起到健身的效果,不必再做進一步的要求。

在身體舒展的同時,必然要求呼吸通暢而自然,心情要平靜。

有人提出站樁不要想任何事物,這種說法是根本不正確的,它不僅否認了意念活動而且從生理上說也不可能。

( 2 )進一步的意念活動,乃是假想肢體的飄散與毛髮的伸張,在這種意念活動的誘導下,不僅各個關節的韌帶受到加強的訓練,而且訓練的範圍擴大展到皮膚。應當指出對於皮膚的訓練,是我國拳術訓練中具有特色的一個環節。我國拳術界從上有一句流傳下來的話,叫作『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因此有很多人把站樁誤解為『』,其實從拳術的角度來談到『氣』,是指從呼吸的勻暢入手,進而訓練呼吸與鬆緊的配合,這一點在其他運動中也有反映。特別是要求爆發力的各種動作,當其發力的剎那,不與呼吸緊密的配合是不可能的。

那麼是否拳術訓練與肌肉無關呢?其實不然,因為當我們作各種訓練(動作或是不動作)的時候,肌肉會得到自然的鍛煉,所謂『外練筋骨皮』,是要告誡訓練者不要盲目的用力而造成肌肉的僵化而已。

( 3 )高級的意念活動總是與矛盾訓練分不開的。

矛盾的訓練,一般是從自身到身外,從局部到整體,因而隨着矛盾訓練的過程,意念活動自然有所不同,例如作初步訓練的『抱球』,乃是使人手、臂、肩、背,發生統一聯繫的一種訓練,可以認為是一種自身與局部的訓練,而進一步的假借 —- 『抱樹』,則可看成是自身向身外的擴展,局部向整體的擴展,再進一步就要鬆緊的矛盾對立面,設想在身外構成身外矛盾,應當着重指出,在進入身外矛盾訓練的階段時,必然要求整體矛盾,否則要出現偏差。

由於矛盾訓練從自身到身外不可能截然分開,有時在早期就引進一定程度的身外意念,這也是許可的和有效的。

例如在身體具有漂浮感的同時,設想隨着身外水波的蕩漾的擺動,這種意念活動,實際上是身外矛盾與整體矛盾訓練的一個部分。

( 4 )從站樁的環節來看,通常把彈力的培養設想為『踏繩』。這一沿用的語彙襯實際上有一定的偏差。因為實際上可『踏』的東西不是『繩』,而是剛度極大的彈簧。

在感覺上的彈簧強度並不是隨着練拳者的想象能夠隨意增大的,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着練拳者功力的強弱。更具體的說,它依賴於練拳者的初級階段所抱的球的分量,王薌齋先生曾說過『先抱紙球、再抱木球、後抱鐵球』。正是說明了矛盾的感覺在練拳者身上有所增加,在正確的訓練途徑下感覺及感覺的變化是訓練程度的 『溫度計』。是客觀存在的,不幸的是不少練拳者為了急於求得功力的增長,在這種感覺中摻了假,妄想以用力來代替矛盾強度的增加。毫無疑問,這是一種方向性的錯誤,是王先生屢次批判的所謂『揠苗助長』,其後果不但不能使拳勁得到提高,甚至於要走上邪路,這種後果在不同的人身上會在不同階段表現出來。

靈活與有力是拳術訓練所追求的兩個重大內容,靈活的意義,在於能夠敏銳的覺察對方力量的變化,並能不時調整自已以適應戰鬥的需要,因而拳術的講的靈活是有根據的,不是為了變化而變化。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拳術有所謂『抱羽毛球』及『鳥難飛』等訓練,前者側重於『敏銳的體察』,要求通過羽毛末梢與球體本身發生聯繫,後者則側重於通過意念誘導迅速地調整自已的整體力量狀態。

(三)樁法訓練必然有其一定的階段性,因而也就必然有其規律性,但樁法本身又是無窮無盡的,是從事拳術訓練的人終生必須堅持的基本功之一。所謂有階段是指每個時期訓練目的及體驗的感覺均有差異。一般說來,前期的訓練主要是求得伸展和舒張,隨之以自身矛盾的訓練為主建立初步的甚至是局部的連通。自身矛盾的訓練通常與身外矛盾的訓練有所交叉,不可能有極為明顯的分界線,後期的訓練則是以身外矛盾為主,並逐漸融合彈性呼應的訓練。應當明確指出,拳術是一門實踐性極為強烈的體育科學,在不同時期應當有不同的實踐,在拳術訓練的高級階段,通常必須從自已的直接實踐中提出問題,反過來用基本功的訓練加以解決。其次則以觀摩他人的實踐,分析存在的問題,找出其中可以學習之點,或是從他人失敗的教訓中給自已提出課題。

一般說來,站樁的階段性實際上是以連通『矛盾』與『彈性』訓練的重點為劃分依據的。當然三者之間並不存在截然的界限,但在某一階段內主要訓練目標是明確的,因而形成了各階段的差別。

在一定階段內,站樁的姿態,意念活動的內容,練拳者的感覺等方面,均有所不同,除此以外,針對某一練拳的具體的人來說,可能在某一階段內為了突破某一力量上的障礙而附加了特定的訓練方法,這是自當別論的。

為簡單起見,我提出以下概略區分,以供愛好者們參考。

( 1 )以『連通』為主要訓練目標時,求得身體各部的舒展是主要的,這一階段要以養生樁為主,其意念活動以身體漂浮為主,與此同時配合簡單的試力,例如兩手在水中的擺動、摩擦步以及一切體驗水的阻力的動作等等,順便要說明,體驗水的阻力乃是極為重要的訓練,這種感覺應從局部(一般從手部開始)逐漸擴展到全身。另外,還有其他各種類型的感覺,將隨站樁程度而異,不再敷述。

這一階層的動作必須強調輕、緩、勻。同時要求呼吸通暢而均勻,防止心臟和肺部承擔過重的負擔,至於姿態的要求,我擬在將來收集一些優秀武術訓練者的照片以供借鑑,要比空洞的紙上談兵實際的多。

( 2 )隨之而來的訓練,應以自身及局部矛盾為主,並向整體矛盾延伸,具體的說,就是『抱球』和『抱樹』。這一階段的意念要求應以抱持的物體為調整自身各個肢體部分的主要依據。在抱球時要求抱的明確,感覺清楚。所抱的球在不同訓練時期有『質』的差別。例如紙球有紙球的感覺,木球有木球的感覺等等。這種質的差別乃是訓練中的假借,當然是和抱真正的木球是不一樣的。假借的作用不過是要通過它來建軍立矛盾而已。我以為至少要在木球的初步感覺形成以後才可以進而『抱樹』。若干年的實例證明,凡是急於求成而跳班的人,大都留下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將來補課十分困難。

特別要說明一點的是,在上述兩個階段中都應在適當的條件下求得精神放開與放遠。這不僅是為進一步的身外矛盾打下基礎,而且沒有精神的開闊,要想取得積極的舒展效果也是不可能的。

這一階段的試力,主要以『搖櫓轆』或『蜻蜒點水』為主。條件成熟時可以輕輕推拉所抱的球或樹,爭取初步的力量與運動的統一。

( 3 )抱樹的實體感出現以後,樁法訓練須向技擊樁過渡。

技擊樁不但在曲折上與養生樁不同,其訓練內容也有階段性的差異。其一,這一階段應以整體矛盾為主;其二,這一階段應以身外矛盾為主(即假想的矛盾對象存在於身外);其三,要反映出矛盾主要方面的變化來;其四,作為我國武術訓練的秘要所在這一階段中必須建立起手心,足心,以至於頂心的吸力感,這一階段所配合的就是典型的試力動作。

( 4 )我以為在這一階段後期,要使練拳者投入一定分量的降龍樁、大步樁和子午樁訓練。看來缺少這種訓練是有缺陷的,從強度及腰腿的特殊需要來看,這些樁法的訓練者是十分必要的,這一階段試力應以『神龜出水』為主,配合各種路線的走步。

( 5 )彈性與鼓盪的訓練是拳術訓練的高級階段,這一階段雖大部以技擊樁為主,但實際上它的姿態是多樣化的,主要以訓練者的具體要求為轉移。通常能進入這一階段的人大都對拳術整體有了相當的認識;絕不能像小學生寫字一樣對着字帖一步一趨,絕大多數的練拳者(指達到一定階段的人),在這一階段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綜合性的。

從系統上來看,應當達到上下連貫,左右縱橫,溶基本訓練與發力作拳等動作於一體。這一階段乃是拳術家成熟的階段,他必須深入探討拳術的戰略和戰術,必須認真的總結前此以往的拳術實踐,結合自已的實際努力鑽研拳術的理論問題,必須獨立地發現缺點,提出問題,擬定訓練方法。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5-12-18 00:04 | 顯示全部樓層

闌珊集

在這一階段中能否在大的原則方面摸清拳術的規律,不是就事論事的,而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地提出自已對問題的看法,決定着一個拳術訓練者終生的水平。

學者是無盡的,認識也是無盡的,實踐中提出的問題更是無盡的。據我揣測,前代拳術家的風格水平和修養大都在這一階段集中的體現出來。

拳術訓練是一門深邃的科學,雖然是概略的討論站樁,但不可能不和拳術的整體發生聯繫,而且想要片言隻字地說明一個重要問題是非常困難的,弊病之處實在是太多了,只能為拳術訓練的現代化、科學化貢獻毫末的愚見而已。

論拳勁

各種體育運動,對運動員都有共同的要求,例如速度快、動作有力、能夠耐久、動作諧調、反應靈活等等。此外,各個運動項目也都有其特殊要求,這是自不待言的。

初看起來,似乎各種運動有各種不同的技巧,不經過專門訓練難以掌握,實際上這裡還隱藏着更為深刻的問題。這就是,各種運動因其目的不同,既有其特殊性,也有其力量方面的共性。本文將僅從拳術的力量方面進行探討。

從生理常識可知,人的力量來源於肌肉的收縮。粗淺地比喻,人好比一台起重機,骨骼就是鋼架,肌肉和肌腱好比繩索,當我們放鬆某一系統的繩索而拉緊另一系統的繩索,就形成了肢體的運動。肌肉和肌腱系統的鬆緊,完全受人的神經支配,而神經對肌肉系統的支配,與人們的生活及生產勞動的關。當我們日常不斷重複某一動作時,神經的支配就相對地靈敏和準確。不然的話,就相對地遲鈍和紊亂。所以當人們從事自已不熟練的動作時,自已感到很費力而效果卻很小。有些肌肉很發達的青年到農村去勞動的時候,其耐力反而比不上肌肉不那麼發達的老農民。這一方面是由於勞動的技巧及鍛練的問題,但卻反映着鬆緊不諧調的矛盾。

拳術在古代是戰鬥的手段,它的一般動作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不常出現,或是根本不出現。所以不經過鍛煉的人,往往感到用不上力量,或是感到自已用力很大而效果很小,其原因就在於此。當然,我們不能否定體力。在鍛煉程度相同的條件下,體力強者顯然處於有利的地位。然而戰鬥的動作瞬息萬變,要求力量的變化即鬆緊的變化高度靈敏,所以生理的體力優勢就相對地被減弱了。

有時在一定的條件下,體力較強而沒有經過鍛煉的人往往顯得比體力較差而經過一定鍛煉的人戰鬥力量為弱。這是稍經拳術訓練的人就可以體驗出來的,是拳術界司空見慣的事情。因而拳術從歷史實踐中提出自已所需要的特殊力量,術語稱為『拳勁』

拳術訓練的特有實質就是鍛煉拳勁。不然的話,姿態和動作都會與體操及舞蹈完全相同了。至於技巧,當然占有相當的地位,但它畢竟要在拳勁的基礎上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是拳術界的常識,茲不敷述。

根據上述討論,我們必須提出下列問題:

( 1 )為什麼沒有經過訓練的人,不能充分發揮他的力量?

( 2 )拳術所需要的力量 — 拳勁 — 及其特點何在?

首先讓我們分析第一個問題。

現代科學告訴我們,研究任何事物都必須抓住這個事物本身的矛盾。從前述比喻可知,當從們移動某一肢體時必須放鬆某一系統的肌肉,張緊另一系統的肌肉。用力更是如此。如果肌肉系統完全放鬆,當然是無力的。但如果矛盾的系統同時張緊,雖然本身肌肉處於收縮狀態,而由於兩個系統互相干擾、互抵消,所以對外來說就顯示不出作用,或是作用很弱。有些人雖然自已感到用力很大,但效果很小,就是這個道理。

人們對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動作,神經支配由於熟練而準確,矛盾系統基本上不起干擾或是干擾很小,則其體力能夠發揮出來。一旦處於不習慣或不熟悉的姿態運動中,每當用力的時候,神經支配不準確或是發生混亂,則矛盾的系統總是同時張緊,因而其體力大部分被內部的矛盾對立面所抵消,體力就發揮不出來。特別是當瞬間用力的時候,客觀上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逐漸調整身體的各個部位,則神經支配的不準確就更赤得突出。

總括來說,每當用力的時候需要身體各部分的肌肉、肌腱等,要有合理的鬆緊配合。不能達到這一點就會引起干擾,甚至於全部抵消自已的力量,所以我國前代拳術家把拳勁概括為『鬆緊、緊松勿過正』,甚至於認為拳術的問題就是鬆緊的問題,根本原因即在於此。

由此看來,鬆緊的問題是一個用力狀態的共同問題,那就必然是各種運動的共同性問題。那末,拳勁的特點何在呢?讓我們在分析第二個問題的過程中,繼續深入討論。

要分析拳勁的特點,首先要了解打擊力量的來源。我國拳術界曾有一句名言,叫作『消息全憑後足蹬』,這是打擊力量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它的意思是要利用地面磨擦的反作用力。例如我們用手去推一個重物的時候,則必須依靠腿向後的蹬力;拔河運動時,需要利用腿部向前的蹬力,這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有時拳術動作經常要利用身體動盪時由體重所產生的慣性力,而動盪的來由大都是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使自身產生運動的結果。所以雖然慣性力與推、拉的力量不同,卻都來源於同一個地方。

拳術界也有一句名言:『力由脊發』。它的意思比較隱蔽,實際上是要求利用軀幹以至肢體的彈力(當然這不是全部的含意)。有些排球運動員,兩騰空而起後才發出擊球的動作,所利用的主要是軀幹以及肢體的彈力。

為了清楚說明起見,我們還將進行下面的闡述:

當我們利用地面反作用力時,力量要由足部經過腳腕、膝、胯、腰、肩、肘,手腕而達到手,並由手傳遞出去。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某一關節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則傳遞的力量就被削弱或破壞。有時甚至無法形成足部『蹬』運動。運動員的起跑動作,看起來是簡單的一蹬,然而不經過訓練的人,根本做不到合理的剎那間的一蹬,這不是普通運動中極為明顯的例子嗎?更何況打擊動作要求蹬力通過許許多多的環節從手上傳遞出去。對神經支配的要求,必然是更為廣泛,更為複雜了。未經拳術訓練的人,通常對日常勞動所能做到的動作,神經才能合理的支配,體力才能基本上得到發揮。經過拳術訓練的人,神經支配是合理的,由足部到手部的各個環節,基本上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這個狀態稱為『連通』。『連通』是拳勁的基本特點之一。

除了連通之外,彈力是拳勁的又一特徵。我國拳術家有云:『無點不彈簧』。這是告訴我們,拳術的力量除了肢體擴張時緊強的支撐力(本身肩架的合理配備)之外,全身的彈性呼應(需從站樁中求得緊松、鬆緊的轉化,力是量方能形成彈性呼應,更加上重心的轉移,產生之慣性力及假借力。是非常重要的。從拳術的角度來看,這種彈力,通常需要以連通為基礎而發揮,沒有連通,即沒有各個重要環節的合理配合,則實際上無法利用肌肉和肌腱的彈力,因而力量的運用要受到嚴重的影響。

最重要的特點,在於拳術訓練的人,其自身矛盾是混亂的、下意識的,根本無法明確自身的干擾。而拳術訓練卻要求訓練者自已清楚地明確各種對立的體系,把各個對立的體系完全歸納於有意識的神經控制之下,使干擾的方面轉化為有利的因素,使其為一定的用力狀態服務。達到這種程度的人,他的用力方法不是單純的拉、壓、推、頂,而是在某一肌肉系統的幫助下,使自已各個肢體部分具有拳術要求的配合。這種配合就是拳術術語中所謂的『整』。由這個角度說,『整』是力量運用的狀態,是拳術力量諧調的體現,所以它本身就有程度的深淺。『連通』狀態,無妨可以看作是『整』的初步,而矛盾的綜合利用,則是:『整』的高級階段。拳術家在若干年的鍛煉過程中,重要課題之一就是要求得在各種運動條件的『整』,並使之不斷提高。順便指出,隨着『整』的狀態的提高,訓練者自身會有明確的感覺,而其外形上也有一定的特徵。程度較高的人可以通過外形來觀察訓練者的進展及其存在的缺陷。

在歷史上我國人民喜愛拳術活動的人很多。數千年來從事拳術訓練的千百萬人,從實踐中探索出極為寶貴的拳勁訓練方法,實際上是我國文化遺產中值得珍視的一部分。本文只不老祖宗從理論方面提出一個梗概而已。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

( 1 )拳勁是指連通、彈性及自身矛盾系統的控制和利用(今後為簡便起見,將把訓練者體認和利用矛盾系統的狀態稱為『建立矛盾』)。

( 2 )拳勁的訓練關鍵乃是矛盾的建立,其必要的基礎是『連通』。

( 3 )建立矛盾最有效的方法是意念活動。

( 4 )矛盾的狀態不僅在訓練者本人具有明確的感覺,而且具有一定的外形特徵。所以它是可以認識的,是可以掌握的。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5-12-18 00:10 | 顯示全部樓層

闌珊集

泛論虛實

虛實這兩個字,在我國拳術訓練中屢次為造詣較高的拳術家所引用,並認為無論在鍛煉過程中或在實戰過程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至於在拳術這門學術領域中,成為指導原則之一。

正如其他重要概念一樣,由於我國拳術在幾千年的實踐過程中,沒有或者基本沒有上升到系統的理論高度,因而虛實的含義一直是較為含混、較為模糊的。這種現象顯然已經成為學習拳術與發展拳術的重大障礙,急待拳術研究者們努力予以解決。

有人認為『虛』是指拳術實踐過程中的佯攻動作,或是不具備真實力量的姿態;『實』則是力量強點。這種說法,乃是以戰術表面現象來解釋的。而實際上,拳術界以 『虛靈』和『沉實』來說明力量狀態的兩個方面。從力量狀態的角度來看,『虛實』含意及其影響則要深遠得多。本文正是從力量狀態的含意來加以討論的。

拳術的實踐早已認識到,具備拳勁並不斷使之壯大、使之強化乃是拳術鍛煉的核心所在。在這種直觀認識的指導下,拳術鍛煉者通常總以加大訓練強度、延長訓練時間,作為解決問題的途徑,更為確切的說,其目的是使自己力量狀態渾厚、篤實。這就是『沉實』的含義。

從拳術訓練角度來說,為了求得合理的舒展,求得神經系統對肌肉合理鬆緊的控制,擺脫不合理的肌肉僵滯(所謂僵力或拙力),乃是絕對必要的。所以在初步訓練時就一再強調,儘管要求一定的姿態或一定的動作,學拳者只能在某些意念誘導下,通過自身的感覺去體認自己所探索的拳勁。

體認是拳術鍛煉者對內在活動的認識,其外部表露則是精神面貌和姿態(或動作)。我們把神和態的總體稱之為『勢』。

可以說,在訓練過程中擺脫僵力之『勢』,是『虛靈』的內容之一。進一步說,是否只在訓練之始才要求擺脫僵力就算終了呢?不是的!如果我們沿着拳術矛盾力量狀態的脈絡來看,不論是從無到有,還是從局部到整體,從自身到身外,以及矛盾主要方面的變化等等,均應從『虛靈』入手。而後才可以談到矛盾的壯大、強化,以至於個別弱點的改善。這是訓練過程中一條『唯一』的途徑,是不可逾越的原則。從這個意義上講,『虛靈』在探索拳勁過程中,貫穿於每一階段每環節之中,因而是主導的。反過來說,沉實是拳勁的壯大,是繼探索之後的必要發展。它不應當也不可能離開『虛靈』而從另外的途徑產生,因之是依附於『虛靈』的結果,王薌齋和姚宗勛兩位先生,在意拳的創造和發展中,都在這一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但這並不是說,絕對排斥了局部強化的訓練,在拳術鍛煉過程中的某一時期,伏虎樁的訓練就是實例,不過這種局部強化訓練的地位已經全然不能和『虛靈』等量詢觀了。明確地說,儘管這種明顯的強化下盤的訓練,也必須具備狂風卷樹,拔地欲飛,隨時出動的躍然之勢,而不是僵死地壓迫下肢肌肉。把下盤的訓練和總體訓練割裂開來,不恰當地擺在統轄的高度,將永遠達不到現代拳術全面訓練所要求的水平。拳術發展的歷史進程早已超越這一分階段。

即使在拳術的實戰過程中,『虛靈』也有其特有的作用。為此,我們需要探討下述問題:

( 1 )發力是否要求條件?

( 2 )發力之前有無所謂『準備動作』?

我們可以斷言,無須任何調整,並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充分發揮自已全部力量,這僅僅是理論上絕對理想化的目標。拳術家終生的訓練都在向這一目標奮鬥。盡力使自己需要的條件一般化,盡力縮小特定的要求,以期在別人認為沒有可能的條件下創造出自己的可能性,在別人較長的(相對而言)調整時間中,縮短自己的調整過程,力爭最大限度抓住戰機,不放過任何微小的有利條件。然而實際情況卻總是瞬息萬變,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變化、不斷地調整以創造有利的時間及空間條件。不論自己所需要的條件是多麼普通,所需要的時間是多麼短促,須要的變化多麼微小,總要通過運動來取得。這就是『虛靈』另一層的意思:即隨時準備迅速改變和調整自已運動的力量狀態。

拳術家為了使鍛煉者容易理解,提出了形象化的比喻,叫作『如履薄冰』。可以想像,當人們在薄冰上行走時,絕不會實拍拍地一步踏下去,而是要使全身保持着『試探』之勢,以便一旦感覺到腳下的冰層有問題的時候,迅速拔腳而起。拳術家正是抓住這種力量狀態,以便使自已能迅速變化(包括步法的轉移)的最大能動性得以發揮。

這種力量狀態,在奮力一擊的條件構成以前,總是居於主導地位的,不僅如此,它還為力量效果的強化、力量的脆快等提供合理的基礎。因為它最利於力量的調動及集中。

但是,這並不排除在某些過程中以自己的優勢兵力作為創造有利條件的輔助手段。而從戰略上說,是居於暫時的、有若干附加條件的地位。

當然,由於拳術鍛煉者的訓練程度、身體素質的不同,其力量的強弱亦顯然不同。這就提出了矛盾強化、力量渾厚的訓練要求。所以力量的壯大也是決不可偏廢的一個方面。然而它和『虛靈』有密切的聯繫,在訓練過程中不能孤立地看待。

不少拳術愛好者們總喜歡把一切歸究於功力的大小,因此大都出現只追求沉實而不求虛靈的偏向。殊不知現有的功力是否能合理地使用?是否能發揮應有的效能?以至於怎樣才能使現有功力壯大起來?這不僅是量的變化,還要努力爭取質的變化。如此等等都和對『虛靈』的認識密切相關;也和把『虛靈』擺在甚麼地位有關。一見之愚,僅供拳術研究者們參考。

論矛盾在拳術訓練中的地位及其他(一)

一切體育運動都講究『諧調』,而諧調卻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它要服從不同運動項目的目的和要求。就拳術而言,我以為應從兩個方面來認識:即運動的諧調和力量的諧調。二者是兩個不同的範疇,但卻是相互關聯的部分。

首先必須回答的問題是『什麼是拳術的諧調?』我以為,在拳術領域裡,所謂諧調就是『一致性』。現在讓我們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

拳術訓練的目的,粗糙地說就是培養發力的本領,廣義的發力應當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力量作用於對方的整體,稱為放;另一種是力量作用對方的局部,稱為擊。從這一點出發可以看到如下的結果,即一切力量的體現必須通過一定的運動或動作。不論這個動作是有意識的或是無意識的,也不論這個動作的幅度大或小,動作的時間長或短,總之與動作絕對分割的力量是虛構的力量,是根本不能發生效果的。所以我們可以說,沒有諧調的動作就影響力量的充分發揮。從這個意義上講,動作諧調是力量諧調的必要條件。

我在【論拳勁】一文中,曾對拳勁的基本特徵做了探討,提出了『連通』、『彈性力』和『矛盾』作為拳勁與其他運動力量相比較的特殊性。由此,拳術在任何狀態下對於動作的要求是不應當造成拳勁的障礙的。這一點,實際上規定了拳術中動作過程諧調的含義。所以,拳術中某種動作是否有『一致性』,取快於這種動作能否暢通地體現拳勁而不是削弱拳勁。

因而一般藝術性動作的諧調與拳術的動作諧調有其根本的區別,前者沒有打擊力量和打擊意識,而後者卻完全由其體現的拳勁去判斷。兩者不可相提並論。

其次,所謂力量的『一致性』要求調動全身的積極因素集中地為連續打擊服務。這種打擊無妨稱之為拳勁的運用,因而拳勁的訓練從原則上講就是力量一致性的訓練。換句話說,拳勁就是拳術所要求的力量諧調的狀態。

在【論拳勁】一文中所提出的三個特點,大體上概括了拳術力量的訓練要求。但是,我們對三者的關係需要更明確的認識,三個特點在拳術訓練者身上不是單獨地出現,只不過在不同時期側重點有所變化,另外在概念上三者的確從屬於不同的範疇。因此,在理論分析上有必要加以區分。

通常,初期鍛煉的學拳者應當從『連通』入手,以便較快地使身體主要關節服從神經調動,為進一步高級活動奠定基礎。但是,鍛煉者很快就應引進矛盾狀態的訓練,單純地、一味地追求『連通』是不對的,不引進矛盾的訓練,要想大幅度提高『連通』的程度也是不可能的。

我們要問『所謂很快』是什麼意思?從時間上怎樣就算『很快』?回答是不應當以時間長短來定義『很快』,而要看練拳者的訓練效果。這就是說,初步的『連通』狀態應當有其客觀標準,達到這種標準就應當及時地引進矛盾訓練,那麼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這種標準是什麼?回答是『連通』的初步標準主要是肢體的加重感。實踐證明,通過一定的意念活動,學拳者本人會產生肢體的加重感。這種感覺實質上是肌腱合理張緊的反映。除了加重感外,還有其他感覺,如脹的感覺,蟻爬的感覺等,此處不多敷述。

這裡再說明兩個問題:

( 1 )拳術訓練者的放鬆只是訓練過程的必要手段而已。其目的仍然是合理的張緊。所謂合理的張緊,主要是指肌腱,特別是關節處肌腱的張緊,這種合理的張緊是若干年來拳術實踐的總結。由於這種張緊主要體現在關節上,所以它必然會把訓練者自身的感覺與其骨骼、肩架連繫起來,由此引出第二個問題,即『形』與『神意』的問題。

( 2 )自身感覺與外形,二者是兩種不同的事情,但卻是表里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合理的張緊必然會有合理的外形。拳術界提出『神意』的概念已有多所,迄今未有明確解釋,我認為所謂『神意』,是在一定精神狀態及意念活動誘導下對自身感覺的體認狀態。它與『形』是不可分割的。

沒有合理的意念誘導下的合理感覺,要想有合理的外形是不可能的。反過來說,外形不合理則其『神意』也必然有缺陷焉。否則的話,教拳的老師何以判斷學生的內在活動正確與否呢?至於過去拳術界的老話『只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其意義只不過是告誡學拳者不要單純模仿老師的動作外形,這是應當特別指出的。尤其對於初學者來說,經常需要校正姿勢。這一點不是很明顯的嗎?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5-12-18 00:16 | 顯示全部樓層

闌珊集

現在讓我們回到拳術訓練中的矛盾這個本題上來:

所謂矛盾,是指學拳者本身的力量對立狀態。這種狀態,是有些人所謂內家拳術遙遙系公認的重要的拳勁訓練。這些拳派常有所謂『摸東西』或『找東西』的說法,其朝夕以求的,大都指的是建立這種力量的矛盾狀態。由此可見,實踐已經證明建立矛盾的重要性。各派系的差別,原則上在於其方法和側重點的不同,而且各派系對這種矛盾的認識深度也越來越顯出差距增大的趨勢。

從原則上講,矛盾的建立深刻地影響到以下諸方面:

( 1 )通過對立面的存在來檢查某種用力狀態的薄弱環節。這是因為,對立面和主動面通常總是需要同時出現(儘管先後的強弱程度有時可以不同)。因而可以說,沒有對立面就是沒有主動面(換成拳術術語叫做『沒有東西就是沒勁』)對立面的具體化就是主動面的集中(或諧調),對立面的逐漸沉厚和變換速度就是主動面力量的逐漸增強與反應能力的提高。所以,二者總是相反相成的。

( 2 )從神經支配上體認到某種用力狀態的對立面的存在,並且加以控制,以便在真實的用力過程中儘可能削弱其破壞作用。

( 3 )對立面的建立是構成拳術假借的必要和充分手段,它使拳術鍛煉者對於自然體力的運用有了飛躍,起了質的變化。前輩拳術家曾經留過一句名言,叫做『假借無窮力』,使我們可以想像在拳術家心目中對於『假借』給予多麼高的評價!當然,我們不應當呆板地從字面去理解『無窮』,而它只是說明假借有充分積極的效果。

( 4 )對立面的建立是彈性與鼓盪的基礎。從拳術實踐來看,彈性與鼓盪既是力量的訓練狀態,又可直接作為力量運用的狀態。所以從拳勁的角度上說,它是上層建築。沒有矛盾的對立統一做為基礎,要想構成這種上層建築是極為困難的,甚至於為了達到同樣的目的需要付出極大的體力訓練和時間,而且存在着發生方向性偏差的危險。

綜上所述,建立矛盾並求得矛盾的統一,乃是拳術訓練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它將左右着學拳者最終的拳術成就。因而我們應當從拳理的方面進一步加以剖析,以便幫助學拳者少走彎路,取得更大的訓練的效果。

論拳術訓練中矛盾的地位及其他 —- 拳術矛盾訓練概要(二)

由前文可知,矛盾訓練在拳術領域內占有重要地位,聯繫着拳術訓練中各個重要環節。為此,必須進行較深入的分析。

從矛盾建立的生理方面來看,它是在一定的意念誘導下,練拳者自身形成的力量對立狀態。這種對立狀態,從其建立過程來看,乃是由局部到整體,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

拳術家在評論練拳者的動作時,經常引用『局部』或『整體』這兩個概念,而且通常認為『局部』是有缺陷的,在原則上是有問題的。這時所謂『局部』和『整體』,是指練拳者所建立的矛盾狀態的範圍。不言而喻,我們所要求的當然是『整體』而不是『局部』。所以發生『局部』的現象,除了練拳者的程度 — 初學者必然先從『局部』入手 —- 之外,大都是由於練拳者對於拳術訓練的原則方向不明確所致。

而從練拳者的意念活動看,可以根據假想中的對立面所處的位置,把矛盾劃分為自身與身外兩個方面。

王薌齋先生曾有幾句名言,叫做『自身皆俱備,反向身外求』,『不求已身,無物可求,執着已身,一無是處』。我以為這兩句話深刻地揭示了矛盾狀態所應有的發展過程。這時,首要問題在於認清『具備』甚麼?『求』甚麼?否則大量的訓練活動將成為盲目的行動,抓不住主題和要害,訓練結果似是而非,甚至於產生不良後果。

所謂具備,可以說是指自身的肢體及肢體之間的矛盾狀態已經得到建立。能做到這一點,即使是初步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容易。然而僅僅是把矛盾狀態局限於自身肢體範圍之內,卻是完全不夠的,必須使矛盾狀態進一步發展和延伸,把對立面假託在身外的目的物上。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為了求得力量的一致性,必須存在着假想的身外的對立面,做為體驗力量一致性的對象。而矛盾的對立面,實際上是力量運用過程中的對象與敵人,沒有這種對立面,則無法從自身感覺上檢查自已力量一致的程度。

矛盾狀態的自身和身外之分,主要服從於訓練者的意念誘導活動。但自身矛盾狀態是身外矛盾狀態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發展。沒有前者的訓練而直接求取後者時困難很大,收效緩慢。當初步俱備前者以後,如果不向後者發展,則將永遠限於較低的水平上。拳術界經常發現某些練拳者經過多年訓練以後,自身力量得不到應有的發揮,這可能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另外,即使是部分練拳者進入身外矛盾訓練階段時,幾乎經常地、大量地出現一種偏向,這種偏向是:在建立身外矛盾的過程中,忽略了自身矛盾狀態。拳術的實踐證明,不在自身矛盾的基礎上去尋求身外矛盾,就不可能沿着正常的軌道發展。非常容易把自身『僵滯』、『用力』等誤解為合理的張緊。因而在進入身外的矛盾訓練階段後,進步很慢,弊端叢生。有的人甚至於終生不能求得拳術水平的提高,只能收到局部強化的效果。因而搞清自身與身外的相互關係是十分重要的,這是有關矛盾訓練的方向性的首要問題。

其次,從體認矛盾的方法上來看有所謂『靜止』與『動態』的兩個方面,我們所以提出這個問題乃是鑑於部分練拳者存在着輕視動作的傾向。自從王薌齋先生倡導『意拳』以來,對於拳術界做出了不少巨大貢獻。很多練拳者從站樁入手,力量都有顯著的、迅速的提高,但近來部分人似乎認為只要站樁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這種看法是完全錯誤的。站樁固然很重要,但如果缺乏動作(包括試力、發力及作拳)的訓練,則根本談不到力量的運用。從理論上看,任何動作都有運動因素在內,因而有動作諧調的要求,它將比單純的站樁要複雜得多。所以從『相對靜止』到『動作』,並不簡單的是形態變化的問題。在本質上也有區別。直接的說,站樁本身主要是力量諧調的訓練,而試力(連同發力及作拳,下同)則是力量諧調與運動諧調的綜合體現。當然對於站樁具有相當修養的人,如果在正確的訓練方法指導下,很容易掌握動作要領,這是事實。但站樁終究不能代替試力,更不要說代替發力與作拳了。不經過動作訓練,將永遠不能體會『動作』與『力量』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們見到過不少的例子,一些人在相對靜止的狀態下摸到一此矛盾,而其動作水平卻落後很多。以致於不能發揮應有的力量。這是使部分人長期停滯無法提高的又一重要原因。

根據上述討論,很自然的提出一個很尖銳的問題即『什麼是試力?』或者更明確地說,『試力』過程中所謂的『力』是指什麼?搞清這一重要概念,將會使絕大多數練拳者得到迅速提高,並使『試力』這一環節在整個拳術訓練過程中能夠在訓練程序上得到合理安排,即不過早又不過遲。

試力就是在動作過程中建立起拳術所要求的矛盾狀態。這裡順便說明一個問題,通常具有相當歷史的拳派,要求動作『輕』和『緩』,例如、等等。特別是對初學者,要求動作不用力,乍看起來,豈不是失去試力的意義了嗎?其實不然,正因為拳術試力訓練所指的『力』乃是矛盾的體現,與一般人泛指的肌肉緊張有內在的區別,所以在訓練一開始的時候,特別要求注意避免一般人的用力習慣,而要通過意念誘導建立起矛盾狀態來。如果訓練者在初期呈現肌肉混亂緊張的狀態,則拳術要求的矛盾根本無法建立起來,失去了求得高程度的拳術水平的可能性。否則的話,我們像拳擊訓練一樣,用沙袋做假想敵來練習不更直接一些嗎?但實際上,我國拳術訓練方法及拳術的水平早已超過了這種初級的、較為原始的階段。意念誘導下以『輕』和『緩』入手來建立拳術所要求的矛盾,恰恰反映了我國拳術領先於世界水平的所在。

有人也許會問,拳術作為技擊來說『輕』和『緩』能克敵制勝嗎?當然不能。請注意這僅僅是入門的手段,一旦建立起矛盾狀態了,可以而且必須有『強化』的訓練和『迅速』的訓練。關於這一方面將另有專文敘述。

本文下面所討論的重要命題是拳術矛盾的主動方面,為了清楚起見,我們以『撐』和『抱』這一對矛盾為例加以說明。

拳術界傳統上流傳着一名老話,叫做『撐三抱七』很多人對其含意產生了誤解,以為三和七是指力量大和小的對比。我們可以提出兩個問題,其一是『撐四抱六』或『撐二抱八』有何不可?其二是練拳者及指導者又將怎樣去判斷撐和抱的力量對比,從而加以掌握呢?

我以為『三』和『七』所指的意義根本不是撐和抱的力量大小的對比,而是指要以『抱』為矛盾的主動方面。

假定我們用手推牆,則人的推力與牆給人的反作用力構成一對矛盾。這兩個力量代表着矛盾的雙方,而且永遠是大小相等的。但人不去推牆,則牆絕不會來推人。牆所給與人的反作用力的大小,決定於人推牆時所加推力的大小,這樣我們就說人的推力是主動方面。

從拳術的角度來看,抱是力量的收斂,撐是力量的發散。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起到打擊作用的是力量的發散。所謂『撐三抱七』是指在訓練中要以抱(收斂)為主動方面,而建立起矛盾狀態來。這樣訓練的目的,有其深入的含義。

大家知道,善於用兵的軍事家在不到決定性的一戰時,總是將自己的兵力隱藏起來,收斂起來,以便時機一到,發起猛烈的攻擊。拳術力量的訓練也是同樣的,經常要把自己的攻擊力量含蓄起來,有利於作戰的各個方面。然而軍事家在日常訓練過程中,是否只是一味的訓練收縮兵力,不做攻擊的演習呢?當然不是。同樣的,拳術訓練從基本訓練的階段就要不時地培養力量的發散狀態,以便為力量的運用 —- 發力和攻擊 —- 奠定基礎。實際上建立以發散為主動面的矛盾狀態要比以收斂為主動的狀態困難得多,故此必須先收斂為主做起。

到此,我們可以有條件更為具體地說明『局部』與『整體』的區別。所謂『局部』乃是建立矛盾的範圍只局限於個別肢體之間,例如臂部的抱和撐、腿部的撐和夾等等。所謂『整體』則是各主要肢體互相間同時呈現矛盾狀態,即不但在臂部和腿部有各自的矛盾,手臂與腿之間、手足與身之間等等,均呈現矛盾狀態,這種狀態在矛盾向身外方面延伸時尤為重要。明確這一概念,將有助於練拳者在建立矛盾的局部狀態後,迅速向整體發展。

關鍵問題在於,通過什麼途徑使局部矛盾向整體發展是最為方便和最容易收到效果的。本來從拳術的原則要求,身體任意兩點之間都要有矛盾,這樣才是最合理想的。但人體上有無限多點,如果逐點追求,必將『求不勝求』,因而我們必須提綱摯領地去訓練,方能統轄全局。先從大局入手,再逐漸細緻、深入。為此我們必須首先從建立梢節的矛盾狀態入手,繼之順序地建立各個關節的矛盾,通常總是從手和足部做起。

矛盾狀態是否能貫徹於梢節是一個重大問題,關係到今後力量的發揮。而由於人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手的勞動頻繁,神經指揮靈敏,所以手部的矛盾狀態比較容易形成。相對來說,足部則比較困難些(順便說一下初步的走步訓練,實際上就是下肢的試力),進一步的全身各關節連繫的訓練則更加困難,這方面的訓練完全是依靠意念誘導來實現的。例如抱和撐的狀態,本質上是建立兩臂之間的矛盾,當我們把這種狀態向各個關節擴展時,就會逐步把矛盾從局部引向整體。拳術界俗稱『無關節不頂,無關節不夾』(逢節必突,逢曲必夾),我們可以按照順序從腕到肘、到肩、到胯地一個個去解決。但這中反映在頭部之『領』,並通過『領』的意念活動逐步加重臂部所抱的假想物的重量。使這種重量感由腰部傳遞到足部而由全身來承受。這樣訓練方法會使我們在大的方面抓住全局而不致僅陷於局部。

我以為,練拳者在初步建立整體矛盾後再轉入『試力』才是最有效果的。但為了減少練拳者從『相對靜止』到『動作』這一轉折的困難起見,在整體矛盾建立起來之前,可用一些簡單動作加以訓練。這種訓練,不妨以要求動作諧調為主,然後隨着練拳者程度的提高,再適當的、按階段地提出力量諧調的要求。從已有的實例證明,這種訓練方法比單純站樁或單純動作都有更積極的效果。

總括上述,本文提出矛盾訓練時四個重要概念,即:

( 1 )局部矛盾與整體矛盾。

( 2 )自身矛盾與身外矛盾。

( 3 )相對靜止的矛盾與動作的矛盾。

( 4 )矛盾的主動方面與被動方面。

本文以為,從理論上明確這四個要領將對拳術訓練有相當的促進作用,特加以剖析。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