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631|回覆: 12

孔子不是標題黨--【論語.學而第一】串讀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1-1 07: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論語☆學而第一

【學而】是【論語】的開篇之作,在閱讀本篇之前,不得不先提到中國思想史的另一部經典【道德經】。無論是哪個版本的【道德經】他們共同的特徵之一,就是一字不言易,一字不言卦。如果根據一般的常識理解,視【周易】是周朝的國書一點也不為過,但老子的【道德經】卻是隻字不提。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去深思。這是道德經的最根本特徵之一。其次任何版本的【道德經】中均沒有任何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老子據說是周朝的史官,為何用這樣最純粹、最抽象的方式來進行【道德經】的創作,這是道德經的最根本特徵之二。
【道德經】最核心的範疇是『道』、其次是『德』。1993年出土的郭店簡本【道德經】出現了『仁義』、『孝慈』等文字。『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正臣?』的文字,說明仁、義、孝、慈的道德意識在當時已經很成熟。只不過當時社會出現了嚴重的問題,老子不得不去思考,在『仁、義、孝、慈』這些基本的道德意識淪喪的背後,更深層的原因是什麼。於是老子從仁義孝慈出發,向上追溯,着重於道與德,試圖從當時的社會思想的最頂層入手來為當時的社會問題尋找藥方。而不是向下去形成嚴謹的道德思想體系。所以如『忠』、『信』、『禮』、『勇』這樣的有特定內涵的衍生道德觀念,在簡本的【道德經】從目前的證據而言,的確沒出現過。這是簡本的【道德經】自身不同於其它版本的特徵。同樣的特徵還有如:『聖人』『王』『臣』『百姓』『民』這類說法也出現在簡本中,但是簡本沒有提到『賢』。所以『不尚賢,使民不爭』之類的內容也自然不見於其中。



比對簡本和帛本【道德經】讓人不得不說,老子的思想到春秋時期,經過流變,【道德經】的修編者對當時社會問題開出了一些藥方,就是我們熟知的【道德經】中的如下內容:



當然在兩個版本中相同的文字也比較多.諸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但是通過深入的比較兩個版本的原文,我們會發現,在許多地方,帛本與簡本有很大有區別,有一些觀點更加極端,有一些觀點甚至完全對立,有一些觀點根本不是老子本人的觀點。總之帛本和簡本【道德經】的主旨有很大的不同。



如『不尚賢』、『民之難治,以其智多』、『絕聖棄智』、『絕仁棄義』『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這類絕對、極端、甚至於與老子背道而馳的觀點從何而來?不得不說,均是【道德經】的修編者在帛本【老子】中注入的自身觀點。他們注入自身觀點方式主要是通過增刪、演繹、引申、甚至篡改。這說明當時的社會上有人持有這種『反智』和『愚民』的觀點。同時也說明老子的思想在當時的社會上有一定的影響。正是這種影響力的存在,【道德經】的修編者在基於自身理解的『無為』觀點出發,試圖通過修改【道德經】來利用老子思想在社會上原有基礎,來張揚自身的觀點。現將其中的一些異同羅列如下,大家可以自行了解。



★帛本: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簡本: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復眾之所過。 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為。



★帛本: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與?虛而不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簡本:至虛,恆業。守中,篤也。萬物方作,居以須復也。



★帛本: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簡本: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正臣?



★帛本: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簡本: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為棄慮,民復季子。三言以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屬。視素保朴,少私寡慾。



★帛本: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簡本:無此句



★帛本: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簡本: 無



★帛本: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簡本: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 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盜賊多有。



當然很難確定,孔子是否讀過或者讀過哪一版本的【道德經】。從『絕學無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而言,不論老子的本意如何,但是老子的思想在字面上反智的,反學的。老子這些話在當時應該還是有一些影響的。這種影響之一,自然也會通過帛本【道德經】就能體現出來。



在對於『仁』『義』『禮』態度上,孔子與帛本的觀點,特別是在對社會現象的認識上並無實質上的不同,只不過表達的方式不一樣,開出的藥方不一樣。在【論語.八俏】等篇章,將為大家一一進行剖析。在對於『聖賢』、『為學』、『化民』、『教之』、『富民』的態度上則持有完全相反的立場。



應該說,孔子不管是否看過帛本【道德經】,對於類似於其書中所表達的思想,孔子是有所吸收,也有所摒棄。【論語】繼承了老子思想中關於『道』和『德』的兩個基本範疇,與老子不同的是,【論語】本身很少去繼續闡發『道』和『德』。所以,老子基本上只談『仁、義、孝、慈』之上的『道』、『德』,而孔子則以『仁、義、孝、慈』為入手點,深入發掘其內涵,並對其衍生出各種道德觀念,如『忠』『 信』『勇』『直』『剛』『毅』等進行深入的研究和總結。他在主張『志於道,據於德』,強調『依於仁,游於藝』。他進而主張『博學於文,約之以禮』,應該說:『博學於文,約之以禮』是孔子認為人能弘道,天下歸仁的現實途徑。



講到這裏,我們就能明白【論語】為什麼用【學而】作為第一篇。下面我們就正式開始探討【學而】的具體篇章內容。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4-2 00:07 | 顯示全部樓層
1.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說:『學習先王之道並且實踐它,不也是愉悅的事情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快樂的事情嗎?人們不理解自己為何要這樣做,但是也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器量嗎?



通過前面的介紹,作為【論語】第一句,不管是孔子也好,還是【論語】的編者也好,均不是簡單的說,『學而時習之』 不也是很快樂事情嗎?而是在此表明孔子對『反智』的一個基本立場。



首先從具體的教學內容而言,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同時指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所以『先王之道』不僅是古代的文化制度典籍,自然也包括『禮』、『樂』。學而時習之,自然也包括學禮和習禮,學樂和習樂。【論語】就有關於孔子和弟子習禮的記載。這樣自然也反映出了孔子對禮樂教化的基本立場。



因為,孔子並非真正認為『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在他看來,這句話跟他說的『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這樣的觀點,並沒有本質區別。只是不贊成『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這種極端表達方式,因為容易誤導人們,所以他反而要提倡這些,這一點,我們將繼續在後文中再深入分析。但是這樣的觀點不是針對孔子的,所以孔子只須要溫和地提出自己觀點。孔子自然也不會一般末流文人那種『對架』的陣式,否則就不是『人不知而不慍』了。



更為重要的是,從更加宏觀的角度而言,孔子私學與當時的官學教育方式存在極大的不同,孔子的弟子往往是一邊從政,一邊為學。而官學教育往往在男子二十而冠之年就結束了,並非終生教育。而孔子的弟子冉有、樊須等等往往在師從孔子之前就已經成年,並進入仕途。同時孔門的弟子子游、子夏、子賤、子騫等等往往在孔門學習一段時間之後,得益於孔子在魯國的政治影響力及其自身的所具備的學問,均在孔子的支持下出任魯國的邑宰,也就是魯國大夫某封地上的地方長官。同時孔子往往對其初仕弟子在從政上時時指點並加以考察。而且孔門弟子並無出師之說,一般在孔子終其一生中以弟子身份,時時向孔子請益,並在重大政事上一般都要請示和匯報孔子,徵得孔子的意見。孔子也經常對弟子的政事加以過問,指明其得失。孔門的學風正如子夏所言:『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所以,孔子的私學和官學的區別除了有教無類,不論身份等等,其辦學的方式也與官學是極其不同的。官學往往是封閉式管理,學生在讀書期間往往與社會隔離,直至二十成人方能離開學校。孔子的私學則是開放式的,弟子可以養成終身為學的良好風氣,同時也與社會保持着多方面的接觸和參與,孔門弟子得以一邊不斷地進行學問的積累和突破,一邊不斷地參與社會實踐,取得實際的社會效果,並總結經驗和教訓。故而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子私學的這種特徵有利於弟子坐言起行,學以致用,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有利於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所以孔子的私學有很強的實學特點,往往能夠切中時弊,立竿見影,防止了閉門造車、學用脫節。所以儒學後來的空談傾向並非肇端於孔門。



接下來,孔子又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實際上反映了當時遊學和私學之風的興起,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針對平民的官學當時稱為鄉校,一般認為『十邑為鄉,是三千六百家為一鄉。』也有的觀點認為『萬二千五百家為一鄉』。所以,地方官學也是以這種既定的區域為界,強制到了年齡的子弟入學。而孔子興辦私學也就打破了當時官學按照官方既定的區域招收子弟的辦學原則,從而使得弟子『有朋自遠方來』成為可能。同時,官學是推行的是『義務教育』,所有子弟均必須入學,而且孔門的弟子則是出於對孔子學問的由衷景仰和對孔子思想基本認同。作為孔子弟子,往往在為學的主旨和興趣上是比較接近的,正如曾子所言『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同時針對當時的學習風氣而言,孔子說:『十戶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學也。』所謂官學,因為種種原因而失守,往往也有名無實,徒具形式,且多為食祿而謀。可見在孔子之時,真正『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的好學之士並不多,【雍也】篇亦云: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以至於孔子也經常教育弟子:『耕,餒在其中矣,學,祿在其中矣。』從中也可略見一般,孔子的思想當時並沒有被絕大多數人所認識,故而孔門能夠招收眾多的弟子,也就得益於孔門作為私學,可以有教無類,廣開生源。打破鄉、國這種『畫地為牢』的辦學限制,使得孔子可以在魯國各地,甚至在魯國之外廣招弟子,所以孔門的弟子往往並非魯人,以孔門七十二賢人為例,非魯國人氏的弟子其有名有姓者就多達23人:

衛國人有端木賜(字子貢)、卜商(字子夏)、高柴(字子羔)、奚容箴(字子皙)、句進疆(字子疆)、廉潔(字庸)、琴牢(字子開)等7人;

吳國人有言偃(字子游)等1人;

齊國人有公治長(字子長)、公皙哀(字季次)、梁鱣(字叔魚)、後處(字裏之)、步叔乘(子車)等5人;

陳國人有顓孫師(字子張)、公良孺(字子正)、陳亢(字子禽)等3人;

宋國人有原憲(字子思)、司馬耕(字子牛)等2人;

蔡國人有曹恤(字子循)等1人、

楚國人有任不齊(字不詳)、公孫龍(字子石)等2人

秦國人有秦祖(字子南)、石作蜀(字子明)等2人、



因此孔子興辦私學,按照有教無類的原則,不論身份,不論地域,不論年齡,唯一的前提就是對於孔子思想有最基本的認同,也是志同道合。這樣就打破了當時地方官學『鄉校』按屬地、年齡、身份入學的教育傳統,突破了行政區劃的限制,同時在教學的內容和重點上,也有了相對自由。以自願為前提也使得弟子之間在志向上有共識,思想上有共鳴,理念上有交集,興趣上有同好,故而孔子對弟子們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所謂『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裏『知』不是『知道』,而是『了解』、『理解』。因為孔子在當時可以說,特別是年輕時,可能沒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他。猜疑、嘲笑、貶低、打擊、排斥他的人非常之多,所以,在這裏孔子既不是說自己沒有成名,也不是說別人不知道他的學問,而是說社會對於他的理解。那麼由於社會對孔子的不理解,孔子的私學作為新生的社會現象,用現在話來說就是『民辦教育』,同樣也會遭到置疑,甚至譏諷,也是必然的。這種教育方式一時也未必被人們所認可,作為老師也好,作為弟子也好,孔門要真正得到社會的認可和重視還需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而且孔子不僅僅被世人所懷疑,在【論語】中,同時也有隱者稱孔子為『辟人之士』,這個『辟』也許就有『開闢』之意,或許正是因為針對孔子針對當時官學的不足和弊病,從私學入手試圖探索一條培育人才的新路徑,但是這種培養『新人』的作法,是否能夠校正當時社會的時弊,也同樣招致了一些隱逸之士的懷疑。所以面對來自各個方面的置疑,甚至嘲諷,孔子對弟子強調『人不知而不慍』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很明顯,這三句話相當於老師上課前簡要的開場白,表明了孔子對學問以及做學問的目的(習之)的基本態度,以及對於以『仁、義、禮、樂』為核心的先王之道的基本立場。為了追求真正的學問,『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既然不悔,自然也就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同時孔子之所以講到這三個方面,自然也離不開深遠的時代背景,實質上跟孔門區別於官學,其有教無類,不論年齡,不論出身,不論地域的私學特徵緊密相關。這三個方面,實質上也折射出來孔門作為私學的辦學特徵和主旨,以及孔子對於當時社會對於孔門的懷疑態度所採取的基本立場。



接下來,是孔子的弟子有子正式開講,他說什麼呢?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4-5 22:35 | 顯示全部樓層
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有子說:『一個人做人能夠孝順長輩,敬服兄長,卻好犯上的人,很少;不好犯上,而好為非作歹的人,是沒有的。君子重在根本,根本確立了,道行就會自然而然出現。孝順長輩、敬服兄長,就是做人的根本。』有子,名若,字子有,是孔子晚年的弟子,比孔子小很多。他對孔子的『孝悌』思想相當重視。【論語】把有子關於『孝弟』的思想放在論語首篇的第二章,應該說是【論語】編者自身的選擇,是為了突出『孝悌』思想,這裏的痕跡還是很明顯的。



有若認為,人們如果能夠在家中對父母盡孝,對兄長順服,那麼他在外就可以對國家盡忠,忠是以孝弟為前提,孝弟以忠為目的。後來儒家認為,在家中實行了孝弟,統治者內部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的事情;再把孝悌推廣到老百姓中去,民眾也會絕對服從,而不會起來造反,這樣就可以維護國家的穩定和社會的安定。



這裏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對於讀者理解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哲學、倫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時代,周朝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其餘庶子則分封為諸侯,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個社會從天子、諸侯到大夫這樣一種政治結構,其基礎是封建的宗法血緣關係,而孝、悌正反映了當時宗法制社會的道德要求。孝悌與社會的安定有關係。孔子看到了這一點,但是不能說他的全部思想主張都是由此出發的。有子說的話,並不能代表孔子自身的基本思想。關於孝與政治的關係。孔子的原話是這樣表述的: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孔子在這裏,更加強調孝對處理好兄弟關係的作用,進而才強調『施於有政』。至於『孝』和『忠』的關係,孔子就說得更全面了。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他認為統治者只有以身作則,既注重自身的『孝』又注重自身『慈』,老百姓才能盡忠。所以,孔子並沒有跟他的弟子有子一樣,只強調問題的一個側面。我們不能把有子的思想或者儒家思想後來的流變當作孔子本身的思想。當然在孔子眼裏,孝悌是作為一個君子的應有之義。但是孔子說話是有前提的,他的假設是長輩基本上是個好長輩。否則其父親去做那大逆不道之事,作為兒子難道非要做幫凶不成。在【論語】中,孔子自己闡述孝的觀點共有九處,並不是特別多。現將之羅列如下: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悌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脛脛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有子從為人孝悌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之事入手,強調『孝悌即仁之本』這個道理,並沒有背離孔子的思想,但是單方面地把『孝』與『忠』緊密的聯繫起來,應該說是有子自身的觀點。



當然自春秋戰國以後的歷代封建統治者和文人,正是看中了這一點,主張『以孝治天下』,漢代即是一個顯例。他們把道德教化作為實行封建統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錮在綱常名教、倫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對民眾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產生了極大影響,也對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刻影響。發展到後來,就有了『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的說法。先秦儒學提倡的『父慈子孝』的觀念被韓非子所謂『三綱』中『父為子綱』觀念全部所替代,出現了一邊倒的極端局面。



按照【左傳】中的記載,同一宗族裏兄弟發生了衝突,但是因為一個是屬於大宗,一個是屬於小宗那麼如果兩人罪行相當,按照宗族倫理,則那個小宗的,則會被流放到(諸侯)國外去。所以孝悌之類的封建倫理並不是簡單的人倫關係,還是有着現實利益關係,有着具體司法內涵,要結合當時的禮法制度去具體理解。在天子、諸侯站有絕對優勢的社會裏,他們自身在倫理道德方面的問題更加嚴重。『孝悌是天下之本』的觀點,應該說最初是從這個角度出來而言的。有子的話,可以說是綱舉而目張,表明了從孔子開始最基本儒學人倫立場,實際也是關於天子、諸侯這類統治者內部權力和利益關係的政治立場。也是關於宗族利益和君王利益關係的孰重孰輕的政治立場,這才是先秦儒學的本來面目之一。



統治者提倡『孝悌說』和孔子提倡『孝悌說』的角度是相當不同的,孔子說『孝悌』更是由上至下,強調的是統治者內部的關係,防止父子相殘,同室操戈,家變導致國難,『城門失火,殃及魚池』,禍害百姓。也跟其『為政以德』的賢人政治理念有關,而統治者及其文人強調『孝悌』是由下至上,是針對老百姓,防止老百姓犯上作亂,根本目的鞏固封建統治和宗法制度,所以對『孝悌說』應有清醒的認識和分析判別,拋棄其封建統治毒素,繼承其基於人倫合理的內容,恢復其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的基本道德倫理,並與當前時代的人格平等觀念相適應,充分發揮其在家庭和睦和社會安定方面固有作用。



到這裏,【論語】的話題又轉到了基於『孝』的『仁』。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4-7 19:34 | 顯示全部樓層
1.3【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孔子說:『精心編織動聽的好話,刻意裝出和善的面目,根本算不上仁。』



無獨有偶,在論語裏孔子三次提到『巧言』,兩次提到『令色』: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公冶長】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衛靈公】

可見,孔子是反『巧言』的,在一點上他和帛本【道德經】的觀點是相通的。正所謂『美言不信,信言不美。』應該說老子說的『絕智棄辯』的觀點也是從同樣的立場提出來的。所謂『巧言令色』就是『詐』,這才是老子所說的『智』的本義之一。上文中,有子已經說了『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那麼『巧言令色』就是不務本的表現。



當然,所謂『鮮仁矣』,你可以自己隨便換,如『鮮孝矣』,『鮮禮矣』,…… 孔子一直強調舉一反三。



下面,曾子又出來補充了,孔子只說了如何做不是仁、義、禮。 所以,曾子說如何做才能不『鮮仁矣』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說:『我每天從三個方面反省我自身。替人做事有不盡心盡力嗎?和朋友交往有不講信用嗎?學了為人處事的道理,有沒有按照去做嗎?』曾子和有子一樣都是孔子晚年的弟子,在後面的篇章裏,將會具體的介紹他們,這裏就不多說了。應該說,曾子在這裏講的人際交往的普遍道德,而下面孔子說的則是政治道德。儒家本來就是從官學下落到民間的,孔子從來也沒有減少過對政治的關注。所以關於如何才不能『鮮仁矣』,論語的編者用孔子的話對曾子提到的內容進行補充。因為孔門培養弟子的目標往往是多重的,做人,求學,為仕。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4-10 21:33 | 顯示全部樓層
1.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指大的諸侯國),要忠於職責,講究信用,節約用度,愛護下屬,役使百姓要在農閒時節。』很難理解,孔子為何要說:『道千乘之國』,其實大國小國,均是如此。可能孔子說這話時有具體的對象,或者他以『道千乘之國』作為對弟子的從政的最高培養目標。



然後,孔子又說那弟子們現在要如何做呢?下面就是當時『孔子文化體驗中心』的學生守則:



1.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說:『弟子們在宗族裏孝順長輩;在地方上要敬服兄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要友好地對待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在這樣做的同時,還有餘力的話,就去學習文化。』



從這裏,結合下一句,我們可以明白,孔門把做人放在第一位,把行動放在第一位。如何能做到這些規定呢?是啊,這些要求容易做到嗎?孔門也不是個個都是迂夫子。且看子夏下面內容是從實際出發提出變通之道:



1.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重點是『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子夏說:『遇到賢德的人要以尊重的態度來對待;事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為君王做事情,能夠身心投入;與朋友交往,說話講求信用。雖然說沒有學習,我一定認為這就已經學習了。』 當然,也有人認為『賢賢易色』是向賢者學習改變自己的本色(本質)。史上還有一個諷刺性的笑話,把之解釋為『賢者多好色』,所以『向賢者學習容易變得好色。』『色』在【論語】一般還是指臉色、容貌的意思,包括『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同樣是指臉色或容貌。



如果你能做到上面四個方面的要求,就算是你沒有去學,子夏也認為你學了。其實做到也是相當不容易的。這是一種鼓勵式的教育方法。『賢賢易色』,在這裏子夏在這裏沒有說『見賢思齊』,只說『遇到賢德的人要十分的尊重』就是在『學』了。對於自己做得不夠的,那如何辦呢?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4-11 22:40 | 顯示全部樓層
1.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孔子說:『君子自己不自重,那麼就不能樹立威信,(即使)學習了做人的道理,那麼(也)不能堅持。提倡做事盡心盡力,對人實心實意。在眼裏沒有一個朋友不如自己;做錯了則不要害怕改正。』孔子也就是說:



首先要自重,否則『學則不固』,『重』不是指表面的莊重,不是要人一天到晚板着一張臉,而是說自己要有剛正勇毅的人格和端莊穩重的舉止。對於『學則不固』也有的解釋為『只有學習,那麼才不至於固步自封。』或者認為此處少一『不』字,當作『不學則不固』。個人還是認為孔子本意是認為『君子不重』不僅導致『不威』,也會導致『學則不固』,



第二是 『主忠信』,『主』就是提倡,雖然做不到極至,但是要堅持。忠的本義是對人對事『盡心盡力』;信的本義是對人對事『實心實意』,忠強調沒有私心,信則強調沒有欺心。先秦時期的『忠』和『信』觀念和後來還有一些不同的,後面還要講到這一點。



第三是,向周圍的人學習。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並主張『擇其善而從之』。應該說,謙虛地向自己的學友學習是孔門的良好傳統。曾子云:『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正是因為抱着這種『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的謙虛態度,所以孔門先賢能夠真正做到『無友不如己』,相互切磋和砥礪,『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第四最重要就是:『過則勿憚改。』在【衛靈公】篇裏,孔子亦云:『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意思就是一個有了過錯並不要緊,但是如果不加以改正,那就是不可原諒的過失。子貢亦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作為一個君子,往往也就是一個公共人物,他有了過失,其實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正如孔子所言『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所以,孔子認為君子有過失能被人發現和指正,那是很幸運的事情。孔子的弟子子夏則指出『小人之過也必文。』他認為只有小人才會文過飾非。孔子甚贊其弟子顏回『不貳過』。



【論語】在前面講的教育,是具體的教學,是弟子的教育,接下來,曾子講的是社會的教化,視野則更加宏觀深遠。



1.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曾子說:『只要不忘記祖宗的良好傳統,千萬不要讓它斷絕了,(自然而然),社會風氣就能回歸純樸厚道的境界。』



『慎終追遠』按照宋儒的解釋是,則是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後也指謹慎從事,追念前賢。



當然孔子的弟子之中往往也有敢於懷疑孔子的。比方說子禽,他講什麼呢?是啊,當時也是人心不古啊,他懷疑自己的老師的動機。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4-11 22:51 | 顯示全部樓層
1.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子禽問子貢:『老師每到一個國,都要打聽這個國(地方)的政治,是想得到什麼呢?還是要指點別人什麼?子貢說『夫子因為性格溫和、善良、恭敬、樸實、謙讓才能得到。夫子想要追求的目標和方法,或許跟別人所追求的不一樣吧?』



子禽和子貢均是孔子的弟子。學生懷疑老師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何況當時也沒有什麼人把孔子當作聖人來看待,後人往往從孔子後世的『聖人』地位出發,從後來所謂的『師道尊嚴』出發,認為既然子禽敢於懷疑夫子,則必定不是孔門的弟子。其實子禽也還算是個好學生,他對老師的動機都要問一下,『求之與,抑與之與?』只是含蓄的說法,意思就是問夫子是不是想做官呢?其實夫子參與興辦私學,其真正想達到的最終目標只有一個,曾子已經說出來了『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所以,孔子的視界往往是從做人出發,擴到整個社會。他對政治的關注也是基於這一點出發,他對天子、諸侯、大夫這此統治者及其內部關係的關注與其說是從政治的角度出發的,不如說他從社會的角度出發。所以【論語】講到這裏,再次將話題轉入做人本身,回到天下之本--孝。


1.1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說:『父親還在世的時候,觀察一個人的志向;父親去世了,觀他的行為;三年沒有改變他父親認可的原則,就可以稱得上孝順了。』



我們知道,在當時父親在,兒子是沒有什麼說話和行為的權力。所以父在時只能觀其志,父去了才知道這個兒子真的做什麼。在這裏,我們對宗族社會結構要有一定的基本了解。在春秋時期宗族社會裏,往往有了一定的氏族民主政治的遺風,宗族長老議事的規則仍然存在。對一個人而言,在當時家庭的意義並沒有突顯,宗族的意識非常強烈。所以,孝並不是只是針對父母本身而言,而是針對整個宗族的長輩而言。雖然,這裏說的是父親,但父之道,並不是光指父親,而是指其整個父輩的宗族主流的觀念。應該說,這都是比較原則的東西,輕易也是改變不了的。誠如『志』是一個人的立身原則一樣,『道』也是比較原則的內容。所以,對於這一句話要正確的理解,並不是說他父親種地,兒子就不能不種地之類的。



  當然夫子不迂,又在這裏。他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他只說三年,一種說法是,最少三年。又一種說法是 最多三年。我認為夫子不是那麼不近人情的,他真正想說的是,社會不要有激烈的變革,先繼承再發展,沒有繼承就沒有根基。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4-11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1.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說:『禮的用途,就是體現和為貴的思想。先王的治道之美好就體現在「和」上。不管是小的事情,還是大的事情,都是為了和揩,但是有時事與願違。因為僅僅是好的和諧願望出發,來追求和諧,不用禮法來制約它,也是不可能行得通的。』  



這個有子是專門給孔子幫腔的,有子認為和是禮的精華之處。『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先王之道說的就是祖宗的傳統,都是以和為中心。問題『和』往往只是一種良好的願望,但是有子不是靜止的、偏面的看問題,比方說,當時社會上還是有那麼多不和啊。如何辦呢?難道是『知和而和』嗎?



這個有點繞,舉個例子,有兩個人打架。你是通過講道理來說服他們呢,還是把那兩個人都打一頓呢?後者就是就知和而和,孔子認為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所以,從長遠和根本計,要以禮節之。禮在當時不光是禮儀,而是當時整個文化的結晶,相當於我們現在說的傳統文化,同時在禮的背後還有一套社會制度體系。應該說在【禮記】裏這一點講得比較明確了: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佚作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人為之節。』



所謂『天理滅矣』也就是『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也就是人對內心的好惡沒有節制,陷於外物的誘惑無法自拔。如果能對於內心的好惡有所節制,人不被外物所控制,也就是天理不滅了。感於物而動,是人的本性而確定的,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而且好惡是『物至知知』,人感物而動,趨利避害的心理和行為體驗強化的結果,既有『物之感人無窮』的客觀因素,也有『人之好惡無節』的主觀因素。所以『先王制禮樂,人為之節』,一則以堵,一則以疏,一方面肯定『人慾』的合理性並在禮法上加以確保,另一方面強調『人慾』的適度性並在禮法上加以約束。同時,也提倡人們過高尚的精神生活,轉移人們對物質欲望的注意力,通過持續的藝術薰陶和思想浸染,來達到教化社會,陶冶性情的目的。



在這裏雖然出現了『天理』和『人慾』的提法,但是天理和人慾並沒有根本上的對立,所謂天理就是禮樂對人慾的有效保障和節制。所謂『強者不脅弱,眾者不暴寡,知者不詐愚,勇者不苦怯』特別『疾病有所養,老幼孤獨得其所』不正是為基於人的正常欲望和正常要求所確立保障麼?而且所謂天理還重點針對在社會上居於優勢的人體『如強者,眾者,知者,勇者』這體現一個中國傳統道理倫理的一個特徵『抑強扶弱』、『損有餘而補不足』,事實也都是通過具體利益的讓渡才能實現的。



所以,我們談 『禮』不能簡單認為這是維護封建等級制度,也不能認為『禮』就是禮儀。在中國歷史上還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法典之前,禮往往起着『法』的作用,享受『法』的地位。應該說【論語】編者在這裏有意識地通過有子之言強調這一點。



1.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 有子說:『對人實心實意接近於義,說過的話能夠兌現,對人恭敬接近於禮,能夠免於恥辱。因為信與義,恭與禮他們有相近之外,就如同親戚一樣,那麼也是可以值得推崇和遵從的。』如何達到先王之道那個完美的程度呢?孔子及其弟子是現實的理想主義者,和我們現在一些教條和極端文人不一樣:信近於義,雖不是義;恭近於禮,雖不是禮。但是什麼?『信』和『義』就如同親戚關係一樣,『恭』和『禮』亦然。所以,因為離『義』『禮』不遠,還是能夠效法的。『因』在【論語】中一般多有繼承,沿襲,接近之意,泛指一脈相承之意。『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就是說一個跟你有血緣關係的長輩,雖然不是你的直系,但是也是值得你尊重的。孔子在這裏提出道德上層次的遞進觀點。下面也是一樣: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4-22 00:07 | 顯示全部樓層
1.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 孔子說:『君子飲食只不過充飢而已,居住不貪圖安逸,做事勤勉而說話謹慎,依照已經明白的道理修正自己的品行,可以稱得到上好學的了。』這裏『有道』指什麼?按照【論語】編者的意思,應該就是指『信』、『恭』。『就有道而正』實際上是君子通過『信』、『恭』的修為層次,能夠接近和到達『義』、『禮』。『可謂好學也已』,這裏的『可謂』是什麼意思,就是說那就算是上了正路,入了門,算得上好學了。但是在這個層次上還有沒有更高的層次呢?

這就是下一章裏所要表達的:



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貢說:『貧窮而不諂媚,富有而不驕傲,怎麼樣?』孔子說:『還可以。不過不如雖貧窮卻快樂,富裕而好禮的人。』子貢說:『詩經上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孔子說:『子貢啊,可以同你談論詩經了,告訴你前面的你就能知道後面的。』因為『貧而無諂』不如『貧而樂』,『富而無驕』不如『富而好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說一個人道德修為要繼續上台階。



孔子及其弟子就是這麼講道理的,舉義為例,既認為信不是義,但是認可信,認為信是到達義的台階,同時又不滿足於信,認為必要進一步切磋琢磨,從而達到義的境界。



孔子為什麼說:『告諸往而知來者?』就是說,不要死守着一個句話,一個道理,要能夠自己一通百通。如何才能做到,就是從一個道理中悟出更深的、更多的道理,來推廣到多為處事的各個方面。



接下來,學而就結束了,結束之語非常重要。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一般理解是,孔子說:『不要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是要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但是『己知』作何解,還是有一點不同的想法。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己知』不知道能不能作『自知』解,如果作『自知』解,那就是說,不要擔心別人沒有自知之明,而是擔心我們不能更好了解,教育,開化他們。當然這樣的話,『人不知而不慍』也要跟着解釋為 『人家不知道這些道理和學問,但是我們也不生氣,慢慢地用好的方法開導和教育他們,不也是君子的氣度嗎?』



【學而】作為開篇,表達了孔門及【論語】編者對於推崇、繼承、維護先王之道的基本立場。表達了孔子及其弟子對於做人做事、求學力行的基本觀點。同時也提了道德上的層次論,主張在道德意識的培養上拾階而上、循序而進,同時又不懈不止,終身追求。本篇孔子晚年弟子有子、曾子的語錄佔了較大的篇幅,有人認為【論語】的編纂很有可能出自曾子、有子及其弟子之手。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0-4-22 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注釋嚴然緊密成一系統,很獨到,學習了,以後有疑問還請大師多多賜教。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