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87|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關於內在主義『語用』觀簡論(2)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3-7-29 23: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漢學網
很顯然,笛卡爾和喬姆斯基所說的『語言使用』在概念上和一般常識意義上的『語用』有很大的不同。這裡,喬氏『語言的使用』嚴格說來就是一個人『個體的內在語言知識的應用』或者他的『呈現為一定狀態的語言器官即語言官能的使用』。按照最簡方案的說法,『語言的使用』指一個人的語言機制以某種方式進行合乎原則的計算。計算的輸入端是從詞庫中選取的相關詞項,它們構成一個『詞彙矩陣』,矩陣中的每個詞項都是一個『語音-語義-不可解釋』的特徵集。詞項進入演算系統後,演算系統按照上面所說的循環的層階式生成方式,對每個詞項的特徵進行處理並向兩個外在的語言行為系統分流。滿足『可識讀條件』的語音特徵和語義特徵都能直接越過PF和LF界面、分別進入感覺運動系統和概念意向系統而獲得相應的聲音和意義解釋,聲音和意義是我們所能感知的語言表達式的兩個直接的屬性;而『不可解釋的』名詞詞項的格特徵以及隸屬於動詞詞項的性、數及人稱特徵等因為不符合『可識讀性條件』而必須在計算過程中通過適當句法操作如『協約』、『合併』、『移動』等而得到刪除。
  喬姆斯基所說的『語言的使用』不僅發生在一個人表達自己思想之時,也發生在一個人分析、理解他人向他所說的『話語』之時[6]。也就是說,一個人在接受了他人所說的『話語』之後,該話語中所包含的各個詞項也要首先被看作一系列的特徵集,這些特徵集也要進入語言機制按上述方式經過計算後生成PF和LF兩個表達式,這樣的語言輸出再經過接口條件檢驗之後,進入外在的語言行為系統得到相關解釋。需要說明的是,PF在感覺運動系統中得到識讀和解釋,但感覺運動系統對PF作出解釋後並不一定就『產生聲音』。
  喬氏的『語用』當然屬於一般意義上的交際過程的一部分,只是我們必須把這種『語用』看作一種個體的整體認知系統內部的發生物,即使是在對外在於語言使用者的、他人的話語作出分析時也不例外。而且『語用』既包括意義的輸入和輸出過程,也包括聲音的輸入和輸出過程。喬姆斯基有關聲音特徵和意義特徵在語言認知系統中究竟是如何得到加工、並產生我們所感知到的交際效果這一問題論述很少,原因是他認為依目前的認識水平,我們對語言官能及其外接認知系統乃至於人的整個的心智/大腦結構所知還非常有限;我們所能為的僅是發現和提出相關問題,並對之形成猜測性的理論假設,有很多問題甚至還沒有被揭示出來;語言的使用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個有待探尋的『奧秘』,這個奧秘或許根本就超出了我們的解決能力。
  
  四、『語用』內在論和『語用』外在論的幾點比較
  由上文對『語用』概念的簡單介紹。可以發現一般意義的『語用』所涉的『語言』概念和喬氏『語用說』中所涉的『語言』概念明顯不同。前者所指的是『話語』即喬氏所說的『外在化語言』,而後者是一種內在化語言,有其特定的內涵,兩者相差甚遠。基於此點,我們將普通語用學中的語用觀看作『語用外在論』,而將喬氏具有特定內涵的語用觀看作一種『語用內在論』。
  普通語用學中的『語用』還涉及『語境』和『意義』的概念,『語境』對話語意義的確定被認為是起着決定性的作用,話語意義一般被看作是超越語句的『非自然意義』。普通語用學中的『語境』概念無所不包;小至一個詞所出現其中的小句,大至和話語及話語者相關的各種因素乃至於宏觀的文化背景,和話語者相關的各種因素又可以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等;可以說該有的全都有。但反觀喬姆斯基在其論述『語言是如何使用的』這一問題時對意義表達及理解的剖析,我們知道他所持的是一種『意義內在』觀,寧春岩[9](P243)對此已有很好的概括,其中包括:(1)意念、意義是一種個體的心理/認知事件或一種個體的心理/認知感覺,具有人類種屬屬性;(2)意念、意義獨立於外界的感知刺激,意念、意義先於詞語,即在沒有詞語形式表達之前就已經存在於人腦之中;(3)意念、意義無法從別人身上用歸納、類推或演繹的方式學得;(4)由於人類全部個體都具有人的生物遺傳屬性,一個個體關於意義的心理感受同另一個個體關於意義的心理感受大體相同又相通,人與人之間便能成功地進行思想交流。
  意義內在論似乎是排除了『語境』在意義理解中的作用。但其實,喬氏在討論單個的詞語如何在語言使用中得到意義釋解時,雖然並未明確提及『語境』因素,卻很明顯還是暗地裡借用了『語境』的概念,至少是某個詞項所出現其中的詞組或句子語境。比如,『門』這個詞項有一定數量的語義特徵,這些語義特徵在進入句法計算後必然和其他的詞項『合併』形成一定的句法體如[VP敲門]、[VP做門]、[VP修門]、[VP進門]、[VP穿過門]等,這些句法體或包含它們的更大的句法體最後輸出的語言表達式中,同樣的詞項『門』都獲得了完全不同的意義釋解。雖然按照喬姆斯基的意義內在論觀點,可以認為『門』這個詞項如此眾多的區別性意義是不可能通過一一傳授而獲得的,『門』作為一個詞項而輸入語言計算系統的那些語義特徵只是為『語言使用』者提供一種理解世界的可能『視角』,但這種『視角』的形成我們不能不承認是和整體表達式相關的,而整體表達式就是『語境』。不過,我們需要記住,喬氏隱含的『語境』其外延遠遠比不上普通語用學中所提到的『語境』。另外,喬姆斯基對意義的論述中,也絕沒有涉及普通語用學所說的『話語意義』、『非自然意義』、『會話含義』、『言外之的』等,雖然他所描述的意義在很遠的距離上和這些語用學中所研究的意義存在聯繫。
  
  五、結論
  本文在對喬姆斯基生成語言學理論所一直關注的三個古典問題進行介紹的基礎上,概括了他的『語言』觀、『語法』觀和『語用』觀。我們認為,喬氏的『語用』觀可以看作一種關於語言使用的內在主義理論,它無疑和喬氏的內在主義的『語言』觀和『語法』觀一脈相承。語用內在論和普通語用學的語用外在論在『語言』的內涵、『語境』的所指以及『意義』的描述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作者:曹道根
  
  
    [參考文獻]


[1] Chomsky, N.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M]. Dordrecht: Foris Publications, 1981.
[2] Chomsky, N. The Minimalist Program[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5.
[3] Chomsky, N. Language and mind:cur-rent thoughts on the ancient problems.Ms.http://fc-cl.ksu.ru/papers/chomsky 1/2.htm.
[4] Chomsky, N. Minimalist inquiries: the framework[A]. In Roger, M., M. David, and U. Juan eds., Step by Step: Essays on Mini-malist Syntax in Honor of Howard Lasnik[C]. Cambrige: The MIT Press, 2000.
[5] Chomsky, N. Derivation by phase[A].In Michael Kenstowicz, ed., Ken Hale: A Life in Language[C]. Cambridge, MA: MIT Press,2001.
[6] Chomsky, N. Knowledge of Language[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1.
[7] Chomsky, N. Three factors in language design[J]. Linguistic Inquiry(36), 2005.[8] Levinson, S. C. Pragmatic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9]寧春岩.關於意義內在論[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4).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