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69|回復: 0

[汉语言文学] 关于内在主义“语用”观简论(2)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3-7-29 23: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国汉学网
很显然,笛卡尔和乔姆斯基所说的“语言使用”在概念上和一般常识意义上的“语用”有很大的不同。这里,乔氏“语言的使用”严格说来就是一个人“个体的内在语言知识的应用”或者他的“呈现为一定状态的语言器官即语言官能的使用”。按照最简方案的说法,“语言的使用”指一个人的语言机制以某种方式进行合乎原则的计算。计算的输入端是从词库中选取的相关词项,它们构成一个“词汇矩阵”,矩阵中的每个词项都是一个“语音-语义-不可解释”的特征集。词项进入演算系统后,演算系统按照上面所说的循环的层阶式生成方式,对每个词项的特征进行处理并向两个外在的语言行为系统分流。满足“可识读条件”的语音特征和语义特征都能直接越过PF和LF界面、分别进入感觉运动系统和概念意向系统而获得相应的声音和意义解释,声音和意义是我们所能感知的语言表达式的两个直接的属性;而“不可解释的”名词词项的格特征以及隶属于动词词项的性、数及人称特征等因为不符合“可识读性条件”而必须在计算过程中通过适当句法操作如“协约”、“合并”、“移动”等而得到删除。
  乔姆斯基所说的“语言的使用”不仅发生在一个人表达自己思想之时,也发生在一个人分析、理解他人向他所说的“话语”之时[6]。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接受了他人所说的“话语”之后,该话语中所包含的各个词项也要首先被看作一系列的特征集,这些特征集也要进入语言机制按上述方式经过计算后生成PF和LF两个表达式,这样的语言输出再经过接口条件检验之后,进入外在的语言行为系统得到相关解释。需要说明的是,PF在感觉运动系统中得到识读和解释,但感觉运动系统对PF作出解释后并不一定就“产生声音”。
  乔氏的“语用”当然属于一般意义上的交际过程的一部分,只是我们必须把这种“语用”看作一种个体的整体认知系统内部的发生物,即使是在对外在于语言使用者的、他人的话语作出分析时也不例外。而且“语用”既包括意义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也包括声音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乔姆斯基有关声音特征和意义特征在语言认知系统中究竟是如何得到加工、并产生我们所感知到的交际效果这一问题论述很少,原因是他认为依目前的认识水平,我们对语言官能及其外接认知系统乃至于人的整个的心智/大脑结构所知还非常有限;我们所能为的仅是发现和提出相关问题,并对之形成猜测性的理论假设,有很多问题甚至还没有被揭示出来;语言的使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个有待探寻的“奥秘”,这个奥秘或许根本就超出了我们的解决能力。
  
  四、“语用”内在论和“语用”外在论的几点比较
  由上文对“语用”概念的简单介绍。可以发现一般意义的“语用”所涉的“语言”概念和乔氏“语用说”中所涉的“语言”概念明显不同。前者所指的是“话语”即乔氏所说的“外在化语言”,而后者是一种内在化语言,有其特定的内涵,两者相差甚远。基于此点,我们将普通语用学中的语用观看作“语用外在论”,而将乔氏具有特定内涵的语用观看作一种“语用内在论”。
  普通语用学中的“语用”还涉及“语境”和“意义”的概念,“语境”对话语意义的确定被认为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话语意义一般被看作是超越语句的“非自然意义”。普通语用学中的“语境”概念无所不包;小至一个词所出现其中的小句,大至和话语及话语者相关的各种因素乃至于宏观的文化背景,和话语者相关的各种因素又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等;可以说该有的全都有。但反观乔姆斯基在其论述“语言是如何使用的”这一问题时对意义表达及理解的剖析,我们知道他所持的是一种“意义内在”观,宁春岩[9](P243)对此已有很好的概括,其中包括:(1)意念、意义是一种个体的心理/认知事件或一种个体的心理/认知感觉,具有人类种属属性;(2)意念、意义独立于外界的感知刺激,意念、意义先于词语,即在没有词语形式表达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人脑之中;(3)意念、意义无法从别人身上用归纳、类推或演绎的方式学得;(4)由于人类全部个体都具有人的生物遗传属性,一个个体关于意义的心理感受同另一个个体关于意义的心理感受大体相同又相通,人与人之间便能成功地进行思想交流。
  意义内在论似乎是排除了“语境”在意义理解中的作用。但其实,乔氏在讨论单个的词语如何在语言使用中得到意义释解时,虽然并未明确提及“语境”因素,却很明显还是暗地里借用了“语境”的概念,至少是某个词项所出现其中的词组或句子语境。比如,“门”这个词项有一定数量的语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在进入句法计算后必然和其他的词项“合并”形成一定的句法体如[VP敲门]、[VP做门]、[VP修门]、[VP进门]、[VP穿过门]等,这些句法体或包含它们的更大的句法体最后输出的语言表达式中,同样的词项“门”都获得了完全不同的意义释解。虽然按照乔姆斯基的意义内在论观点,可以认为“门”这个词项如此众多的区别性意义是不可能通过一一传授而获得的,“门”作为一个词项而输入语言计算系统的那些语义特征只是为“语言使用”者提供一种理解世界的可能“视角”,但这种“视角”的形成我们不能不承认是和整体表达式相关的,而整体表达式就是“语境”。不过,我们需要记住,乔氏隐含的“语境”其外延远远比不上普通语用学中所提到的“语境”。另外,乔姆斯基对意义的论述中,也绝没有涉及普通语用学所说的“话语意义”、“非自然意义”、“会话含义”、“言外之的”等,虽然他所描述的意义在很远的距离上和这些语用学中所研究的意义存在联系。
  
  五、结论
  本文在对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理论所一直关注的三个古典问题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概括了他的“语言”观、“语法”观和“语用”观。我们认为,乔氏的“语用”观可以看作一种关于语言使用的内在主义理论,它无疑和乔氏的内在主义的“语言”观和“语法”观一脉相承。语用内在论和普通语用学的语用外在论在“语言”的内涵、“语境”的所指以及“意义”的描述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作者:曹道根
  
  
    [参考文献]


[1] Chomsky, N.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M]. Dordrecht: Foris Publications, 1981.
[2] Chomsky, N. The Minimalist Program[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5.
[3] Chomsky, N. Language and mind:cur-rent thoughts on the ancient problems.Ms.http://fc-cl.ksu.ru/papers/chomsky 1/2.htm.
[4] Chomsky, N. Minimalist inquiries: the framework[A]. In Roger, M., M. David, and U. Juan eds., Step by Step: Essays on Mini-malist Syntax in Honor of Howard Lasnik[C]. Cambrige: The MIT Press, 2000.
[5] Chomsky, N. Derivation by phase[A].In Michael Kenstowicz, ed., Ken Hale: A Life in Language[C]. Cambridge, MA: MIT Press,2001.
[6] Chomsky, N. Knowledge of Languag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7] Chomsky, N. Three factors in language design[J]. Linguistic Inquiry(36), 2005.[8] Levinson, S. C. Pragmatic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9]宁春岩.关于意义内在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4).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