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199|回復: 2

[国学与管理] 儒法道三家思想精华剖析:国学中的管理思想研究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11-6-15 13: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李进
[摘要]本文在管理层面剖析儒、法、道三家思想的精华之所在,分门别类地概括出各家的管理思想以及对后世造成的影响,在和现代管理思想的碰撞中。简单列举几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实例,让人认识到国学之博大精深以及影响之大。对比美、日管理思想的不可完全移植性,引发人们对本土化的国学的思考和重视,进而引发人们结合自己的本土文化背景以及心理行为特征去探索一种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底蕴为根本的中国式管理。

[关键词]国学管理思想中国式管理

0.引言

管理工作既是一种科学,更是一种艺术。以儒家、道家、法家为代表的诸子思想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对后世各个文化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成为历代君主治国御人的利器。我国古代文明绵延几千年而没有中断,其中必然隐匿着出色的领导智慧和管理哲学。[1]今天,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历史变革和经济转型,对新管理思想的呼唤超过以往任何时刻,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式的管理思想日益显示出它巨大的价值和蓬勃的生命力。中国有极厚重的历史,有各种成败得失的体验。中国也因而孕育了灿烂的文明,积淀了丰富的智慧———这一点无可质疑。在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的企业如何生存,如何胜出并发展壮大,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直面和深思的问题。或许先哲的思想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今天的问题是:如何对中国本土的智慧,尤其是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智慧,加以现代化的诠解,并运用到现今的管理过程中。因此,我想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让更多的管理者来摸索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管理之道。

1.古代经典的三种管理思想

1.1孔子说:“以人为本。”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体,在我国两千多年的社会管理实践中,儒家伦理发挥了重要的功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儒家的“仁爱”、“贵和”等思想至今仍然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是传统文化提升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儒家思想强调礼制,反映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是要求领导人在领导精神、企业文化、沟通艺术、激励方式上推进柔性管理艺术。

儒家管理思想有着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相应地,管理手段是“为政以德”,即使在施行法律的时候也不忘道德教化的结合使用,始终强调人性关怀、伦理亲情的感化、劝谕功能,强调“诚”、“信”、“忠”、“恕”等品质的培养、塑造。总的来说,儒家管理是强调自我责任、注重和谐、注重整体利益的管理。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某些时候,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说,历代统治者都重教化,重人治,轻制度和法制建设,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历史的教训是沉痛的,建国后,我国连绵不断的政治运动都是重感化,重人治,忽视法制建设,造成了很大损失,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这些消极影响不会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抹杀或是颠覆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各个角落的巨大而积极的影响和塑造。实际上,儒家思想始终是中国人思想、行为、性情的主线,无论其优劣,它总是在以各种形式或隐或显地塑造、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1.2韩非说:“法、术、势。”

现代市场经济和企业治理都是建立在法理基础上的,“法治”自然成为现代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事实上,法家的管理思想是务实治理、力求实效的。一个组织必须设计一个权责明确、选贤与能、因能任事、信赏必罚的制度和组织结构,这都赖于法家的管理思想。

法家管理以“法”即管理制度为核心,注重“法”、“势”、“术”即管理制度、管理权威与管理技巧的完美结合。法家明确赞同“法治”而反对“人治”,主张时时事事都必须严格遵循既定的法令、规则,而绝对不能只依赖管理者的主观判断或个人好恶。现在我们国家正在积极稳妥地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出于这种考虑:现在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我们的政治期望、政治赌注压在几个英明领袖的身上,因为人性所固有的局限性告诉我们:很可能我们不能排除好心办坏事的这样一种情况,所以,制度建设,一种刚性的、程序化的、理性化的制度建设是现代政治中不能舍弃的。法家还看到,“徒法不足以自行”,所以,管理权威和管理技巧也是必须的。在组织机构的建立、职位的设置、人员的选拔、授权、监督、考查等方面,法家提供了中国古代管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极佳范例。即便在今天,我们也仍能从中不断寻求启示。

1.3老子说:“无为而治。”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在中国历史上表现为历朝历代的休养生息政策。而其中的辩证观则提升了道家管理思想的深刻性,为人们提供了变通的决策艺术。“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烹小鲜”等思想与儒家理念形成了互补的发展趋势,推动着中国历史不断前进。今天,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老子》,我们发现:道家注重自然规律、实现内心和谐的自然主义取向,为现代企业领导人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弹性柔化的管理策略。[2]道家非常注重对管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出“道法自然”,即管理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在管理方式上,道家认为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管理者行使管理职责时,不应勉强作为,而须因势利导,营造一个放权下属的宽松氛围。这种“无为而治”与现代西方管理学理论中倡导的“自动化管理”、“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化管理”有着微妙的相通之处,同样致力于避免干预、提倡自由、鼓励下属发挥创造性与积极性。从道家的管理模式或管理风格中,可以看出对科学管理的崇尚、对个人创造能力的尊重及对管理绩效的追求。道家同时也创建了一整套管理艺术,如静观待变、守弱用柔、知盈处虚、居上谦下、不争之争、见微知著、欲取先予、以曲求全、藏而不露、知足常乐等。还有如“见微知著”、“欲取先予”等,更是经常被企业界人士所津津乐道。

2.在现代管理中探寻国学的影子

研究表明,当今世界一些经济管理方面的热门话题,诸如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等等,在我国先秦诸子的著述中,都可找到类似的深刻表述。当时古人只是提出了一种概念、一种哲理,没想到两三千年之后,却能给人以难能可贵的启迪。

例如:

①现在社会的到处都在呼唤的“诚信”。正是《论语》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以及“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的运用;②现在时兴的“学习型组织”,正是《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的古训;③“富国以农”(《韩非子•五蠹》)的经济管理思想让美国迅速成长起一大批中产阶级,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时下的新农村建设成果也正在进一步证明“富国以农”的大智慧;④法家提倡贤能并举的人事管理思想,“明主者推功而爵禄。称能而官事。所举者必有贤,所用者必有能”(《韩非子•人主》),“官贤者量其能,赋禄者称其功”(《韩非子•二柄》)等思想观点演绎出的“用人唯贤”的人事管理思想几乎是全世界所有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⑤“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道德经》)等以弱胜强的管理思想,让很多公司获益匪浅,他们将自己处于柔弱的位置。充分发掘潜力。扬长避短。后发制人。便能攻无不克。无往不胜;⑥至于我们过去在外交上奉行的韬光养晦、沉着应付、随机应变、绝不当头等方针和策略,也正是对老子“无为不争”(《道德经》)这一智慧学说的成功运用,为我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赢得了广泛的活动空间,最后达到那种无为而无所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⑦还有现代商场中的“有奖销售”、“打折销售”、“价格战”等营销策略以及人与人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在提倡的、引以为时髦的“双赢”,策略更是对老子“将欲取之,必固与之”(《道德经》)智慧的生动诠释;⑧在现阶段,国人的意识形态上出现了缺少信仰、诚信危机、金钱至上、官位严重、铺张浪费、浮夸做秀、是非不分、爱逸恶劳等等现象。胡锦涛同志及时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有着中华文化的深厚背景,是中华传统道德的时代表述,既反映时代精神,具有时代特点,取国粹之精华,又摒弃封建之糟粕,而且结合时代特点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了很强的民族性和历史传承性,呈现出鲜明的中华风格和民族气魄。[3]毫无疑问,它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推到现时代的又一高峰……总而言之,还有很多治国理念与经营之道,都可从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得到有益的信息资源和教益。由此可见,国学之博大精深,对它做任何的解释或描述,都是挂一漏万之举,先哲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的成功运用根本就是不胜枚举,没有人知道它还会对这个世界产生什么新的影响,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国学会不断地对这个世界产生影响。

3.国学的时代要求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学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今天提倡学点国学,学点古代管理思想,不是在“坐而论道”,而主要是着眼于古为今用,关键是在“用”字上,为企业提高其文化素养与竞争力服务。[4]但是,如果你认为简单地把这些博大精深的“管理真经”直接挪过来而不加以吸收就可以应用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成吉思汗戎马一生,他建立的铁骑军团横扫欧亚非。然而他的“管理模式”只适合建立强有力作战能力的军队,而不适合统治疆域辽阔的国土。

不但因为军团和国家的管理性质有区别,更因为文化,更因为适时的、有针对的管理理论模式的缺乏……学习国学,重要的是:真正理解并吃透古训的深刻含义,同时又要掌握企业的实际。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考、分析、联系,在思路上受到“点拨”而豁然开朗,看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思路、新机遇,从而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对推动思维创新的魅力,体验到古为今用的现实意义。[5]当然,现代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日益受到重视,正因如此,美、日式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管理界的关注和效仿,有些甚至于推重备至。但是西方管理是建立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当我们学习西方管理的时候,发现单纯照搬的效果并不理想。管理作为一种社会功能根植于特定的文化里,现代管理与不同的文化结合,可以形成不同的管理风格。日本管理之所以后来居上,“秘诀”就在于它们成功地拿来并融会在自己的文化里。美国人也研究过日式管理,如全面质量管理、团队精神和零点存货等等。但是美国人发现,那些受日本文化影响的东西他们学不了。如果说美国式管理和日本式管理在不同时期都成就了美、日的经济繁荣,那么中国经济的腾飞也期待中国式管理的支撑。[6]而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的中国式管理只有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底蕴为根本,然后合理运用西方现代管理工具才能最终形成。

由此可见,文化的渗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时期内可望不可求。

无论美式管理还是日式管理,共同的特点就是首先把现代管理与各自的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了西方大量的管理理论和经验。然而,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些优秀成果到了中国水土不服。

其实,一个成功的管理模式需要把民族文化中优秀的品质发出光来。不建立文化基石,管理就会出现“无根现象”。[7]一个企业如果将其民族优秀的东西挖掘出来与其他民族先进的东西融合在一起,这个企业就有希望。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界各地争相修建孔子学院,西方人士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纷纷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的源泉、精神的乐园和管理的真谛。我们自己更应该利用本土优势,通过修身、培育人文情怀、提高管理和领导才干、体会博大精深的国学智慧、修炼广阔的胸襟,积极吸纳西方先进的管理方式,方可成就伟业。因此,建立一个融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西方先进管理理论于一体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上文讨论的三家之管理思想,更是精深博大。这些古代的管理思想虽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也很少有专门的研究,但其价值极高,对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必将做出不可估量的伟大贡献。而作为初步研究的精浅认识,以上三个方面远远不能概括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源,需要我们继续挖掘、研究、继承这笔宝贵的遗产。只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过去的文化遗产,吸收其精华,摒弃其糟粕,我们定会从中获取丰富的营养。与此同时,结合西方各国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来扩大我们的视野,活跃我们的思路,使之广泛应用于我国日益完善的企业实践中,中国式管理的典范就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潘承烈。虞祖尧.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巴蛮子.读老子通人情懂世故[M].广州: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3]陈玮.管理真经———儒法道家的管理哲学[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4]宋建民.儒家人本哲学与人力资源管理[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4。(112).
[5]潘承烈.企业领导人需要学一点国学[J].企业家茶座,2007.
[6]申建设。赵俭.关于管理哲学思想的几点思考[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97。(5).
[7]罗友花.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看形成中国式管理的必要性[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4):46-48.
雪峰山人 發表於 2011-6-16 08:55 | 顯示全部樓層
这是一个好帖子。
 樓主| 沙坡 發表於 2011-6-26 11:15 | 顯示全部樓層
管理这个词是很误导人的,因为正常的人际关系中,根本就没有需要管理的,除非礼崩乐坏,制度失效。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