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13|回覆: 0

[國學企業管理] 國學:中國商道理性的回歸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1-6-14 19: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鍾彥茹

在名著【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馬克斯•韋伯曾經描述了新教精神在近代資本主義興起中的重要作用,而當我們審視現今中國蓬勃的『企業家國學熱』時,似乎從中也可以窺到中國商業社會長期理性發展的契機.

國學因穿上中國商道的外衣,開始逐漸熱鬧起來.

在聲譽素著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瞄準董事長、總經理、總裁及高管的國學培訓班如同十幾年前的MBA招生,正如火如荼展開.

仿佛一夜間,國學熱起來了.昨天還在大談德魯克、波特和科特勒以及【基業長青】、【執行】和【藍海戰略】的中國企業家,已經蜂擁至孔孟、老莊和孫子以及【論語】、【易經】和【中國式管理】.

向國學求解管理國學原指國家的最高學府:國子監,太學等.而現時的國學含義為何,各界看法不一.

有的說是中國經典形態的學術體系,有的說是與國人生活密切結合的傳統文化,還有的認為是上述兩說的並列綜合.汕頭大學終身教授王富仁則提出了『新國學』.

王富仁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魯迅研究專家.在他看來,國學不只包括中國學術,還包括我們正在研究的學術.『研究李白、杜甫是國學,研究魯迅、賈平凹也是國學,還有,中國人研究莎士比亞同樣是國學.』換言之,王富仁的『新國學』可涵蓋中國學術全部成果,能體現國學的獨立性,也能反映整體性,是國學『有源有流』、在原有概念上的新集合.

今天中國商界開始向國學靠攏,企業家們試圖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到管理思想與經營藝術.

陳峯就是其中的一個.

今年7月,為慶祝班機直航比利時,海航在布魯塞爾開會.結果陳峯與中方管理層一色的雙襟扣大褂,吸引了不少目光.

陳峯還是金鼎俱樂部的組織者.一次訪問歐洲期間,陳峯與隨行中國企業家代表,相互之間頗覺投緣.歸國後,大家即推舉陳峯為組織者,成立了組織聯誼的金鼎俱樂部.目前,牛根生、尹明善等都是金鼎成員.

金鼎俱樂部充滿了陳峯的儒、佛特色,他們活動時穿唐裝,定期邀請國學大師講座.俱樂部會刊,也滿是對大師和活動的介紹.

國內商界中,『陳峯們』人數並不眾多,但有跡象顯示,這個『隊伍』正在逐步壯大.國學是個巨大的市場,這已不必懷疑.不僅因其所承載的文化復興乃至民族復興的重任,由國學熱孕育了國學市場,更由於,一旦將國學的內容和企業運作聯繫起來,很自然地也誕生了一個針對『企業家』的國學市場.

國學商業價值幾何對企業的經營而言,國學的商業價值何在?張其成作為國學教授,他指出,西方管理學骨子裏還是『科學管理』,科學的最大特徵是邏輯推理、數理描述、實驗驗證,因而科學管理主要是講究數據,重形式邏輯.在這方面,國學的管理與西方管理是截然不同的.西方管理學是理性思維,是左腦在起作用;而國學管理學強調開發人的右腦,提高人潛在的直覺判斷力.『現在的狀況就是管理者受西方管理學的影響太深,左腦非常發達,右腿很粗,但右腦很遲鈍,左腿很細』.張其成特別指出:過度強調西方管理學的結果,就是在企業管理中常常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但張其成並不排斥西方管理學.在他看來,國學管理與西方管理學可以形成互補.國學管理的核心正是決策管理模式,助企業家領悟大易精神,掌握變易、不易與簡易的管理哲學;國學管理的理論體系尤其有助於企業的決策者、高層管理者.

國學管理奇妙得像個神話.

一生創辦了500多家企業,被尊為『日本工業之父』的澀澤榮曾說:『我的經營中雖飽含着辛苦和慘澹,但是由於常遵孔子之教,據【論語】之旨,故使經營獲得了成功.』而日本『企業經營之神』,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的松下幸之助則說:『中國古代的哲學,是天下之最.我公司職員必須頂禮膜拜,認真總結、背誦,靈活運用,公司才能興旺發達.』據說,松下電器公司迄今還在其商業幹部學校中,把儒家經典作為商業道德課的教材.

有這樣外國前賢的教導,在擅長學習的中國企業家當中產生『出口轉內銷』的國學熱,似乎也可以理解.

一些報道也說,張瑞敏、王石等人,就是以儒家學說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

今天,國學與企業家不期而遇,國學與商道不期而遇.

但是,國學曾經面臨的最大挑戰恰恰是商業社會對其的衝擊.在全民逐利的心態下,國學一度式微.在四處碰壁後,現在的商道借力於國學已不是偶然,這既可以看做是國學新的傳承,也可以看成是中國商道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回歸.

在名著【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馬克斯•韋伯曾經描述了新教精神在近代資本主義興起中的重要作用,而當我們審視現今中國蓬勃的『企業家國學熱』時,似乎從中也可以窺到中國商業社會長期理性發展的契機.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