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延章

華夏傳統【節日 禮儀 服飾】之復興計劃 [電子書匯總]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8:14 | 顯示全部樓層
觀蓮節
節日時間:農曆六月二十四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西洲曲】

一 荷誕——清漣不妖的浪漫節日

  夏曆每年六月二十四是觀蓮節,民間以此日為荷誕,即荷花生日。水鄉澤國的江南一帶,此日是舉家賞荷觀蓮的盛大民俗節日,泛舟賞荷,笙歌如沸,流傳數代,遍染荷香,成為漢民族最優美浪漫的節日之一,觀蓮節。

  荷花在華夏文化中,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花卉。荷集花、葉、香三美於一體,出泥不染,婷婷玉立,是歷代詩人騷客吟詠的對象。李白贊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楊萬裏筆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蘇東坡詠之,『荷背風翻白,蓮腮雨褪紅』。荷花獨具風姿神韻,更被賦予了內在獨有的君子特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蓮,花之君子者也』。蓮之氣質,通透、潔淨、澄明如水,是華夏理想人格品質的象徵。在漢方醫藥和漢族飲食文化中,荷花也佔有特殊地位。唐代已有『荷包飯』美食。荷葉可清熱解暑,荷花活血化痰,蓮須清心固腎,蓮子心清心安神,蓮子養心補腎,藕可生可熟可藥,被李時珍稱為『靈根』,詩人贊之:『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蓮花也是佛教的象徵物,喻沸法的清淨無染。蓮花也有愛情和繁衍後代之意。由於荷花所特有的外在美與內在美的和諧統一,以及荷花與人們的生活聯繫之緊密,才形成了情趣盎然、美侖美奐的華夏『荷文化』。

  江南夏日,荷花盛開,賞荷、採蓮成為自然的民俗活動,經過傳說的比附,逐漸演繹成荷之誕辰日。最多的一個傳說是,在唐朝大曆年間江南吳郡有個才女,名叫晁采,在二十四日這天,與她的丈夫,各以蓮子互相饋贈。有人問晁采,此舉為何由?她引詩以答:『閒說芙蕖初度日,不知降種在何年?』

  漢族先民是如何度過美麗的荷誕日的?

  觀蓮花:

  早在宋代,每逢六月廿四,民間便至荷塘泛舟賞荷、消夏納涼。蕩舟輕波,採蓮弄藕,享受浩月遮雲的夏夜風情,好不愜意。

  放荷燈:

  是日夜,以天然長柄荷葉為盛器,燃燭於內,讓小兒持以玩耍。或將蓮蓬挖空,點燭作燈。或以百千盞荷燈沿河施放,隨波逐流,閃閃爍爍,十分好看。

  品蓮饌:

  蓮的花、葉、藕、籽都是製作美味佳餚的上品。唐時就有於觀蓮節吃『綠荷包飯』的習俗。柳宗元【柳州峒民】:『郡城南下接通津,異服殊音不可親。青箬裹鹽歸峒客,綠荷包飯趁墟人。』明末屈大均記載荷包飯的製作方法時說:『以香梗雜魚肉諸味,包荷葉蒸之,表裏透香,名曰荷包飯。』荷葉有一種特殊的清香味,因而被廣泛用於製作食品,蓮花、蓮籽自古就是製作食品的原料。宋人喜歡用蓮花花瓣搗爛摻入米粉和白糖蒸成蓮糕食用;明時則將其製成荷花酒,宋朝的玉井飯和元朝的蓮籽粥,則都是以蓮籽為主要原料製作的美食。

  觀蓮節時,青年男女有了親密接觸的機會,便藉此來表白心中的愛情,詩云,『荷花風前暑氣收,荷花盪口碧波流。荷花今日是生日,郎與妾船開並頭。』

二、風吹蓮動荷誕日,漢家女兒可採蓮——觀蓮節復興活動

  一隻小舟,一身襦裙,姑娘們就可以向藕花深入出發了。戲水、採蓮,古時漢家女子能在蓮花叢中戲水,現在的女孩們也可以。姑娘們唱歌,小伙子們撐船。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水中弄蓮子,岸上品蓮饌。吃蓮糕,飲荷花酒,吃荷包飯。

  入夜納涼,放荷燈。星光閃閃,波光閃閃,燭光點點……

附:蓮之詩詞

古詩十九首(其六)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西洲曲(南朝樂府)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桕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杆頭。
欄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捲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江南可採蓮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西湖(楊萬裏)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採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採蓮曲(李白)

若耶溪傍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詠同心芙蓉 (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越 女(王昌齡)

越女作桂舟,還將桂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葉。將歸問夫婿,顏色何如妾。

子夜四時歌(夏歌)

青荷蓋淥水,芙蓉葩紅鮮。郎見欲采我,我心欲懷蓮。

生查子(晏幾道)

長恨涉江遙,移近溪頭住。閒蕩木蘭舟,誤入雙鴛浦。
無端輕薄雲,暗作廉纖雨。翠袖不勝寒,欲向荷花語。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8:18 | 顯示全部樓層
七夕節
一 七夕文化及傳說背景
  七月初七日為傳統七夕節,夏曆七月舊時稱為『蘭月』,故七夕那天晚上又稱為『蘭夜』。夏季的星空澄清如水,最適合遐思奇想,上下四方古往今來,可以無邊無際。

  喜歡仰望星空的民族必然思維深邃、浪漫奔逸。『倬彼雲漢,昭回於天』,那條橫亙夜空的銀色天漢,向來就是華夏先民崇拜的祥瑞,以至後來成為我們這個有着兩千年歷史的、世界上最龐大的民族的族名。不僅如此,它也成為中國文學系統、神話傳說中念念不忘的名詞和道具。

  七夕文化現象豐富繁雜且流傳甚廣,特別是優美浪漫的七夕傳說,在中國、日本幾乎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然而同多數有着古老起源的物事一樣,七夕文化內涵,最先起於上古夏人的原始宗教崇拜,融合了天文曆法、詩詞歌賦、口耳相傳,最後才逐步轉為我們熟知的文化民俗現象,沉澱為一個約定俗成的傳統節日。七夕文化的主體,就是列位於中國四大傳說之首的『牽牛織女』故事。

  1.牽牛織女傳說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恨河梁。
——魏曹丕【燕歌行】


  作為七夕傳說的藍本,牽牛織女及七月初七首先牽扯到上古天文曆法及星祀宗教。牽牛織女在具有人格意態前首先是作為二星出現,按照上古神話系統發展規律,先從『星到神』,而後『神到人』,牽牛星又名『河鼓』,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的第二宿,有星六顆(正好是希臘神話中的摩羯座六星);與銀河另一端的織女星(即天琴座三顆主星)遙遙相望。牽牛星被我們農耕的華夏民族祖先的視為穀物神,織女則傳說是天帝之女桑神,穀物神和桑蠶神都是我們這個農耕民族的先民極為看重的神祗。七夕之『七』的記日法是夏曆的習慣,上古人們祭祀常常選在一七和二七,祭牲儀品數量也常常為七的倍數。

  西周的開國使華夏先民逐漸結束了迷濛的神祗時代,宗教色彩退去後的牽牛織女開始煥煉出人格色彩,同時也逐漸滲入人文濃郁的文學系統。這類作品可上溯到先秦甚至更早。【詩經·小雅·大東】有: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岐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睕彼牽牛,不以報箱。』

  大意是說:銀河兩岸的牽牛星、織女星,徒有其名,卻不會織布,不能拉車。微言大義的後世註解習慣將其作為一首對西周王室怨恨諷刺的詩,刺其雖身居高位,卻無恤民之行。這裏的織女、牽牛還沒什麼故事情節,只是有關日月星辰的簡單人格化,不過,這顆文化的種子已經開始萌芽了。

  『七夕』的節日在戰國時期可能就已經有了,據【物原】記載:『楚懷王初置七夕』。秦漢魏晉是神話志怪的大發展的時期,『牽牛織女』的上古神祗在這時化成優美的傳說,經過後來的不斷豐富,成為中國四大傳說之首。

  西漢時,織女、牽牛開始有了人的形態,他們的石像遙遙矗立在彼時長安城的昆明池兩畔。班固【西都賦】有句:『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李善注引【漢宮闕疏】云:『昆明池有二石人,牽牛織女像。』他們已從天上來到人間,但仍然遠遠地隔離在池的兩邊。這個神話傳說的雛形成立於西漢武帝至東漢明帝之間。

  愛情的靈感迅速充盈進了這個簡單的想像模式,孕育幻化出優美的詩篇和動人的故事。只是這個故事一開始就是以悲劇的形式出現,縱使後世好心的彌補依然無法彌合先天的悲情。【古詩十九首】首先透露了這一信息,見【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問,脈脈不得語。』 

  這故事在後世的漫漫歲月中醞釀、豐富。到了東漢時慢慢緩和了悲劇的色彩。鵲橋這個非常有創意的元素出現在東漢人應邵編撰的【風俗通義】,同時還提到了七夕的相會,這就使悲情的故事稍微有了一點安慰,其中有一段記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髡,因為梁以渡織女故也。』也許是偶然遇見的一隻禿頭喜鵲所觸發的靈感? 

  牛女故事的愛情情節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代幾乎發展完備,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織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天帝似乎是一個嚴厲的家長,這大概是漢魏時期家族生活、倫理規範的反映。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七夕開始出現節日的氣息。【御覽】卷三十一引東晉周處【風土記】:『七月初七日,其夜灑掃於庭,露施几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祈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咸懷私願,或雲見天漢中有奕奕正白氣,有光耀五色,以此為征應。見者便拜而願祈富祈壽,無子祈子,惟得祈一,不可兼求……』

  中國文學的特點是以詩文見長,早期神話傳說的流傳也多以詩詞為載體,詩人墨客們傷懷吟哦那相思時的期待,相會時的繾綣,相離後的惆悵,而詩文的優點是可以無限浪漫縹緲,卻難有實質性內容,所以,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段裏,這一傳說情節並無太多進展,這一現象對於什麼都想翻拍成電視劇的現代人來說是難以想像的。後來話本志怪小說戲劇的興盛繁榮,才使得牽牛織女的傳說真正拉開了講故事的駕式,包括背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來龍去脈等,眉目清晰,詳細完整。

  干寶【搜神記】卷一的【董永之妻】便是這個流傳甚廣的民間故事最早的版本,也是後來【天仙配】的藍本:董永的孝心感動了上天,天帝派織女下凡與他結為夫婦,助他償債;另一篇【毛衣女】則講了一位下凡的羽衣仙女,與豫章新喻縣一名男子結為夫婦的故事。後來的【天仙配】大概把二者加上古老的牽牛織女傳說揉和起來,最後成形了今天耳熟能詳的故事。

  【搜神記·董永之妻】原文:

  漢董永,千乘人。少偏孤,與父居。肆力田畝,鹿車載自隨。父亡,無以葬,乃自賣為奴,以供喪事。主人知其賢,與錢一萬,遣之。永行三年喪畢,欲還主人,供其奴職。道逢一婦人日:『願為子妻。』遂與之俱。主人謂永日:『以錢與君矣。』永日:『蒙君之惠,父喪收藏。永雖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報厚德。』主日:『婦人何能?』永日:『能織。』主日:『必爾者,但令君婦為我織嫌百匹。』於是永妻為主人家織,十日而畢。女出門,謂永日:『我,夭之織女也。緣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償債耳。』語畢,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注釋:

  干乘:漢代設置於乘郡,故城在今山東省高青縣。鹿車:古時的一種小車。這句是說鹿車載了父親;自己跟隨在車後面。遣之:發送他回家。 俱(jū居):在一起,指同居。必爾者:必定要象你所說的那樣。縑(jiān兼):細絹。

  【搜神記·毛衣女】原文: 

  豫章新喻縣男子,見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鳥。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諸鳥,諸鳥各飛走。一鳥獨不得去。男子取以為婦,生三女。其母后使女問父,知衣在積稻下,得之,衣而飛去。後復以迎三女,女亦得飛去。
 

  (據說,該故事中毛衣女下凡的地點為目前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西省新余市西南郊16公裏處的仙女湖。這198平方公裏的景區,50平方公裏的湖面記錄了1800年前中國歷史上第一段神仙與凡人締結婚姻的文字。) 

  從織女奉命執行公務到私自下凡,而後不得不含恨而去,顯得衝突更加尖銳化;牛郎私藏仙女之羽衣,頗有新意;天帝改成王母娘娘,重要的反面角色從幕後黑手直接躍然紙上,出鏡機會也大大增加。王母還很創意地用髮簪劃出天河,使二人生生相隔。最值得一提的是,故事後來還出現一位重要角色,就是那頭神奇的老牛——這條通人性、懂人語老牛在故事情節的發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牛郎的好夥伴、好助手、好智囊:嫂嫂要毒害牛郎,是老牛讓他不要吃嫂嫂做的餡餅;當織女下湖洗澡時,是老牛指點他偷得衣衫,從而抱得美人歸;當織女被抓回天宮時,又是老牛獻身,讓牛郎殺了自己,披着它的牛皮飛上天。有的傳說對老牛的作用,更是強調尤加,比如說牛郎的哥嫂常背着牛郎自己做扁食、蒸包子、炸油糕等好吃的食物,由於老牛的幫助,每次都能讓牛郎回家趕上……顯然,人民群眾是最好的編劇,這故事的現今版本完全符合小說體裁文學作品的『矛盾突出突出再突出,人物鮮明鮮明再鮮明,情節曲折曲折再曲折』的三大原則。

  位於中國【四大民間傳說故事】之首的『牛郎織女』的故事,以及『七夕節』這一最有民族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傳統節日之一,在西元七世紀傳入了日本,影響深遠。日本第一部和歌集【萬葉集】即是一部以七夕為主題的七夕星歌,該詩集對日本文學影響深遠,以至於很多一部分日本人堅定地認為七夕故事乃是本土文化。但實際深入研究的不少人也承認中國作為起源地的觀點。1991年就有一批日本的遊客根據【萬葉集】中的注釋說『牛郎織女』相會的地點『天河口』即湖北襄樊的老河口,稱此地是『漢水連天河』,因而專程來『老河口』拜訪『牛郎織女』的遺蹟,可惜當時襄樊人對此沒有研究,這些熱心的日本人空跑了一趟。

  2. 漢武帝與西王母的傳說

  這個故事與浪漫的牽牛織女相比就相形見絀多了,雖然也有仙人,不過沒感覺到縹緲的空靈感覺,世俗的濁氣也多了一些——【博物志】卷三記載:西王母於七月七夜見漢武帝,還帶了七枚仙桃與帝分食。嘆氣,似乎西王母很喜歡接見中原的天子,記得她不是在八百年前剛剛會見過周天子穆王麼?

  附:『七』的宗教文化色彩

  七和月亮的關係密切,七日一變:七日『上弦月』,即半月;再七日『滿月』,再七日『下弦月』,再七日,太陽東升的時候,就往西沉下去。

  【莊子·應帝王】:『南海之帝為儵(shū),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時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神話中的渾沌神死了,而可以『視聽食息』的人則誕生。

  人們對『七』這一數字的崇拜可以說無獨有偶,似乎是世界範圍內的:

  佛教有釋迦牟尼面壁七天頓成正果的傳說。

  基督教中說,上帝創造萬物是在七天之內完成的,因而有一周七天之分。

  伊斯蘭教把天堂依次分為純銀、純金、珍珠、白金、紅寶石和不可企及、無法言喻的聖光等七層。

  古代的巴比倫人、埃及人和中國人都認為天上存在着七顆神聖的星:太陽、月亮、木星、金星、水星、火星、土星。順便說一下,這七星在中國古代稱為『七曜』,一曜代表一天,一個輪迴便相當於現在的一個星期。不過如今國人用上了西方的星期,而將傳統『七曜』扔進了故紙堆。

  現在西方世界仍尊重所謂『七德』,迴避所謂『七種會遭天罰的罪過』;阿拉伯人至今喜以『七』起誓;日本人常祈禱所謂『七福神』降福;我國謂人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光有『七譜』:赤、橙、黃、綠、青、藍、紫;音譜有『七聲』:宮、商、角、征、羽、變宮、變商;瑰寶有『七珍』: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此外,扯得遠一點,立體化學理論中有『七味』,人的記憶量常數為7……這也許真是一個自然界的奇妙數字。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8:25 | 顯示全部樓層
二 七夕之節物風俗

·祭月之儀

  夏人的文化裏上古遺傳的祭祀月神,多在朔日,即一七、二七,有認為盛於漢代的十五祭月,也是對二七日的小小修正。古時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習俗,在傳統文化裏,月亮始終是女子的祥瑞。她們常常對月祈願或傾訴心事。古來自有女子拜月的傳統,尤其是七夕、中秋。貂蟬祭月的傳說大約是最動人的畫面了。

·婚育戀曲

  先人於朔日祭月,本身就是一種乞求繁衍生息意願的反映,蓋因月之盈長暗喻了長生與興旺。夏曆之尚七習俗孑遺下來,發展成為生長、長生的標誌,而七月七更是長生又長生,故此這一日被稱為『人日』。【漢書】稱漢武帝七月初七生於漪蘭殿,誕於人日這一天必然有着種族繁榮、子民昌盛的吉兆。

  傳統文化裏,愛情基本上都要和婚育相連。在七夕的節物風俗裏,這兩件事的關聯是很自然的。七夕節俗中最神秘的大概要算『夜半無人,天河私語』了。

  1.天河夜話

  七夕蘭夜,許多少女會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傳說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在社會風氣開放的時代,也有情人們攜手一起躲在瓜棚下偷聽天河私語的。

  2.拜織女會

  這是七夕節女眷們的聚會,叫做『拜織女』。少女、少婦們大都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裏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裏,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麼,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裏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玩到半夜始散。

  3.化生求子

  七夕人們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其中有一種蠟制的嬰兒人偶,叫做『化生』。婦女們買回家浮於水土,為宜子之祥。 

·乞巧之俗

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  
王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盆。  
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  
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
—— 祖詠

  詩中這位女子虔誠地向天而祈,直到深夜闌珊。乞巧這一習俗如何成為七夕的主要節俗了呢?雙星傳說如何與之相連?表面上看,姑娘們乞巧,總是籠統說來是為了使自己心靈手巧。然而對於精於女紅的乞望竟如此迫切。古人觀念中,女子擅長於女紅於男子富於文采幾乎是同等重要,所以不難看出乞巧的潛在動機是為了獲求婚姻美滿,家庭幸福。正因為如此,兩千年來的姑娘們,才如此虔誠地在七夕之夜拜祭嬋娟與星空,向着織女乞巧,向象徵着愛情忠貞的牛女雙星祈禱。

  可以說,乞巧之習俗本是來源於七夕的愛情婚育文化,而後發展成為最主要的七夕節俗遊藝活動。

  宋代時,七夕乞巧已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代人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嘉右中,有以私忿易乞巧市乘馬行者,開封尹得其人竄之遠方。目後再就潘樓,其次麗景、保康諸門,及睦親門外亦乞巧市,然終不及潘樓之繁盛也。』好一番熱鬧的節景,人們從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人聲鼎沸,車馬難行,即便貴人也只能步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大的傳統節日春節。

  乞巧風俗日漸興盛,還發展出了許多『流派』:

  1.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記載最早見於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荊楚歲時記】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家人婦女結綵樓,穿七孔針。』【輿地誌】載:『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有:『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台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1.jpg
圖:乞巧

  2.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直隸志書】也說,良鄉縣(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婦女乞巧,投針於水,借日影以驗工拙,至夜仍乞巧於織女』請于敏中【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說:『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卜女之巧。』

  3.喜蛛應巧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明田汝成【熙朝樂事】:『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觀其結網疏密以為得巧多寡。』小小蛛網,歷代驗巧之法也稍有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後世多遵唐俗。
2.jpg
圖:喜蛛應巧

  4.蘭夜鬥巧

  起源於漢朝宮廷的遊戲:漢高祖愛妃戚夫人的宮女賈佩蘭在離開宮中嫁給扶風人段儒為妻後,經常跟人們談起在漢宮七夕的事。她說:『漢宮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闐樂之後,就用五色彩縷,互相絆結起來,叫做『相憐愛』。隨後,宮中的宮娥彩女們,一起到閉襟樓上,大家學習穿七巧針乞巧。而有個叫徐婕妤的宮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種奇花異鳥呈獻給皇上,皇上把這些小玩意在晚上隨手放置在宮中的桌角上讓宮女們摸黑尋找,這種遊戲就叫做『鬥巧』。

·七夕雜俗

  縱觀七夕雜俗,也多與七夕節俗兩大主題『乞巧』『婚育』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說,幾乎是從這二大習俗發展出的新的趣味和習俗。

  1. 曬書/曬衣裳

  正式記載民俗活動的,始自東漢,【四民月令】(成書於166年)有這樣的記載:『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作干糗,采蕙耳也。』曝書和衣裳的習俗一直到明清都還有。

  2.七菜羹/人形彩帛

  【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翦彩為人,或鏤金薄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相遺。』(華勝即花勝, 古代婦女戴的一種首飾, 剪五色綢做成)

  3.天河淚

  江浙一帶,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4.種生/泡巧

  在七夕前幾天,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瓷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七月初一泡好巧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

  5.樹液洗頭髮,花草染指甲

  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髮,傳說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還可以儘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多是少女與兒童們。

  6.做巧食 

  巧果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還有許多民間糕點鋪,喜歡制一些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此風俗在一些地區流傳至今。

  7.賀牛生日

  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

  8. 供『摩侯羅』(磨喝樂)

  『捏塑彩畫一團泥,妝點金珠配華衣。小兒把玩得笑樂,少婦供養盼良嗣。』這是關於宋代七夕節物摩侯羅(磨喝樂)的寫照。宋元玩具很有節慶性和時令性。在東京,每逢初六日、七日晚,市民多結綵樓於庭,喚作『乞巧樓』,為的是放置『魔合羅』。如元曲中所說:『今宵兩星相會期,正乞巧投機。沈李浮瓜餚饌美,把幾個摩呵羅兒擺起。齊拜禮,端的是塑得來可嬉。』 所謂『魔合羅』,又可稱之為『摩訶羅』『磨喝樂』等,是梵語的音譯,是佛經中的神名,傳自西域。在宋代小說、元雜劇中,魔合羅成為漂亮可愛的化身。如【十三郎五歲朝天】:『又是一個眉清目秀,唇紅齒白,魔合羅般一個能言能語,百問百答。』這些在【東京夢華錄】【夢梁錄】中都有記述。

  一般來講,魔合羅是小的泥塑偶,但用雕木彩裝欄座,或用紅紗碧籠裝罩。也有將魔合羅裝飾得金珠牙翠,所以貴重得值數千錢。【武林舊事】記皇家的魔喉羅『大約高至3尺,或用象牙雕鏤,或用龍涎佛手香製造,全用鏤金珠翠,衣褶、金錢、釵鐲、佩環、真珠、頭須及手中所拿的戲具,都是「七金」做成』。 最為廣泛的還是泥塑的魔合羅,在宋元俗稱為『泥孩兒』。在魔合羅的塑造上,以宋代蘇州地區製作最為精巧,這在【歲時廣記】、【方輿勝覽】中都有明確記載。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8:31 | 顯示全部樓層
三 銀漢迢迢,鵲橋歸路——七夕蘊涵的中國愛情文化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


  在諸多中國傳統佳節中,難得有愛情文化濃郁如斯的。七夕節的文化背景註定了它的『情人節』定位。雖然『中國情人節』的呼聲也是一種西方思維模式的類比解釋,就像人們熱衷將關漢卿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將粱祝稱為『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一樣。但暫且讓我們反觀有着相似指向的西方的情人節『聖瓦侖丁日』,中國的情人文化則與之有着截然不同的起因與情節。古羅馬的基督教殉難者留給後世情人們雲開霧散的解放的愛情,悲壯的故事之後便是輕鬆,而華夏先民傳說中的情人們,卻要永生相望、相守。他們沒有拼死拼活的激烈,卻留下了永恆的沉重的悲情。

  有人說中國的愛情故事沒勁,一慣平平淡淡、沉悶壓抑。的確,西方文化擅長以跌宕起伏、暢快淋漓來衝撞人心,而中國的故事往往只是娓娓道來——不論是愛情還是悲情,不論是眼淚還是微笑,不論是『有美一人,宛如清揚』的怦然心動,還是『心悅君兮君不知』的悵然若失……少有激烈的瘋狂,卻有着靜默的思守;少有驚人的絕戀,卻有無期的相隨。華美古裝劇【大明宮詞】說:愛情,就是長相守……然而,永隔之水是否載得動一河的悲情?而這種的愛情之悲經過了千年的洗鍊,更化作千秋流水,默不作聲地流入心底深處。看不見波瀾起伏,卻是更加深遠悠長了——君不見,天河一去三千年,日日思君明鏡前……

  中國自古沒有情人節的提法,也不大習慣宣揚肆無忌憚、沒有來由的愛情。於單純的情愛之外還有重要的倫理與道義。『死生契闊,與子成說』不僅是刻骨銘心,更是夫婦間平淡的忠誠不渝;倫理之外還有道義,即使在質樸的先秦,露水相逢的男女之好也不能不講『義』,否則便不會有『尾生存信、抱柱而死』的故事了。我們的愛情,還深深蘊藏着着固有文化中的捨生取義和義無反顧。

  愛情幾乎是人類的本能,率性而發,如同田野的芳華,美好卻短暫。捕捉瞬間的燦爛固然讓人心動,而持久的美好卻往往為我們所忽略,中國文化中的愛情最看重持續,先人認為愛情是很有必要上升到夫婦之義的,這也是多麼自然的一件事——春華漸替秋實以至冬藏,以盡天道人和。換句話說,如果兩情相悅,那為什麼不長相廝守呢?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從此生死相依,從此家族延續。 

  很多人對中國古時的媒妁之言嗤之以鼻,嘆古人不會自有戀愛從而不知幸福為何物。實際上愛情婚姻這東西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在我們將近一百年間對的傳統文化的肆意焚燒之後,不知是否還記得那劫火之後的遺珠?林語堂先生的【京華煙雲】中有一段木蘭出嫁前的內心獨白,也許算得中國女性傳統愛情觀最好的寫照了:

  『在這種愛裏,沒有夢繞魂牽,只是正常青年男女以身相許,互相敬重,做將來生活上的伴侶,只是這麼一種自然的情況。只要雙方正常健康,其餘就是順乎自然而已矣。若想使妻子永遠像天使天仙一樣,永遠具有使人意亂情迷的魔力,使她那既是情人又是丈夫的男人永遠沉醉在她的誘惑之下,或者使丈夫也永遠有同樣力量,並不容易,自屬真實;但是老天爺確已賦予了年輕夫婦一種自然的和好相處的方法,這種方法就猶如情愛的水泥,由於賦予男女雙方對於對方所有而自己所無的某些品質的需求,由於賦予了男女雙方對於彼此各獨自具有的吸引力,就能修補微小的裂縫,能熨平婚姻的衣裳上的縐痕,每天隨晨光俱來的,又是一件新衣裳。性的迷惑存在於正式的婚姻之內,也存在於正式婚姻之外,而人類終必化為塵土的肉體,在婚姻生活上終必喪失性的誘惑力,真是可堪一哭。』

  幾年曾經前流行過一句話:『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那暢快淋漓喊出這句話的人們,又怎能領略那種綿長無聲的愛情之美?那種天各一方、永隔一水之痛,世上又有哪種愛情文化可與之相提並論?有時候,真正的震撼恰恰在於這種綿綿無期、細緻入微的隱忍之痛。那是『我欲與君相知,長久無絕衰』,那是『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那是『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後,歸於其室』,那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既然當今有了『中國情人節』這一提法的呼聲,那麼最有情人文化的七夕節自然首當其衝入選了,其實,要說它作為情人節還有點勉為其難,因為牽牛織女的傳說最初完全是一個永恆的悲劇——『河廣尚可越,怨此漢無梁』,用西方的語言說類似『永生的詛咒』。七夕的愛情傳說,似乎悲苦多了幾分,溫馨遙不可及。它最初只是一個離散情人悽苦的忌日,為人嗟嘆諱言。縱使後世美好心願的彌補,也難改這個傳說天然而來的悲情。牽牛織女臨水而立,盈盈相顧,一顧三千年。不過,或許悲劇更能讓人懂得珍惜。這個有着淡淡哀愁的傳說,這個發生在天上人間的久遠故事,告訴着幾千年的人們關於愛戀、思念和別離;在每年的這個日子裏,不論是磐石蒲葦的堅韌夫妻,還是情竇初開的青澀戀人,希望都能一起仰望星空,天河如練,長空如水,我們再口耳相傳那三千年的聚散思戀,同時思索,什麼是愛情,什麼是我們自己的愛情。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8:34 | 顯示全部樓層
四 七夕節/乞巧節復興方案

  ·七月初一:泡巧芽,做巧工

  將豆、麥種子盛放在濕潤的淺水盤上,放在通風溫暖處,準備七日做巧芽湯;七夕乞巧的方式有很多種,女孩子們競賽手工作品也是一種,這幾天內不妨用心創意一下。

  ·七夕白天:置巧果

  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

  ·七夕午時:『投針試巧』

  將一盆清水放在陽光下,準備一枚塗有油脂的針,分別將針拋在水面,在張力的作用下,油針會浮在水面的油膜上。水底的針影會多種多樣。觀看針影可以判斷手巧與否(無實際預言意義,僅做娛樂一笑)。按古時的說法,針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等簡單形狀說明手工比較笨拙,而出現『動如雲,散如花』等複雜形態的,恭喜,你是個手巧心細的MM。

  正午太熱,可放在陽光燦爛但不灼人的上午十點或下午三點左右。

  ·七夕蘭夜:拜月、乞巧、娛樂、姐妹盟、情人節……

  1 拜月
  
  七夕蘭夜,拜月前先沐浴。樹液洗髮恐怕現在不大容易,畢竟切樹皮萃樹液要被視為環保的反例,因此取其意摘采幾片樹葉放入浴湯中就可以了。沐浴畢,換上輕盈的夏季盛裝,推薦民族傳統服裝漢服,輕盈的紗質裙衫比較符合祭月的氣氛。最好姐妹幾人聚集戶外,設小几案、上置簡單時令水果、七夕巧果等,焚香裊裊,輕衫飄飛,靜默地對月傾訴心願。

  2 乞巧會

  穿針應巧——最傳統的乞巧活動是穿巧針。古時的巧針一般是多孔針,而現在還有待商業開發。現在可將七枚針合併在一起,一次穿過就算勝利。

  喜蛛驗巧——各人將自己準備的小蜘蛛一隻(鑑於晚上抓不太容易,建議事先準備)放在盒子裏,一邊蓋上蓋,一邊念:『七夕織女賜新妝,挑來蛛絲盒中藏。明朝結成玲瓏網;試比阿誰稱巧娘』……等第二天觀看織網情形。如果又圓又密就是巧兆啦。注意:記得將可憐的小蜘蛛及時放生。

  3 七夕娛俗

  ——染指甲:對於女孩子,可以動手用天然的方式染指甲。鳳仙花染出的丹蔻不僅環保,也要比有機化合物的指甲油有趣味多了。方法很簡單:準備一些明礬,細細研磨成粉末,與搗碎成泥的鳳仙花瓣和在一起,敷在指甲上,用布條固定裹好,2天左右就可以了,其間可換敷幾次,也讓指頭透透氣。

  ——做泥塑:作為對先人風俗的承襲,做磨喝樂泥偶自然是經典的七夕節物手工。節日的休閒不必總是寄託於商業購買,自己動手學泥塑工藝,本身就是非常有意思的娛樂活動。磨喝樂是佛教護法神的一種,查其貌塑其形,順帶還學習了佛教知識,何樂而不為?自然,泥塑人偶皆為七夕玩具,造型空間本就沒有邊緣,自己做,和愛人一起做,手把手帶小孩子做,泥巴弄到了臉上,快樂留在了心裏。商業者也可以開發,讓更多更豐富的七夕節日人偶玩具回到我們的街市,回到我們的心中。

  4 姐妹盟

  古時流傳有湊齊七位姐妹在月下義結金蘭的習俗。據說這天夜裏結盟的姐妹會友誼長久。

  5 情人節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上元的燈海,七夕的星夜,都是女孩子難釋的情懷和記憶。柳永詞,七夕景。願天上人間,佔得歡娛,年年今夜……七夕是天下有情人的節日,男生女生們,該怎麼過節還用說嗎?^-^ 嗯,不過,我還是多嘴推薦一番:

  ——樹液洗髮、花草染甲

  若是男孩為女孩親手洗髮、染甲,自然更加浪漫溫馨^-^

  ——種生遊戲

  如前述:七月初一就開始準備一塊小木板,在上面灑上薄土,輕輕噴水使其潮濕,均勻灑上生長旺盛的草種。待到七夕小草發芽,GG和MM一起動手製作小茅屋,田舍人家……別嫌這遊戲幼稚,在這天晚上你準備的是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

  ——瞻望星空,天河私語

  午夜時分躲在瓜棚下傾聽牽牛織女私語夜話一定很有意境。兩人一起仰望深邃遼廣的星空,讓星辰天河見證愛情。

  ·七夕-乞巧市展望

  上元有燈市,中秋有餅市,七夕更有乞巧市。古時的民俗盛景,如何不能在今夕復活?七夕節物家家需要,民俗的回歸自然就能帶動市場的豐盈。我們期待一個霓裳飄飄、盛大繁華的乞巧市,那是華夏情人佳節的旖旎風景。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8:40 | 顯示全部樓層
附:七夕詩詞
 
【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漢)】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樂府詩集 卷四十五清商曲辭二 七日夜女歌九首】

三春怨離泣,九秋欣期歌。駕鸞行日時,月明濟長河。
長河起秋雲,漢渚風涼發。含欣出霄路,可笑向明月。
金風起漢曲,素月明河邊。七章未成匹,飛燕起長川。
春離隔寒暑,明秋暫一會。兩嘆別日長,雙情若饑渴。
婉孌不終夕,一別周年期。桑蠶不作繭,畫夜長懸絲。
靈匹怨離處,索居隔長河。玄雲不應雷,是儂啼嘆歌。
振玉下金階,拭眼矚星蘭。惆悵登雲軺,悲恨兩情殫。
風驂不駕纓,翼人立中庭。簫管且停吹,展我敘離情。
紫霞煙翠蓋,斜月照綺窗。銜悲握離袂,易爾還年容。

【七月七日夜詠牛女詩 南北朝 謝惠連】

落日隱櫩楹,升月照簾櫳。團團滿葉露,析析振條風。
蹀足循廣除,瞬目矖曾穹。雲漢有靈匹,彌年闕相從。
遐川阻昵愛,修渚曠清容。弄杼不成藻,聳轡騖前蹤。
昔離秋已兩,今聚夕無雙。傾河易回斡,款情難久悰。
沃若靈駕旋,寂寥雲幄空。留情顧華寢,遙心逐奔龍。
沉吟為爾感,情深意彌重。

【七夕(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白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 長恨歌(唐)白居易 】

七月七日長生殿, 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做比翼鳥, 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 七夕 (唐)白居易 】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 七夕 (唐)羅隱 】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 七夕(唐)宋之問 】

傳道仙星媛,年年會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晝從雲請,歸輪佇日輸。 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 他鄉七夕(唐)孟浩然 】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 七夕(唐)曹松 】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彤雲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鈎。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 
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 秋夕 (唐)杜牧 】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 七夕二首 (唐)劉禹錫 】

河鼓靈旗動,嫦娥破鏡斜。滿空天是幕,徐轉斗為車。
機罷猶安石,橋成不礙槎。誰知觀津女,竟夕望雲涯。
天衢啟雲帳,神馭上星橋。初喜渡河漢,頻驚轉斗杓。 
餘霞張錦幛,輕電閃紅綃。非是人間世,還悲後會遙。 

【 七夕 (唐)沈佺期 】

秋近雁行稀,天高鵲夜飛。妝成應懶織,今夕渡河歸。 
月皎宜穿線,風輕得曝衣。來時不可覺,神驗有光輝。 

【 七夕詩 (唐)趙璜 】

烏鵲橋頭雙扇開,年年一度過河來。 
莫嫌天上稀相見,猶勝人間去不回。 
欲減煙花饒俗世,暫煩雲月掩樓台。 
別時舊路長清淺,豈肯離情似死灰。 

【 七夕 (唐)祖詠 】

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 
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 

【 七夕 (唐)楊朴 】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織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 七夕 (唐)徐凝 】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辛未七夕】 唐 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 菩薩蠻 (宋)蘇軾 】

風回仙馭雲開扇,更聞月墮星河轉。枕上夢魂驚,曉檐疏雨零。
相逢雖草草,長共天難老。終不羨人間,人間日似年。 

【 鵲橋仙 (宋)秦觀 】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鷓鴣天 (宋)晏幾道 】

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 
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情知此會無長計,咫尺涼蟾亦未圓。

【 二郎神 (宋)柳永 】

炎光初謝,過暮雨芳塵輕灑。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鈎遙掛。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 
閒雅!須知此景,古今無價。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面雲鬢相亞。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迴廊影下?願天上人間,佔得歡娛,年年今夜。 

【 古別離(宋)庚肩吾】

古人謾歌西飛燕,十年不見狂夫面。
三更風作切夢刀,萬轉愁成系腸線。
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見

【 行香子(宋)李清照 】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醍兒雨,醍兒風。 

【乞巧歌】

之一 
乞手巧,乞貌巧; 乞心通,乞顏容; 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

之二 
天皇皇地皇皇, 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的針,不圖你的線,光學你的七十二樣好手段。 

之三 
巧芽芽,生的怪。盆盆生,手中蓋;七月七日摘下來,姐姐妹妹照影來。又像花,又像菜,看誰心靈手兒快。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8:44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元節·盂蘭盆節
節日時間:農曆七月十五

一 華夏世俗信仰中的『鬼月』

  漢民族之古就有迎四時之氣的風俗,先秦時就有『迎秋於西郊』的記載。鄭玄解為,『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於西郊之兆也』。所謂白帝即是秋神,主殺伐,為死神。漢族又有四時薦享祖先、秋嘗之祭的風俗,此俗一直傳至近代。先秦楚文化中,春秋二祭是鬼神之祭的最重要時間,迎秋、秋嘗與秋祭之俗逐漸在民間形成了七月為神鬼之月的俗信。

  在漢民族傳統的陰陽五行觀念中,春夏秋冬分別是少陽、太陽、少陰、太陰。寒季是陰,暑季是陽。南是陽,北是陰。純陰之鬼與冬、寒、北之陰相對應。五行之水氣開始顯現的時間正是申,即七月。水氣,於七月開始活躍,十一月達極盛,第二年三月消亡。相應地,純陰之鬼正是在七月開始活躍,十一月達極盛,次年三月沉寂。反應在民俗上即是三大鬼節的出現:七月鬼節,十一月寒衣節,次年三月清明節。故俗語云,『三月七月鬼旺月』。

  七月,鬼如何旺的呢?

  民間認為,整個七月為鬼月。初一鬼門開,十五鬼門關。此月,鬼經過春夏的沉寂,又可以出來活動,所以叫做鬼門開。民間以路邊點火、河中放燈、提供鞋子等辦法,滿足鬼出門活動的需要,以免它們連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滿足,無法出行而在原地為非作歹,當然,點燈引路等辦法更是希望野鬼能夠『遠走他鄉』。七月時,鬼門初開群鬼紛出,一時『群鬼亂竄』,由於鬼剛剛經歷一夏的墓居煎熬,飢腸轆轆,所以給餓鬼施食就成為要緊之事。由於此時鬼可以自由外出活動,祭祀祖先就可不必上墓,只要把祖先的鬼魂『接』到後代子孫的家中,祖先之靈便可飽餐祭品。

二 道教中元節

  道教認為產生天地萬物的三個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稱『官』,即時空流動過程中的節段。天官紫微大帝賜福,誕於正月十五,稱上元節。地官清虛大帝赦罪,誕於七月十五,稱中元節。水官洞陰大帝解厄,誕於十月十五,稱下元節。我們熟悉的元宵節即上元節,或稱上元燈節。三元節時,三官下界巡遊,履行職務。它們法力無邊,中元地官清虛大帝於七月十五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有罪的人也可向其祈求赦罪。【修行記】云,『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中元節時,道教宮觀舉行『中元齋醮』,俗稱『道場』,為民眾祈福。是日殿上設『太上中元七氣赦罪洞靈清虛大帝平等應善天尊』的神位,廣陳供養。卯刻,道眾聞鼓上殿,經師們加披五彩雲鶴班衣,位列前排左右。高功頭戴五老冠,金蓮蓋頂,身披天仙法衣,手執朝簡,在鐘鼓齊鳴中拈香、宣表,稱『慶賀朝科』,便拉開了法會序幕。法會的一般安排是,除上下午唪誦 【玄門功課經】外,主要是拜【玉皇宥罪錫福寶懺】。晚間唪誦【鐵罐焰口施食】,超度前羽後化的祖師,並普渡十方孤魂。

三 佛教盂蘭盆節

  七月十五也是佛教盂蘭盆節。盂蘭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譯。『盂蘭』,倒懸的意思,倒懸形容苦厄之狀,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認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盂蘭盆即『解倒懸』之意。佛典【佛說盂蘭盆經】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連(亦稱目鍵連),得到六通(六種智慧)後,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即用道眼視察,看到已逝去的母親在餓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頭不成人形。目連十分傷心,於是用缽盛飯,想送給母親吃,但是飯剛送到他母親手中,尚未入口即化為灰燼。目連無奈,哭着請求佛祖幫助救救他的母親。佛祖說:『你母親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眾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裏,敬設盛大的盂蘭盆供,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眾僧,依靠他們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親。』目連照佛祖的指點去做,他的母親真的脫離了餓鬼道。佛祖還說:『今後凡佛弟子行慈孝時,都可於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服)時,佛喜歡日,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眾僧,這樣做既可為在生父母添福添壽,又可為已逝的父母離開苦海,得到快樂,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從此,在漢語系佛教地區,根據【佛說盂蘭盆經】而於每年七月十五日便舉行超度歷代宗親佛教儀式,稱為盂蘭盆法會、盂蘭盆齋、盂蘭盆供等。盂蘭盆法會有複雜的儀規,儀潤【百丈清規證義記】卷八中詳載【蘭盆儀軌摘要】,雲全卷見【蘭盆會纂】中。其中有淨壇繞經、上蘭盆供、眾僧受食諸儀節。

四 鬼月、中元節與盂蘭盆節的融合

  七月祀鬼之俗演變成民間的鬼節,道教文化與佛教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民間的鬼月俗信與此中元節、盂蘭盆節之間,在精神實質上出現了驚人的相通之處。皆是以奉親、敬養、普渡為主題,佛教盂蘭盆會、道教中元節與華夏民間文化禮俗的一致,使它們迅即得到廣泛的認同。兩者皆指向七月十五,又使民間的鬼月有了成為節日的重要時間契機。節日的確立需要確定一個固定的節期和擁有它特有的節俗,佛、道兩教一同確定了七月鬼節的固定節期,佛教盂蘭盆會、道教中元節的打醮等儀式活動又成了這一鬼節特有節俗的組成部分,同時由於道教是完全的本土宗教,『中元』這一名詞也為民間接受,成為這一節日通行的稱呼。

  華夏文化與民間信仰有強大的同化作用,不論是本土的道教還是傳自印度的佛教,都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適應本土文化的過程。佛教與道教在七月十五的儀式逐漸世俗化,與民間的鬼月俗信和風物漸漸難分難解。從此,中元節成為了一個內涵豐富、節俗豐富多彩的祭亡、祀鬼、解難、赦罪的盛大的華夏民俗節日。

五 華夏七月十五之節物風俗

  七月十五,道家例行設醮為地官慶賀誕辰,同時信眾也出資設齋為祖先求冥福,請地官赦免罪過,早升天界。

  在中國最初舉行盂蘭盆會的是梁武帝大同四年。他在同泰寺舉辦『盂蘭盆齋』,此後此儀遂在民間普遍流傳。唐代,每年皇家以音樂、儀仗送盆到各官寺,獻供種種雜物,民間施主也到各寺獻供。唐太宗大曆元年,在宮中內道場祈建孟蘭盆會,設高祖以下七聖位。樹建巨幡,書帝名號。自太廟迎入內道場,梵樂悠揚,旌幢蔽日。百官於光頂門外迎拜導從。此後曆年如此。據【大宋僧史略】說,唐時盂蘭盆極為奢麗,往往飾之金翠。日本園仁【入唐求法巡禮行紀】卷四說,當時長安諸寺七月十五日作花蠟、花瓶、假花果樹等,備競奇妙,常例皆於殿前,廣陳供養,傾城巡寺隨喜,甚為杜觀。

  到了宋代,便不是以盆供僧,為先亡得度,而是以盆施鬼了。印賣【尊勝咒】、【目連經】,又以竹竿鋟斫成三腳、高三五尺,上織燈窩之狀,謂之盂蘭盆,掛搭衣服、冥錢其上,焚之。拘肆樂人自過七夕便演【目連救母】的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倍增(見【東京夢華錄】)。寺僧又於是日募施主錢米,為之薦亡。

  七月十五日這天,民間家家祭祀祖先。在諸多祭品中,瓜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七月十五又稱瓜節。在民間的中元節俗中,放燈是最盛大的活動。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以紙糊成荷花型,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為其引路。有意思的是,上元節也用燈,但於陸地,中元節則在水中。因為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裏沉淪。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裏。

  此日還有拜懺、放焰口等活動。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台。法師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着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緊接着,法師敲響引鍾,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覆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還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徵着五穀豐登,這叫作『布田』。

六 盂蘭盆節在日本的流傳

  盂蘭盆法會在中國還在舉辦,但民間的盂蘭盆活動已蕩然無存,中國人已經不知盂蘭盆為何物。現在談及盂蘭盆節,國人的第一反應是日本的節日。實際上這是很大的誤解。盂蘭盆節是華夏的節日,日本盂蘭盆節只不過是孑遺而已。

  盂蘭盆節在飛鳥時代傳入日本,現在已成為日本僅次於元旦的盛大節日。盂蘭盆節在日本又稱『魂祭』、『燈籠節』、『佛教萬靈會』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禱冥福的日子,現已是家庭團圓、合村歡樂的節日。每到盂蘭盆節時,日本各企業均放假7~15天,人們趕回故鄉團聚。節日期見家家都設魂龕、點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現在一般在陽曆的8月13日前後迎接祖先的靈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靈魂送回陰間。京都的『大文字燒』就是這個活動的頂峯。另一種歡送的形式是盂蘭盆舞,夏夜,在太鼓聲中,男女老少穿着浴衣起舞,現在已成為日本著名的觀光活動。

七 中元節·盂蘭盆節·鬼節過節方案

  1 道教文化機構舉辦中元齋醮活動為民眾祈福。民眾穿漢服前往參加。
  2 參加佛寺舉辦的盂蘭盆法會。並可按傳統以各種供品(即盂蘭盆供)供奉佛寺,為家人祈福。
  3 七月十五,在家中舉行家祭,祭祀祖先或故去的親人。
  除了準備一般祭品外,建議用瓜為祭。
  4 放河燈祛災祈福。
  河燈的製作方法多樣,具體方法可從網上檢索。放河燈可在河邊,可在船上,最好集體進行。穿上夏季漢服,入夜後在水邊放燈,為水鬼『引路』,祛災祈福。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8:46 | 顯示全部樓層
中秋節
一 春分祭日、秋分祭月——淡忘的中秋本源

  1 『朝日』與『夕月』 

   中秋又叫仲秋、月夕,是華夏歲時節日系統中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民俗節日。關於中秋節的起源,歷來的說法,皆把嫦娥、玉兔、元末起(百度)義之事納入其中。其實,中秋節最核心的起源要素,是自上古時代即有的敬月信仰,以及流傳幾千年的祭月之風。中秋節本質上是『華夏祭月之節』,那裏有先民天地人和的哲思,也有華夏子孫生生不息的信仰。 

   說起中秋,不能不先說說漢民族的祭禮。閱讀本文之前,推薦先閱讀: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漢民族傳統禮儀『祭禮』操作方案

   漢民族的祭祀文化,表達的是『敬天、禮地、愛人』這三種基本情感指向,所崇拜的是天神、地祗、人鬼三種類型的神明。天神之中,按等級分為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和列星三等,太陽和月亮就是華夏先民最崇拜的自然神之一。 

   遠古時代的日月崇拜之俗已遙遠難考,但是,【周禮】等文獻中已確定無疑地證明,其時對日月的崇拜已發展至宏大而正規的天子的日月祭祀。【周禮·典瑞】:『圭璧以祀日月星辰』。【禮記·祭義】:『祭日於壇,祭月於坎』。【國語·周語】:『古者先王即有天下,又崇立於上帝明神而敬事之,於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尊君』。 
   為什麼天子要祭天地日月?鄭玄曰:『王朝日者,示有所尊,訓人事君也。王者父天而母地,兄日而姊月,故常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況人得不事耶』帝王自命昊天上帝之子,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以日為兄以月為姊,天子祭天地日月,既是敬畏、祈求護佑,也是向天下臣民示範『孝悌』之義,即祭天地以示孝,祭日月以示悌。 

   日月之祭的時間,自周代就定在了春分和秋分,即所謂『兩分』。為何要定在這兩個日子呢?這要從天文與二十四節氣說起。 

   每年夏至之後,太陽就從北回歸線逐日南移,到每年公曆9月23日前後(22-24日),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此時,太陽幾乎直射赤道,再往南,北半球的秋季就將結束而迎來冬天。這一時刻,二十四節氣中稱為秋分。先民認為,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日月次天地,春分陽氣方永,秋分陰氣向長,故祭以二分,為得陰陽之義。』 鄭玄也說,『君子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故本二分也。』 因此,春分和秋分就分別成了祭祀太陽和月亮的日子。 

   祭日,稱『朝日』,祭月,稱『夕月』。『夕月禮』就成為了祭月之禮的特有稱呼。 

   雖然【周禮】中就已經確定了『兩分祀日月』之制,但日月之祀在歷代的時間並不絕對固定(波動主要發生在比較短的王朝),不過,總的來看,春秋二分仍然是天子祭日月最基本的日期選擇。 

   歷代天子祭月時間和規格的主要演變過程是: 

   周代: 
  周代禮儀系統十分完備。兩分祭日月,以柴祀日月星辰。建日壇曰王宮,建月壇曰夜明。在南門外祭日、北門外祭月。所用牲和幣皆為赤色,祭樂與祭五帝樂相同,以珪璧禮神。 

   秦代: 
  秦尚法家,除此外,諸子百家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陰陽家了,故極看重自然神祗的祭祀。秦在故都雍城就建有日月祠。秦始皇東遊海上祭祀八神,月日分屬第六第七神,祭日於成山,祭月於萊山。 

   漢代: 
  漢承楚風,楚文化之天地日月的信仰在漢代佔有一定分量,武帝時在太乙壇祭日月,黎明之時皇帝走出用竹子建造的祠宮,向東方祭拜,夜晚向西方祭拜。後又簡化為在宮殿的庭院中行禮。平帝時,改在合祭天地之日,黎明東向拜日行朝日禮,夜晚西向拜月行夕月禮。 

   隋代: 
  祭祀乃華夏文化的信仰表徵。隋朝匡扶華夏正統,便重修祭禮。於國東春明門外建壇 ,每年春分朝日。又於國西開遠門外建『坎』,坎深三尺,廣四丈,在坎中建壇,壇高 一尺,廣四尺。每年秋分夕月。牲幣採用周制。 

   唐代: 
  二分朝日夕月於國城東西,用方色犢為牲。 

   宋代: 
  承唐之制,並升為大祀。 

   明代: 
  明初在南京建日月祭壇,遷都後在北京朝陽門外建『朝日壇』,在阜成門外建『夕月壇』。壇制區分日月。朝日壇的護壇地一百畝,夕月壇的護壇地三十六畝。朝日無從祀,夕月以五星、二十八宿、周天星辰共一壇。春分祭日,在春分日的寅時(大約在凌晨3點到5點,古稱『平旦』)迎日出。秋分祭月,在秋分日的亥時(大約在21點到23點,古稱『人定』)迎月出。朝日迎神四拜,飲福受胙兩拜,送神四拜;夕月迎神飲福受胙送神皆再拜。東郊以甲、丙、戊、庚、壬年,西郊以丑、辰、未、戌年,天子車駕親祭。其它年份遣文大臣攝祭朝日壇,武大臣攝祭夕月壇。如果正祭遇風雨,則設小次於壇前,天子駕就小次行禮。

   每年兩分祭日月時,日月是禮敬的主神,是祭禮的主角,這種專門的祭祀為正祀和常祀。除此之外,日月還在其它祭祀場合被附帶祭祀,此時日月充當的是配祀。比如,郊祀天地常以日月從祀;諸侯覲見天子之禮要到南門拜日、北門拜月;祈年、禜祭等也都要祭日月。

  2 中秋節的產生 

   『中秋』一詞早已有之,【周禮】中即有『中秋獻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記載,但那時的『中秋』只是單純的月令時間,並無節日之意。中秋成為節日,是唐宋以後的事,是由仲秋時節的月神祭祀發展而來。實際,縱觀華夏諸多傳統佳節,或早或晚,多由節令演變而來,由紀而祭,由祭而慶。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今,人們總抱怨傳統節日萎縮無趣,是否想到這句詩所蘊涵的簡單道理惟有訴求華夏文明精神信仰的本源,了解節日的來龍去脈,才有可能真正為脫水的傳統文化帶來新的生機。 

   華夏傳統曆法中,將每一季節分為『孟、仲、季』三個月,仲秋處秋季之中,跨越白露和秋分兩個節氣時段,所以,秋分的祭月之俗為仲秋的望日——八月十五成為『中秋節』預設了時間條件。 

   祭月之禮如何產生了中秋之俗?一般的說法是,祭月固定在秋分日,而秋分日未必有滿月,有時甚至可能無月,祭月無月自然大煞風景,所以後來逐漸改到八月十五日祭月。我們認為,這種說法不盡準確。 

   如前所說,天子祭月直到明代仍然是固定在秋分日。在皇家看來,祭月重在禮敬夜明之神,並以示悌。敬如在,秋分日有月無月、月圓月缺並不重要,秋分是陰氣向長的時刻,避開此時而追求圓月之祭,是對月神的不誠不敬。所以,哪怕是秋分日下雨,也是要祭月的。秋分祭月和中秋節並非一回事。 

   漢民族自上古便有敬天禮地的習俗,月神崇拜古以有之。上古時代的月神信仰在殷、周時代似乎出現了兩種發展方向,一是在民間自然發展演變,一是上升為天子禮天的禮制組成部分。周禮是因俗制禮,天子禮月顯然是建立在華夏月神信仰的基礎之上。由此,天子的禮月才能獲得足夠的信仰合法性,禮月才能成為鞏固統治政權的有效的政治儀式和文化制度。此時,民間對月神的崇拜仍然在緩慢發展,而統治階層重在向月示敬,游賞是可有可無的事情。所以,直到南北朝時,以『祭月+游賞』為標誌的中秋節仍未在華夏大地上全面成形。 

   漢民族文化發展歷史上,禮儀和風俗的演變在諸多領域皆呈現禮退俗進的趨勢。隋唐時代的繁榮,逐漸激發了民間在仲秋祭月時節的玩賞之風,賞月之風和民間流傳的祭月風俗逐漸合流,由於民間信仰表達的相對靈活性,人們並不需要刻意追求在秋分日祭月,所以,最接近秋分點的一個滿月日,就成了這一秋月祭賞之節最佳的選擇。這就是夏曆八月十五。 

   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認為,夏曆八月十五成為第二大民俗節日『中秋節』,是由於那一天恰好『滿月』造成的『巧合』。華夏先民需要一個滿月日來行仲秋祭月和游賞,這一任務恰好落到了八月十五的月亮身上——誰讓它是最接近秋分的滿月日呢。 

   中秋的月亮之所以格外圓、格外亮,是因為它『沾』了神聖的華夏祭月日——秋分的『光』。這一點,和『清明』節氣沾了盛大的寒食節、上巳節的光而搖身變成『清明節』異曲同工。可惜的是,現在的人們,只知中秋而不知秋分,只知清明而不知上巳與寒食。本源被忘記了,真正的神聖和盛大也被忘記了,單薄的清明和中秋割斷了與其節日母體的聯繫,逐漸變得虛弱和空洞。 

   有論者認為,唐代沒有中秋節,文人有八月十五玩月吟詩的風氣。昊天明月逐漸披上了人情的薄紗。宋代文人中秋玩月多伴隨着宴飲聚會,這一形式為都市富戶效仿,造成了一種娛樂享受的氛圍影響整個社會,北宋中期形成了以文人官僚的詩筵筆會和市民宴飲玩樂並行的大眾化的准節日。從北宋末開始,中秋的節義有了更不一般的內涵。破碎了山河,破碎了汴京的明月,中秋的圓月彌足珍貴。『團圓』特徵及其象徵意義被凸顯和強調,『團圓』涵義的加入使中秋節俗內涵變得完整,自此,中秋的團圓性質和地位在南宋得以確定,流傳至今。 

   中秋節,是不折不扣的『祭月之節』『月神之節』『團圓之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8:48 | 顯示全部樓層
二 搗藥叮咚玉杵鳴、斧柯丹桂響叮叮——中秋之神話傳說

聽月樓頭接太清,依樓聽月最分明。
摩天咿啞冰輪轉,搗藥叮咚玉杵鳴。
樂奏廣寒聲細細,斧柯丹桂響叮叮。
偶然一陣香風起,吹落嫦娥笑語聲。
——辛棄疾【聽月詩】

   這是一首『聽』起來很清脆悅耳的詩。詩中,月亮中的神仙和小動物悉數出場,組成了一幅絢麗的廣寒月宮圖。關於中秋,關於月亮,關於月中的神仙,民間產生了許多神話傳說故事。這些傳說,豐富了中秋的文化內涵,使人們在仰望一輪皓月時油然而生瑰麗奇偉的感受,神話中的主人公更幻化為民間信仰的月神,感染了我們民族幾千年,在人們的口中代代傳承。

   中秋之神話傳說主要有: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見於【淮南子·冥覽訓】,只有一句話:『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後世在傳說中演繹出多種不同的版本,故事變得愈發有聲有色。舉一例:

   相傳嫦娥之夫後弈為時神射手。上古時十日同現,莊稼枯死,民不聊生,神射手后羿請纓一氣射下九日,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英雄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而他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當時,後弈的追星族不少,自然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只是魚龍混雜,一位叫作蓬蒙的心術不正之徒也混了進來。

   話說後弈成了知名人士後,還從崑崙王母處獲贈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枱的百寶匣裏,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蓬蒙趁機闖入內宅,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無奈,將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仙藥果然療效驚人,嫦娥的身子即刻產生離心力,飄離地面,奪窗而去。由於嫦娥牽掛着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後弈得知後已無可挽回,他悲痛萬分之後。在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妻子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百姓們聞知後也紛紛效仿,一同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在其它的版本中,也常見到將嫦娥描述成反面角色的,不過,最受民間歡迎的,還是各種經過修飾、加工,使嫦娥符合人們對美的追求的版本。

   【靈憲】則記載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藥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嫦娥變成癩蛤蟆後,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藥,過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隱在【嫦娥】中感嘆,『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因此,月宮也稱『蟾宮』。

  【吳剛伐桂】

   傳說月中桂樹高達五百丈,這株桂樹不僅高大,而且有神奇的自愈功能。有西河樵人吳剛,醉心於仙道卻修習不力,被放逐月宮,伐桂樹作為勞改。仙詣:『若伐倒桂樹,就可獲仙術。』(比刁難蘇武的匈奴人高明多了。)結果如諸位所料,日復一日地,吳剛便在這月宮住了下去,這個故事再也沒有盡頭。

  【玉兔搗藥】

   『玉兔搗藥』為道教掌故之一。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為月亮的代名詞。在道教中,玉兔常常與金烏相對,表示金丹修煉的陰陽協調。

   另說,很久以前,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一天,玉帝召見雄兔,它依依不捨地別過妻兒,踏着雲彩上天宮去。正當它來到南天門時,看到太白金星帶領天將押着嫦娥從身邊走去。兔仙好奇,就問旁邊看守天門的天神。聽完她的遭遇後,兔仙很是同情。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幫什麼忙呢?想到嫦娥一個人關在月宮裏,多麼寂寞悲傷,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個女兒,它立即飛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訴雌兔,並說想送一個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雖然深深同情,但又捨不得寶貝女兒,幾個女兒也難以割捨父母,一個個淚流滿面。雄兔語重心長地說道:『如果是我孤獨地被關起來,你們願意陪伴我嗎?嫦娥為了解救百姓,受到牽累,我們能不同情她嗎?』

   孩子們明白了父親的心,都表示願去。雄兔和雌兔眼裏含淚而笑。最後決定讓幼女去。 小玉兔告別父母和姐姐們,到月宮陪伴嫦娥住了。於是,我們的月亮神話裏又多了一位可愛的兔小妹。

  【唐明皇游月宮】

   傳說唐開元年間,中秋之夜,方士羅公遠邀玄宗游月宮,擲手杖於空中,即化為銀色大橋。過大橋,行數十裏,到達一大城闕,橫匾上有『廣寒清虛之府』幾個大字,羅公遠對玄宗說:『此乃月宮也』,見仙女數百,素衣飄然,婀娜多姿,隨音樂翩翩舞於廣庭中。玄宗看得如痴如醉,默記仙女優美舞曲,回到人間後,即命伶官依其聲調整理出一首優美動聽的曲子,然後配上模仿月宮仙女舞姿的舞蹈,這就是聞名後世的【霓裳羽衣曲】,成為千古佳話,月宮從此也有『廣寒宮』之稱。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8:50 | 顯示全部樓層
三 奉祀月神的祭品——月餅

  本方案將月餅單列一章,我們有必要仔細打量、重新審視這一熟悉的『中秋食品』。

   其實,與其說月餅是『中秋食品』,不如說它首先應該是『中秋祭品』。與當下國人的認識截然不同的是,月餅首先不是給『人』吃的,它首先是給『月神』吃的——月餅是奉祀月神的祭品。人必須在月神『享用』祭品之後才能吃,神主享用後,祭者以『餕』的環節結束整個祭祀禮儀,從祭月到分食月餅,是漢民族祭祀禮俗的完整環節。

   所謂『餕』,也叫『分胙』,是指參加祭祀的人在神主(自然神或祖先等)享用祭品後分食祭品的過程。華夏先民認為,神主享用祭品後,便把福祉寄寓在祭品中,參祭的人分食祭品,便可得到神主的賜福與護佑。祭祀月神也是如此,人們以月餅、西瓜、各色水果等奉獻給月神,在月神『享用』後人們再分切月餅,按照長幼之序分食,如此,地上的人以誠以敬奉祀月神,而月神則慷慨地賜福人間。月神『吃』過的月餅,是已經帶有神性的祭品。我們吃月餅的過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賜福,一方面履行了華夏傳統的祭祀文化。

   華夏祭禮的要義在於『誠』與『敬』,月神並不要求多麼豐富和豪華的食品敬獻,關鍵是祭拜的人是否在內心真正具有誠意和敬意。【穀梁傳·成公十七年】說,『祭者,薦其時也,薦其敬也,薦其美也,非享味也。』【左傳】說,『澗溪沼沚之毛,苹蘩蘊藻之菜。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 【禮運】鄭玄註:『物雖質略,有齊敬之心,則可以薦羞於鬼神,鬼神饗德不饗味也。』朱子在【家禮】中說,『凡祭,主於盡愛敬之誠而已。』

   祭拜月亮,至少必須做到以下要求才算得上誠、敬:

  一、內心真正的信仰。

  二、簡樸適當的祭品。所謂『鬼神饗德不饗味』,只要有誠敬之心,幾個月餅、幾顆水果,簡簡單單的祭品即可;否則,再豐盛的祭品,又有何意義呢?

   三、莊重得體的儀程。關着門窗祭月,如同閉目塞聽,無誠意可言;不祭而食,更是極大的無禮。

   我們的民族已淡漠了敬畏的意識,月餅已經完全異化為純粹的中秋食品和禮品。買來就吃,迎來送去,祭月的意識則蕩然無存。酒足餅飽之後,我們不妨自問,這究竟是文明的進步,還是文化的倒退?

   這裏不能不說到近年來流行的所謂『天價月餅』。幾千、幾萬、十幾萬……月餅的奢華已經登峯造極,天價月餅完全成為了富豪炫耀的符號和腐敗滋生的溫床。當我們再重溫華夏祭祀之義:『禮,與其奢也,寧儉』、『凡祭,主於盡愛敬之誠而已』,我們不難發現,天價月餅嚴重違背民族祭祀文化本義,是對華夏中秋節日文明莫大的羞辱——這種打着月餅和中秋旗號的金粉怪胎,人不會吃,月神更不會吃,是人神共棄之物。

   中秋節復興,重中之重和復興的關鍵便是復興中秋祭月習俗,使家家祭拜月亮重新成為中秋節最重要、最核心的節日活動。當人們不再躲在屋裏看着電視吃着月餅,祭月習俗的恢復便可帶動游賞風俗的再興,如此,中秋節有望得以重新整體激活。月餅這種早已乏味的『中秋食品』也可以實現『新』的價值定位——月餅回歸祭品的本位,中秋便可望得以再生。

   中秋祭月的詳細操作辦法,將在第五章詳細闡述。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