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延章

華夏傳統【節日 禮儀 服飾】之復興計畫 [電子書匯總]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9:12 | 顯示全部樓層
岁首之日,冬至如年——冬至的历史流转

  据《尚书·尧典》载,在尧帝时,“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以观测鸟、火、虚、昴四颗恒星在黄昏时正处于南中天的日子,来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作为划分一年四季的标准。《尚书考灵曜》曰:“冬至日,五纬俱起,牵牛初,日月若悬壁,五星若编珠。”冬至最早的天文历法意义非常明确,也很有意义。只是时日遥远,我们已经不清楚具体的至日活动了。

   殷商的历法是阴阳历,殷历的岁首新年在夏至日,但冬至日依然是个很有意义的日子。至少,在发现的甲骨文中得到了有关于日南至(冬至日)于寰丘上祭祀的记载。当时,“至日”“日南”或“南日”,指的都是冬至日。

   周历的正月是如今夏历的十一月,冬至日正是周历的新年,“冬至”成为一年之岁首。因此,周代拜岁和贺冬其实是合一的。周代礼仪大盛,极重祭祀。《周礼》曰:“祀昊天上帝于圜丘。”(注曰:“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一岁之中,至日祭天是很隆重的。

   秦汉至魏晋,是我国天文历法系统成熟的时期。汉武帝元封七年,重新测算制定了新历法,即太初历。其中,元旦已和冬至分开。该历在西汉末年经天文学家刘歆改造而成三统历,成为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具有蓝本意义的历法。冬至日依然作为历法测算的关键点。

   尽管新的历法中冬至早已和岁首新年分开,但“冬至”作为重要的节气,在汉代已依然被列为令节,而且相当隆重。《汉书》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四民月令》云:冬至“进酒肴,及渴贺君师耆老,如正旦。”《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过“冬节”是自汉代才有的。在冬至前后,从皇帝到百官都停止办公,全部休假来庆贺这个节日。虽然仅剩冬节,但似乎还保留有周代元旦日的年节气氛。可谓“冬至大如年”,这种说法流传至今。

   《晋书》记载,除了天子祀天于寰丘,还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朝。”在那个时候,冬至日在人民心中的分量应该是相当重的,《梁书》和《南史》中都提到一个颇有意思的故事:冬至的时候,一个叫作岐的县官将死囚放回家过节,并严肃地告诉他:“某若负信,县令当坐。”这位大人的苦心没有被辜负,那位讲信义的死囚最后“竟如期而反”。

   唐宋是中国节日文化大发展时期,“冬至”依然与“岁首”并重,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农、备办饮食,享祀先祖……一如年节。”特别是还放假七天以庆贺。按古代的休假制度,一般是十天休沐一次,放假的频度没有我们今天高,但可以在冬至放假七天,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就算不比正旦,也相当我们今天的五一、十一黄金周了。

   明清时代,冬至袭古俗,有“肥冬瘦年”之说,冬至日祭祠堂之风大盛。刘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有“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的记载,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也有“长至……为国大典……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馄饨)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

   鉴于历史沿革和民众“冬至大如年”的心理影响,辛亥革命后为顺应民心,曾一度在冬至日设定“冬节”。

   纵观冬至节的流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本来,在漫漫的岁月流转中,岁时节日但凡失去原有的作用后,大多走向式微、消失的命运,比如寒食节、上巳节。而周代的岁首冬至节,早在汉代就已经明确与元旦分离,为何这份“冬节大如年”的情愫却蔓延至今呢?

   在过去,没有中央空调没有集中供暖,建筑业也不发达,一般人家还时不时地漏雨夹风。漫漫的严寒已经够折磨人了,还要加上让人绝望的,更加漫漫的长夜。诗人们早就总结出:那黑夜给予的黑色的眼睛,是用来寻找光明的,想想我们条件艰苦的祖先,在寒冷寂寞漫漫长夜中,是怎么望眼欲穿地盼着光明和温暖。不能体会到这点,恐怕不能领略到“冬至一阳生”那种感动。阳气能使万物滋生繁衍,冬至日的阳气始生,真有点风雨如晦中既见君子的惊喜。这一天的到来,带给了大家继续熬冬的希望。更何况,冬至日还可以作为正式年节的演习和序幕。于是,后来人们还给冬至日起了一些喜气的名字,如“亚岁”、“如正”(新正)、“履长节”等。有时候冬至前夜也被隆重起来,称为“冬至夜”。有些地方有冬至夜里家家例宴饮、并享祖先,还有吃汤圆、食印糕等风俗。

   随着时代的变革,在诸多因素下,冬至节习俗同大多数传统佳节一样迅速地萎缩、变异和淡化了。大多数人心中,对冬至里日头状况的关心还不及一盘饺子,似乎在大多数人心里都有着这样的公式:冬至=饺子。至于那些“干净冬至邋遢年”、“晴到冬至落到年”的有趣古谚,又有几人还记得呢?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9:16 | 顯示全部樓層
冬至风物,生民百态——冬至的节俗漫谈

  传统冬至节主要活动习俗大致可以分为祭、衣、食、礼、娱五类。

  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

   1.官方活动:郊祀祭天

   在古时,天子祭天几乎是冬至最重大的保留节目了,若要类比,似乎有点类似于当今央视的春节晚会——不同的是,当时只用折腾天子及其臣下百十人,而如今的春晚,那架势,连持续了三千年的祭天活动恐怕都要望尘。也许浮躁的我们今天很难体会:隆重不等于闹腾。所以,那在寒冷的黑夜里,在静谧的星空下的所谓盛大,看起来竟如此难以置信。那些场景,也几乎不能再还原在人心里了,只有故纸堆里那些平淡的,重复的字语发出幽幽的暗光:

   “祀昊天上帝于圜丘。注曰: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周礼》)
   “十月庚寅,冬至亲祀圜丘于南郊。”(《晋书》)
   “冬至日,祭天于圜丘,玉用苍壁,牲用玉色,乐用夹锺为宫乐,作六变。”(《三礼义宗》)

  ……

   冬至祭天的记载,可上溯到殷商。华夏民族对天地的崇拜一直是极为重要精神信仰,比如最高统治者(不论是三代之王还是皇帝)都称作天子,表达了一种受命于天而教治万民的传统秩序观。自古以来,祭天是冬至日最重要、最隆重的风俗。旧时,帝王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项:天地、社稷、宗庙。对天的祭祀至高无上,自然也是只有天的儿子才能承担的专门工作。天子于每年冬至等重大时节都要祭天,登基等大事也例须祭告天地。祭天有专门的场所,《周礼·大司乐》云:“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每到这时,天子将率三公九卿大夫前往郊外寰丘祭祀,仪仗齐备,乐舞既调,皇帝于郊外特修的圜丘坛举行告祀礼,禀告上天五谷业已丰登,主祭的是昊天上帝,配祭则是皇帝的列祖列宗及日、月、云、雨、风、雷诸神。三献、祭酒、读祝、奠币是少不了的,祭祀上天还要特别燃柴禋祀,从而能将消息传达至上去。

   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天坛庙为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北京天坛。皇帝祭天仪式极其盛大,按照典制规定,皇帝需在祭天的前三日来斋宫斋戒,祭天大典从冬至日的拂晓正式开始,据说冬至这天夜里阳气就开始逐渐增强。祭天大礼分为迎神、奠玉帛、进俎、献礼等9项程序,在古时候,每当这一日,如果是一个合格的天子,在孟冬寒夜初晓、星光微曦的时刻,他应该已经立于圜丘之上仰望苍茫宇宙了。

   2.民间风俗:迎日祭祖

   虽然祭天的性质至高无上,除了天子之外的其他人都没有这种资格,但出于对于天的敬畏和崇拜,民间在冬至时还有一种不算正规的“迎日”的风俗,也算是一种特殊的非正规祀天方式吧。迎日活动中需要的物件是一种叫做日晷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日影仪——《月令章句》说:“冬至为极,昼露极短,去极极远,晷景极长。”人们常常通过观察日影来预测来岁的丰饶,这就有点仪式性和趣味性了——《易通卦验》曰:“冬至之日,见云送迎从下向来,岁大美,人民知不疾疫。无云送迎,德薄岁恶。故其云赤者,旱黑者,水白者为兵。黄者,有土功诸,从日气送迎其效也。”又曰:“冬至之日,立八神树,八尺表,日中视其晷如度者,则岁美人和,晷进则水,晷退则旱。进一尺则日食,退一尺则月食。”又曰:“冬至之始,人主与群臣左右纵乐五日,天下之众,亦家家纵乐五日,为迎日至之礼。”

   除了祭天迎日,冬至节也是先民感怀祖德、祭祀祖先的日子。在传统生活中,祭这个字是渗入在日用常行的,节日里祭祖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国的祭传统讲“敬如在”,比如,在时节转换的日子里祭祖,就好像祖先也和我们一起过节。一般来说,虽然不是正式家祭,但应该给祖先的灵位前祭献供品和香火,酹酒一盏而后全家在一起分胙、同庆。

  新装雍容,衣饰应景——冬至之衣

   冬至节的风俗很多,以往,大家津津乐道多以食俗、娱俗为主,而有关衣俗的记载要相对少得多,或寥寥数语,或语焉不详。这对于衣冠上国的传统,很有些名不符实的尴尬。

   周代冬至日就是元旦,故而非常隆重。天子要郊祭天地,按照周礼,祭祀昊天上帝应该着十二章纹的大裘冕,属于天子六冕祭服中的最高级别。部件为:十二玉旒冕冠、白色中单、玄黑色羔裘上衣,衣上绘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纹,纁色(黄赤色)裳,绣有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纹。配朱红色的蔽膝,另外还有大佩、大带、绶、圭等小配件。玄纁二色是周人心目中最神圣的颜色,分别象征着天和地,如今我们常用于祭文的赞词“天地玄黄”正由此来。

   魏晋六朝以前的华夏民族有着后世难以理解的深沉。周代的时候,昏礼、祭礼等都会用凝重而神奇的玄、纁色,而不是后世的大红大黄;后来五行思想的影响下,四望与四季分别染上了象征其自身的颜色——东为春,其色青;南为夏,其色赤;西为秋,其色白;北为冬,其色玄。关于冬至的服色,在完整记述了二十四节气的《淮南子》中可窥得一斑:“冬至之日,北宫御女黑色衣黑采,击磬石,其器铩,其畜彘。” 先秦到汉代,服饰中五行思想尤为深重,按照四个季节,天子的祭服也因此而变得多彩时尚起来,按一年四季分别穿青、黄、白、黑。冬至这天,自然是黑色的祭服——“冬至天子服黑而絻黑。”

   不过,汉代很看重阴阳家的五行之德思想,认为汉为火德,尚赤。因此,在《后汉书·礼仪志》有:“冬至前后,听事之日,百官皆衣绛。”汉代是历史上杂俗发展的开端,颜色反应心理状态,似乎已经有一点贺庆的味道开始渗入庄严的祭祀内容中了。

   唐代人文大盛,喜庆欢乐的气氛影响下,激发了大众在生活情趣上的创作潜能。唐代洛阳贺冬至的衣俗,冯贽《云仙散录》云:“洛阳人家每遇冬至,煎饧绿珠戴一阳巾。”煎饧,即用麦芽或谷芽煮饴糖。绿珠,是以小纸幡与珠饰做成头饰戴在头上。戴一阳巾则取“冬至一阳生”之义——冬至时阴气盛极而衰,一阳始生。后来宋人庆冬至吃馄饨(云吞),大约也有阳气萌、混沌开的寓意……

   南宋有人记述,人们在冬至穿上华丽衣服,张灯结彩,布置贺冬车马,并停市庆祝。称“做节”,与过年相似。江南至今仍流传“冬至大如年”的俗语等,这种心态和习俗大都是周俗的遗响。

   后来,冬至穿新衣的习俗也固定下来了,官家给吏员赐新衣冠,如今天过年时单位给发的年货这类性质。明朝在冬至节,“赐百官始仪貂裘帽,万历初犹然。”《帝京景物略》还有“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

  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

   在节日中,最少不得的就是娱乐气氛了。我们的祖先,倒是在这方面有着很强的天赋。如下:

   1.冬至悬土炭

   先民也很善于观察自然界的现象,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冬至悬土炭”习俗:《史记》载:“冬至,短极,悬土炭。”就是说,在冬至前三日,悬土炭于天平木杆两端,让两边轻重刚好平衡。到了冬至日,阳气至,炭那边就会重,而夏至日阴气至,则土重。很明显,这个简单的小实验的原理在于吸水与否。关于这个也有解释:“阳气为火,阴气为水,水胜故夏至湿,火胜故冬至燥。燥故炭轻,湿故炭重。”原来,因为炭的吸附性要远大于土,在天平平衡的前提下,冬至日当天要较前三天湿气重,故而炭那边就重了;而夏至日则相反,是逐渐趋于干燥的,所以结果正好相反——古人的解释看起来故弄玄虚,实际却充满了对自然界细心的思考。只是,我们的祖先没有把这种小插曲单另开辟成另一门学科罢了。

   2. 葭灰占律

   《太元经》曰:“冬至及夜半以后者,近元之象也。进而未及,往而未至,虚而未满,故谓之近元也。”又曰:“调律者,度竹为管,芦莩为灰,列之九闭之中,漠然无动,寂然无声,微风不起,纤尘不形,冬至夜半,黄锺以应。”

   《律吕新书》:“开皇九年平陈后,高祖遣毛爽及蔡子元,于普明等,以候节气。依古,于三重密室之内,以木为按,十有二具。每取律吕之管,随十二辰位,置于按上,而以土埋之,上平于地。中实葭莩之灰,以轻缇素覆律口。每其月气至,与律冥符,则灰飞冲素,散出于外。而气应有早晚,灰飞有多少。或初入月其气即应,或至中下旬间,气始应者。或灰飞出,三五夜而尽,或终月,纔飞少许者。”

   这又是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要牵扯到音乐知识。古人在冬至之日还常用葭莩之灰来占卜气候,依据的就是华夏音乐理论中的“十二律”。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按照古人的经验,冬至日里,葭灰当从应钟律管中飞出。

   所谓十二律,就是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半音。《国语》中记述了周景王二十三年,他和他的名叫州鸠的乐官探讨音律的问题,州鸠讲了关于律和数的关系,并列举了十二律的名称。十二律的具体名称如下。如果假设黄钟是现在钢琴上的“C”音,其他各律的则依次向上升半音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南吕、夷则、无射、应钟。

   而这种精密的律管,并不是我们今天可以轻易在家中实现的,希望今后可以在冬至节的时候,公共场所有所展示。

   3.九九消寒歌

   九九歌是一种节令民间歌谣。旧时,冬季来临时,小孩子们常会吟唱这样的歌谣:一九二九不舒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这便是几乎流传于我国各地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九九歌。

   九九歌也叫九九词,全称是“九九消寒歌”。按照我国传统的历法计算,从冬至次日开始数起,每九天为一个时段,这个时段便是与夏季的“伏”相对的“九”;共有九个时段,第一个九天叫一九,其后依次称二九、三九、……九九,合称“九九”,与“三伏”相对。整个冬季中,这九九八十一天气候较冷,此期过后,天气回暖,大地将春。在这较冷的“最难将息”时节,人们以九数之,屈指度日,因此叫“数九”;这一段的天气也相应地称“数九天”。屈指数日的人们比较闲暇,于是通过对天气寒暖、物候以及人事物事的观察,联缀了九九歌,广泛流传,以志数九消寒。据南朝梁宗德《荆楚岁时记》记载,当时已有数九之俗:“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九九歌的出现当较数九为晚,但到唐宋时已经很流行。九九消寒歌全国大部分地都有流传,尤以北方为多。北方冬季严寒,所以九九消寒歌不仅名实相符,并且也有实际存在的意义。由于各地气候寒暖不一,人们创作时着眼点各有差异,所以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区别。

   九九歌(全国)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河北)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枣强县)五九半,凌消散。春打六九头,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八九不犁地,不过三五日,九尽杨花开。(新河县)一九二九,哑门(形容张嘴)叫狗(形容打嗝儿);三九四九,冻破碌碡;五九六九,开门大走;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准来;九九河重冻,米面撑破翁。(尉县)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推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哂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九九歌(湖南)

   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关住房门把炉守;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杨柳树上发青绦;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满地飞;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4.九九消寒图

   冬至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以卜来年丰欠。

   消寒图的形式很多。简单的是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钱形,共得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民间歌谣谓:“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

   或者选择九个九画的字联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涂一笔。一般选用的九画字联句有“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载:“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一句,各句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日九九消寒图……自冬至始,日填一划,凡八十一日而毕事。”

   除以上的两种以外,更有一种“雅图”,是画素梅一枝,梅花瓣共计八十一,每天染一瓣,都染完以后,则九九尽,春天临。《帝京景物略》云:“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更有韵致的是,妇女晓妆染梅。明人杨允浮《滦京杂咏一百首》咏及此俗,其自注云:“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日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这种设计,可谓独出机杼,由梅而杏、由冬而春,季节的变换又与佳人晓妆的胭脂联系,真让人叫绝。无怪乎杨氏诗以咏之: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初回。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有的消寒图还有其他“附件”,一是联语,即在图旁标出有关的联句;诸如“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门外草青青”;有的是在图上印出九九消寒歌以附之;此外还有绘图、印俏皮话的,比如画“老虎拉碾子”,印歇后语“老虎拉碾子——不听那一套”。

   画消寒图这种风俗,虽然简单,但如果巧心酝酿则别有韵致,常被寄予了各种各样的感情在其中。

  静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

   在先民看来,天地与人是相通的,天地处于阴阳交接之处,万物静谧,因此相应的,人们最好也韬光养晦、窝冬不出。《礼记》曰:“仲冬之月,日短至,君子斋戒处必掩身,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五经通义》:“冬至阳气萌,阴阳交精,始成万物,微在下不可动泄。王者承天理政,率天下静而不扰也。”《周书·时训》曰:“冬至之日,蚯蚓不结,君政不行,麋角不解,兵甲不藏,水泉不动,阴不承阳。” 当然,如今生活节奏的要求不可能在冬至前后偃旗息鼓,不过,注意点安身宁神还是很必要的。

   俗话说,“今冬进补,明春打虎”。冬至有进补的习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着分明的四季,从而形成了“春生,夏荣,秋收,冬藏”的天人合一的道教养生理论,同时也是中医学的基础观念。在寒冷的冬天,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减低状态,传统认为,在冬令进补,有利于把精华物质储存在体内,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来春就可以不生病或少生病。

   因此,冬至节是一个食俗非常丰富多彩的节日,节日食俗的关键词为“进补”二字。经过数千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冬至节令食文化。冬至日正值隆冬,食物多倾向于口味浓郁、营养丰富的种类,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先呈出传统冬至节的各地的主要食俗,以飨众人:

   ①冬至饺子:饺子是当前冬至食谱中的主打,有民谚云,“冬至不端饺子碗,冻坏耳朵没人管”。传说女娲用黄泥做人,一年到头不停地做。到了冬至那天,气候寒冷起来,黄土人的耳朵总被冻掉。她就在一个个黄土人的耳朵上都穿个小孔,用一条线通过,一头打个结扎住,一头塞进黄土人的嘴里,让黄土人咬住,这才保牢耳朵没被冻掉。以后就演变成冬至吃饺子的风俗。每年冬至节,人们就包耳朵形状的饺子,意思是让女娲做的黄土人咬住带线(馅)的耳朵,不致于冻掉。另一种传说则与医圣张仲景有关。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②冬至肉:湖南人过冬至,会杀鸡宰猪,把肉阴干,称为冬至肉。有俗话说“吃过冬至肉,身体赛牛犊”。

   ③胡葱煮豆腐:江苏常武地区在冬至夜的家宴菜肴中多备“胡葱煮豆腐”,谚云:“若要富,冬至隔夜吃胡葱笃豆腐。”

   ④赤豆糯米饭: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⑤吃狗肉: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⑥分腊肉:南方冬至扫墓后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发“胙肉”,其实是中国传统祭礼文化在当前为数不多的孑遗。肉有生、熟两种,生为脤,熟为膰。分时区别学历高低,清有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四级,民国有高小、中学、大学、留学四级,以示鼓励;优先照顾老人,在50、60、70、80、90年龄段,数量依次递增,以示敬重。冬至肉用祠堂公积金或富家捐款购置,族长主理其事在当时被视作一份厚礼。

   ⑦冬至团:也见于江南。冬至团是以糯米粉为面团,内包肉、莱、糖、果、豇豆、赤豆沙、萝卜丝等蒸成。主要充作供品,也可蹭送亲邻或待客,是冬至亚岁宴上的必备食品之一。

   ⑧冬至圆:全家团圆的时候吃,最有意义。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一般做成红、白两色,粒粒小如鱼目珠子,还可应孩子们的要求捏成牛马羊鸡犬猪等小动物。

   ⑨年糕: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⑩汤圆: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糖、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⑾荞麦面: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习俗认为,冬至吃了荞麦,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鸡毛。

   ⑿姜母鸭:福建人喜欢在冬至吃姜母鸭进补。姜母鸭是用整块老生姜(不用切),去炖正番鸭,据说姜对身体很好,可以暖胃补肾。做法还有很多,比如还可以用四物(当归、黄芪、熟地、白芍)去炖,或者枸杞、人参炖,枣是一定不可缺少的,黑枣、红枣都可以,中医认为,枣能补气、补肾。

   ⒀馄饨: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锟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馄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另有民间传说也十分可爱:话说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而能过上太平岁月。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后来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祭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

   冬至节的风格质朴温暖,礼俗也相应,主要有拜师和赠鞋袜等。

   冬至这天是学生向老师表达敬意的日子,据说,此日,小学学生衣新衣,携酒脯,各赴业拜师。冬至节,旧俗由学董牵头,宴请教书先生。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然后由学董带领学生拜先生。山西民间有“冬至节教书的”的谚语,说的就是这种尊师风俗。至今民间仍有冬至节请教师吃饭的习俗。晋西北习惯用炖羊肉招待教师,其情盛浓。

   赠鞋袜的习俗则是因为这天日影最长,所以古俗以鞋袜献给尊长庆贺冬至,表示足履最长之日影祝祷长寿。曹植的《冬至献袜履表》有“亚岁迎样,履长纳庆”的句子。后魏北凉司徒崔浩《女仪》曰,“近古妇常以冬至日进履韈于舅姑,皆其事也。”。沈约《宋书》也说了这一习俗:“冬至朝贺享祀皆如元日之仪,又进履韈。”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9:18 | 顯示全部樓層
冬至节复兴的构想

  复兴冬至的节日文化,大致就可祭、食、礼、娱这几方面着手:

  1 祭(内容:观赏祭天表演,迎日祭祖)

   中国文化中的“天”,有别于宗教文化中的具体偶像,天人思想本身就带有敬畏自然的成分,在人与环境的之间的突愈演愈烈的当今,安静地思考一下东方哲学是有一定意义的。“祭天”史称“郊祀”,后世的祭天行为大都参照周礼这一蓝本。

   不过,冬至日的祭天在当时是天子的特权,随着皇权的没落一起消失,但毕竟保存了民族文化的大量珍贵信息,值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版画”来展示——冬至节观赏古代皇家祭天礼仪表演,可以成为一种很有特色的文化活动。

   在当今存留的天坛等古代祭天文化遗址可以举行一些还原的古代祭天表演,就象曲阜孔庙顺应民间呼声,采用明制释奠礼作为规范的祭孔礼仪程式一样。

   “迎日”则是一种简便易行又具有深意的祭天方式,也颇有趣味性。

   日晷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古代计时器,冬至日的确切日期就是根据其日影方位及长短的变化而确定的。设计思想简洁巧妙,其造型如图:

  简单的日晷可以买到,也可以制作,网络上也很容易找到有关的制作教程。

   冬至日前后每日观察日影的变化,直到冬至那天,观察的日影将达到最长。建议在冬至节当天,在户外及庭院中摆放日晷,三五好友盛装围坐,愿意弹奏或播放一点古乐或者沏一壶清茶的自然更好。然后,一边聊天一边观察日影的移动。一边感受天节的变化,一边聊聊家和与康泰等重要问题。既是一次小型仪式,当成一次小聚会也不错。

   冬至节也是祭拜先祖的日子,其仪式与常规的祭祖基本相同。建议冬至日设几案,备酒水果品,放置节日食品为供(宜采用冬至饺、冬至团等),焚香祭酒,祭拜祖先及逝去的亲人。

  2 食(内容:冬至团圆饭)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冬至日的特征,适于安身静体。“食”是冬至节的重要主题,“补”是冬至节“食”的重要主题。华夏各地的人民,已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很好的冬日保健养生之道,我们如今可以很方便地继承。当今物质生活比较丰富,冬至节日食品也不必拘泥于地域之限,前面提供的各地应景食物,只要有兴趣便可以尝试。

   不过,既是作为传统节日的食品,食物的乐趣更多地在吃之外。节日,吃的不仅是味道一家人一起动手,其乐融融,有时还会唤起父母辈的回忆,也许他们会娓娓道来,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里,一家人合家团圆一起动手做节日食品的场景。完全不必苛求味道的完美、制作的专业,事实上,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们把过节食品做的歪歪扭扭、弄出来的东西或咸或淡,家人相互戏谑玩笑,这本身就是节日的乐趣所在。

  3 礼(内容:尊老敬师,赠送鞋袜)

   从传统看,冬至日虽有欢乐庆贺的历史,但总体上,“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所以不提倡大操大办、兴师动众。

   沿袭古人的拜师习惯是很好的,只是当今的师生关系不那么纯粹了,敬师礼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若提倡在冬至日发扬这一古俗,是否会被新时代“精神”所串味还不好说,所以有心之人可自忖而行。

   冬至日古俗送鞋袜献给尊长,表示足履最长之日影祝祷长寿。真是一个很有创意和生活情趣的发明。华夏民族的文化涵盖面果然很全,不仅有成人礼中的“首服”情结,足下之重也别有强调。冠礼于青年,寓意“顶天立地,从头开始”;袜履于耋耄,则祈福延年益寿——在中国文化里,其实有很多这样细微的人文关怀,只是需要细细品之。总之,这一小小的,已经被完全遗忘的冬至习俗,应该是这个节日里最温情的节目了。

  4 娱(内容:九九歌、消寒图的乐趣)

   九九歌和消寒图等冬至娱俗,多蕴涵了迎接冬天盼望春日的意义,先民以饶有趣味的方式表达着对季节变幻的感受,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九九歌作为一种口头的、非歌唱性的歌谣,倒是很适合开发小游戏,或者,开发小孩子的智力。

   画消寒图是一种值得继承的民间习俗活动,消寒图虽简单,但趣味性很强,只要用心,完全可以发展出各种各样有意思的消寒图绘画模式。“晓妆染梅”等特别的绘画方法,更是充满想象力和生活的韵味与情调。

   综上各种建议,不妨在心里刻画这么一副图景:冬至日——当然,首先,衷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国家能够在这一天实现放假,这样的话,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过——

   冬至前三日,父母和孩子一起,在室外固定一根木杆,两边悬好土炭,使其平衡。三日后再观察倾斜状况。此时,小孩子们一定会求知若渴地望着爸爸妈妈……咳咳,家长们可以很好利用这个教育机会的……

   上午,一家前往天坛观看祭天仪式。穿上传统服装,男子可头戴一阳巾(我想应该会比圣诞节的红色尖顶帽好看),女子戴小纸幡与绿珠做的头饰(我小时候要是有这个戴,是肯定不会戴什么荧光头花之类的)……

   回家后全家团坐,开饭了,先盛一碗饺子或者汤圆敬献给祖先灵位前,然后大家再动筷。酒饭正酣之时,小孩子们起身,拿出用零钱买好的鞋袜向爷爷奶奶走去,然后各位爷爷奶奶也拿出准备好的饴糖……这时,窗外下起了雪……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9:18 | 顯示全部樓層
冬至诗词欣赏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 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小至  唐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 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冬至宿杨梅馆 唐 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年代 唐 权德舆】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唐 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邯郸冬至 唐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冬至宿杨梅馆 唐 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书省斋移止 唐 武元衡】
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

【辛酉冬至 宋 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展墓偶成 宋 杜范】
至日冲寒扫墓墟,凄然一拜一欷嘘。
蓼莪恨与云无际,常棣愁催雪满裾。
误落世尘惊日月,谩牵吏鞅废诗书。
回头更看诸儿侄,门户支撑正要渠。

【冬至感怀 宋 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 宋 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 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日天庆观朝拜,云日晴丽,遥想郊禋庆成 宋 范成大】
淅淅霜风不满旗,紫烟黄气捧朝曦。
五更贯索埋光後,万里钩陈放仗时。
留滞周南无旧事,布宣汉德有新诗。
丰年四海皆温饱,愿把欢心寿玉巵。

【至日早雪时郊祀毕壬寅之一 宋 晁说之】
客中至日百怀忘,欣喜遥瞻上帝乡。
雪覆紫坛天意得,风生绛节颂声长。
旧游鵷鹭浑如梦,寂对山河忽若狂。
罪籍半除犹望赦,渔阳遗种被恩光。

【满江红·冬至 宋 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冬至日 宋 苏辙】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奉和圣制冬至 宋 晏殊】
吉序冠三正,民时顺盛成。
岁穰千亩实,气爽六符平。
肆乐遵年律,迎长蔼颂声。
云浓燕雁度,雪霁楚兰荣。
异域梯航集,诸侯篚贡盈。
尧仁敷万有,同此一阳生。

【冬至祀先有感 宋 赵仲修】
井臼辛勤又一年,仗谁齎恨到重泉。
离骚空纪高阳后,蓝缕过如蚡冒前。
终亦有人分鼠璞,只今无俸置豚肩。
男儿七尺须如戟,独掩蓬蒿扫纸钱。

【水调歌头·冬至 宋 汪宗臣】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春从天上来·冬至日 元 王丹桂】
兔走乌奔。竞西没东生,四序潜分。
亚岁方迎,万户千门。欢笑共庆良辰。
暗推移晷运,正南檐、爱日初新。
考丰凶,会银台占候,史笔书云。
玄元大哉造化,渐梅蕊飘香,槛竹偷春。
坦坦幽人,百福咸臻,默默养浩全真。
体冲和妙道,自然理、斡运蒙屯。
岁功成,六阴爻始尽,复建阳。

【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 元 尹志平】
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
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9:20 | 顯示全部樓層
腊八节
第一部分:腊八节及驱傩日的文化内涵

  说明:腊八节及驱傩日,并非节日复兴的重点。这里只做简单的介绍,并提出节日文化复兴的基本构想,供有兴趣过节的同胞参考,使大家多一种节日文化选择。
  另外,按照传统,腊八节前一天举行驱傩仪式,这两种节日文化时间接近联系密切,故合在一起加以介绍。

  1 腊八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腊”即“腊月”的意思,为什么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呢?史学研究者指出,在我国古代,“腊”本是一种祭礼,称“大腊”。在商代,人们每年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的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后来将冬祀称为“腊祭”。因此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将举行冬祭这一天称为“腊日”。腊日当时并不固定哪一天。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并不吃腊八粥,只是祭祀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并祈求丰收和吉祥。

  众所周知,腊八节最普遍的风俗就是喝腊八粥。腊八粥的来历来众说纷芸,大致有以下几种传说:

  (1)“佛祖修行”说: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2)“牧女乳糜救佛祖”说:

  这是流传最广泛,也最被认可的一种说法。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离开宫殿修行,但苦苦修行多年一无所获,他想到河中沐浴,清醒一下头脑,沐浴过后却因身体羸弱,无力爬回岸上。牧女苏耶妲(意为善生)将他拉上岸,并给他了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佛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此日恰巧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佛门弟子将粥视为良药,寺庙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受此影响,我国民间逐渐形成了腊八吃粥的习俗。

  (3)“秦长城修筑”说:

  传说秦修长城时,民工常年吃住在工地,但粮食要靠家人送。有的人因家遥远或贫穷,粮食不能及时送到,有一年腊八这天,民工们断了粮,大家翻搜粮袋,将收集的豆、米等各种粮食会集到一起,熬了一锅粥吃了,但最终还是饿死了。为了悼念这些民工,人们每年到腊八就吃腊八粥。

  (4)“宝娃悔过”说:

  传说有一个叫宝娃的人懒惰贪玩,而且生活奢侈,不久把父母留下的家产糟蹋完了。这年腊月初八,别人都开始准备年货,而他家却粮仓见了底。望着满面泪水的媳妇腊花,宝娃羞愧难当。乡邻们闻讯东家一碗米,西家一碗豆,送来了各种粮、菜。腊花将乡亲们送来的粮菜合到一起,熬了一锅粥,解决了一时的困难。从此,宝娃不仅勤奋劳动,而且生活节俭,很快富裕起来。为了让宝娃永远记住这个教训,腊花每年腊八就熬腊八粥。人们为了用宝娃的故事教育子女,也在这天吃腊八粥,渐成风俗。

  (5)“张家败家子”说:

  有民间故事说,一张姓富翁老年得子,对其万分溺爱,老两口刚过世,这小子便大肆挥霍败家,很快成了穷光蛋一个。腊八那天,北风呼啸,小张饥寒交迫,把家里各处粮囤的囤底子扫了一遍,将扫出的各色粮豆煮了一锅粥,但粥未熬好,人已冻饿而亡。以后,人们便在腊八弄些杂粮杂豆熬粥吃,以此告诫后代,凡事不可奢糜,不然连粥也喝不上。

  不要小看了腊八节,这一节日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到来,标志着中国传统大春节序幕的正式拉开。民谣曰:“腊八,腊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置办年货,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还有民谣说,“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腊八已经到了,春节还会远吗?换言之,以冬祭为序曲,以腊八为标志,辛劳一年的华夏人民开始进入了一年中最安逸、最舒适的时段,汉民族的狂欢月就要开始了。

  2 传统腊八节的主要民俗

  ①喝腊八粥

  说到腊八节,就不能不说节日中最普遍、最重要的风俗,喝腊八粥。腊八粥又叫七宝五味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许多地区的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 、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其它的各种用料可谓应有尽有、不一而足。

  按照古俗,人们从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淘米、洗料,然后下锅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慢熬,一直熬到次日早晨。腊八粥熬好后,先要敬神祭祖,再分给亲戚朋友,最后家人才一起吃腊八粥。

  有文章为人们描述了过去人们做腊八粥的过程和腊八日的景象:“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②其它食俗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翡翠碧玉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腊八面: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煮“五豆”: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关于煮“五豆”也有个民间传说。相传,宋朝欧阳修不得势时,卖文谋生。遇一李姓员外女飘彩选婿。欧阳修中彩后,李员外嫌贫爱富,将女儿逐出门外。李小姐倒是一位义气女子,誓与欧阳修终生为伴,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欧阳修便把卖文得来的钱交给妻子掌管。其妻节衣缩食,勤俭持家。每天早上只吃豆子稀饭,苦日子熬到开科,妻子取出平日攒下的银子给欧阳修作盘缠。欧阳修问银从何来,其妻说是吃豆子稀饭省下的。后来,欧阳修金榜题名,一步身荣,做了大官,携妻赴任。妻子怕他坐了高官,忘了根本,就在腊月初五给他煮了一顿五种豆子的稀饭。欧阳修一尝,连说:“难吃!难吃!”妻子接着就讲述了过去经历的苦难。欧阳修深感妻贤,他给家中定了个规矩,每年腊月初五吃豆子稀饭。流传到民间,就形成了煮“五豆”的习俗。

  民谣日:绿豆绿,莫忘苦当初;黄豆黄,莫忘做文章;豇豆豇,莫忘菜汤汤;蚕豆蚕,莫忘三更寒;豌豆豌,做官且莫贪。

  由于腊月初五距初八很近,当地人就把煮“五豆”和“腊八粥”混同一起了,把“五豆”也叫“腊八粥”,实际上“五豆”和“腊八粥”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③其它风俗

  中原地区有用腊八粥喂枣树的风俗。用刀、斧砍破枣树皮,将腊八粥糊入斧痕谓之喂枣树。这样来年枣树就可以多结果。民谚曰:“砍一斧,结石五,砍一刀,结十稍。”足见人们期盼丰收的心愿。

  有的地方腊月初七夜,家家都要为孩子们“冻冰冰”。在一碗清水里,大人用红萝卜、白萝卜刻成的各种花朵,用芫荽作绿叶,摆在室外窗台上。第二天清早,如果碗里的冰面冻起了疙瘩,便预兆着来年小麦丰收。然后将冰块从碗里倒出,五颜六色,晶莹透亮,煞是好看。孩子们人手一块,边玩边吸吮。据说,清晨,有的农人一起床,便去河沟、潦池打冰,将打回的冰块倒在自家地里或粪堆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表达了劳动人民期望丰收的美好愿望。

  3 关于驱傩日

  腊八节前一天或当天,民间有驱傩除疫的风俗。这就不能不谈到一个具有广泛性的文化现象:中国的傩文化。

  中国的傩文化,已经形成一个专门的学术领域,可以说,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一本书都是不够的。中国傩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多元和复杂,形态千变万化,传统文化很多现象,都与中国的傩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我们熟视而不知罢了。比如二郎神、关公崇拜、社火、角抵戏、面具艺术、药王崇拜、桃花崇拜、锺馗等等,皆可以归入傩文化系统之中。我国的傩文化既悠久又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困境,很多傩文化形态已濒临灭绝,我国已将傩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专门研究傩文化的学者指出,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其表层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而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目前,它仍活跃或残存于汉族和20多个少数民族的广大地区,涉及到二十四五个省、自治区。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9:21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部分:腊八节及驱傩日节日文化复兴构想

  腊八节显然是一个“小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只能被淹没于时代文化的变动之中。腊八节及驱傩日,大致可以概括出以下4个关键词:

  1 养生

  华夏饮食文化中有秋冬进补的风俗,秋冬季节的节日食品,很多都与养生和滋补有关。中国人认为,粥是第一养人之物,以粥养生已经成为民族的重要饮食传统。腊八节正值数九寒冬,食粥就成为了一种很好的节日饮食方式。腊八粥的由来传说众多,但老百姓是最实际的,不管哪种传说,都不过是给人们一个以粥滋补养生的理由罢了。岁着文化的变迁,传说淡去了,但粥还是同样滚烫香甜。这其中折射出一个很重要的现象,那就是华夏人民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是始终不渝的。腊八节的复兴,或者说,这种节日文化记忆的唤起,将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理念,重营养、重健康、以食养生、强健身体,这是腊八节很值得继承和弘扬的健康生活精神。

  2 节俭

  腊八节成为一个“节俭日”,这是一种很好的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路。有文化研究者曾提出建议,将腊八设为节俭日。首先,腊八节的所有传说,都反映一个问题,不要小看一碗粥的作用,在关键时刻,能够救人一命或成全大事,可见节约每一粒粮食的重要;其次,从做腊八粥习俗本身,也是让人节俭生活,清理仓库里的谷子,煮到一起吃,不浪费一粒粮食,避免大吃大喝;再次,只有节俭,才能减少人类对资源需求的压力,保护大自然,继承我国传统的生态保护理念。可以说,节俭是孝敬人类母亲地球一个最好的方式。将腊八设为节俭日,可使腊八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腊八距春节不远,在这个时候强调节俭,对防止人们春节期间浪费很有必要。让人们不要忘记,我国还有生活贫困的群众,还有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特别是还有一些遭受灾害身处困厄中的人们。

  一碗粥虽“小”,但“小粥”也可以“大作”,提炼出既尊重文化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的节日文化要素。

  3 傩文化

  腊八前一日或当日举行驱傩仪式,这就给傩文化这一华夏多元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契机。利用腊八节保存和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国傩文化,对这一世界级的人类文化遗产的有效存续是很有益的。全国各地各种形式的傩文化活动种类繁多,伴随着傩文化的申遗,在腊八节开展各种傩文化的表演和欣赏活动不失为一种极好的节日文化活动。

  4 佛教文化

  腊八节最著名的传说,联系着佛教这一宗教文化现象。因此,腊八节也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佛教文化的感受日。忙碌疲惫的人们可以在节日食粥之余,借此参观各种佛教文化场所,感受和体验佛教文化历史的久远和内涵的丰富。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9:27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三部分:腊八节及驱傩日复兴实践方案

  我们整理和设计了以下节日活动供同胞参考:

  1 亲手煮腊八粥全家食用

  参考前面介绍的各种粥的原料和做法,在腊月初七晚开始准备原料,熬煮腊八粥。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买市场上现成的粥成品,至多只能是半成品,一定要亲自动手准备,亲自煮。节日的乐趣就在于这种亲自动手,全家一起,淘洗原料,亲自在厨房中煮,会有很多亲情的温暖感受。煮粥时可以结合各地特色,并充分发挥创造力,做出各种花样的腊八粥。就在这种繁琐的细节中,节日的氛围和乐趣就会体现出来了。

  食粥时也不要只简单地吃完一碗了事,不妨仔细营造节日饮食的仪式感。我们建议,不妨在腊八节这天,举家一整天只食腊八粥,当然,可以配上些简单的菜以佐餐,但仍应以粥为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一方面,在平时各种花样的饭菜吃的太多以后,这一整天以粥为食,会有一种不同的感受,节日的仪式感则油然而生。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用意在于,通过整日食粥,体会节俭的节日文化内涵,体会每一粒粮食的重要。家长更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对孩子进行节俭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吃的时候,也不要只是为吃而吃,应该全家围坐,充分利用粥,进行各种有意思的活动或游戏,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得节日的餐桌上充满欢乐和温情。

  不仅可以煮腊八粥,也可以结合各地特色,做腊八面、五豆等腊八食品。

  腊八节,也适合同时进行祭拜祖先、纪念逝去的亲人等祭的活动,简单的一碗粥,一束香,就可以进行,简单的祭品具有很深的祭祀意义。

  2 做“冻冰冰”给小孩子游戏

  这是一种很有趣的节日活动。按照前面介绍的方法,给孩子、或者让孩子自己动手,用可食植物制作各种造型,放在碗中,在腊月七日夜晚加水放在户外冻。在构思、雕刻、玩耍、品尝的过程中,大人和孩子都会有很多节日乐趣。为了卫生,可以先在水中加一根竹棒,这样,小孩子拿着吃时就不用担心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放在户外利用自然气温来冻,用冰箱做就没有意思了。

  3 参观佛教文化场所

  腊八节时,可以穿汉服前往寺庙等佛教文化场所,近距离体验佛教文化。

  4 欣赏各种傩文化表演

  很多地方都有傩文化的遗存,各地文化部门可以在腊八节前日或当日举行各种驱傩仪式和傩文化表演,人们可以穿上汉服前往观看,共同祝福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欣赏和感受这一内涵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

  关于腊八节及驱傩日的节日服饰:

  传统中没有明确的要求。我们建议,以自然、舒适、温暖的各种冬季汉服常服为佳。男子可戴着风帽一样的浩然巾——有一种比较经典的搭配,就是浩然巾配氅,有那么一点道骨仙风的气质; 女子穿风暖兜,嗯,类似王昭君出塞时的那种装扮;汉服的冬装有两类,一种是夹丝绵的袍服,另外就是裘了。各地可根据气候不同选择着装。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9:28 | 顯示全部樓層
尾牙节
节日别名:做牙,牙祭
节日时间:农历腊月十六
第一部分:尾牙节的文化内涵

  尾牙节是什么东西?何为尾牙?对于中国北方广大地区的老百姓来说,这个节是比较陌生的。这一节日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尤其是闽台地区。但是它却的的确确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传统节日,这一节日与中国人的土地神崇拜有关。

  土地公的由来,有一个传说,据说,周朝时有位家仆张福德,因主人赴远地当官,思念幼女,由他伴随主人爱女千里寻父,途中遇到暴风雪,张福德为救其女免受冻死而牺牲自己生命。主人感念其忠诚而建庙祭祀。周武王时加赠封号“后土”,後来人人视其能造福乡里、福泽万民而尊称“福德正神”。

  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东南沿海一些地区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腊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这一天,百姓家要烧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还要在门前设长凳,供上五味碗,烧经衣、银纸,以祭拜地基主(对房屋地基的崇拜)。各商家行号也要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以前,如果老板在来年不准备续聘的员工,便在筵席中以鸡头对准他,暗示解聘之意。不过,这种风俗已渐绝迹。除了近年来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传统习俗,全家人都围聚在一起“食尾牙”。主要的食物是润饼和刈包。润饼系以润饼皮卷包豆芽菜、笋丝、豆于、蒜头、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酱等多种食料。刈包里包的食物则是三层肉、咸菜、笋干、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乡土食品。

  牙的本义是军中帐前的大旗,大军在出征之前,照例要祭拜大旗,确保旗开得胜、一路平安,称之为“禡牙”。这个典礼后来被商号援用,於每年过完年后第一次开市时,同样来个祭典,希望财源广进,生意兴旺。他们祭拜的对象,主要是福德正神,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土地公。这一祭礼称为“牙祭”或“做牙”。一年有24个“牙期”,尤以“尾牙”为隆重。另有一说是古代商场买卖介绍人称为“牙郎”,人在年终算其所赚利润时而向牙郎致谢请客之方式。因为社会变迁,土地公崇拜已经不只是与农业有关,也与工商业有所连系,成为财神象征。配合“牙祭”,尾牙成为工商界年终酬谢员工聚餐活动。

  尾牙节发展到今天,最流行的风俗是各公司企业在当日举行聚餐晚会和员工联谊活动,称作尾牙宴,还有尾牙聚会、尾牙烧烤、尾牙晚会甚至尾牙舞会等,总之,基本样式是企业宴请员工进行年末的聚餐和联谊,以感谢和表彰员工的辛勤工作。

  很多地方不过尾牙,但却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还把大吃一顿美食叫做“打牙祭”,就是这种文化的遗存。

第二部分:尾牙节实践构想

  为什么要关注尾牙节?这一地域色彩浓厚的节日有必要让其它地方的人们也来过吗?有。

  尾牙的用意显然在于祈祷企业有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则是感谢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应该说,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尾牙节联系着传统文化,这就不能不谈到华夏民族的儒商精神追求。在儒家的财富文化观念中,讲究“修身、齐家、治企、富天下”,倡导人本主义的财富文化精神,相信性善论,提倡对员工的关心、爱护和信任,提倡企业家的感恩和自省。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许多地方的企业一味追求利益而置员工和社会于不顾,造假猖獗、诚信缺失、劳资关系紧张,企业员工精神压力巨大、终日不得休息,人们身心疲惫,甚至有很多人面临过劳死的威胁。在雇佣了很多农民工的企业中,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我们这个时代,太需要重建一种仁爱、和谐、感恩的财富文化和企业精神了,企业应该懂得关心员工、理解员工、尊重员工、爱护员工,很多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好,但不要忘了,过去的老板们还懂得在年底请伙计好好吃顿饭以表示谢意,现在的一些血汗工厂的老板能做到吗?

  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可以利用的节日方式,为什么不好好过呢?

  我们希望,传统的尾牙节被更多的企业重视起来,把它作为一个企业与员工的联谊日和企业的感恩日。很多企业有利用年末的圣诞节与员工联谊的习惯,其实远不如改为在尾牙日举行。

第三部分:尾牙节实践方案


  尾牙节的过法可以有很多种,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我们建议以“尾牙聚餐欢乐文化晚会”这一形式举行。

  1 企业为员工置办丰盛精美的华夏传统晚宴,邀请员工出席。

  宴会在注重精美的同时,也要防止过度的奢华和铺张浪费,需知,敬意的大小和奢华程度并不是正比的关系。

  2 为员工提供漂亮得体的汉服礼服作为出席宴会的礼服。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个问题,让员工着汉服出席,并不是为了追求“复古”,汉服礼服本来就是民族的传统礼服,是华夏民族的传统服装,在民族传统的尾牙节穿着出席,再合适不过了。试想,世界各民族的传统节日聚会和宴会,不都是身着本民族的传统礼服吗。西方人穿西服正装,但那本来就是他们的民族服饰。

  美丽的汉服礼服,同时也是企业赠与员工的很好的新年礼物。企业中若有少数民族员工,可以着各自民族服饰出席。若有外籍员工,同样可以穿他们的民族礼服出席宴会。

  穿不穿礼服,节日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员工穿着企业提供的美丽的传统礼服,节日温暖、欢乐、团结、尊重的气氛将能得到很好的烘托。

  3 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编排演出各种文艺节目。

  既然是民族传统的节日,就应该有传统文化的特色。传统文化中的义利之辨、儒商精神、仁爱关怀、兼济天下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很好的题材,与企业创富报国的精神相结合,编排出各种文艺节目,以起到凝聚团队、激励人心、感召员工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首先要发自内心的认同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且在实践中一直坚持这样做。否则就会显得虚伪了。

  还可以编排演出各种经典的传统文化节目,如民乐、戏曲、曲艺、传统舞蹈等。

  4 演出其它时代特色浓厚、企业特点鲜明的文艺节目和员工参与节目。

  以积极向上、轻松欢乐、打动人心、鼓舞员工、促进感情交流的节目和活动为佳。

  5 其它节目和活动

  酌定。

  6 特别建议:在宴会前或宴会后,为员工举行集体“射礼”等传统人文礼仪体育活动。

  这是很适合集体开展的具有浓厚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传统射礼本来就包含射后饮宴的环节,我们建议,为了安全和气氛的和谐,最好在宴会前举行而不宜在宴会之后。

  华夏传统的射礼,是一种饱含华夏礼仪精神和人文体育追求的活动,它讲究道德、平等、和谐、公平竞赛、谦逊尊重、积极进取、强健体魄和团体精神,与企业诚信、开拓、进取、协作精神相当吻合,活动安全、节俭、积极向上又富有趣味,几把弓箭,几套汉服,加上礼乐就可以开展,关于射礼的具体知识和开展射礼的详细方法,请参考我们已经制定的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20:04 | 顯示全部樓層
附 廿四节气
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数千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用以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 五天 叫 一候,三候 为 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七十二候廿四节气。

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两千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十五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三百六十度,因此分为廿四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二月三日至五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十二月十五日,最晚可在正月十五日。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